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136

  “信儿!”
  罗信此时正拿起书箱,准备将陆庭江需要的画给画出来,闻听母亲相唤,便转头望去,看到了母亲手中的契约,便随意地说道:
  “娘,这个契约你收起来吧。我要读书,没有时间理会这些。我已经和陆家说了,以后这些事情就交给大哥去和他们接洽。”
  罗氏的心中就是一阵激动,有多少家里兄弟之间为了争夺家产争斗不休,甚至有暗害兄弟之间的事情发生。但是信儿却将这么一份家业随随便便地交给了大哥打理,足证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做母亲的还有什么比看到儿子们之间和睦更高兴的?
  “好,娘收起来,你好好读书吧。”
  “嗯,我先把陆家要的画画出来。”
  母亲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不知道把契约藏到了什么地方。罗信铺好了纸,这才想起了炭棒,便有出去取了炭棒在地上细磨,然后便开始画画。虽然需要二十多幅,但是只是素描,罗信画得很快,父亲和罗青还在外面习武,他就已经画完。
  一张一张地看着,纸上的一个个萌萌的动物,罗信的目光有些迷离,他想起了前世的种种,想起了前世的父母,还有自己的弟弟。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罗信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伸手抹去了眼角的一滴泪水,起身将那些画放进了大木箱子里。然后收拾了心情,开始坐在了桌子旁誊写记忆中的诗词文章。
  门一响,父亲和大哥走了进来,罗信抬头望去,见到父亲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道:
  “爹,有事?”
  “没事,你好好读书。”罗平见到罗信正在书写,便按下了心中的念头。
  罗信放下笔笑道:“爹,您有什么事就说吧,我也有些累了。”
  罗平的眼睛就是一亮:“信儿,走,出去练一趟关刀,青儿说的不清楚。”
  “好!”
  父子三人又来到了院子里,罗信接过大哥手中的关刀呼呼地练了起来,罗平和罗青眼睛不眨地盯着罗信。待罗信练完最后一招的时候,罗平不由喝了一声:
  “好!”
  罗平习武多年,眼力比罗青不知道高了多少倍。他的眼中露出了震惊之色,在他看来,这罗信根本就不是初学关刀,给他的感觉就像是练了几十年,所差的不过是力量。真是不知道信儿是怎么练的,难道信儿还是一个练武奇才?
第三十八章
烂泥扶不上墙
  “信儿,给爹说说。”罗平也拿起了一把关刀,站在了院子中央。
  “好!”
  罗信开始再一次舞起了关刀,这次速度慢了许多,每舞一式,便将刀诀诵出,三十六式关刀舞完,罗信便退到了一边,只余罗平持刀站在了院子中央沉默着。
  习武了一辈子的罗平有了刀式又有了刀诀,自然领悟极快,大约一刻钟之后,罗平便开始再次舞起了关刀,初始很慢,随后越来越快,刀刀快若闪电,舞出层层刀影,如同飞舞的雪片。
  “呼!”
  罗平练完了最后一式,吐出了胸中一口浊气,然后望着罗信道:“如何?”
  说实话,罗信此时对罗平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前世练了二十几年关刀也不如罗平练了这么一会儿,但是他毕竟练了二十几年,而且有舅舅倾力传授,虽然他没有练到境界,但是舅舅经常批评他的一些缺点他却是记得。而罗平的刀法中就有着几个那样的缺点。于是,罗信便将这些缺点一一指出。
  罗平听了罗信的指点,略微寻思了一下,然后又重新舞起了关刀,一趟关刀舞完之后,他双目放光地望着罗信。
  罗信刚才的指点实在是太准确了,在他看来那就是宗师级别的指点。自己这个儿子了不得啊!如今就是年龄小,力气弱,如果有着大鱼大肉养着,苦练几年,那绝对会成为一代大家。
  但是,一想到罗信如今已经走上了读书人的路,心中便有些黯然,不过他也知道如今在大明读书才是正途,倒是没有煳涂地让罗信弃文练武。不过随后却将目光落在了罗青的身上,心道,等着开始领陆家的份子钱之后,自己就可以留在家里,到那个时候一定好好操练青儿这个小子。那罗青还站在那里不知道苦日子就要落在他的身上,一副敬佩地目光望着自己的父亲。
  第二天。
  罗平便返回了县城。而罗信又恢复了自己的生活规律。在林秀才的家里,林秀才对于罗信是越来越满意,而且他对罗信字的长进甚至有了一丝惊讶,罗信的字长进太快了,在他看来已经接近中成境界了。
  从林秀才的家里返回,没有见到大哥,便知道大哥去地里干活了。便放下书箱,扛起了一把锄头向着门外走去。罗氏看到罗信扛着锄头往门外走,便道:
  “信儿,你这是去干什么?”
  “去帮大哥翻地。”
  “赶紧放下来。”罗氏紧走了几步伸手就去抢罗信肩膀上的锄头道:“你一个读书人去翻什么地?白得让邻居笑话。你看有那个读书人干农活的?远的不说,你看你小叔什么时候去地里拔过一根草?”
  “娘,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大哥也比我大不了几岁,三亩地对大哥来说也是个大活,我去帮帮大哥,读书不差这一会儿。再说了,我读了一天的书了,也算是歇歇脑子。”
  看到罗信心疼他大哥,罗氏感动的眼圈就是一红,但是却坚持道:“不行,不能够让邻居笑话咱家。你给我回屋里睡一会儿。”
  “娘!我和大哥一起干,会快一点。你就让我去吧。”
  实际上,罗信没有觉得干农活有什么不好,读了一天的书,正好去地里活动活动筋骨。至于大明读书人不干农活的事情他也知道,但是这和他有什么关系?虽然他不想特立独行,但是却也不想被大明完全束缚。他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自由吗?
  “娘,皇帝还在御花园有块地呢,皇帝也翻地的。”
  “啊?真的假的?”罗氏吃惊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老师说的。”
  罗信毫不犹豫地将事情推给了林秀才,而实际上大明的历代皇帝还真是都有一块地,每代皇帝都亲手侍弄那块地,用来表示皇家重农,虽然地不大,却是起一个表率作用。
  看到儿子说得认真,罗氏便也就信了。说实话,做母亲的心中也心痛大儿子,毕竟罗青如今也才十一岁,却扛起了家里的农活,谁让罗平不在家呢?
  略微沉思了一下道:“好吧,你先去,娘在家给你们烧些热水,一会儿便给你们送去。三月的天还是冷一些。”
  “娘,那我先去了。”
  罗信扛着锄头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看着罗信的背影,罗氏的脸上露出了幸福之色,随后便匆匆地回到厨房烧水去了。
  “大哥!”
  罗信扛着锄头远远地看到了罗青,便放声喊道。罗青从地里抬起头向着小道望去,见到是罗信,便高兴地扬手呼道:
  “小弟,下学了?”
  “嗯!”罗信跑到了田埂旁:“大哥,我来帮你。”
  紧守着罗信家三亩田的旁边就是罗信爷爷一家的田。此时,罗信的爷爷罗恒,大伯罗野和堂兄罗胜也正在翻地。罗信向爷爷,大伯和堂兄问过好,而罗胜看到罗信扛着锄头跳进了田里,便好奇地说道:
  “信弟,你不是开始读书了吗?”
  “是啊!”罗信点点头。
  “那你怎么还下地?”
  “谁说读书就不能够下地了?”罗信淡淡地说道,然后转过头对罗青道:“大哥,怎么干?你教我。”
  罗青急忙道:“小弟,不用你,大哥一个人就成,你赶紧回家。”
  “大哥,我们是兄弟!”罗信真诚弟望着大哥。罗青从罗信的眼中看到了真诚,心中便觉得暖乎乎的,用力地一点头道:
  “好,大哥教你。”
  翻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力气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很快罗信便和大哥一起干了起来,罗恒阴沉着一张脸,虽然他之前很看不起老二一家,并且把老二一家赶出了家门,但是罗信成为神童之后,他的心中还是满得意的,毕竟从村邻的眼中能够看出对他的尊敬,因为他是罗信的爷爷。
  罗家要兴旺啊!
  不仅仅是出了罗智这个秀才,还出了罗信这个神童。
  但是……
  今天看到罗信竟然不顾身份地扛着锄头下地,他的脸便阴沉了下来。读书人有干这种脏活的吗?
  这不是平白让村邻笑话吗?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考中秀才?
  这不?
  旁边地里干农活的村邻都不时地向着这边张望,而且还在交头接耳。
  狠狠地抡起锄头刨在地上,罗恒嘴里嘟囔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第三十九章
田间
  罗野看了一眼罗信,最终也摇了摇头,心中暗道:“看来信儿确实不是读书人的料,根本就不是读书人的性子,老二家这是在白费钱啊!本来那日子过得就够呛,以后恐怕就更苦喽!”
  罗信却不管别人在想什么,干得浑身出了一身细汗,只觉浑身舒爽。一边干,一边心中还有一种感触。
  中国的历史应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武国,一个是文国。
  在宋以前,中国虽然也重视文人,但是却更重视武人,可以说是以武治国。无论是强汉,还是盛唐,都是如此。那个时候的读书人也都习练武艺,想当初就连房玄龄这种文人都曾经拎着一把剑跟着李世民冲锋陷阵过。
  但是……
  到了宋一切就都变了,武人的位置下降了,而且是下降的厉害,文人的位置提升了,而且是提升的厉害,甚至在罗信看来,已经有些畸形了。
  读书人开始鄙视武人,读书人开始只知道死读书,不再涉及任何领域,他们变得手无缚鸡之力,自宋开始,中国走入了以文治国,其结果却不仅仅是亡国,而且几乎断了文人的传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