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225


第8章
错过并不可惜
  诚然,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在战争后期的表现差强人意,但这并不意味着U艇遇上盟军驱护舰艇时就必死无疑。潜深、坐底、静待,这种最原始的套路常常让盟军的声纳无可奈何,有限的深水炸弹亦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实施有限攻击。在浩瀚的大洋上,对德军水下猎手构成威胁最大的,反倒是那些既没有装备声纳、也没有深水炸弹的反潜巡逻机。发现目标后,它们只需要抢在对方完全下潜之前发起进攻,用机炮和航空炸弹在U艇外壳弄一些要命的孔洞,就能够让这些凶猛的海底杀手失去正常的潜航能力而困待水面……
  在斯卡格拉克海峡南部相对较浅的海域坐底后,潜艇上的一切动力机械都已关闭,潜艇内舱一如遭到炮击的前沿战壕中那般沉寂和压抑。莫特奇格隔一阵子就要打开电筒看看手表,更多的人则和林恩一样进入别样的冬眠状态,忘记了时光的流转,忘记了身体的伤痛和心灵的恐惧,把自己变成了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变成了会呼吸的冰冷金属,假装对时近时远、时强时弱的轰响声完全无动于衷。
  从潜艇发动机全部关闭到电机轮机重新启动也许就三四个小时,也许还不到,但这段时间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有如一个世纪那样漫长。终于,电机和轮机的轻微轰鸣声响起,一度凝固的时光又开始重新流动,死气沉沉的潜艇内舱也逐渐恢复了生机。大约一刻钟之后,潜艇上的柴油机启动,那种机械的噪音依然震耳吵杂,但在熬穿了末日般的窒息氛围,这点儿噪音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没有对死里逃生的庆祝,艇员们自然恢复了以往的秩序,值守在艇尾鱼雷舱的两名艇员随时待命,海军少尉忙碌地穿行于各个舱室之间,按照轮值安排调配人员,充分发挥着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危险解除之后,这艘潜艇重新上升到了水面,柴油机的轰鸣变得顺畅起来,艇身的颠簸随之加大,然而在没有刻意紧张或放松心情的状态下,林恩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他梦见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人——有《太空堡垒》里体型巨大的天顶星人,有《星球大战》里的黑武士,还有《ET外星人》里憨态可掬的小家伙,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科幻的时空,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无的想象。画面最终归入一艘庞大无比的碟形飞行器,当它带着刺眼的光环拔地而起时,那黑白色的铁十字徽标是如此醒目,以至于林恩突然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与快意,仿佛从前的每一个敌人都将诚惶诚恐地拜倒……
  “嘿,军士!加尔戈军士!”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林恩猛然睁开眼睛,似乎是强行从梦境中脱离的关系,两边太阳穴位置异样的沉重。借着柴油机启动后重新打开的壁灯,他看到了沃夫鲁姆的模糊脸庞,还有他身后站着的海军少尉。
  “军士,您还好吧?”沃夫鲁姆的口气依然是那样关切,而海军少尉见他醒来了,紧接着说道:“虽然很不愿意打搅你的美梦,军士,可轮岗的时间到了!”
  林恩本想用双手揉擦面部,让自己尽快清新然后起身前往指挥舱,但右手一动,肩部位置吃痛,当即咧嘴“呃”了一声。
  “伤口很疼?”沃夫鲁姆连忙问道。
  林恩不知该怎么形容,只是下意识地摇头,左手扶着舱壁站了起来。可脑袋就像是挨了一棍子,沉重得简直抬不起来,转身走向舱门时,脚步更像是深度醉酒之人摇摇晃晃。在这个过程中,他竭力驱使自己的身躯和双腿保持平衡,却没有达到效果。最后抬腿跨过舱门时,身体无可挽回地往侧后仰去。往两旁伸出的双手明明挨到了舱门边框,却笨拙得怎么也抓不住!
  幸好沃夫鲁姆不放心地跟在后面,他眼疾手快地出手搀扶,可这时候林恩的身体就像是装满土豆的大麻袋,失去支撑后就硬实地往下坠,差点连他也一并带倒了。
  “长官,你怎么了?”沃夫鲁姆惊呼起来,这时同在尾舱的弗雷德里克连忙上前帮忙。在将林恩安稳地放平之后,沃夫鲁姆把手背搁在他的额头上感觉了一下:“好烫,是在发烧!”
  见林恩挣还扎着想要起来,转身回来的海军少尉当即阻止了他,并说:“加尔戈军士,你先在这里休息,我让医护兵来给你检查一下!”
  这时候意识又稍稍清醒了一些,林恩愈发觉得身上虚的慌,某些部位似乎已经不归自己控制了,而且说话的声音也有些意外的沙哑:“呃……好!我……”
  “林恩,你怎样了?”莫特奇格上尉也走过来关切地问说。
  林恩勉强睁着眼睛,却对自己的这种状态感到茫然无助,他张了张嘴,发出几个连自己都听不清楚的音节。
  “长官,他发烧了!”
  沃夫鲁姆一边回答,一边起身拿来毯子,在林恩身旁就地铺开,与弗雷德里克合力将其搬挪到毯子上,又将自己的毯子盖上,这才取出水壶,拧开盖子给林恩喂水。
  “不会是伤口感染了吧!”弗雷德里克担心地说。
  “很有可能!”沃夫鲁姆答道,“待会儿艇上的医护兵过来,让他用点消炎药!”
  嘴里喝到冰凉的水,林恩感觉头脑清醒了一些,然而这水才咽下,胃部便难以抑制地翻腾起来,很快就一股脑的全部吐了出来。
  等林恩吐过了,沃夫鲁姆又耐心地喂他喝了一小口水,这才拧上水壶盖子,转头对莫特奇格说:“长官,艇上的空气不太好,这对养伤非常不利,但愿我们能早些上岸!”
  “恐怕还要熬上几天!”莫特奇格低声回答。
  虽然处于头重脚轻的难受状态,但同伴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林恩还是清楚地听到了,他很想加入讨论,可体内最后一些气力也在刚刚的呕吐中消去了,只能像一滩烂泥那样无助地躺着。
  过了一会儿,艇上的医护兵来了。他用手摸了摸林恩的额头,然后打着电筒大致查看了一下其肩部和腿部的伤口,迅即判断说:“伤口感染!”
  接下来,林恩听到了医药箱翻动、针剂容器被打开之类的轻杂声音,胳膊很快传来了针刺的感觉,却一点都不觉得痛,只是实在没有力气再睁开眼睛了。紧接着,又听到医护兵对旁人说:“这是消炎药,现在吃一片,24小时后再吃一片,只要退了烧,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还有,其他受伤人员要注意伤口清理,算上他,艇上已经有六个人因伤口感染而出现不适症状了!”
  感觉到同伴们在喂自己吃消炎药片时,林恩有意识地配合他们,可身体已经愈发不听使唤了,头部的沉重更驱使着混沌“吞噬”自己的思维。渐渐的,他只是在心底还保留着最后一点清醒的念想,模模糊糊地听到旁人说话。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只要不是极度缺乏药品的军队,伤口感染已不是夺走士兵们性命的头号杀手,所以自己一定能够好起来,一定可以……
  带着这渐渐微弱的念想,林恩第N次昏睡过去,只是他并没有料想到自己这一睡会睡上很长一段时间,而在昏睡期间,这艘肩负特殊使命的潜艇还将经历怎样一番波折。
  黎明时分,在斯卡格拉克海峡西北端靠近挪威港口克里斯蒂安桑的近岸水域,舷号为“396”的U艇悄然浮出海面。作为挪威领海,这里在1940年夏天德军出兵占领挪威之后就成了德国舰船和潜艇的“绿色通道”,但这一美好时光到1945年已经不复存在。此时整个斯卡格拉克海峡都处于盟军舰艇和飞机的严密监视之下,德国潜艇夜间活动尚且艰难,白天的时候更得小心翼翼。
  潜艇上浮后,爬上指挥塔舱的军官们一个个端着望远镜,如临大敌地观望着远处的海空,一部分艇员亦在甲板炮和防空机关炮的位置上严阵以待,另一些艇员则在技术士官的带领下抢修位于指挥塔舱侧旁的通气管——早期的潜艇并没有安装类似的设备,但面临盟军日益增强的空中反潜力量,通气管成了德军潜艇昼间航行的必备工具。似乎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在上午9点之前,这片海域始终是大雾弥漫,德军艇员们得以将夜航途中出现故障的通气管修复。完成维修后,已经在德国海军名册中注明“失踪”的U-396继续向西北方航行。4月30日黄昏,抵达挪威港口斯塔万格附近水域,进而调整航向,沿着挪威海岸线朝正北方向行驶;5月1日清晨,在挪威近海发现盟军舰船,尽管遭遇时U艇处于非常有利的攻击位置,但它并没有作出任何的攻击尝试,而是迅速潜入深水规避;黄昏时分,潜艇驶过卑尔根海域,并收到了盟军电台发出的有关“希特勒已在柏林身亡”的消息,未予理睬地继续向北行驶;5月2日,柏林守军宣布投降,这一消息旋即通过无线电传遍世界,而帝国元首的死讯加上柏林的陷落,使得承负了双线重压的第三帝国终于开始了最后的崩塌,前线的大批德军部队开始有组织地向西突围,在许多德军将士看来,向英美盟军投降的下场要比沦为苏军俘虏好得多,然而残酷的现实在不久之后就会给他们极其深刻的教训:永远不要期待你的敌人心怀仁慈!
第9章
极度深寒
  从漫长而深邃的梦境中归来,林恩潜意识所做的第一个判断就是自己身处何处:昏暗幽闭的空间里寒意十足,莫不是回到了穿越前的那个冬夜?
  身体依然虚弱乏力,只是没有了先前那种不堪重负的倦怠,林恩以为自己真的回到了现代,顿时有些惊愕,有些怅然,甚至有些不舍。稍缓片刻,在肩部和腿部感受到的酸麻痛感又让他忽感一阵欣慰,勉力抬起左手,摸到了冰冷的金属,紧接着,他的动作惊醒了旁人,那人口中顿时蹦出了一句德语:“加尔戈长官,您醒了!”
  在梦中多是用中文和人对话,林恩不得不调整思绪以便重新适应这德语环境,边想边说道:“喔,我……睡了多久?”
  那人当即回答:“三天!”
  在记忆中略略搜索,林恩意识到说话的是布鲁尔,自己麾下六名士兵中,头脑最灵活的那个。
  “三天……真久!”
  “是啊,好在医护兵说您是正常的昏睡,不然我们都要担心坏了!”布鲁尔带有笑意地说着,紧接着,诺亚、坦泽和特奇梅尔的声音也依次从黑暗中传来:
  “长官醒了?”
  “长官,感觉怎么样?”
  “长官,没事了吧?”
  下属们的关怀让林恩心里流淌着一股淡淡的暖意,他定了定神,凭着鼻子的冰冷酸麻感觉确定了周围环境温度的低寒。看来,这三天潜艇是在继续向北行驶,因而进入了高纬度的寒冷区域。
  “呃,比之前好多了,我们……这是到哪里了?”
  布鲁尔答道:“听说……昨天我们就已经离开北海进入了挪威海,现在好像是在朝东北方向航行!”
  “哦!”林恩凭着记忆中的欧洲地图进行大致的估算,如此看来,这艘潜艇现在仍航行在挪威海域——这个北欧国家西北海岸线长达一千六百多公里,也即是将近一千海里,以一艘普通潜艇不足20节的水面航速,光挪威海沿岸的这一段就要走上至少三天,何况他们一天前才进入挪威海!
  “长官,喝点水!”布鲁尔这会儿已经拧开了水壶盖,往里面倒了一点水,小心翼翼地送到林恩嘴前。林恩脖子朝前微微一伸,很顺畅地喝到了水。虽不是琼浆玉液,可冰冷的口感有着明显的提神效用。在嘴里温了温,这才咽了下去,空空如也的胃部就像是连年大旱的荒野,终于受到了雨水的润泽,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渴了吧!”布鲁尔仍是语带笑意,心情看来不错,他又倒了一水壶盖的水,说:“您昏睡的时候,我们几个轮流给您喂水,又怕噎着您,每次都只是在嘴唇上点几滴!”
  兄弟们对自己的好,林恩当是牢牢记在心里,又一口冰水喝下,他啧啧地感慨:“真冷啊!这水壶里的水都快结冰了吧!”
  倚在布鲁尔背后的坦泽笑道:“正因为冷,我们这两天都尽量跟您挤在一块睡,彼此取暖!这温度是一天天的降低,好在他们说今天晚上——最迟明天上午,就能够抵达目的地了!”
  “哦!”林恩应了一声,但仅凭这样粗略的信息,还远不足以判断“避难所”的精确位置。他想了想,忽然意识到那个喜欢冷嘲热讽的古怪家伙,齐格恩克少校,在自己醒来之后居然一直没有吭声,便小声向布鲁尔询问。
  布鲁尔回答说:“少校和上尉应该是到指挥舱去了,也许跟着艇长上甲板了!”
  一旁的坦泽接着说:“长官您一定饿了吧,您的配给食物我们一直都妥善地收着,喏!”
  感觉身体已经恢复了活动能力,林恩抬起左手,从坦泽手里接过了几个温热的土豆,见他还在从怀里往外掏,连忙阻止说:“够了,够了,我一顿哪能吃那么多!你现在也是伤号,要多吃点,伤势恢复得快一些!”
  坦泽笑着说:“艇上每天的供应虽然有限,但填饱肚子还是够的!只可惜那些热汤没办法帮您保存,不过,再有一个多小时就该到晚餐时间了!”
  细嚼慢咽地吃下了一个比鸡蛋小一半的土豆,稍稍歇了下,又在布鲁尔的帮助下喝了口水,感觉身上的气力正在稳步的恢复当中,也就不急着起身走动,而是与手下这些兄弟聊天。从他们口中,林恩得知了这三天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潜艇在航程途中虽然不乏艰险,但总的来说并没有怎么耽搁,看样子是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抵达目的地。
  “今天是5月3日了……”林恩想着自己所知的历史记载,此时元首已携爱妻赴死,戈培尔一家八口殉难,柏林全面飘红,尊奉遗命出任国家元首的邓尼茨已经开始和盟军商谈投降事宜了,随着“雅利安方舟”计划的事实,这一切仍如期发生了么?
  带着这样的疑惑询问了手下的士兵们,他们轮值期间或多或少的从同伴们哪里听到了一些消息,只是说起柏林的沦陷和元首的“阵亡”,他们大都觉得这是盟军用以打击德军士气的诡计。
  对于士兵们的想法,林恩并不觉得意外,只是以外界传来的消息印证了自己的一些揣测。晚餐的时候,齐格恩克少校和莫特奇格上尉一并返回尾舱,见林恩醒来且能够自行用餐,少校自是怪腔怪调地侃说“丹麦人是九命猫”,碍于上司的态度,上尉也没多说,给了林恩一根烟、一块巧克力,这些都是作为伤号非常需要的。
  身体才刚刚恢复,林恩没那精力一点点从少校嘴里抠信息,想着莫特奇格也不方便随意透露,吃罢了晚餐便试着起身走动,虽然还有些轻飘飘、软绵绵的感觉,但至少走动时不会在失衡跌倒了。稍稍适应了一些,林恩沿着艇内通道往指挥舱走,党卫军士兵和潜艇艇员们仍旧挤在狭窄有限的空间内,看来这艘潜艇上的乘员数量并没有减少,等到了指挥舱,又见海军同僚和担当替补的党卫军官兵仍在秩序井然地忙碌着,心中踏实而又欣慰。
  未见叼烟斗的艇长和他的副手,林恩向轮机长问了声好,然后走到舵手位置:“嘿,兰伯特!”
  因为温度降低了许多,这位舵手脖子上裹着围巾,脑袋上戴着线绒帽子,转过头时依然是那副没有睡醒的表情:“嘿……林恩!听说你因为伤口感染而昏迷了,怎么样?”
  “感觉好多了!”林恩一边回答,一边扫视舵手前方的那些表盘。潜艇这会儿正朝北偏东35度多的方位行驶,小于5米的深度说明它处于浮航状态。
  “哈,没事就好!来吧?”舵手当即站了起来,仿佛这位置下面烧着一盆旺火,多呆一秒钟都让他感到煎熬。
  林恩顺势坐下,这带皮垫的椅子自然比冷硬的地板舒服多了,这指挥舱固然人多,可寒风带着冰冷的水沫一阵一阵从通向指挥塔舱的舱口灌进来,使得这里暖意全无。
  “昏睡的时候把许多事情都忘光了,你恐怕得再教我一遍!”
  “开玩笑!”舵手捶了捶林恩的左手,“因为你的缺席,我已经连续熬了三个夜,这三天加起来还没睡到10个小时!”
  这时候,林恩全然没有考试前熬夜复习的无奈,他欣然一笑:“去吧!去吧!有什么问题我会找轮机长帮忙的!”
  舵手打了个呵欠,顺手解下灰色的大围巾给林恩系上,说道:“他啊,也已经连续四十个小时没睡觉了!不过……今晚可能到港,到时候你还是来住舱叫我吧!那些精细的活儿,非专业舵手是干不了的!”
  “好啊!”林恩爽快地答道,趁着舵手还没转身离开,他又问:“‘到港’是专业术语么?”
  舵手仍是不住地打着呵欠:“嗯哼!不论是进入港口,还是直接驶入潜艇洞窟,我们都习惯于称之为‘到港’!晚安!”
  见林恩就位,轮机长走过来看了看表盘,然后叮嘱说:“到了寒冷海区,我们的舵桨反应可能会迟钝一些,甚至有可能被冻住,一旦出现异常,务必要及时向我报告!”
  “好的!长官!”林恩答道,随即看了看手表,7点40分。印象中,北极圈进入夏季是昼长夜短,如今已是5月份,想必海面上仍是一片光亮。不过自从“提尔皮茨”号被英军用巨型炸弹炸沉之后,德国海军对盟军北极航线的威胁骤减,加上大批潜艇被撤回到本土和波罗的海,盟军舰艇得以从北部海域抽身前往太平洋对日作战。因此,德国潜艇在这个时候航行于挪威海东部寒冷偏僻的区域应该是比较安全的,以至于上半夜林恩只接到了三次转向指令,而且都是小幅度的正常转向,用以调整航向或避开暗礁众多的危险区域。
  午夜之后,从舱口外灌入的空气寒意更足,靴子里的脚趾头开始发麻,露出手指头的线绒手套也完全不管用了。和周围的艇员一样,林恩不断搓手、跺脚,身体还是禁不住瑟瑟发抖。快到1点的时候,指挥塔舱传来了准备入港的指令,不等林恩去叫,正牌舵手兰伯特主动现身,睡眼惺忪地挤开林恩:“去睡吧,林恩同志!”
  持续的坐岗确实让恢复中的身体倦意浓烈,可一想到漫长的航程即将以潜艇驶入神秘的“避难所”而告一段落,林恩既兴奋又十足的好奇,他很想要从外部看看这避世之所究竟是哪般模样,然而向轮机长申请出舱却被他断然拒绝,这时候,一些原本在甲板上的艇员也被赶回了舱内,外面似乎只留下了包括艇长在内的寥寥数人。不仅如此,艇长还通过传声筒向艇内人员下令:全体人员各守岗位,不得随意走动,更不得擅自前往甲板和指挥塔,禁止任何人使用潜望镜,领航员即刻销毁海图。
  随着这一连串命令的下达,潜艇舱内的沉重肃穆的气氛骤起,尤其当领航员将撕碎的航海图放入桶中点燃,纸张燃烧的特殊味道弥漫开来之时,人们无不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憧憬即将到来的时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