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355

“这倒不是这样,因为麦卡杜是威尔逊总统女婿的关系,我们的关系还算是不错。但是并不比他和纽约银行团的关系更近,但他这个人喜欢旅游,盖尔和他的关系不错。”谢菲尔德纠正伊迪丝洛克菲勒的想法,“去波多黎各的时候,都是盖尔亲自招待的。”
“总统女婿!”路易莎摩根的脑袋一瞥,显然抓到了问题重点,但什么话也没说。
吐槽也没用,奴隶主肯定会以举贤不避亲,民主决策大家共同讨论的共识,这种话术搪塞过去。
以美联储的意义来说,这一次和财政部长的谈判可以说是进度极快了,第二天就已经走完所有流程,美联储正式成立,同时麦卡杜以财政部长号召,对协约国阵营发出第四轮贷款的倡议,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谢菲尔德也支持了,出于多重考虑他可以给总统女婿大力支持,只是不会掏一分钱。
第736章
聪明的参战计划
不提以摩根家族为首的纽约银行团如何弹冠相庆,但谢菲尔德一想就明白,多年夙愿得以达成的喜悦,他把这个时间留给小摩根本人,自己则还有另外的事情。
美联储的意义当然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合众国的历史,但是要改变世界历史,这还要看奴隶主能不能把波斯湾抓在手中,如果能,美联储这个牌子最终花落谁家,还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谢菲尔德以私人名义,邀请财政部长麦卡杜和战争部长小牛顿,来到华盛顿这边的庄园做客,还有一个关系很近的人同样在邀请当中,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邀请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一是因为他是海军部的副部长,但还有第二个原因。
在历史上,现在坐在谢菲尔德面前的麦卡杜,长期担任民主党领袖,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前,民主党对阵共和党的主要候选人。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的第一个任期,也是帮了富兰克林罗斯福很大的忙。
以现在的走势来说,麦卡杜以后和富兰克林罗斯福肯定会有所交集的,现在提前见面也算是磨合一下,至于最后一个原因,和目前的世界大战有关。
对麦卡杜,谢菲尔德表达了对这位财政部长的祝贺,祝贺有两点,第一点是美联储的成立,另外一点就是提前祝贺麦卡杜第四次募集协约国贷款成功,虽然对后者奴隶主并不感冒。
“威廉,你一直对贷款方面的事情十分谨慎,其实我无法理解,你在金融问题上的保守态度,想想那巨大的收益,这不单是对银行家,甚至对全国很多公民都是好事。”麦卡杜高兴的接受了谢菲尔德的祝贺,却也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吉布斯,我虽然也开银行,但一直以实业生产为主。”谢菲尔德笑了笑解释道,“这可能就是有所取舍吧,当然还不仅仅是这一个原因。”
“是什么原因?”麦卡杜不解的道,“难道真相是有人说的,你怕贷款收不回来。”
“那倒不是,怎么也会收回来一部分的,不可能全部收不回来。”谢菲尔德算是从侧面证实了这种说法,然后闭口不言,等到仆人把晚餐端上来后离开,才冲着战争部长小牛顿开口道,“战争本来就是有风险的事情,战争部长先生,我们的参战计划怎么样了?是不是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一下子把话题引到参战的问题上,富兰克林罗斯福忍不住开口道,“威廉,你的思维太具有跳跃性了。”
“一点也不!”伸手拿起来香槟抿了一口,谢菲尔德微微摇头道,“让我们直白一点说,正式宣战那一天联邦政府肯定会说,为了制止战争、保存文明、维护民主什么的话,但是那都不是重点,不太重要的重点是,再怎么说我们国家也是以英语文化为主,心里就算是不愿意,最终也是要站在英国人一边的。真正重要的是,国内的大企业、银行家,甚至为数不少的公民,已经为协约国贷款一百多亿,这还不算马上到来的第四次募集,如果协约国战败了,我们上哪要回来这笔钱?是不是,财政部长先生?”
“虽然说的很直白,但就是这么回事。”麦卡杜苦笑一声道,“一旦协约国崩溃,合众国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
“这就是同时邀请麦卡杜和小牛顿,我的两位朋友过来共进晚餐的原因。”谢菲尔德对着大舅子说道,“我们参战的原因是为了钱,和那份电报有关但是关系不大。是为了保证整个国家的利益。”
“那么邀请我来也是这个原因?”富兰克林罗斯福发问,“我只是负责海军的建设。”
“当然,富兰克林!”谢菲尔德言简意赅的道,“我虽然一直对向协约国贷款抱有疑虑,却也不希望从上流社会到民间损失惨重,一百多亿美元的数字,就算我没有损失,同样不希望这笔钱出事。”
“这一次的募集结束,协约国累计欠了我们一百八十多亿美元,我们要参战,这就和战争部长有关,而我们最强大的力量在于目前世界第二的海军,至少在纸面上确实是世界第二。”谢菲尔德梳理了一下逻辑链反问道,“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几秒钟的沉默之后,麦卡杜、小牛顿和富兰克林罗斯福都点头,逻辑链很对。
“我们参战是为了保护协约国的贷款未来能够收回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家想想,我们的陆军战斗力很强么?虽然它已经经过了和西班牙战争的锻炼?”谢菲尔德见到三人沉默不语,紧接着道,“我虽然对海军了解不多,但是也知道,前无畏舰打不过无畏舰,无畏舰打不过超无畏舰。所为伟大的海军传统和精神,我从来都当它是放屁,海军是一个标准的强弱分明的军种,在双方都准备完毕的情况下,强大的一方就会赢,就拿最近的三次英德大海战来说,德国从第一次的全胜,到最后的不占便宜,现在又出不了港了。”
“威廉你的意思是?”小牛顿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抓住了什么,又像是什么都没抓住。
“我们的陆军想要真正适合欧洲战场还需要时间。相反海军已经足够成为代表合众国强大的军种了。”谢菲尔德目光落在富兰克林罗斯福身上,后者点头道,“是的。”
“这就好,我一直反对参战,就是害怕我们国家陆军士兵的战斗力和欧洲国家的战斗力有很大差距,这会让欧洲国家对我们国家的军事力量轻视,而且现在他们还欠我们很多钱。”谢菲尔德颇为无奈的道,“如果我们的军事力量,不足以让我们的债主冷静下来,就可能会赖账,战争部长先生,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告诉我现在制定的参战计划?”
小牛顿犹豫片刻,将目前战争部的作战计划讲了一个大概,无非和历史上差不多,两个月后正式宣战,然后有条不紊的进行陆军训练,至于规划当中的美国远征军司令,也毫无疑问就是刚刚统帅美国干涉军回国的潘兴将军。
“潘兴将军是一个好人选。”谢菲尔德记得,美国远征军作为有生力量踏上欧洲的土地,他们的使命就是帮助英法军队击败德军。但潘兴却不急于投入战斗,而是认真地进行战前训练,这可把在堑壕里苦战的英国人和法国人急得不得了。
就连潘兴的参谋也提醒他:“我们的训练计划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会使人们感到德国人的预言是正确的——在英法军队垮台之前,美军到不了前线!”谁知潘兴只冷冷地丢下了一句话:“我不知道德国人的想法,我只知道没有受过训练的士兵打不了仗!”
奴隶主当然知道潘兴将军是正确的,他对美国远征军的战斗力有着清楚的认识。事实上潘兴将军费心为美国远征军争取到了独立指挥权,而不是像是殖民地军队被英法联军指挥,也改变不了直到德国战败,美国远征军都是战场次要力量的状态。
“我希望我们不要屈从于协约国的压力,还要想办法用海军强大的硬件设备,掩盖陆军战斗力不足的问题。”谢菲尔德冲着小牛顿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旦美国远征军的士兵素质,被英法联军轻视,英法就会轻视我们的国家。”
战争部长还在考虑当中,谢菲尔德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富兰克林罗斯福身上问道,“海军部长先生,我们能不能制定出来一个计划,让我们远比陆军完善的多的海军,在参战刚刚开始的时候,承担显示合众国强大的主要角色。我相信在大舰队上,我们一定会得到英国人的尊重,地面战争就没准了。”
“应该可以做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思考片刻道,“地中海的同盟国舰队还很强大。”
“至于我们的地面战争方向,我觉得意大利是一个不错的对手。”谢菲尔德乘胜追击道,“同盟国地面武装力量,最合适我们远征军的就是意大利军队了。我们并不是只依靠海军,这样参战会显得没有诚意,地面力量可以放在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的战线上,对了,还有波斯湾。”
表面上谢菲尔德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威殚精竭虑,实际上最后一句话才是他想要说的。什么西线,什么地中海在他眼中都不重要。只有波斯湾才重要,合众国一旦参战的话,第一批远征军就应该派到波斯湾,分担他那一支雇佣军的压力。
这样的好处很多,首先美国远征军一旦到达波斯湾,这就有了官商勾结的空间,谢菲尔德可以不依靠联合公司,养着一支超过二十万的军队了。怎么说都花费巨大,要是能挂靠在战争花费当中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能,反正美国远征军在波斯湾驻扎,也和第八集团军不远,想要做账转嫁投入也容易。
比如说给美国远征军的物资,完全可以分一点给第八集团军。
这一场私人晚宴的目的只有一个,参战也要聪明一点。但是在其他三人的眼中,谢菲尔德完全是为了国家,竭力阻止美国远征军的士兵消耗在地狱般战场上。
美国远征军的士兵登上波斯湾的土地就算是参战了,说得多么有道理。
第737章
皇帝挥剑
最初同样也是最终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不流血,这包括尽可能的避免陆地战斗,尤其是避免让国家士兵的鲜血,浪费在战壕战当中。
把这一次世界大战混过去,就是这一次晚餐几个人的心里想法。而且对于协约国来说,这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事实。协约国希望合众国参战的原因,并不是远征军的战斗力多强,相反对美国远征军的战斗力,英法两国从来没有多大的期望。
比美国远征军的战斗能力,协约国阵营最为期望的是这个躲在一边发财的国家,把工业能力补充到整个协约国阵营当中,慢慢的把德国人磨死。
谢菲尔德记得,历史上英法两国就是这么想的,甚至做好准备直到一九二零年结束战争,直到德国油尽灯枯被耗死,然后再宣布协约国的胜利。
我控制不了别的国家,还不能在本国参战的问题上使使劲么?谢菲尔德在财政部长、战争部长和海军副部长面前,用最大的恶意揣测了一下协约国阵营。
并且指出协约国阵营筋疲力竭的是法俄两国,而不是英国人,诚然在索姆河战役之后,再说鸡贼的混日子,肯定是对英国人的不尊重。可和法俄两国几乎已经拼了老命的战斗相比,英国人只能说才刚刚认真起来。
大英帝国确实已经比历史上流了更多的血,却还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奴隶主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英属印度这块殖民地,现在的战争走势已经证明了,百年来英国人对英属印度的保护和经营是多么的正确,再不留尽印度人最后一滴血之前,大英帝国决不投降,完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通过参战换取自治领的地位,印度人这点出息。
对财政部来说,这样聪明的参战,谢菲尔德给出的理由是,英法一定上削弱,可以保证合众国贷款的安全性,同样对于新英格兰地区的银行家团体,谢菲尔德也可以这么解释。毕竟摩根催促参战只是为了表态,并不是让合众国代替英属印度的角色。
对战争部长小牛顿,谢菲尔德解释的就更加明确了,中心思想是友军被围不动如山。对于这个中心思想,战争部长表示十分赞同。
在海军的问题上,富兰克林罗斯福本人也知道海军的本质是什么,加上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联邦海军参战不可能出现以弱击强的局面。所以按照最激烈的海战设想,合众国也不会出现像是地面战争那样的巨大损失。
“你们看英国军队坦克的入列数量,就应该明白,我说英国还保留实力并不是在说谎。”谢菲尔德用坦克数据,佐证自己的说法。
在一九一七年的秋天,英国远征军已经配备了两千辆坦克。是盟国法国的十倍,同样也是德国人的十倍,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参战国全部加在一起,坦克数量也没有英国远征军一家多。
历史上德国终于在东线打垮帝俄之后,回身发动西线皇帝攻势的时候,英国远征军的坦克入列数量是三千三百辆,英国的庞大余力也可见一斑。
从一九一七年开始,西线的英国已经不再像是开战的前两年那样做辅助力量,而是和法国人一样承担进攻主力,毕竟要是在划水的话,法国人就真的挺不住了。
“不错,数字不会骗人。”战争部长小牛顿看着财政部长麦卡杜,表示自己认可谢菲尔德的说法,光是两千辆坦克放那一放,就是庞大的震慑力,然后又道,“我们能不能为远征军制造足够的坦克?”
谢菲尔德一听有新订单的口风,一下子就不困了,反问道,“要类似英国的那种,还是要重新设计,对于坦克的出现,身为国内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公司,联合公司当然技术储备,制造过样车。”
所谓的样车就是和德国一号坦克差不多的试验品,只要国家订单到来,谢菲尔德立刻就可以拼装,因为这种坦克的部件早已经制造出来了,甚至之前他还想着,要是某一天再打一次南北战争,可以用来武装联盟军。
现在看来再来一次南北战争的希望已经几乎没有,可以直接拿出来服务美国远征军。
“我们当然要和英国差不多的,也可以学习英国人的先进工艺。”小牛顿选择了类似英国坦克那种,而不是谢菲尔德储备的轻型坦克。
奴隶主倒是没有失望,只要国家可以给钱,他根本无所谓争论,英国那种铁王八好,还是已经有零件储备的试验品好。
身为垄断资本家,个人良心让谢菲尔德对战争部长的错误想法进行不纠正。这都是联邦政府自己要求的,如果以后发现路线错误要换装,找的不还是奴隶主么?还可以从下一次的采购合同上赚钱。
通过这一次晚餐,谢菲尔德已经对合众国参战计划进行了修正,对正式登陆欧洲能拖就拖,最终有感而叹道,“其实我们都应该感谢德国人,如果不是德国和英国开战,那么今天面临英国人打击的就是我们。”
“不会吧,我们不至于和英国人打起来。”麦卡杜有些不相信的道,“我们都是一个民族,不至于到自相残杀的地步。”
“好像德国人和英国人的关系并没远到哪里去,德国不少人认为英国人是日耳曼人的一部分,当然英国人并不这么认为。”从叉子把切好的牛排塞进嘴里,谢菲尔德轻嚼着多汁的肉含糊道,“如果是我们国家有英国的地位,会做出同样的抉择。”
只要想想古巴导弹危机,合众国知道苏联核弹数量之后的态度,就能够明白,如果能以重伤换取敌人全灭的结果,合众国是决定敢换的,只要保存国内的顶尖势力,战后有的是韭菜愿意做美国公民。
英国人都敢面对两次德国人发动的世界大战,仅仅因为核弹出现就认为,美国一定会不会选择战争遏制对手,这种想法多么的天真。
如果本时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就已经无法在发动第二次战争了,甚至苏联也克制解放全人类怎么办?那就会轮到英美开战,英国人能交出来世界霸权,英美关系就血浓于水。如果不交,就是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这个预防针甚至不用谢菲尔德说出来,他可记得二战之前,联邦政府战争部里面,是有对英国开战的计划的,叫红色方案。
制定和英国开战计划的原因,是美国感到英国为了保持世界霸主地位而刻意压制自己。猜想英国人为了保住世界霸主地位,任何事情都做得出来,因此美国要做好先发制人的准备。
“下雨了!”将几位贵客送到庄园之外,谢菲尔德才发现还不错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保镖头子安排几个政界重要人物的车,护送他们离开。
就在三天之后,谢菲尔德收到了两百万美元的采购坦克采购合同,轻声自语道,“苍蝇再小也是肉啊,坦克的附加值还太低了一些。”
在合众国这边,谢菲尔德利用最后的时间走程序的时候,欧洲东线战场的厮杀再次开始,冒着西线被英法联军捅屁股的风险,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从西线调集的大军抵达东线战场,在这之前帝俄西南方面军司令布鲁西洛夫已经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进攻。
法金汉制定的进攻计划,分成三个路线,德国军队将主攻北线威胁帝俄首都彼得格勒,同时对南线的奥匈帝国军队进行支援。
在此之前布鲁西洛夫的进攻已经不得不停了下来,帝俄后勤对前线的驰援不利已经暴露无遗,经过几乎一周的交战,第八集团军显露疲态,反攻之时终于到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