帝国苍穹(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25


第174章
最后的岔口
  “要命啊!真要命啊!”
  林恩大口喘着气,扭头看看诺亚和弗雷德里克,两人脸上莫不挂着死里逃生后的木然。
  战场的瞬息万变还真不是盖的,几秒之前还怀着得胜而归的喜悦,几秒之后就已经沦落到了生死边缘,接下来还会发生些什么?从弗雷德里克手中接过突击步枪,林恩又从挎包里拿出反光镜,照例放低从墙沿探出。侧翻在路旁的桶车遭到了苏军重机枪火力的扫射,单薄的身躯时不时有火星溅射,稍远处的战场仍是光焰变幻、烟硝弥漫,一时间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没等林恩再多看两眼,反光镜中突然赤光一闪,仿佛有一团火焰从中喷出,林恩来不及多想,一声振聋发聩的巨响便从墙后传来,顿感背后有人重重推了一把,整个人猛然朝前跌去,眼睛下意识地闭拢,耳朵里一片嗡鸣……
  不是吧,自己就这么挂了,挂在通往自由之地的边缘?
  片刻之后,林恩意识稍稍清醒,自我感觉四肢犹在,身体也没有特别强烈的痛感,只是鼻腔格外难受。紧接着,冷不丁有只手拽了自己一把,面前一凉,顿时猛烈地咳嗽起来,并且感觉脸部有无数灰尘在扑扑地往下掉。伸手抹了一把,好歹把眼睛给睁开了,抬头看到诺亚和弗雷德里克,他们都跟泥面人似的,唯独眼睛巴眨巴眨。一下子没忍住,林恩笑了起来。
  诺亚跟弗雷德里克相互看了看,也都乐了。
  这一笑,三个倒霉蛋心中的阴霾虽是一扫而空,但战斗可不会因此而暂停,连串子弹打在近处噗噗作响。经历了战场锻造,林恩他们忙不迭地往后面滚去——这里缺啥都不缺用于掩蔽身体的废墟,三个人随即挪到了一大堆瓦砾碎块后面。
  意识完全清新之后,林恩迅自检视,身体确实安然无恙,枪在,“幸运反光镜”也在,只是镜面已经被崩碎,空框上只剩下指头大小的一个残角。
  好运就到此结束了么?
  林恩的心为之一紧,可转念又想:没有这反光镜的时候,还不是在战场上屡屡逃离险境,到头来也只是受了点小伤。一会儿伺机抢辆苏军卡车,那反光镜还不是一拆一对?若是想要轮子的话,还一拆六个。
  被自己的乐观情绪所鼓舞,林恩的心情豁然开朗。再看看诺亚和弗雷德里克,也不知刚刚爆炸的是苏军进攻型手榴弹还是其他什么,两人只是弄了个灰头土脸,脸上手上受了些无足轻重的擦伤。担心苏军士兵迟早要来,林恩将自己的突击步枪连同固定弹袋交给诺亚,自己从挎包里取出子弹轮流给两支驳壳枪装上,又在上衣口袋里额外装了一些,这才转身趴在瓦砾堆上,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向前张望。在这样的夜战中,战场上即便有苏军狙击手,要射中废墟地带钢盔大小的目标简直非人力可为。林恩顺利地朝前望了一眼,赶忙又将脑袋低下。
  诺亚和弗雷德里克都是后面加入的,并不像沃夫鲁姆他们那样接受了林恩的特别培训,所以林恩放弃了手势,直接压低声音说:“四个敌人,两左、两右!你们对付我右边的!”
  为防两人搞错方向,说罢,林恩率先向左转身,直接以膝盖点地的高度从废墟旁边闪出,这边两名戴着钢盔的苏军士兵已经悄悄推进到了侧翻的桶车前面,其中一人左手拎枪、右手拿着一枚手榴弹,若是林恩再晚几秒,这家伙的手榴弹就该扔过来了。
  凭着纯熟的肢体协调动作以及日渐积累的战斗经验,林恩闪身而出的瞬间就端平了双枪,等到膝盖着地、身体停止位移,只稍稍调整枪口就扣动扳机——右手先动,左手略迟,在点射状态下,左右两支驳壳枪轮番射击。在没有将枪套作为枪托使用的情况下,单手操纵驳壳枪的后坐力固然偏大,幸而健康的林恩臂力和身体力量都相当不错,加上在“吸血鬼”突击队本部的大量实弹训练,对于这样的射击已经能够做到得心应手了。两轮点射之后,对面那两名苏军士兵应声倒下,那名试图发动手榴弹攻击的已经拉弦却再也无力将它抛出,林恩见状连忙返身回到废墟后面,而诺亚他们那边的射击也干脆利落地结束了。想来以两支突击步枪的火力,近距离干掉两名苏军步兵也是小菜一碟。
  手榴弹的轰然爆响像是在为林恩三人成功的战术配合喝彩,接下来,不论是从右侧废墟迂回包抄的两名苏军冲锋枪手,还是架设轻机枪掩护同伴强攻的一小队苏军步兵,都被他们悉数解决掉了。在这其中,林恩掌握的夜战套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诺亚与弗雷德里克对武器的熟练操作以及基础战斗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十来分钟之后,战场上的枪炮声出现了明显的减弱,林恩他们两度小范围战术移动后,在一处位置稍高的废墟上观察到了苏军士兵的集体性撤退。随着德军“夜豹”和“黑豹”的逼近,苏军在附近区域仅存的一辆T-34也沿着街路倒车撤离。借着微弱的光线,林恩看到远处有一辆冒烟的豹式坦克被德军士兵们遗弃在了路旁,位于队列中前部的半履带式装甲车也只剩下了三辆,散开作战的四号坦克正在重新向道路中央集结,它们的数量似乎也有减少。
  激烈异常的阻截战似乎将以苏军难堪伤亡而结束,但林恩的望远镜中仍能够窥探到一些向道路边缘移动的黑影,他们有意利用废墟掩护,加上动作谨慎,大部分都避开了德军坦克手和随行步兵的视线。尽管那些沿街推进的德军坦克有意和路边的废墟地带保持一定距离,小队的德军步兵也勇敢地占领了路旁较高的废墟堆并在上面架设了机枪,但这让不足以遏止苏军步兵的无畏攻击。很突然的,路旁一条灌满水的沟渠里钻出一名士兵——他将身体紧贴着沟渠边缘,加上位置恰好隐蔽,以至于林恩事先也没有发现。赶在德军士兵向自己开火之前,士兵将反坦克手雷抛向道路中央的德军坦克,这简直是一次玉石俱焚的攻击。那人旋即被德军的机枪扫中,而手雷则落在了“黑豹”履带旁边。爆炸瞬间,林恩看到它附近有两名德军步兵直接被炸死,而坦克的动力系统也因为这次爆炸出现了故障,它很快在路旁停了下来,那些原本可以安然置身于装甲保护之下的德军坦克手们不得不爬出来进行抢修。
  自己先前所驾驶的军用桶车不仅侧翻,还遭到苏军枪弹的持续射击,估计已无再用的可能。林恩发觉眼下最理想的撤离之路就是剩下加入这支德军装甲纵队,他们固然装备精良,可经过连番战斗,战斗兵员已是十分缺乏,正需要一些富有经验的战斗步兵加入——虽然有被充当炮灰的风险,但考虑到苏军在柏林南面的力量毕竟不像是东、北两个方向那么强大,突围途中最艰苦的战斗很可能已经结束了。
  “看,好像是布鲁尔他们!”
  弗雷德里克指着右侧废墟中那些躬身穿行的身影说,林恩转过头用望远镜一瞧,昏暗的视线中,德制钢盔的特有轮廓果然依稀可辨,而且蓬松的“豌豆”作战服跟苏军的制服也是有所区别的,只是一下子难辨他们是否四人皆至。他赶忙带着诺亚和弗雷德里克摸索过去,一番必要的探察和确认之后,两组人马终于会合一处。
  “戈登、布鲁尔、马科斯、卡尔……你们都在,真是太好了!”
  林恩喜悦却又难掩担心和伤悲,戈登和布鲁尔都挂了彩,两人是相互搀扶而来的,马科斯腿伤未愈,也得亏了特奇梅尔搀扶才能完成这一段路,而最年轻的特奇梅尔面颊上也留有划痕,只是这样的光线下看不出伤口有多深。看着大伙儿各自带伤,要凭自己的力量突围出去真是难以为继了。于是,他以一位指挥官的职责,替这一队士兵的命运做出了最终的抉择。
  “唰”地从枪套里拔出双枪,林恩低沉而坚定地说道:“兄弟们,再咬牙坚持最后一段路,让我们清理掉潜伏于路旁的残余敌人!”
第175章
末日方舟
  侧身倚着瓦砾堆,林恩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往驳壳枪里装填子弹。5月的天气已没有一点儿寒意,可紧张而持续的战斗使得双手沾满了汗水,加上沾染的泥污尘屑,装弹过程中偶有子弹滑落,但这时候也顾不上捡拾,给其中一支装满二十发,另一支只装了十发,就又在紧凑枪声的催促下匆匆起身,掩护着同伴们一边射击一边向街道方向推进。
  虽说一场阻击战的失利远不止于产生“兵败如山倒”的效应,但自发或奉命留下来的苏军士兵们并不都是一根筋到底的“死心眼”。战争胜利近在眼前,面对这样一支战斗力异常凶悍的德军装甲部队,己方主力尚且不支而撤,忽又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只有少数自以为位置足够隐蔽的继续等待机会,或以浩然正气的心态坚持战斗,这些人也就成了林恩他们最后的“晚餐”。
  最多不超过两根烟的功夫,伴随着一枚抛向苏军士兵的长柄手榴弹发出最后一声震耳轰响,战场上本已零落的枪声迅速滑落,耳边很快只剩下德军坦克车辆前进的轰鸣。确定下属士兵们都安然无恙,林恩这才伏在废墟堆中朝街道那边大喊:“我们是柏林第11夜战特遣队,自己人!我们在战斗中消耗很大,需要治疗和补给!”
  街道上很快有人回话:“举起手中的武器走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这样的姿态是否难堪,在林恩的带领下,所剩六名士兵一个个从废墟中起身,沉稳而又谨慎地走向道路——沿途不过十几二十米,他们却很担心在这个时候遭到残余苏军的冷射,好在厄运并未降临。等到林恩他们走过街边的瓦砾堆,几名手持突击步枪的德军士兵上前核实了身份,这才允许他们重新持有武器。刻意观察之下,林恩发现这几名士兵都是武装党卫军,其中一人作战服下露出的制服袖口是“元首警卫旗队”的徽标。
  难道……林恩心中一惊,接下来的揣测远远超出了正统历史资料的记载,让他想起了那些被看成是无稽之谈的传言。
  须臾,从停在路旁的装甲指挥车上下来一位头戴M42钢盔、身穿“豌豆”作战服的军官,他一边低头弯腰地前行,一边谨慎地东张西望,仿佛刚刚学会过马路的孩童。
  到了林恩他们跟前,这位军官才用略显急促的腔调问:“先前是你们干掉了苏军的探照灯?”
  “是的,长官!”林恩当即答道,并向这位军官介绍了击灭苏军探照灯最大的两位功臣,“这是诺亚,我们的反坦克射手,他不仅摧毁了装载探照灯的苏军卡车,还干掉了一辆T34!这是坦泽,我们的狙击手,他至少射灭了两盏探照灯!还有……”
  话还没说话,这名军官突然打断了他,用发现新大陆的口吻说:“林恩?嘿,林恩·加尔戈,是你!”
  黑暗中原本只看到钢盔下的面部轮廓,林恩仔细一瞧,这不是“吸血鬼”突击队指挥部的参谋军官凯特·齐格恩克上尉么?
  在那个设备和功能都很齐备的特战指挥部,齐格恩克上尉和卢卡·莫特奇格都属于巴赫手下的精英参谋团队,他们的首席参谋官是风格果断、能力出众的恩克·瓦尔德斯少校。据说,巴赫会亲自从每一批训练学员中选拔那么几个最具有指挥参谋才能的进入指挥部,经过长期培养之后,其中一些能够顺利升任参谋尉官甚至更高级的参谋校官,另一些则像林恩一样,中途转入战斗部队任职。
  “啊!长官!怎么会是你?”林恩这口气一半是惊讶一半是喜悦,碰到自己人,事情就好办多了。
  当初的党卫军上尉,这会儿已经佩戴上了少校领章。齐格恩克扫了一眼站在林恩身后的士兵们,见他们要么挂了彩、要么灰头土脸,便对身旁一名党卫军士兵吩咐说:“你带这些兄弟们到后面的车上处理伤口、补充给养吧!”
  紧接着,齐格恩克朝林恩摆了摆头:“跟我来!”
  跟着这位党卫军少校穿过街道,爬上停在路旁的装甲指挥车,林恩当即看到了另一位老朋友,卢卡·莫特奇格。这车上有两台无线电设备,除了操纵车载机枪警戒的士兵就只剩一名军士,以至于莫特奇格上尉不得不亲自上阵,他戴着耳机、拿着话筒,应该是在协调装甲车队的前后车辆保持行动一致。
  也不等他一通话说完了,齐格恩克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让他看刚刚上车的林恩。
  乍一眼,莫特奇格还没认出来,等到林恩咧嘴笑着走到身旁,他才瞪大眼睛,对着话筒的最后一句话说罢,连忙摘下耳机,很是兴奋地说:“喔喔,这不是我们的林恩·加尔戈,超级战斗英雄吗?你怎么会在这里?刚才……”
  “一言难尽!”林恩自然隐去了自己逃离柏林的企图,转而半开玩笑地邀功道:“我和我的士兵这一回可是替你们扫清了大障碍,不但干掉了探照灯,还摧毁了苏军坦克和不少苏军士兵,该得到奖励吧?”
  “原来是你们啊,难怪!啧啧,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劳,林恩,你可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支车队?”莫特奇格说到这里,却又被齐格恩克捅了捅胳膊。这个动作被林恩收入眼中,他靠着车壁坐下,兀自掏出驳壳枪,一边往里面装填子弹,一边平静地说:
  “我猜啊,巴赫上校一定在车队里,所以我拼了命的带队攻击苏联人,差点丢了性命,可惜啊……我终究是外人,不是么?”
  莫特奇格和齐格恩克相互看了看,林恩的措辞和语气倒不像是责难,而类似于半大的孩童得不到玩具时酸不溜秋的话,让人听着忍俊不禁,却又无从生气。莫特奇格旋即从口袋里掏出烟,亲自给林恩点上,蹲着低声说:“不是不把你当自己人,只是有些事情在请示上校之前,我们也不好自作主张的对你说!这些规矩,你是懂的!”
  “这么说来,巴赫上校确实是在车队之中?”林恩反问。
  莫特奇格闭眼表示默认。
  林恩继续追问道:“这车队护送着极其重要的人物吧?”
  莫特奇格不明说是或者否,而是暗示道:“嘿嘿,难怪连巴赫上校都常常夸奖你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果然有前途!”
  正好将子弹填满,林恩咔地给驳壳枪上了膛,边想边说道:“请务必替我转告上校,我和我的士兵都是最忠诚可靠的,不论是什么任务,只要他一声令下,绝不会有片刻的迟疑!”
  听了这话,莫特奇格还没说什么,一旁的齐格恩克抢先开口:“看得出来,林恩,你的士兵都很勇敢,而且非常善战,但……一切都还得听上校的安排,不是么?”
  “这我知道!”林恩将第二支驳壳枪掏了出来,但口袋里只剩下两发子弹,只好在挎包里摸了摸,可经过了之前的战斗,里面的存货同样所剩无几了,于是抬头向齐格恩克提出要求:“长官,我们本来还有两套夜视装备,都因为蓄电池耗尽而无法使用,你们车队里还有备用的么?另外,我们严重缺乏弹药补给,能否多提供一些给我们?”
  莫特奇格应该是得到了齐格恩克用眼神或表情作出的指示,这时候已经重新回到了无线电设备位置拿起耳机话筒。齐格恩克回答说:“不必着急,我们这就向上校报告情况,看他怎么决定吧!”
  林恩无可辩驳,默默听着莫特奇格向车队中某辆坦克或者装甲车上的人将现时状况进行了汇报,最后才带着说了林恩这一小队人马的情况,因为听不到耳机里的任何声音,他只能凭空揣测巴赫上校向手下的参谋军官交待了什么。莫特奇格不断地说着“明白”、“好”、“是”,不多会儿,他便摘下耳机起身走过来,重新蹲在林恩身旁,压低声音说:“藉由我们的行动总指挥官劳伦茨·巴赫上校亲自下令,批准加尔戈军士及其所属士兵加入此次行动,在透露以下信息之前,请你——林恩·加尔戈,再次宣誓向帝国元首效忠!”
  自从1934年8月以来,每一位国防军官兵入伍时都必须向元首宣誓效忠,党卫队和武装党卫军的士兵更是如此。然而在这个时候被再次要求向元首宣誓,林恩愈发肯定了自己刚才的大胆猜想,在答案即将揭晓之前,他一字不漏地背出了那著名的宣誓词:“我庄严地向阿道夫·希特勒宣誓效忠。我向他以及我的长官宣誓效忠。阿道夫·希特勒:胜利万岁!”(党卫军的宣誓词和国防军略有区别)
  莫特奇格最后看了看齐格恩克,得到了少校的肯定,这才郑重其事地对林恩说:“好,我们的战斗英雄以及诚挚的朋友,‘吸血鬼’突击队的精英战士,林恩·加尔戈,从此刻开始,你正式成为‘雅利安方舟’计划的一份子,必须无条件保守你所见、所听、所知的一切秘密,并在任何时刻为帝国元首无条件奉献出你的生命!一会儿,你依照我刚刚的流程要求你的士兵们宣誓并接受这一无上的荣耀吧!”
  雅利安方舟?
  林恩头一次听到这个词语,脑海中紧接着涌现出各种各样和德意志第三帝国有关的传言,元首未死、飞碟、雅利安城等等,没想到这些匪夷所思的东西居然一件跟着一件出现在了自己眼前。怀着最后的猜想,他低声问莫特奇格:
  “我们这是护送谁到哪里去?”
  可惜的是,党卫军上尉并不打算就此揭开所有的谜底——或者,他自己所知的也不多。
  “这个你们暂时别管,等到了目的地,一切都会揭晓!”
第176章
最终梦想
  “我庄严地向阿道夫·希特勒宣誓效忠。我向他以及我的长官宣誓效忠。阿道夫·希特勒:胜利万岁!”
  在一辆行进中的Sd
kfz
251型半履带式装甲车上,六名看似狼狈却个个精神抖擞的士兵面朝自己年轻且富有号召力的指挥官重温了自己加入武装党卫军时的宣誓词。在这之后,林恩以郑重且满怀情义的口吻对他们说:
  “兄弟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朝着一个新的目标并肩前行。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也是通往最终胜利的伟大道路,我们引以为豪的战斗理想将在这里得以延续,我们的钢铁意志将在涅槃中获得重生!兄弟们,请记住,不管情况有多么糟糕恶劣,我们也绝不抛弃彼此!”
  “绝不抛弃彼此!”士兵们低沉而有力地应声和道。
  点了点头,年轻的党卫军上士躬身而起,小心谨慎地挪到了车厢前部。一名素不相识的党卫军士兵操控着车载MG42机枪——它拥有一个凸型的护盾,长长的金属弹链挂着好几十发子弹从枪机位置垂下,看起来充满了暴力机械的另类美感,其实也就暴露在装甲和防御设施之外的人体具有杀伤力。除非使用钢芯弹头,否则,普通的薄钢板也能够阻止它发挥作用。
  “嘿,伙计,我替你一会儿吧!”
  林恩的提议当即得到了这位党卫军士兵的积极响应,看来,精神高度集中地站在这里也是一桩辛苦活。
  操纵机枪并非自己的特长,林恩所想的不过是更好看清自己所处的形势。他们现在所乘坐的这辆装甲车位于装甲纵队的最末尾,前面的“夜豹”和“黑豹”已经融入夜色,视线中只能看到带有装甲衬裙的四号坦克和同型号的半履带式装甲车。林恩在心里算了算,离开市区的时候共有坦克和装甲车26辆,到这里已经减少了9辆,也即缩水了三分之一。损毁的车辆中,应该有3辆是战斗力最强的豹式坦克,2辆是性能均衡且稳定性较好的四号坦克,还有4辆是最不耐打的半履带式装甲车。战斗车辆尚且如此,随行的战斗步兵损失率更高。若非如此,林恩和下属6名士兵哪能坐到位置?要么徒步,要么蹲在坦克屁股后面去当“肉盾”吧!
  虽说已经远离了苏军部署最为集中的柏林近郊,可沿途的阻力并没有完全消除,这支德军装甲纵队在行进过程中仍时不时遭到炮火和枪弹的攻击,远处射来的枪弹偶尔打在这装甲车的挡板上,噔噔当当的声响让林恩不得不谨慎地压低脑袋,但他的目光仍久久注视着前方的车辆,心里想着:既然这支装甲车队护送的是大BOSS,那么他本人必然在其中一辆车上。半履带式装甲车的舒适性最好,相对宽敞的车厢还能放置沙发和床,但它的防御力实在太差,反坦克步枪或是大块弹片就能击穿车厢挡板,而从先前沿路突破楼房火力封锁以及随后与苏军阻击部队发生正面交火的情况来看,即便对装甲车进行加固也不够安全。四号坦克亦存在相类似的缺陷——在二战末期的战场上,它们的装甲已经不足以应付苏军T-34、Su85以及盟军“谢尔曼”的攻击,碰到敌人的重型坦克更是难以脱身。如此看来,最有可能成为“尊者座驾”的应当是豹式坦克中的一辆,可它们内舱狭窄拥挤、噪声颇大,高高在上的当权者能忍辱屈尊么?
  疑问和迷惑越想越多,林恩甚至开始怀疑这支装甲纵队只是高层用来转移苏军注意力的一个幌子,若是掌权者真肯撤离,完全有可能走其他更为安全的路径,例如秘密隧道、轻型飞机甚至微型潜艇。不过以目前柏林之战的进展以及周边的大环境,乘飞机离开的危险性可不小,一旦在中途遭到敌人高炮或者战机的拦截,那说完蛋就完蛋了。
  离开了近郊的建筑群,道路两旁的地势变得略为开阔一些。这里原先分布着不少工厂,但由于盟军猛烈而持久的轰炸,大部分工厂设施都在1943至1944年间迁往南部山区或是远郊乡野,分散成为隐蔽的秘密作坊,只留下了满目仓夷的破败厂房。可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的军工生产反而在1944年迎来了高峰期——想到这些,林恩当然不会忘记那个鼎鼎大名的建筑天才阿尔伯特·施佩尔。按照正史记载,施佩尔在战争末期阻止了希特勒的焦土命令,被英军俘获后接受了纽伦堡审判,并成为第三帝国核心圈中唯一免于死刑的官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