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1136

  如今的局面是,黄台吉一旦兵临城下,势必昼夜攻城,而且在围城的过程中,还会拍骑兵四处攻击乡村县城,屠杀大明百姓。所过之处,会让大明成为一片废墟。
  在这种情况下,会让许多有心人看到了机会。比如倭寇,比如流寇……
  大明的秩序会被迅速地破坏,就算最终能够将黄台吉击退,大明面临的局势不会有多少缓解,会更加地窘迫。
  而且,一旦黄台吉攻破京城……
  那个结果简直不敢想……
  嘉靖帝此时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铁青。这是一种羞怒,也是一种慌乱。大殿之内静悄悄,每个人此时感觉不到酷热,反而心中觉得冷森森。嘉靖帝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徐阶和高拱的身上,这件事情如今也只能够看这两位阁老又和计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冷然说道:
  “徐卿,有何计策?”
  徐阶此时的脸色十分苍白,他的心中此时真的害怕了。想当初他也经历了阿拉坦汗兵临城下的战事,所以他很了解那次兵临城下的过程。那次阿拉坦汗并没有攻下大同,而是绕过了大同直逼京城。所以,那次满朝文武虽然觉得羞辱,但是却并没有什么害怕,都认为凭借着京城的高墙是完全可以抵挡住阿拉坦汗的,最终也证明他们是对的。
第五百五十章
纷乱朝堂
  但是……
  这次不同!
  这次是黄台吉硬生生地拿下了大同,而且进行了屠城。如此一来,满朝文武还真没有信心,凭借着京城的高墙就能够抵挡住黄台吉的疯狂。
  一旦京城被攻破,那黄台吉都屠了大同,难道会放过京城?
  屠城是必然的,他们这些人恐怕到时候都难免一死。徐阶这一辈子没有独自决定过什么事情。这一辈子都是生活在严嵩的阴影里,在严嵩为首辅的时候,所有的主意都是严嵩拿,他也就是出出主意,实际上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幕僚的身份。这人一旦习惯了某个角色,便会成为自然,如今徐阶为内阁首辅,还一直兴奋地想着,终于轮到自己拿主意的时候了,这近一年来,一直是志得意满,但是今日当重大的决策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胆小,不善决断的性格便凸显了出来。
  心中一慌乱,眼见便仿佛出现了草原部落攻破京城的场景,仿佛看到了被屠城的血腥,仿佛看到四处都是战火,自己的家门被攻破,自己惨死在蒙古战刀之下。
  “不!”徐阶的心中在呐喊:“我不能够死!我……我刚刚成为内阁首辅……我……我还要……”
  “徐卿!”
  耳边又听到了嘉靖帝清冷的声音,心中就是一震,不由脱口而出道:
  “陛下,马芳挡不住黄台吉,京城已经抽调了五万大军前往大同,如今京城驻守的大军不过十万,恐挡不住黄台吉的大军,不如趁着黄台吉未到,我们迁都南京……”
  “嗡……”
  朝堂立刻就乱了起来,议论纷纷,嘉靖帝的脸上现出了潮红之色,他万万没有想到徐阶会提议迁都。实际上,就算迁都也不是很麻烦,毕竟大明一直就有两个都城,一个是北京,一个是南京。
  但是……
  这种羞辱让嘉靖帝心中接受不了。
  而且历史上凡是被逼迁都的朝廷最终都没有好下场。当初唐明皇被安禄山逼迫放弃都城,最终被儿子逼得杀了自己的爱妃杨玉环,更是失去了皇权,最终抑郁而死。
  宋朝也曾经被逼迁都,但是最终却王国了。
  当初大明从南京迁都北京,那是主动迁都,并且喊出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口号,如今让他放弃北京,被逼逃亡南京,不论是哪一方面,嘉靖帝都有些接受不了。
  只是一想到黄台吉来势汹汹,让嘉靖帝心中也现出了恐惧。连马芳都挡不住黄台吉,这京城就能够挡住吗?
  如果最终挡不住,自己岂不是要死在黄台吉的铁蹄之下?
  “不可!”这个时候,一个高亢的声音将朝堂内的乱哄哄的声音压了下去,便见到高拱满脸通红地瞪着徐阶喝道:
  “徐华亭,你这是何意?竟然鼓动陛下逃亡。你难道不知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吗?”
  “你这是让陛下送死吗?”徐阶硬声回道:“我们只是避其锋芒,并不是放弃京城……”
  朝堂内随着两个大佬的争论再一次混乱了起来,有主张坚守的,有主张迁都的,如同菜市场一般,乱成了一团。
  “啪!”
  上方传来了一声拍击声,声音很大,在百官的争论声中显得十分突兀。而且实际上,别看百官争论得声音很大,但是每个人都在偷偷关注着坐在上方的嘉靖帝。此时见到嘉靖帝拍桌子了,一个个立刻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微微低着头,不敢去看嘉靖帝。
  嘉靖帝此时气得胸膛剧烈的起伏,他的心中对于徐阶非常的失望。而且徐阶迁都的建议,让他的心中彻底地慌乱了起来。他发现自己如今竟然陷入了两难之境。
  如果坚守京城,一旦京城被迫,他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人愿意死,更何况是皇帝?
  但是,如果他同意迁都,不说羞辱的事情,但是谁能够保证在迁都的过程中,当初发生在唐明皇身上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一个独裁者,一旦失去了皇权,这和死了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死了。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压制下去心中的慌乱。他之所以还能够压制下自己心中的慌乱,因为他还有一个最后的依仗,这个依仗就是……
  罗信!
  罗信既然能够两次击败阿拉坦汗,甚至突袭王庭,斩下阿拉坦汗的脑袋,为什么就不能够击败黄台吉?
  他之所以之前没有用罗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他还是想要罗信专走文人的道路,第二个原因就是不想要罗信立下太大的功劳,否则功劳太大,到时候赏无可赏,而罗信又十分年轻,这对罗信和对于皇室,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今天他不得不向罗信问计,而且他刚才也观察了罗信了。虽然落在一直站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但是罗信的神色也没有丝毫变化,十分的平静,平静得仿佛根本没有看到朝堂内乱作一团,放入身在园林赏花一般。
  罗信的这种平静让嘉靖帝心中的慌乱也安定了一些,看到朝堂安静了下来,目光望向了罗信凝声道:
  “罗卿,你赞同坚守,还是迁都?”
  “唰……”
  百官的目光都汇聚在罗信的身上,此时他们心中猛然想起,在这里还站着一个狠人啊!
  这个狠人可是两次击败阿拉坦汗,而且将阿拉坦汗脑袋砍下来的狠人。想到罗信这个狠人站在他们身旁,很奇妙的是他们慌乱的心神竟然稳定了下来,都期待地望向了罗信。
  罗信从朝班内走了出来,他的心中早已经有了主意,迁都是不行的,那样大明非乱了不可,但是看到如今朝臣的心已经乱了,在这种心态之下,根本就守不住京城。所以,必须让朝臣的心稳定下来,给他们希望,将朝堂团结起来,心往一起使,这样才有可能坚守住京城。所以,罗信未语先笑,脸上的表情十分轻松地说道:
  “陛下,臣当初能够率领两千人深入草原砍下黄台吉他爹的脑袋,这次黄台吉竟然主动跑到臣的跟前,那臣就再找个机会,把他的脑袋也砍下来就是了。”
第五百五十一章
中流砥柱
  朝堂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每个人的目光都怪异地望向了罗信。这句话要是放在别人的身上,恐怕早就被百官攻击他狂妄。
  但是……
  这件事情偏偏是发生在罗信的身上,而罗信确确实实砍下了阿拉坦汗的脑袋,而且正如他所说的,那个时候他仅带着两千人深入草原,如今却是黄台吉主动送到了他的跟前。
  徐阶老脸通红,刚才他一直宣扬要迁都,以避黄台吉的锋芒,虽然口中是为了嘉靖帝的安全,但是自己的胆小已经暴露无遗。此时却见到罗信云淡风轻的模样,便越加感觉到自己的难看。而此时群臣恰好也都想起了徐阶刚才的建议,不由都偷偷地向着他打量了过来,这让徐阶心中更是尴尬。他如今就是羞刀难入鞘,神色一整便道:
  “罗信,你有没有考虑到陛下?你这是把陛下置于险地!”
  罗信眼皮一耷拉,根本就不理会徐阶。徐阶气急,伸手指着罗信颤抖地说道:
  “你……你……你……”
  却是再也说不下去,罗信在那里耷拉着眼皮不说话,不代表别人不说话,当即高拱便开口道:
  “徐华亭,罗信又怎么置陛下于险地了?不要觉得你自己无能,守不住京城,就想着别人也和你一样无能。有罗信在,京城自然固若金汤,有什么好担心的?”
  “兵家才凶险之地,你能够保证罗信就能够守住京城?”徐阶反唇相讥。
  “我保证不了!”高拱淡淡地说道:“但是你能够保证迁都之后,黄台吉不会在后面紧追不舍?将来攻破南京,你还往哪里迁都?”
  “我……”
  “啪!”嘉靖帝一拍桌子,徐阶和高拱两个人都闭上了嘴巴,嘉靖帝目光定定地望向了罗信道:
  “罗卿,你有把握?”
  罗信略微寻思了一下,脸上现出了一丝为难,看到了罗信脸上的为难之色,嘉靖帝和百官心中都是一抖,哪怕是和罗信不对付的徐阶心中也是一抖。徐阶不煳涂,他知道不管是坚守,还是迁都,罗信都会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为在满朝文武之中,没有人比他更知兵,当即急道:
  “罗信,莫非你刚才是信口开河?”
  嘉靖帝望向罗信的目光也有了一丝慌乱,凝声道:“罗青,有什么话直接说。”
  罗信轻声道:“陛下,想要砍下黄台吉的脑袋,微臣还真是没有什么把握,那要看机会。”
  “呼……”嘉靖帝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哭笑不得之色道:“谁说让你砍下黄台吉的脑袋了。朕问你是否能够坚守住京城?不用坚守多久,只要坚守到入冬,黄台吉自会退去。”
  罗信的脸上露出了轻松之色道:“那没有问题。”
  看到罗信回答得轻松,嘉靖帝和群臣心中也是一阵轻松。嘉靖帝也下了决心,扬声道:
  “宣旨,封罗信为枢密承旨、中书舍人。总览与北方草原战事,节制所有北方军务。”
  罗信心中就是一跳,枢密承旨还就罢了,虽然是五品官,但是这就是一个临时的官,等到战事结束之后,便会被收回。但是中书舍人就不同了,这是一个正常的官职,是不会被收回的,而且也是正五品,是负责为皇帝拟旨的,是随时可以见到皇帝的官,虽然只有五品,并不高,但是位置却极为特殊。
  你想啊!
  能够随时见到皇帝,这还不够特殊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