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9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9/1136

  所以,保密的必须的。
  “罗信,这件事不好保密啊!恐怕你们离京不到片刻,圣旨的内容就会被内阁知道,内阁知道了,差不多该知道的人也就都知道了。
  以那些世家的智慧,恐怕仔细思索一番,就会想出真相。毕竟,北方还十分安全,互市都开着呢。”
  罗信也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道:“那就说是高丽又出兵了,陛下给臣一道密旨,臣让人带着去见马芳,让马芳配合我们。我们不需要多久时间,只要将卫所的兵丁从南方拉出来,就可以了。已经上路了,就由不得他们了。”
  “那第二步呢?”
  “第二步,将卫所士兵带到了北方之后,便给他们分田地,每人一百亩,这对他们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他们不会再有怨言,只会高兴。
  然后让他们写家书,在家书里面再放上每个人的信物。再少量地挑选出一些士兵,每个卫所挑选出来两个就可以,然后立刻将在边关的三十五万北方卫所士兵抽调出来,告诉他们不会裁撤他们。而且其中的十万会留在南方。
  让这三十五万人带着书信和信物,再加上抽调出来的南方每个卫所的两个人,一起回到南方。
  那些南方卫所士兵的家人,看到书信,看到信物,再有跟着回去的每个卫所的两个熟悉的人,那些家属便会相信,然后组织那些家族,迁徙至北方。
  如此,卫所的裁军可以告一段落。”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为兄弟谋福利
  “嘉靖帝思索了片刻,不由一拍掌道:“妙!那三十五万北方卫所士兵呢?”
  “十万先打散,分成七个军队,驻扎在南方七省。其余的二十五万兵将保护着南方卫所的家属迁移到北方,将每个家属都送到他们的亲人身边。然后这而二十五万卫所士兵打散,分成六个军队,驻扎在北方六省。”
  “不是要从胡宗宪那里抽调出十万人吗?”
  “暂时不行!”罗信摇头道:“要缓一缓,不能够同时进行,否则会让那些边军等军队认为朝堂也要对他们裁军,会引起大乱子。”
  嘉靖帝又思索了一会儿,最后点头道:“此计可行。”
  “陛下,臣人手不够啊!”罗信趁机言道。
  嘉靖帝看了罗信一眼道:“你有什么想法?”
  “臣想从六部中再各自抽调一个郎中。”
  嘉靖帝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罗信道:“你准备提名谁?”
  “嘿嘿……”罗信干笑了两声道:“周玉和张洵。”
  “你可真是举贤不避亲啊!”嘉靖帝淡淡地说道。
  “陛下,臣负责这么大的事情,总要有两个贴心信任的人啊!”
  “嗯,只提名两个,你还算是知进退。”嘉靖帝淡淡地说道:“周玉让他进兵部任郎中吧,张洵让他进礼部任郎中。”
  罗信心中就是一喜,嘉靖帝这是帮他往兵部和吏部参沙子啊!如此,以后在兵部和吏部也算有自己的人了。
  郎中这个官职品级在京城虽然不算什么,但是位置也不算轻了。而且就算品级,那也是正五品,对于周玉和张洵这个年龄和资历,绝对是破格提拔了。
  罗信心中清楚,嘉靖帝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不想让罗信在礼部占据主导地位。别看罗信此时只是一个礼部侍郎,并不是礼部一把手。但是如果将张洵和周玉也分进了礼部,罗信就有了左膀右臂,说不定就把严纳给架空了。
  另一方面,嘉靖帝也意识到如今的六部都被徐阶和高拱给瓜分了,他这个皇帝竟然无法掌控任何一部,既然掌控不了,那就让六部更乱一些,只有更乱,他才能够重新掌控。
  让周玉去了兵部,让张洵去了吏部,就是要给徐阶和高拱一个感觉,罗信开始在京城的官场争权夺利了。让徐阶和高拱的双雄会变成三国杀。
  罗信当然无所谓,嘉靖帝只要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就好。张洵和周玉这一进京,代表的意义重大。
  一方面,周玉和张洵成为京官,而且还直升正五品,以后会对罗信有着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让复兴社的其他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罗信的能力,让他们知道,跟着罗信没有错,会让复兴社的凝聚力更强。
  其余的四个名额自然是由嘉靖帝决定了,罗信就不管了。告辞了嘉靖帝,便回到了礼部。到了下午,便有四个官员到罗信这里报道,三天后,周玉和张洵便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京城,直接来到礼部向罗信报道,罗信只是简单地和他们说了两句,便让他们先去兵部和吏部报道,然后回家休息一天,明天在上班,晚上给他们两个接风洗尘。
  黄昏时分。
  罗信回到了府中,周玉和张洵早已经来到了罗府,两个人像是在自己家一样,反正此时罗府除了下人,女眷也都不在,他们两个直接吩咐厨房置办了一座酒席,两个人已经在那里喝上了,见到罗信回来,便大笑道:
  “不器,快过来,我们好久没有在一起喝酒了。”
  “我马上来!”
  罗信笑着进到屋子里,换了一身便服,然后简单地洗漱了一下,便来到桌子前坐下,端起酒杯道:
  “什么也别说了,先干一杯。”
  “干!”
  三个人碰了一杯,放下酒杯,周玉道:“不器,裁军的事情,你有什么计划?”
  罗信便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周玉和张洵两个认真听着,随后抚掌大笑道:
  “妙!”
  罗信却是摇了摇头道:“如今都是纸上谈兵,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全局。我是在刀尖上跳舞,不成功,便成仁啊!”
  周玉和张洵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张洵道:“陛下是一心求道的人,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是怕麻烦,这次怎么会弄出这么大的事情?这个海瑞可真是能够闹大乱子。”
  “海瑞只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罗信摇了摇头道。
  “怎么说?”张洵神色一愣道:“难道这次是陛下的主意?”
  “嗯!”罗信点点头道:“不管陛下如何一心求道,他也是老朱家的人,江山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否则他如何去见老朱家的列祖列宗?”
  张洵和周玉脸色一变道:“陛下他……”
  “嗯!”罗信点点头。
  “嘶……”
  周玉和张洵两个人不由色变,半响,周玉压低了声音道:“陛下是想要为裕王殿下铺好路?”
  罗信点头道:“裕王殿下性子懦弱,陛下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恐怕活不了多久,便想着在死前尽可能地为裕王殿下解决麻烦。
  实际上,陛下也知道如今大明军队的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陛下不解决,他的后辈也得解决。如果他的后辈也不解决,大明也气数……”
  罗信的思绪飘忽起来,华夏历朝历代的变迁,都不是被外敌所败,实际上都是因为内部原因。哪怕是被外族灭国的宋朝,如果岳飞不死,结局绝对会不同。
  而以如今大明的动乱,迟早会生出大乱子。推翻大明的李自成,也是卫所的一个武将。也就是说,大明的灭亡,便是兵变的结果。
  如今大明的军队还没有烂到根子,这个时候对大明军制改革,还不晚。
  只是这是要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说死就死了。历朝历代,改革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这事还真是危险重重啊!”周玉叹息了一声。
  “敢做吗?”罗信微笑道。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边关告急
  周玉眉头一扬道:“有何不敢?”
  “那就好!”
  “要我们做什么?”
  “诸大绶会带着你们六个郎中前往北方。”
  “北方?不是南方吗?”
  “我们五个侍郎去南方,诸大绶带着你们去北方,规划田产,等到我们将南方卫所的人都带到北方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立刻分田到户。”
  “这个不难!”
  “是不难,但是工作却十分繁重,不要出了差错。”
  “我们明白。”
  第二日。
  罗信来到了礼部,将周玉和张洵向大家介绍了一下,然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诸大绶,张居正等五个侍郎便都来到了罗信的房间。罗信招呼他们坐下之后,张居正便开口道:
  “罗大人,陛下已经宣旨,裁军之事,由我们这个临时小六部负责。这都过去四天了,你倒是拿个主意啊。”
  “是啊!”陶大临也开口道:“这件事拖不得,外面不知道有多少只眼睛在看着我们。而且卫所也很不平稳,一旦在发生广东那样的事情,我们六个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罗信一脸的忧愁,抬起手揉了揉眉心道:“我这几天也一直在想办法,只是一直没有良策,你们有什么办法,说出来,我们商议一下。”
  五个人交流了一下目光,不由也是一脸的沮丧。这些日子,五个人也在思索着办法,罗信当初的话,他们也听进去了,知道这次他们都脱不了干系,也都想要想出来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几天下来,却是一筹莫展。
  看着五个人的模样,罗信也叹息了一声道:“我们这几天都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商议出来一个可行的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9/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