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1136

  “好!”众人无奈地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罗信六个人每天都聚在一起,商议着裁军的事情,有时候整个房间里闷得没有一丝声音,大家都苦闷地坐在那里拧眉思索,有时候却是争吵得要把屋盖给掀飞了出去。
  这一日。
  罗信六个人正聚在房间里商议裁军之事,一连商议了几天,都没有可行的办法,就是张居正的脸上也都现出了焦躁之色,只有罗信一个人神色依旧平静。
  “罗大人,我们不能够这样拖下去了。”张居正语气有些焦躁地说道:“如今朝堂之上对我们说什么的都有,我听闻,那些御使都准备弹劾我们了。”
  “让他们弹劾好了。”罗信淡淡地说道:“他们不就是干这个的吗?除了这个,他们还会干别的吗?”
  心中却是在想道:“密旨和自己的书信早就送往边关,算算日子,马芳也应该有消息了吧?”
  “不是!”张居正急了:“我们总得做点儿什么吧?陛下把权力给我们了,人也给我们了,我们多少也应该有点儿……”
  张居正刚说到这里,便听到外面的街道上传来了喧哗声,不由停住口,转头望向了外面。很快,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随后便是敲门声。
  “进来!”
  门被推开,周玉和张洵等人站在外面。周玉走进来道:
  “大人,外面有从边关传来来的八百里加急,去了皇宫。”
  罗信脸色一变道:“边关八百里加急?”
  “是!”
  “难道是草原发生兵事?”张居正神色凝重。
  “应该不会!”罗信摇头道:“如今我们和草原互市,关系正融洽。”
  “难道是高丽?”诸大绶道。
  “有可能!”罗信凝重点头道:“虽然上次灭掉了高丽八万人,但是高丽国内还有着十万军队左右。说不定又攻打边关了。”
  “他们还真不知死啊!”温应禄道:“罗大人,你这次再帅兵去边关的话,干脆打进高丽,将高丽给灭掉算了。”
  罗信翻了一个白眼道:“你以为打仗那么容易?”
  “你不是军神嘛!嘿嘿……”
  几个人也把裁军的事情放在了一边,议论起高丽侵边的事情。突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太监。
  “罗大人。”
  众人不由转头,这才看到那个太监,罗信倒是认识那个太监,便站起来道:
  “梁公公,可是有事?”
  “陛下召见罗大人。”
  罗信点点头,对张居正等人说道:“你们在这里继续研究裁军之事,我去见陛下。”
  “罗大人,如今边关开战,还能够裁军吗?”陶大临道。
  “是否继续裁军,那是陛下思考的事情!”罗信望着陶大临凝声道:“陛下一日没有下旨取消裁军,我们就要继续想办法。”
  随后,便一挥袍袖走出了房门。
  御书房。
  罗信进来的时候,见到徐阶和高拱都已经来了,而且看那模样,已经来了不短的时间。拜见了嘉靖帝之后,嘉靖帝便让黄锦递给罗信一封折子,罗信接过来,迅速地看了一遍,神色变得严肃道:
  “高丽不足为虑,但是马大人奏章上说,草原也蠢蠢欲动,这才是令我们大明必须重视之处。”
  “是啊!”高拱开口道:“如果只是高丽,马芳在边关足矣。但是,如果草原也蠢蠢欲动,这就是大事了。所以,马芳要将大部分兵力防备草原,不能够调动去应战高丽。”
  “罗信,你是大明军神,有何良策?”徐阶笑眯眯地望着罗信。
  罗信却没有去看徐阶,而是向着嘉靖帝施礼道:“全凭陛下干纲独断。”
  徐阶的神色就是一滞,他没有想到罗信这样狡猾,这让他再怎么说?
  怎么说都不合适,难道你还不让嘉靖帝干纲独断了?
  不由黑着脸站在那里。
  嘉靖帝却是没有搭理徐阶和高拱,这是他和罗信早就定好的计策,这个时候便佯装皱着眉头在那里沉思,大殿内寂静了下来。徐阶和高拱这个时候,自然还不知道边关根本没有什么高丽犯边,这都是嘉靖帝,罗信和马芳联合的计策,还在那里紧锁着眉头思索着计策。两个人的思维都在快速地转着,都向着自己一旦想出来计策,便能够赢得嘉靖帝的信任。而就在这个时候,嘉靖帝却是一拍桌子道:
  “那些卫所不是不想要裁撤吗?朕就给他们机会。”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南下调兵
  徐阶和高拱神色一愣,心中暗道,这怎么又跑到裁军的事情上去了?不是打仗的事情吗?
  “罗信!”嘉靖帝凝声喝道。
  “臣在!”罗信急忙应道。
  “北方的卫所如今都集结在边关吧?”
  “是!”
  “那就让他们继续跟着马芳防备草原,你立刻动身前往南方,将南方所有的卫所都集结起来,前往北方边关,驱逐高丽。他们想要不裁军,就要拿出说服朕的本事来。”
  “是!”罗信有些愁眉苦脸地应道。
  徐阶的心中就是一喜,南方那些卫所的军队,大明没有人不了解,就是一堆烂泥。当初几百个倭寇,就能够追着一万多卫所士兵打,让那些人去打高丽?
  “呵呵……”
  罗信带领着这样一堆烂泥去打高丽,结果只有一个,失败。说不定罗信还死在了战场。
  一旁的高拱见到罗信为难的神色,心中叹息了一声。想到一旦罗信带领着这些卫所士兵兵败,会引起边关动荡,便上前一步道:
  “陛下,南方卫所已经糜烂,恐怕打不过高丽的虎狼之师。不如调动胡宗宪的军队吧。”
  “朕意已决,不用多说。朕这是给卫所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罗信的动作非常快,第二天,便从五军营中抽调了六千士兵,从锦衣卫和东厂各自抽调了一千人,总共八千人,离开了京城,向着南方行去。
  离成十里。
  大军停下,罗信将诸大绶和除周玉和张洵之外的四个郎中叫到了面前,诸大绶望着罗信道:
  “罗大人,有何吩咐?”
  “诸大人,你带着周玉他们六个郎中先去北方,面见马将军。”
  说到这里,向着一个锦衣卫招手,那个锦衣卫便来到了罗信的跟前,施礼道:
  “见过罗大人。”
  你带着一百锦衣卫护送诸大人前往北方边关。
  “是!”
  罗信取过来一个长匣,长匣上有着封印,将长匣递给那个锦衣卫道:
  “这个长匣你带着,不容有失。一直到了边关,你,马将军和诸大人一起打开。”说到这里,转向诸大绶道:
  “这个长匣内有着我的计划,到时候你们按照计划行事即可。”
  “嗯!”诸大绶虽然觉得罗信这样做,对自己有些不信任,但是还是点头,没有说别的。
  “张大人。”
  “在!”张居正上前一步。
  罗信一招手,有一个锦衣卫上前。罗信又从鲁大庆手中接过了一个长匣,递给那个锦衣卫道:
  “这个长匣你拿着,带着三百锦衣卫,护送张大人,不容有失。”
  “是!”那个锦衣卫接过了长匣。
  罗信望向了张居正道:“张大人,你带着五军营一千士兵和三百锦衣卫,立刻前往四川,到达四川之后,按照长匣内的计划行事。如果走漏了消息,或者是将事情办杂了,往重里说,你项上的脑袋就不是你的了,往轻里说,以后你与仕途无缘了。”
  张居正脸色就是一紧,他突然感觉,这次行动似乎并不是征调南方卫所去北方边关那么简单。但是,此时罗信的计划都在那个长匣内,而那个长匣又被锦衣卫保留,他根本无法知道罗信究竟是什么计划。只好郁闷地点点头。
  随后,罗信又安排了陶大临去江西,陈瑾去湖广,温应禄去广西,周玉去福建,张洵去广东,而罗信自己则是因为浙江有着胡宗宪,别人去了可能会被胡宗宪使绊子,更何况,如今胡宗宪究竟是什么心思,就是罗信也弄不明白,所以罗信去浙江。每个人都带着一千士兵和三百锦衣卫,或者是三百东厂。只有罗信只是带了一千士兵和一百个锦衣卫。
  如此,南七省都有了派往的人。众人立刻分别,各自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赶去。
  京城就在北方,最先赶到目的地的自然是诸大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