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355

奥匈第七集团军先于德军有所行动。令他们意外的是,曾经看上去非常强大的俄军第八集团军一触即退,主动向后退缩。奥匈军队立即投入更多兵力。
北线得到了大批生力军的鲁登道夫,得知了奥匈军队巨大进展的他,又将总参谋长的进攻计划进行了一番修改,派出一个集团军形成中央战线,这一次的进攻,就形成了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两百三十万德奥联军全线进攻的局面。
鲁登道夫将修改的计划下发给参战各部队,将作战计划命名为皇帝挥剑,在电报当中写明道,“各参战部队,为了皇帝,为了帝国!”
鉴于盟友的成功,德国部队加快进军。第一、第二近卫师表现出强劲的战斗力,一举突破当面俄军的防线,进而影响波及西南方面军全线。反击第二天,俄军在战场上扯开一个四十公里宽的大口子,德军和奥匈军不断涌入。
“为了皇帝、为了帝国!”数百公里的战线上,五千多门大炮巨响下,德国士兵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包括俄军第八集团军在内的三个集团军被依次击溃,从爱沙尼亚到乌克兰,帝俄的土地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占领。
第738章
一只幽灵
北线德国第八集团军集中了两千门大炮,两千挺机枪,六万士兵,伊克斯屈尔地区强渡西德维纳河,突破东岸俄军第十二集团军的防御并向罗登波伊斯、欣岑贝格发展进攻。对马约伦霍夫、贝尔贝克、里加实施辅助突击。
德军使用化学炮弹进行猛烈炮火准备后发起了进攻。他们在狭窄正面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强渡西德维纳河并楔人俄军防御地带。俄军集团军预备队的反突击和第一梯队的部队实施的反冲击均未能阻止德军的进攻。
在鲁登道夫的作战计划当中,北线的进攻是重中之重,因为俄罗斯帝国的首都是彼得格勒,一旦北线进攻的波罗的海沿岸被占领,对整个帝俄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
在此时,鲁登道夫仍然没有想到,这一次的进攻成果,将远远超过整个德国统帅部的预料,有进展的并不仅仅是北线,而是全线的德奥联军都有了惊人的突破。
南线前进中的奥军步兵似乎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的脚步显得格外卖力,进攻的气势也比之前一次强上许多,加上己方炮兵不懈的轰击,俄军阵地上似乎并没有人活动的迹象,甚至连俄国人的大炮也没有像前次那样向前进中的奥匈队列开火。
战场上异常安静,只有炮火留在俄军阵地上的点点火焰还在默默的燃烧着。
奥军步兵继续向前推进着,当他们来到曾经令他们大受打击的堑壕前时,所有人都显得小心翼翼,出乎他们预料,俄军战壕里并没有像上次一样爆发出密集的子弹。在这种诡异的平静气氛下,奥军迅速在堑壕上搭好一块块简易踏板,然后一个个跨过了那条堑壕。
相比堑壕这边众多奥军士兵的尸体,堑壕靠俄军战壕那边显然干净许多,毕竟前次进攻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奥军士兵跨过堑壕,现在那边地面上大都是一个个焦黑冒烟的弹坑。
俄国人究竟是撤退了还是有所其他计划,答案应该就在俄军战壕后面。怀着期待心情的士兵们爆发出胜利的欢呼,步兵们在越过俄军战壕之后看到俄国人逃跑的背影。
俄军士兵们开始丢下大炮撤离阵地,然而他们的双腿根本无法和骑兵的战马赛跑,越来越多的人被奥匈骑兵的战刀砍翻在地,凶残的骑兵们根本没有收容战俘的念头,逃兵们即使已经举手投降,敌人的马刀也会毫不留情的砍下去。阵地附近顿时变成了人间地域,帝俄士兵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就在仅仅一个星期之前,这一幕还是帝俄士兵给与奥匈军队的待遇,谁都不会想到,角色转变的如此快速,和令人措不及防。
独自承受同盟国集团围攻的帝俄,三年来一直在咬牙坚持,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在这一次德奥联军的全线进攻当中出现了。
“是不是帝俄已经挺不住了。”确定了各条战线部队回报好消息的鲁登道夫,找到了一年多来和自己在东线配合的兴登堡,带着满腔的欣喜和不确定的忧虑问道。
这一次的攻势在短短几天,可以说比三年来左右的战役加起来都要大。就连奥匈帝国那边的战线都传来了令人震惊的好消息,德奥联军仿佛如入无人之境。
比起中线和南线的巨大进展,北线的战斗经过对比一下子乏善可陈起来,但是这也不令人意外,北线的进攻威胁的可是帝俄的首都,这里的俄军殊死抵抗是可以理解的。
而中线和南线的部队,都传来了巨大的进展,面对的俄军三个集团军已经被击溃。
兴登堡立刻来到地图面前,在脑海中模拟了一下战场形势,猛然回头看着鲁登道夫道,“也许我们出现了结束东线战争的机会,战胜敌人或者争取对帝国有利的环境结束战争。”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两人,一直对德国总参谋长以西线为主的战略颇有微词。按照两人的想法,在一九一四年的边界战役受挫之后,就应该集中主力部队,连同奥匈帝国打垮俄罗斯帝国,这才是解决两线作战的好办法,而且帝俄整体上被同盟国包围,完全有成功的空间。
现在法金汉调集了西线的主力部队过来,不过是将早就应该做到的事情弥补。
“我们需要军队,尽可能多的军队,哪怕是意大利人,现在任何一个人穿着军服,走到俄罗斯帝国的土地上,都能进一步加剧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兴登堡兴奋起来,在指挥部当中走来走去,“马上将战局报告给陛下!”
德奥联军在东线短短几天时间,就把战线推进了一百五十公里,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西线的英法联军分别在自己的战线上,发起了对德国阵地的进攻,毒气炮弹像是不要钱一样的互相对射,有毒的烟雾在双方阵地上从未散去。大量士兵因为这种无节制使用化学武器,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此时一切都顾不上了,战争到了现在,除了边境战役,西线还没有在如何短的时间当中,战线被推进了这么远,东线如果如德国人发布的消息那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帝俄已经出现了崩溃的前兆,得知帝俄危急的英法两国顾不得彼此之间的猫腻,发疯一样朝着同盟国的阵地进攻。
炮弹像是不要钱一样的倾泻,同时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统也公开进行喊话,“美利坚合众国即将加入到协约国阵营!”这种喊话不仅仅是对本国公民稳定军心,同时也是希望这个好消息,能够给风雨飘摇的帝俄一丝信心。
仿佛是看到了战争结束的希望,东线的德军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战斗当中,北线德国第八集团军开始对里加进行炮击,带着头盔的德军士兵,冒着俄军反击的火力展开了进攻。
十月十九日,里加被攻克,第八集团军的德军士兵还没有喘上一口气,后备的增援部队直接通过他们打开的道路继续前进,十月二十日,德军已经进入爱沙尼亚,再次和此地的帝俄军队交战,彼得格勒震动,尼古拉二世不得不考虑一个很有损士气的问题,要不要去莫斯科避一避,效仿拿破仑入侵时期的坚壁清野?
尼古拉大公比尼古拉二世做出决断更早,已经命令前线通往彼得格勒的道路开始坚壁清野,帝俄士兵开始沿途破坏,波罗的海地区到彼得格勒的道路和铁路,同时通知当地的居民撤离,彼得格勒的情况同样没有好到哪里去,谣言四起,整个城市的居民人心惶惶。
华盛顿,英法驻华盛顿的公使,每天甚至两次催促联邦政府,询问参战的具体时间。如果现在美利坚合众国能够向全世界宣布加入协约国阵营,甚至可以带动真个美洲的倾向,而这正式目前协约国阵营所需要的。
“德奥联军的进攻,怎么好像是一个挺熟的计划。”看着欧洲地图上,德奥联军进攻的箭头,谢菲尔德思来想去终于和脑海中的巴巴罗萨计划对上了。
两百三十万德奥联军的全线进攻,以及现在帝俄后退的态势,就好像那一场三十年后的战争,门被推开,杰斯拉的脑袋探进来,“老板,伊迪丝夫人叫你吃饭,还是给你送过来?”
“送过来吧!”谢菲尔德头也没回的开口,目光还没从墙上的地图上收回来。
才过了几分钟,伊迪丝洛克菲勒就端着午餐走了进来,催促道,“看什么呢?你的胃是不是有特殊的构造?”
“看幽灵!”谢菲尔德给出了一个很扯淡的回答,但也是非常正确的回答,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似乎马上就要孕育而出了。
“好像有不少报纸让联邦政府重新考虑参战的决定。”伊迪丝洛克菲勒用审问的口气问道,“这件事和你有关么?”
“这一次真的没有。”谢菲尔德摇头,迅速往嘴里塞了一块面包咽了下去,口齿不清的道,“这些报纸很快就会被联邦调查局的探员拜访的。现在这个时候,什么不应该加入到战争已经太晚了,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和你原来说的一样,德国人很厉害。”伊迪丝洛克菲勒感叹道,“花旗银行不应该给英国人贷款,我弟弟都有些后悔了。”
“厉害是前两年的事情了,英国人能找到法俄这种队友,德国人找不到。”谢菲尔德放下盘子无奈的道,“这就是做世界霸主的好处。不过有一点是真的,帝俄似乎真的挺不住了。”
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二日,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宣布参战,并且开始筹备远征军的派遣。这个消息让英法两国民间弹冠相庆,但是还没有高兴多久,一个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就让所有人呆若木鸡,彼得格勒爆发革命,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俄罗斯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紧接着一群自称是布尔什维克的群体,被其他国家所熟知,那只幽灵出现了。
第739章
波斯湾的静坐战
“布尔什维克?”奴隶主念叨着这个可以说是如雷贯耳的名词,名词普普通通,意义却震撼世界,不论是路易莎摩根这种合众国的顶尖富豪家庭女性,还是爱丽丝罗斯福这种政治世家的后代,从来就没有见过谢菲尔德这样紧张,就好像是见到了天敌的出现。
“你怎么了?”伊迪丝洛克菲勒从来没见到过这个男人流露出来任何一点叫做害怕的情绪,但在认识这么多年之后,这一次她终于见到了。
“一种要我们命的人出现了!”谢菲尔德恢复了冷漠的口吻道,“未来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是永远,这种人都是我们睡不着觉的根源。”
“这些社会主义份子?就他们?”路易莎摩根咬着银牙,慢慢的都是不在乎的样子,“他们能改变什么?从前又不是没有出现过。”
“现在是世界大战期间,一切都不好说。”谢菲尔德说了一句,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不论是从国家角度上,还是从个人角度上,帝俄内部这一次出现的革命,其意义简直就是刨了奴隶主的祖坟,从国家层面来说,苏联以及它所代表的体制,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天然敌人,从进入新世纪之后,合众国就不在有根本上的威胁,英法不过是旧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任何一个合众国公民,都认为殖民帝国已经是明日黄花,未来必定是美国世纪。
可布尔什维克以及苏联,甚至被苏联影响到的国家则完全不同,美利坚合众国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者,其实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两个。
从个人角度上来说,以谢菲尔德的身份,这是根本不需要解释的问题。奴隶主所希望的是阶级凝固,最好是世界永远不会出现变化,甚至科技都不要再进步,这样才能永远的保持现在的地位,可布尔什维克的最大特征是人人平等,先不说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但确实是真的尝试去做过。
直白的说一点,如果现在谢菲尔德手里有一种叫做核弹的东西,立刻就会扔到彼得格勒。
“我希望协约国和同盟国立刻停手,先把这个最大的问题解决。”谢菲尔德轻轻一叹,再看向墙壁上挂着的地图,满脸都是愁容。
可惜他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先不说当今的世界霸主英国,谢菲尔德甚至无法让合众国对这件事做出反应,原因非常简单,还是那个世界霸主的问题。
不达到那种地位,就不会在那个角度考虑事情,现在的世界霸主是英国,那么镇压布尔什维克的事情,就只能指望英国人。如果英国人做不到,合众国也根本不会去做。
这和二战之后合众国态度就不同的,二战之后的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是没有争议的世界霸主,那个时候的苏联就不是英国人的问题,而是合众国的问题。自然围堵打压遏制的责任,就落在了合众国身上。
简单来说就是,不做世界霸主的合众国,就算知道了苏联出现,也是关我屁事的态度,有问题请去找英国。当上了世界霸主的合众国就不会这么想了,标准的屁股决定脑袋。
就算是干涉苏俄的入侵战争,合众国出兵也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出兵了我不出兵,会显得不合群,纯粹是为了维护帝国主义之间团结。
比起隔着一个大西洋都心神不宁的奴隶主,以及兔死狐悲的协约国阵营,至少在现在,德国上下对帝俄的崩盘是欢呼雀跃的,战争已经打了三年多,似乎德国已经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了,至于刚刚宣布要参战的美利坚合众国,那群乡巴佬能打仗么?
对合众国的轻视,是这个时代普遍的想法,尤其是帝国主义列强大家庭当中,对合众国的轻视更是普遍现象。不管是威廉二世,还是德国军官团上下,都不认为美国人能代替帝俄在协约国的地位。
只要赶在美国人登陆欧洲之前,一鼓作气将协约国打垮,美国人就自然会知难而退。
不提德国人怎么想,面对英法频频催促合众国拿出具体行动的要求,联邦政府以及谢菲尔德本人的态度并不会出现改变,世界出现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非常大,但这个大问题英国人必须想办法解决,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合众国没有这个责任冲锋在前。
英法两国的催促结果,无非是让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威廉·本森率领实力最强大的大西洋舰队吹响了汽笛,带着已经在吨位上成为事实第二海军的美国海军,赶往欧洲战场。
这是奴隶主和战争部长、海军部长之前就说好的,大西洋舰队将进入地中海,和英法舰队一起,恢复协约国阵营在地中海的完全制海权。
至于其他的,一切照旧,西海岸,运兵船满载着士兵出发,目的地是波斯湾。在本土的士兵出发之前,美属菲律宾的作战部队已经首先出发,成为了参战之后首次踏入战场的部队。不要看不起从殖民军改组而来的远征军,菲律宾的殖民军,至少比毫无战争经验的本土士兵,战斗力还要更高一些。
东线的同盟国大军,并没有因为帝俄崩盘就停止进攻,仍然在穷追猛打。西线的英法联军趁着德国主力军团不在的机会,仍然尝试取得突破。
而在波斯湾,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战争方式,星条旗和南方十字旗遥相呼应,已经到达波斯湾的第四十二师师长,师参谋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正在科威特城,奥斯曼第八集团军的指挥部,和约翰康纳谈笑风生。
至于整个第四十二步兵师,驻地就在第二十七军的对面,双方的阵地甚至能用肉眼看到对方的军旗,两支军队不开一枪,面对面的展开了一场静坐战。
“麦克阿瑟上校,国内的意思是让你们在这里进行训练,而不是真的打仗。联邦政府的意思十分明显,尽可能的保存实力。而且我们也不会让你通过我们的防线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就算是我们这些合众国的公民同意,下面的士兵仍然要考虑到北方的同胞,让你们通过无疑是反叛行为,这样士兵们的同胞就会有危险。”约翰康纳为麦克阿瑟倒上了一杯威士忌,和颜悦色的开口道,“等到你的部下整训完毕,应该就会去欧洲战场了,但我估计,怎么也要半年的时间,潘兴将军是一个严格的人,时间只会长不会短。”
“难道我回去告诉我们的士兵,接下来的战斗就是坐下来和你们对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无奈一笑道,“这算什么战争?”
“静坐战!”布朗走过来用手中的酒杯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碰了一下,意有所指道,“但我相信士兵们喜欢这种作战方式。根据国内的计划,还要派出十万左右的士兵,来到波斯湾进行训练,我们已经在这里几年了,欢迎国内的公民到来。”
“好吧,也许对士兵们来说,静坐战真的是让他们开心的战争。”麦克阿瑟扶着额头道,“就当是到达欧洲之前的必要过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