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马修道院(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5

法布利斯过了这三年无比幸福的生活以后,忽然动了父子之情,他一时任性,终于使得一切都改变了。侯爵夫人有一个小男孩,两岁,很可爱,叫桑德利诺,他是他母亲的心肝宝贝。他总是跟她在一起,要不就是坐在克里申齐侯爵的膝头上。相反,法布利斯却难得看见他。他不愿意这孩子养成习惯,去爱另外一个父亲。他打算在这个孩子有清楚的记忆以前把他抢走。
在漫长的白天里,侯爵夫人是不能够和她的情人相会的,桑德利诺的陪伴给了她安慰。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对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件奇怪的事:尽管她行为不端,她仍旧忠于她许下的愿心。读者也许还记得,她向圣母发过誓,永远不见法布利斯。这正是她原来的话。因此她只在夜里接待他,屋子里也从来没有点过灯。
但是,法布利斯每天晚上都受到他的情人的接待。使人钦佩的是,在一个充满了好奇和烦闷的宫廷中,法布利斯的防备措施策划得居然有这么好,伦巴第人称之为amicizia的这件事竟没有引起任何怀疑。他们的爱情太强烈,不免会引起争吵。克莱莉娅常常受到嫉妒心的折磨,但是他们的争执几乎总是来自另外一个原因。法布利斯利用某些公共典礼的机会,出现在侯爵夫人去的地方,看一看她,这时候她就会找一个借口,很快地走掉,而且很久不理睬她的情人。
帕尔马宫廷里的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样一个姿色和才智都非常出众的女人,居然没有人发现她有过任何私情。她引起了一些人的热爱,他们甚至为她干出不少傻事,使得法布利斯也常常感到嫉妒。
善良的大主教兰德里亚尼去世已经很久,法布利斯的虔敬、模范的品行和口才使人早已把他忘掉了。法布利斯的哥哥死了,所有的家产都落到他手里。从这时候起,他每年把帕尔马大主教职位的十几万法郎收入分给他的教区里的那些代理主教和本堂神父。
很难想象还有比法布利斯为自己创造的生活更受人敬重、更值得敬重而且更有益的了,然而他不幸地动了父子之情,一时任性,把这一切都打乱了。
“我尊重你的愿心,不过,既然你不愿意在白天见我,它使得我的生活变得非常不幸,”他有一天对克莱莉娅说,“按照你这个愿心,我不得不永远过着孤孤单单的生活,除了工作以外,我没有别的法子排遣时间,何况我有时候根本没有工作。我这样刻板地、悲伤地度过每一个漫长的白天,不由得产生了一个想法,半年来它一直折磨着我,我也一直极力克制它,但是克制不住。这个想法就是:我的儿子将来根本不会爱我。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我的名字。他生长在克里申齐府养尊处优的环境中,几乎就不认识我。我难得看见他,一看见他,我就想到他母亲。他使我回想起我不再能看到的、他母亲的美若天仙的容貌,因此他一定觉得我脸色很严肃,而在孩子们眼里,严肃就等于阴沉。”
“怎么!”侯爵夫人说,“你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我听了感到害怕。”
“我的意思是要我的儿子。我希望他跟我住在一起。我希望每天看见他,我希望他养成爱我的习惯。我希望我自己能够无拘无束地爱他。既然我的命运和世上任何人都不同,它在我身上剥夺了其他许多情人所享受的那种幸福,不许我跟我最亲爱的人一起生活,那么我至少希望在我身边能够有一个可以在我心里勾起对你的回忆的人,一个多少可以代替你的人。我被迫过着孤独的生活,所以觉得任何事情、任何人对我都是负担。你知道,自从我有幸被巴尔博纳登入囚犯名册的那一刻起,我一直认为雄心大志是空虚的字眼;我一和你远远地分开,就万分忧郁,而且凡是不能感动我心灵的事物,在我看来,都是可笑的。”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可怜的克莱莉娅由于情人的苦恼,心里充满了强烈的痛苦。尤其是因为她觉着法布利斯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她的忧愁就更加深切了。她甚至考虑到是不是应该设法取消她的愿心。到那时候,她就可以在白天接待法布利斯,像接待任何一个上流社会的人物一样,而且她贤淑的名声已经非常巩固,决不会有人诽谤她。她对自己说,花上一大笔钱,她就能够取消她的愿心。但是她又觉着这种十分世俗的办法不会给她良心带来平安,说不定激怒了上天,还会惩罚她这个新的罪行。
另一方面,如果她同意对法布利斯这个如此合情合理的愿望让步,如果她尽力避免去伤害他那颗她如此了解的多情的心,他那颗受到她古怪的愿心离奇地牵累因而失去了平静的心,那么,又有几分把握能拐走意大利最大的贵族之一的独子,而骗局又不至于被揭穿呢?克里申齐侯爵会毫不吝啬地花上大批大批的金钱,会亲自带头追查,拐骗的事迟早会被发现的。只有一个办法能避免这个危险,应该把孩子送到远方去,譬如说送到爱丁堡,或者送到巴黎;然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做母亲的出于爱子的天性,怎么也不能同意。法布利斯提出的另外一个办法,确实也是比较合理的一个办法,可是在这位心乱如麻的母亲眼里看来,它显得有点不吉利,似乎比头一个办法还要可怕。“应该装病,”法布利斯说,“孩子病得越来越重,最后在克里申齐侯爵不在家的期间死掉。”
克莱莉娅厌恶这个主意达到了恐怖的地步,这造成了他们的破裂,不过他们的破裂不可能拖得很久。
克莱莉娅说不应该冒犯天主,这个如此心爱的儿子是罪恶的果实,如果再激怒上天的话,天主一定会把他收回去。法布利斯又谈起他离奇的命运。“命运给我造成的处境,还有我的爱情,迫使我终身过孤独的生活,”他对克莱莉娅说,“我不能像我的大部分同事那样得到亲密交往的快乐,因为你只愿意在黑暗中接待我,可以说,我生命中能和你在一起度过的那一部分因此少到只剩下短暂的片刻。”
他们掉了不少眼泪。克莱莉娅病倒了。可是她太爱法布利斯,他要求她做的可怕的牺牲,她不可能坚持拒绝。桑德利诺从外表上看病倒了;侯爵赶紧请来顶出名的医生,克莱莉娅从这一刻起遇到一个她没有料到的、可怕的困难:应该阻止这个心爱的孩子服用医生们开的任何药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孩子在床上躺得太久,对他的健康不利,他真的生起病来了。生病的原因怎么能对医生说呢?对这两个人克莱莉娅都如此心爱,但是她发觉很难兼顾,痛苦得几乎要发疯了。是不是应该同意假装痊愈,牺牲如此长久、如此痛苦的装病的成果呢?法布利斯既不能原谅自己在爱人心上施加的压力,又不能放弃自己的计划。他想出办法,每天夜里偷偷走进生病的孩子的房间,这件事引起另一个麻烦。侯爵夫人来照料她的儿子,有时候法布利斯不得不在烛光下和她见面;在克莱莉娅的可怜的、混乱的心里,这是一件可怕的罪行,预示着桑德利诺的死亡。她去请教那些最有名的决疑者,如果遵守一个许下的愿心,显然会产生危害,是不是还应该遵守。他们回答说,一个对神灵发过誓的人,只要不是为了虚幻的感官的享乐,而是为了不要造成显然的不幸,才不遵守他的誓言,那么就不能认为是犯了违背愿心的罪恶。但是尽管他们这样回答,侯爵夫人仍旧陷在绝望中,法布利斯看出他的古怪的念头快要断送克莱莉娅和他儿子的性命了。
他请求他的亲密朋友莫斯卡伯爵帮助。这位年迈的首相对这段故事的大部分情况还不知道,他听了以后非常感动。
“我替您想办法,让侯爵至少离开五六天,您希望他在什么时候离开?”
过了不久,法布利斯来告诉伯爵,一切都准备妥当,单等着侯爵离开了。
两天以后,侯爵骑着马,从芒托瓦附近的一处庄园回来,几个显然是被雇来报私仇的暴徒把他架走,不过他们丝毫没有难为他。他们把他安置在一条小船上,顺着波河向下航行,走了三天,和从前发生那件出名的吉莱蒂事件以后法布利斯航行的路线相同。第四天,暴徒们很仔细地把侯爵抢劫一空,既没有给他留下钱,也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稍微值钱的衣物,然后把他甩在波河的一个荒岛上。整整两天以后侯爵才能够回到帕尔马的府邸。他发现府邸外挂着黑纱,家里的人都悲痛万分。
这场拐骗进行得非常巧妙,可是结果却十分不幸。桑德利诺被秘密地安顿在一所宏大、美丽的房子里,侯爵夫人几乎每天都去看他。过了几个月他就死了。克莱莉娅认为这是她不忠于她对圣母许下的愿心,受到的一个公正的惩罚。在桑德利诺生病期间,她曾经常常在灯光下看见法布利斯,甚至在白天里还见过他两次,而且她还怀着无限深切的柔情呢!她比她那个如此心爱的儿子只多活了几个月,不过她是甜蜜地死在爱人的怀抱里的。
法布利斯一方面太痴情,一方面又太笃信宗教,所以没有求助于自杀,他希望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重新见到克莱莉娅,但是他聪明过人,不会不感到他有许多罪要赎清。
他在克莱莉娅死后没有几天,签了好几份证书,保证每一个仆人都有一千法郎的年金,而且为自己也保留了同样数目的年金。他把每年将近有十万法郎收入的田地送给莫斯卡伯爵夫人,把另外一些收入相等的田地送给他的母亲,台尔·唐戈侯爵夫人,还把剩余的祖产送给他的一个嫁得很不好的姐姐。第二天,他向有关当局辞去大主教职务以及由于艾尔耐斯特五世的恩典和首相的友谊而陆续担任的一切职务,然后退隐到离萨卡两法里,波河岸边树林中的帕尔马修道院去。
莫斯卡伯爵夫人当时曾经竭力赞成她的丈夫重新出任首相,但是她始终不同意回到艾尔耐斯特五世的国土来。她在维尼阿诺接待她的宾客。维尼阿诺离卡萨-马乔列四分之一法里,在波河左岸,因此是在奥地利国境内。伯爵在那里替她盖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她在这座府邸每星期四招待所有帕尔马的上流社会的人士,每天招待她的众多的朋友。法布利斯没有一天不到维尼阿诺来。他在修道院里住了一年就去世了。总之,伯爵夫人看上去万事如意,但是在她心爱的法布利斯死后不久,也就去世了。
帕尔马的监狱都空了,伯爵成了巨富,艾尔耐斯特五世受到他的臣民爱戴,他们拿他的统治和托斯坎尼大公们的统治相比。
TO
THE
HAPPY
FEW
◎赛干,意大利古代使用的金币。​
◎法布利斯生于1798年,当时公爵夫人15岁,故事叙述到这时候已经是1822年,所以公爵夫人应该是39岁才对。​
◎方济各会,天主教的一个修会,也叫“小兄弟会”,13世纪初意大利人方济各所创。初起时以贫贱为标榜,会士自称“小兄弟”,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为生。但成立不久,即拥有大量财产。​
◎普利奇涅拉,意大利假面喜剧中的传统人物,狡猾的仆人。​
◎帕尔马乔诺(1504—1540),生于帕尔马的意大利画家玛卓奥利的外号,画过许多祭坛画、神话画和肖像画。​
◎拉丁文,“聪明人一点就醒”。​
◎意大利文,“你们,您”。意大利人习惯用第三人称单数(他,她),而不用第二人称称呼对方,表示客气。​
◎基多(1575—1642),意大利著名画家。他的肖像画很多,以贝特丽采·钦契的画像为最著名。​
◎克莱莉娅和法布利斯第一次相遇是在1815年,到1822年法布利斯关进要塞,中间实际上相隔7年。​
◎主教指环,天主教主教级以上高级教士戴在手上让信徒们亲吻的大金戒指。​
◎日课,天主教教士每日必须念的一本经书,其中包括各种祷告的经文。​
◎犹滴,古代传说中的犹太女英雄,维杜利城受巴比伦军队围攻,情况危急。寡妇犹滴出城来到敌军营地,迷住敌军将领荷罗菲纳,把他的头砍下,连夜逃回城里。第二天巴比伦军队败退撤围。事见《圣经》次经的1卷《犹滴传》。​
◎佩鲁贾,意大利中部城市。​
◎终傅圣事,天主教的圣事,包括临终告解、领圣体等。教徒在病重垂危时,由神父帮助行这些圣事,认为这样一来,一生罪恶可得赦免。​
◎拉佐利(1766—1837),意大利医生和政治家。1795年时住在米兰,支持法国政权,因此在联军胜利后,从1814年12月到1818年3月曾遭到监禁,罪名是阴谋反叛奥地利政府。​
◎塔西佗(约55—约120),古罗马历史学家,其文体独具风格。主要著作有《年代记》等。​
◎阿玛维瓦和费加罗是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1732—1799)的喜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人物。费加罗是一个狡猾的仆人,阿玛维瓦是个不很聪明的贵族。​
◎阿米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塔索的史诗《耶路撒冷的得救》中的女主人公。她以自己的姿色征服了基督教英雄里查多,迫使他离开了十字军。​
◎拉丁文,“诏书”。​
◎扬森教派,17、18世纪欧洲天主教内主张改革的教派,与耶稣会对立。其转意指:高尚道德的维护者,卫道者。​
◎莫斯卡伯爵1815年在米兰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见第六章),是一个“整整45岁”的人。如今这些事件发生在1822年,因此伯爵应该是52岁。​
◎意大利文,“水”。指1600年左右制造出来的一种有毒的液体。据说是砒霜的浓缩溶液。​
◎万维台里(1700—1773),意大利著名建筑师。​
◎希波利特,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是雅典国王泰西的儿子,曾经拒绝后母费德尔的爱情。​
◎亚历山大·法尔耐斯(1545—1592),帕尔马-皮亚琴察公国君主。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将军。法国“胡格诺战争”期间,腓力二世曾经在1590年派他进入法国,帮助法国天主教派,迫使胡格诺派的亨利四世(1553—1610,法国国王)撤除对巴黎的围攻。​
◎特雷维佐,在意大利东北部,威尼斯附近的一个城市。​
◎维佐山,在意大利西北部,阿尔卑斯山脉在皮埃蒙特和法国之间的一座山峰。​
◎尼斯,法国南部的一个城市。​
◎瑟尼山,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座山峰,在法国境内靠近意大利的边境上。​
◎阿斯提是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境内的一个城市,意大利诗人阿尔菲爱里的故乡。当地产的葡萄酒,特别是附近奈比奥罗产的葡萄酒极为出名。奈比欧是奈比奥罗的土音读法。​
◎夏洛特·考尔戴(1768—1793),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期间的一个年轻姑娘,与吉伦特党反革命分子有密切联系,于1793年7月13日刺杀了杰出的法国革命家马拉,后被判处死刑。​
◎天主教的教士在担任圣职时,需要发不结婚等等终身愿心。​
◎达尔马提亚,欧洲克罗地亚境内沿亚得里亚海的一个地区。​
◎宣叙调,声乐的一种形式,在音调和节奏上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或朗诵的语调。​
◎1个赛干折合12法郎左右,作者以每赛干折合10法郎计算,所以下面提到这笔钱时,说是600赛干。显然这是第十七章中莫斯卡伯爵托拉西转交法布利斯的那笔钱。​
◎萨罗诺,意大利北部,米兰和科摩之间的一个城市。​
◎意大利文,“修道院式的”。​
◎古代有一种用皮革或绳索做成的武器,可投掷石块,叫做投石器。善于使用这种武器的人叫投石手。​
◎拉丁文,“必需条件”。​
◎意大利文,原意是“月亮”。古代人认为人的心情受着月亮变化的影响,说一个人有了luna,就是指一个人忽发奇想。​
◎巴拉齐(1775—1860),意大利博洛尼亚的著名画家,也是雕塑家。​
◎圣约翰,《圣经》中的人物,通称为“施洗的约翰”。他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耶路撒冷等地的人都到他那里去,在约旦河受洗。后来耶稣也由他施洗礼。​
◎保民官,一译“平民保民官”,古罗马维护平民利益的特殊官职,从平民中选出。后来转义为“民众的保护人”“人民的代言人”。​
◎意大利文,“在心里”。​
◎西吉斯蒙皇帝(1368—1437),德国皇帝。如果说他攻打过帕尔马,那也应该是在15世纪以后,因为他在1410年当选为德国皇帝,1414年加冕。不过在1248年,帕尔马曾经遭到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围攻,而没有被攻破。在本书第22章内再次谈到这座蓄水池时,又说它是“13世纪的建筑工程”。​
◎拉丁文,“万福马利亚”。圣母经的首句,晚祷时要念三遍,在此做“晚祷”解。​
◎餐具室,指和饭厅相连、放餐具的房间,往往也是仆人们吃饭的地方。​
◎代祷,天主教认为圣母接受信徒的请求,代信徒向天主祷告。​
◎拉丁文,天主教举行感恩仪式唱的圣歌的头两个字,意思是:“你,主啊”,加上下面一个字laudamus,意思则为:“我颂扬你,主啊”。此处作“感恩仪式”解。​
◎帕维亚,意大利北部城市。​
◎雷纳(1770—1826),意大利米兰的学者,藏书极多。​
◎圣哲罗姆(约331—420),古代基督教《圣经》学家、拉丁教父。写有《圣经》注疏和神学著作多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