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1136

  “呵呵……不说这个了,来,坐!”
  这个时候,在翰林院罗智和陶兴彦也接到了张居正的通知,兴高采烈地直奔元蒙资料库。当推门进去,被周玉,徐时行和张洵看到之时,不由一愣道:
  “你们今日怎么有闲?他们几个呢?”
  “他们几个还在读书呢,我们被调到这里和你们一起重修《元史》。”陶兴彦兴奋地说道。
  “是不器推荐的?”周玉问道。
  “是!”罗智点头。
  众人皆笑,笑容中深感和罗信相交是这一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情。罗信不仅仅自己能够破囊而出,还能够照顾这般兄弟,这让他们心中大定。
  再说罗信,自从在内阁上班之后,便有了一种当官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在翰林院没有的。
  小小司值郎,作用可是不小。比如说官员之间起了纷争,便由司值郎前去问话。这个时候罗信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哪怕不是说那个官员的坏话,只是先说哪个官员,后说哪个官员,都会让嘉靖帝有先入为主的感觉,所以京城这些官油子都明白罗信的用处。
  所以,这些官员都竭力结交罗信。而且罗信的地位还要比同为司值郎的丁士美等人高,虽然丁士美比罗信早得到状元,但是他也只是状元。而罗信可不仅仅是状元郎,还是大儒,还是武侯。可以说在一众司值郎中,罗信的地位是最高的。
  所以,那些不大不小的官员都以各种理由邀请罗信赴宴。理由是五花八门,什么生子,纳妾等等。
  当然缺不了送礼的,虽然没有重金送礼,但是架不住送礼的人多啊,这让罗信的家底在短时间内有着一个迅速的积累。
  罗信当然笑呵呵地收下了礼物,因为他知道不收礼就得罪了送礼的人,以罗信如今的地位,如果他敢拒绝送礼,那些人因为心中不安,便会转目为仇。然后想法设法将罗信踩到。
  罗信来到内阁已经十五天了,从大同送回来的军报中得知,马芳还是及时地赶到了大同,随后五万援兵也到达了大同,马芳指挥着边军正在坚守着大同,到目前为止将黄台吉挡在了大同之外。
  只是……
  局势依旧险峻,因为抽调北方九镇组成流动援军的事情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就是扯皮的问题。哪一方总兵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兵送出去。一旦黄台吉突然攻打他们怎么办?
  说是抽调的边军会组成一支流动援军,可是一旦来不及援救呢?
  自己的兵还是把在自己的手中好。
  但是,这是嘉靖帝下的命令,各地总兵又不好违背。
  于是各地总兵就将老弱病残挑了出来,给马芳送了过去。这样的兵如何能够打仗?不仅不能够打仗,还要管他们饭吃,这让马芳愤怒到了极点。
  但是,他在边关的威望已经没有了,因为他的嫡系都已经被嘉靖帝调到了东南,马芳一夜之间头发白了一半。
  京城。
  如今已经是七月末,酷热难当。罗信向着办公房间走去,只是空手行走,都让罗信汗透衣衫。
  看着阁老们的房间,罗信轻叹了一声。那些阁老的房间里都有冰块降暑,那些冰块都是在冬天藏在冰窖内,到了夏天拿出来,原本就少,只是提供给阁老,根本不可能供给像罗信他们这样的小小司值郎。
  来到他们这些司值郎办公的地方,推开门,便感觉到一股闷热扑面而来。他们这个办公的房间内并不宽敞,却有八个人在里面办公,而且密不通风,可以想象会有多热。
  看着里面的七个人,罗信的脸上便现出了苦笑。里面的七个人此时根本就顾不得什么君子风度,七个人不仅仅是把官服脱了,连里面的中衣都脱了,七个光着上身的人,各自手中还拿着一把扇子,听到门响,看到罗信进来,便一个个笑道:
  “不器,赶紧脱了吧。”
  罗信点点头,先是来到自己的桌子后一屁股坐下,端起一碗茶一饮而尽,根本就没有一丝斯文,但是却没有人笑话。放下茶碗,将官服脱掉,然后又将湿漉漉的中衣脱下,露出了精壮的上身。众人俱都摇头道:
  “不器究竟是年轻啊,这身子骨,啧啧,真是令人羡慕啊!”
  罗信一边擦着身上的汗一边道:“这没啥用,一样热。”
  “哈哈哈……”
  屋子内的人一起笑了起来,丁士美呼扇着扇子道:“你怎么去了这么久。”
  罗信神色一紧道:“明天廷议。”
  “廷议?为了什么?”
  “还不是北方战乱和东南倭寇的事情?这两方面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了,再不解决,恐生乱啊!”
  众人都怔怔然,半响有人道:“但愿朝堂能够想出一个办法来。唉……”
  原本屋子里面就闷热,此时知道明日要廷议,这些人就更觉心中烦躁。蒲扇摇得呼啦作响。罗信坐在那里,只是不一会儿,便觉得屁股都湿了,真是热得受不了。
  “唉……”丁士美叹息了一声道:“阁老们都有冰消暑,我们要是能够有一块冰放在屋子里就好了。”
  “美死你!”有人说道:“那是只有阁老才能够享受的待遇。”
  罗信突然一怔,猛然一拍大腿,暗自骂自己煳涂。在这个时代早就有制冰术了。
  “怎么了,不器?”见到罗信猛然拍大腿,众人不由都看了过来。
  “我来弄冰。”罗信脸上露出笑容道。
  “你能够弄到冰?”众人都欣喜地望向了罗信。
  “我们可以制冰啊。”
  “唉……”众人便都长叹了一声道:“硝石买不到啊!”
  “啊?”罗信吃惊地望着大家。
  丁士美便笑道:“用硝石制冰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我们如何会不知道用硝石制冰?只是街面上的硝石都脱销了,根本买不到。”
  “那就忍着吧!”罗信沮丧地说道。众人也都不说话,一个个摇着蒲扇,继续办公。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同破了
  第二天。
  百官上朝,这在嘉靖年间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嘉靖帝每日修道,若不是大事发生,是绝对不会上朝的,更不用说是廷议了。
  面对皇帝三拜九叩之后,一个个站了起来,站在了两旁。只是这一番下拜,就让所有的朝臣汗流浃背。
  而且大殿议事,偏偏还要将殿门关上,百官便如同在蒸笼里面的包子,只是瞬间,官服里面的中衣就湿透了。
  嘉靖帝将目光望向了内阁首辅徐阶,徐阶便走出朝班,朗声道:
  “陛下,各位同仁,如今北方黄台吉来势汹汹,我们就先来议议北方战事吧。俗话说,战争打的就是国力,大明有数百万军队,但是如今朝堂的钱却是不多了。前年便有北方战乱,东南倭寇,天灾人祸,流寇生乱,让朝堂开仓放粮之后,却又不能够及时有税收,所以到了今年朝廷更是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军饷。没有了军饷,如何赢得战争?”
  百官低声议论纷纷,大殿之内嗡然一片。如今内阁三人只剩下了一人,因为马芳已经去了大同。高拱看着徐阶志得意满的模样,心中就觉得厌烦。徐阶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用得着再说一遍吗?不由淡淡地说道:
  “徐大人,你是内阁首辅,总要想出来一个办法吧?”
  徐阶淡淡地看了一眼高拱道:“想要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就必须先知道大明为什么会缺钱。高大人,你知道大明缺钱的原因吗?”
  高拱眼中露出了不屑之色道:“朝堂之上何人不知?大明税收的八成都来自东南,但是因为倭寇连年祸乱东南,致使东南税收锐减。”
  “不错!”徐阶点头道:“所以,想要让大明再次富裕起来,有军饷提供给边军,我们必须解决东南倭寇。”
  高拱眼中的讥讽之色更浓:“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如今东南倭寇一日之间全都死光了,你如今能够立刻收上来税吗?对北方战事有丝毫的帮助吗?”
  “当然有帮助!”徐阶昂然道:“有马芳在,有刚刚组建的机动援兵在,大同丢不了。我们所虑者是黄台吉这次退回去了,明年还会再来。如果想要一劳永逸,就必须给黄台吉迎头痛击,这就是需要国力,国力是什么?就是钱。所以,我们想要最终解决北方草原部族,就必须先解决东南倭寇。只要解决了东南倭寇,到时候我们国力大涨,北方草原部族就是待宰的羔羊。”
  邹应龙立刻站出来道:“可是要如何解决东南倭寇呢?”
  徐阶赞许地看了一眼邹应龙道:“邹大人问的好。本官认为,如今我们应该北方主守,东南主攻,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东南平定。在这之前,只要北方能够守住就行,我们应该将更加的财力和物力投到东南……”
  “报……”
  大殿之外突然响起来声嘶力竭的呼喊声,大殿之内的百官脸色俱都一遍。谁都知道,只有边关急报才会如此,一个个不由都将目光望向了大门。
  大门打开,一个风尘仆仆的士兵走进大殿便跪了下去,双手托举着一个竹筒,声泪俱下地喊道:
  “陛下,大同破了……”
  “什么?”
  徐阶的脸色变得苍白,刚才他还说要将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到东南,转瞬间就听到了大同被迫的消息。
  嘉靖帝的脸色也变得苍白,他的心里十分清楚,大同破了,想必用不了多久,黄台吉就会兵临城下,像他的父亲阿拉坦汗一样。
  而且此时非彼时,当初阿拉坦汗兵临城下的时候,大明还相对安定。而且阿拉坦汗那个时候的目的只是逼迫嘉靖帝在边关开市。
  更何况……
  那个时候各路大军勤王的速度很快,最终逼迫阿拉坦汗退兵。但是,如今大明的局势已经完全不同。
  朝堂的内部已经出现的争斗的苗头,徐阶的威望和人格魅力压制不住百官,高拱和徐阶在内阁相争的厉害,致使内阁出现了两个声音,这大明最高部门出现了两个声音,两个人周围自然围绕着两个利益集团,自然也就相争的厉害,致使朝政不能够顺畅,内耗眼中。
  朝堂之外,前年的各种大灾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各地不时地出现流寇,不说是大明疆土烽烟四起,但是却绝对算不得安定,要比当初混乱了许多。
  再看边境,北方黄台吉,东南倭寇对大明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一个处理不好,恐怕大明朝就摇摇欲坠。
  黄台吉这次进攻大明,可不是想要逼迫嘉靖帝开什么市,他就是来屠国的,一旦黄台吉兵临城下,一定会凶猛地攻城,这在朝堂之上的人,从嘉靖帝至下,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因为刚才那军报中已经写得十分清楚,大同城破之后,黄台吉屠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