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1136

  终于到了军器司,进入厚重的大门,里面是一个极大的院落,此时的里面人声鼎沸,四处都是忙碌的工匠。
  从此刻开始,这里的一切就由罗信负责了。
  此时站在罗信和康大和面前的是一群军器司的官员,为首的一个人高高瘦瘦,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
  “下官拜见康大人!”
  康大和眉宇之间锁着焦躁道:“姜大人,本官今日前来,是为了向你们引荐朝廷新任命的军器监,新科状元罗信罗大人,以后罗大人就是你的上官,还不前来拜见?”
  那位姜大人的脸上立刻又现出标准的讨好笑容,向着罗信躬身施礼道:
  “下官久闻罗大人之名,下官能够在罗大人手下做事,三生有幸。”
  罗信点点头,对于他的讨好没有厌恶,也没有高兴,平静地说道:
  “本官初来,以后还需要姜大人多多帮衬。”
  “应该的,应该的。”姜大人连忙点头,脸上尽显讨好之色。
  一旁的康大和目光严厉道:“姜大人,你知道如今是非常之时,不可丝毫违背罗大人的命令,否则为你是问,你明白吗?”
第五百四十二章
办法
  “下官明白!”那位姜大人面皮就是一紧。
  “让你准备的懂火器的工匠都准备好了吗?”康大和依旧神色严厉。
  “准备好了!”那位姜大人立刻点头道:“专门划出来一个院落,此时他们都等在那里。”
  康大和脸色这才一缓,转头对罗信说道:“不器,你先去火器营看看,我去看看弓箭和弩车的制作进度。”
  “好!”罗信点头道:“一会儿我去寻大人。”
  康大和点点头,然后两个人便分开,康大和去查看弓箭和弩车的制作情况,而罗信则是在姜大人的陪伴下向着一个院落走去。
  罗信偏过头看了一眼那位姜大人道:“还未请教大人姓名。”
  那位姜大人立刻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下官名为姜松,现任军器司主事,下官已经在军器司呆了二十几年,对军器司还算了解,大人如果有不明白之处,尽管询问下官。”
  罗信看了一眼姜松,见到他此时也就四十几岁的模样,看来还真是在军器司干了一辈子,不由笑道:
  “姜大人可谓军器司老人了。”
  姜松的脸上便现出了一丝苦笑,在军器司干了一辈子,如今却只是一个军器司的主事,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短处,苦笑着说道:
  “下官资质愚钝,只是一个举人。”
  罗信心中立刻就明白了,姜松并没有进士身份,所以想要升官便变得很难。略微寻思了一下,如今他需要姜松的竭力配合,便轻声道:
  “姜大人,想必你也知道,我来担任军器监这个职位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这次能够同心协力完成陛下交给的任务,本官一定向康大人举荐你。”
  姜松精神就是一振,眼中现出感激的光芒,朝着罗信就是一礼道:
  “多谢大人!下官一定竭尽全力配合大人。”
  有着这一番话,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在姜松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院门前,走进厚重的大门,便看到了里面站着数百人,这数百人先是望向了姜松,然后又望向了罗信。姜松便上前一步道:
  “这位就是今科状元,如今的军器监罗信罗大人,尔等还不拜见?”
  数百人便呼啦一声跪在了地上呼道:“拜见大人!”
  “起来吧!”罗信淡淡地说道,然后转向姜松道:“这里都是懂火器之人?”
  “是,大人!终于有五百二十八人,其中二百七十六人懂得火药配比,余下的人懂得制作火器。”
  “这就好!”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松,有着这些熟练工匠,他的任务很容易完成。他先视察了一番库房,见到库房内各种材料十分齐全,便将那二百七十六人分成了一组,这一组专门负责制作火药,然后挑出十个身体壮力气大的人为一组,这一组专门负责运送火药。将剩下的人分成了两组,其中的一组负责往瓦罐内装火药和碎铁块,另一组负责按引线和封口,这就已经是标准的流水线了,罗信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来大量的霹雳弹。
  罗信先是将那二百七十六人聚在了一个独立的院子里,开始传授他们制作黑火药,大明早已经发明了火药,只是威力和罗信制作的火药相差甚远,但是基本的道理这些工匠都明白,所以罗信只是将配比告诉他们,再亲手演示了一遍,这些工匠便都明白了。
  很快就制作出来第一批火药,然后罗信又开始教其它组的工匠如何制作霹雳弹,没有想到这些工匠原本就会,只是瞬间便上手。罗信想了一下便明白了,以前大明的军器司就制作过霹雳弹,只是因为火药的不同,威力不一样罢了。
  如此,只是用了不到一上午的时间,罗信就可以放手了,五百多工匠紧张而忙碌地工作了起来,根本就没有罗信什么事情了。于是,他便将这里的事情交给了姜松,自己去找康大和了。
  找到了康大和,康大和此时正在作坊内看工匠制作弓箭,罗信来到了他的身边轻声唤道:
  “康大人。”
  康大和眼睛就是一亮道:“火器营的事情都安排完了?”
  “嗯!”罗信的脸上现出了喜色道:“他们都是熟练工匠,我刚才估计了一下,他们少睡一些,一日应该能够制作出来一千颗霹雳弹,十天就能够制作出来一万颗。到时候和弓箭弩车一起运到大同,应该能够起到一些作用,随后这里源源不断地制作,源源不断地送往大同。”
  “太好了!”康大和也兴奋了起来,不过随后有显得焦躁道:“不器,火器的事情解决了,这里是事情你可是想出来办法?”
  罗信望着周围正在工作的工匠道:“大人,下官对制作弓箭之时不太懂,您能够为下官分说一下吗?”
  听到罗信的话,康大和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失望。罗信既然连如何制作弓箭都不明白,怎么可能想出来办法?不过心中最终还是抱着一丝希望,便向罗信细细地分说了起来。
  “不器,制作一张弓第一需要的是竹子,用竹子制作弓身。第二需要牛角,一张弓需要两只牛角,安装在弓身两端。第三需要牛筋,作为弓筋。第四是沾合弓身,第五是将这些零件组合,就完成了一张弓,所以需要五个步骤。”
  罗信点头道:“大人,一个工匠需要多少时间制作出来一张弓?”
  “一个工匠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够制作出来一张弓。”
  罗信不由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一个人一天才能够制作出来一张弓,效率可是够低下的。又问道:
  “那如今军器司内有多少人?”
  “有一千二百余人。”
  “那就是说一天能够制作出来一千二百张弓?”
  “是。”康大和的脸上现出了焦躁之色道:“如此十天内只能够制作出来一万两千张弓。库存有一万两千张,最近又制作出来八千张,如今只有两万张弓。未来的十日内能够制作出来一万两千张弓,加起来也只有三万两千张弓,还差一万八千张。”
第五百四十三章
家人来京
  “那材料可足够?”
  “材料足够。”康大和肯定地答道。
  罗信略微思索了一下道:“康大人,下官想出一种办法,应该能够提高制作弓箭和弩车的效率,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够按时完成陛下交待的任务。”
  康大和的眼睛中跳跃着兴奋的火焰道:“不器你快说,如果能行,本官定当记得你今日的恩情。”
  罗信谦逊地说道:“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我是这样想的,刚才听大人所说,如今工匠制作一张弓,要从制作弓弦到制作弓身,一直到牛角,沾合,组合等都是由一个人完成,在下官看来,既耗时又耗力。下官有一策,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军器司内的工匠分成五组,每一组只负责一个步骤。一组专门负责制作弓弦,一组专门负责制作弓身等等,也就是将五个步骤分成五组来干,如此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每个人只做一种工作,只会越来越熟练,如此效率便会大大的提高。”
  康大和眼睛一亮,作为工部尚书,虽然不是很懂制作军器的,但是却也经常视察军器司,看到过制作军器的过程。就拿制作弓来说吧,比如制作粘合剂,在这个过程中,工匠只能够蹲在一旁看着火候,根本不敢离开,稍不注意,就会毁了一锅粘合剂。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多时辰,如此便是浪费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这只是其中的一项,其它项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但是流水线就不同了,每一组都有属于专门的任务,整个步骤都流动开来,根本就不会有浪费时间的存在,这效率可就不是提升一倍两倍那么简单了。
  康大和在那里默默地计算着,眼睛是越来越亮。他可以肯定,就算效率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快,但是却绝对比现在快多了。
  而且罗信这只是那弓箭做例子,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弩车上,不知道弓箭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但是他却觉得弩车的任务绝对能够完成。
  想到这里,康大和竟然朝着罗信一竖大拇指道:
  “不器真乃神人也!”
  罗信的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之色,不过在他的心中也是一惊,原本以为这个时代的人不会理解流水线的好处,想要康大和接受自己的方法,恐怕自己还需要费一番口舌。却没有想到康大和只是琢磨了片刻就接受了自己的建议,让罗信对康大和的智慧也深为佩服。不由心中感叹道:
  “古人也都不简单啊,他们只是没有想要,一旦提个头,便会全面理解。能够坐在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上,果然是智慧之人。”
  如此,两个人便开始详细商议制作弓箭和弩车的流水线方案,后来康大和又叫来了十几个大工匠一起研究。这些大工匠都是专业人士,听到罗信解说了一番,眼睛便都亮了起来,积极地参与了进来。
  待形成了章程之后,康大和和罗信便将所有的工匠召集在一起,然后将制作弓箭和弩车的人分成了数个部分,开始了流水线制作。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黄昏时分,康大和看了看天色便让那些工匠先去熟悉流水线的工作方式,而他和罗信则是住在了军器司。
  康大和焦躁的心情略微缓解,也有了一地儿心情,便张罗了酒菜,和罗信两个喝了起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迅速的升温。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便匆匆地赶往了作坊,开始督促工匠。一连五天的时间,两个人都吃住在军器监,但是两个人却没有丝毫疲惫之感,反而精神抖擞,这是因为弓箭和弩车的制作效率体现了出来。
  在第一天,工匠们还不是很适应流水线,但是即使是这样,一天下来也制作出来两千张弓,九十驾弩车,这绝对超过了之前的工作效率。
  等到了第二天,工匠们开始熟悉流水线,效果就很快地体现了出来。
  在第二天竟然制作出来两千一百张弓,一百零五驾弩车。
  到了第三天,工匠们更加地熟练,而且信心也变得更足,一整天的时间内,竟然整整地制作出来两千三百张弓,一百二十驾弩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