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476


倒不是她跟安宁侯有什么过节,而是许敬芳早抱着明哲保身的原则不掺和宫闱之事,所以与安宁侯还有淑妃的哥哥陕西巡抚杨密这些人很少往来。当然年节之中送送年礼这些事是免不了的,可她们前几日也来过了呀!
华氏当然不知道安宁侯已经到过许家,听说安宁侯夫人要来,除了觉得有几分凑巧,其余倒没什么。
这里沈雁却不由支楞起了耳朵。今儿都已经正月十一了,之所以她们会这么迟再来拜访许家,就是因为初几里头基本上都是门第高的那些勋贵阁臣还有宗亲什么的互访,沈家初二到初七八这几日也是在有往来的重臣里穿梭。
按说安宁侯府与许家都是老交情了,再看许夫人静默的那刹那,这份人情该是早就走完了才是,这会儿安宁侯夫人又再上门,莫非是有事?
正想着,许夫人便已经微笑着站起身,迎到了正堂门口。
而华氏也站起来,垂手等候。
沈雁放下茶站起来,就见到门外陈大奶奶迎进来个中年贵妇,头上钗环珠翠明晃晃的,手腕上套着好几个赤金镯子,浑身上下华贵倒是华贵,就是显得煞有介事了些。
沈雁认得她,就是安宁侯夫人蔡氏。
蔡氏走进来,跟跟许夫人打了招呼,然后含笑扫视屋中,目光落在华氏身上,便就哟了声说道:“府上还有客人?看来我真是来的巧。”
“可不是么?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沈家二奶奶才坐下,您就来了。今儿中午,就在我这里开席。”许夫人微笑着说道,一面既回应了她,又婉转告知了华氏身份。
华氏颌了颌首,便就牵着沈雁上前,微笑着行了个万福,“拜见夫人。”
安宁侯走过来,微笑道:“原来是你,这倒真真是巧了,华家跟我们刘家原先交情可深着哩,我刚出阁那会儿还在梓树胡同见过你,只是后来这么些年少了往来。没想到在许夫人这里倒是又续上了交情,——还是老夫人福泽乡邻,看看我,倒是没白来这么一趟!”
说着笑转了头,去与许夫人说话。
许家两位奶奶见蔡氏这般热络,还道她们之间果然早就往来密切,许夫人倒是望着华氏笑而不语。
华氏陡然见着蔡氏这般火热,也是有些意外,但这与许夫人带给她的受宠若惊又是不同的,蔡氏的火热让她觉得微有些诧异,但是她也是常在外应酬的人,又因为有着那日安宁侯送礼那事,因此面上也还是笑容未断,颇有分寸地颌首在原处坐了下来。
蔡氏这么一来,先前的谈话却是没法儿继续了,虽说平日里这位国舅夫人并没有什么特别讨嫌之处,但是因着许夫人等有意与华氏建下这份交情,今儿还特地推掉了别的宾客,所以对蔡氏的突然到来,许家人心里还是有着些许晦涩。
但上门即是客,人都进来了,又能如何?
蔡氏又是个话多的,许夫人也世故,很快话题又聊到了即将到来的春闱上。华氏只听少说,沈雁是专听不说,余二奶奶心细,看到怠慢了小客人,遂笑着道:“雁姑娘平日喜欢做些什么消遣?府里也没有跟你一般儿大小的姑娘,你喜欢做什么,我陪你可好?”
大家的注意力便转到沈雁身上来。
沈雁多少看出了来点许家对她们的态度。
沈家往年也都跟许家有往来,不过来的是沈夫人而已。今年换了华氏,许夫人态度又这么热情,只怕是冲着沈宓来。她自然是乐见如此的,毕竟如今沈宓手上可靠的人脉大多都来自于沈观裕,而沈宓与沈观裕一旦观念产生分岐,那么沈宓则得不到半点支持。
虽说这分岐目前不太可能出现,可是夹杂着皇后在中间,日后却难保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沈家毫无疑问是沈宓的靠山和推手,但是鸡蛋也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如今许家既然尊重沈宓,有了这道人脉可谓锦上添花,她又哪有推拒之理?
所以她想了想,说道:“我和母亲都喜欢梅花。”
正月里,正是梅花最后的花季,许家必然是有的。
余二奶奶听见,便就笑道:“那可巧了,我早上打后园子过来,见着园子里几株腊梅开的正是繁华,沈二奶奶和雁姑娘若是不怕冷,我们俩倒是可以陪着二位去走走。”说罢她看着陈大奶奶。陈大奶奶得到暗示,也笑道:“正是,我们家的腊梅可是一绝,不看可惜哦。”
华氏自然也早不耐烦坐下去,知道陈、余二人这是要单独与她说话的意思,便就起了身:“既是如此,倒是真要去瞧瞧的了。”
哪知道蔡氏听见,忽然也笑着站起来:“既是这么着,不如我也去凑个兴。”
她今儿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见华氏,那日安宁侯跟她那么一说,她便也觉得沈宓这个小小的员外郎变得重要起来,于是让人打听着华氏这几日的行踪,听说她今儿是来许家,而许夫人又比旁的阁老夫人要亲和得多,自然就选择在今日制造偶遇。
不管怎么说,先跟华氏套套交情,日后再慢慢发展发展,等华氏跟刘家关系近了,沈宓那会儿自然也就抹开面子来了。
眼下见着华氏竟是要随着她们去后园子,哪里坐得住?也没多想,便就拿着手绢子走到她们身边来。
众人都有点傻眼。
连许夫人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安宁侯府虽说是凭裙带关系晋位,在勋贵里头不得人缘,但外戚总得有人来做,凭这点去厌恶一个人终是不道德的。再加上废太子又品性端正,曾经也十分敬重这些老臣,所以文臣里头倒是还挺敬着刘家人几分,但蔡氏今日这作派,总有些失了庄重。
许夫人轻轻地咳嗽了声。
她们这一静默,蔡氏终于也察觉到了点异样。
她本是高高在上的国舅夫人,对沈宓本就有些不屑一顾,想他既不是手握重权决定朝堂的重臣,亦非受宠到让人排着队等着巴结,安宁侯的心思在她看来,未免有些煞有介事。
如今这么样被架在半空,她脸上便不由有些火辣辣。
不过看许家人的意思,倒像是也在打着同样的主意,许家人并不怎么掺和宫里那些事,她们又拉拢着华氏做什么?就是稀罕沈家,不也该是往沈观裕那边下功夫才对吗?总之不管如何,她今儿来了便不会空手而归,总会要跟华氏混个脸熟方才好回去跟安宁侯交差的。
蔡氏这么一想,就越发不肯相让了。
笑着道:“不是说看腊梅吗?”
陈余二人终究不便再站着了,连忙笑着道了个请字,在前引了路。
在华氏这事上,许家人跟安宁侯府不存在冲突,不过是觉得她有失身份而已,既然她执意如此,她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只当是多了个陪客罢了。
沈雁私下里瞧着蔡氏这脸皮,也不由啧啧称奇。
联想起前几日他们往沈家送礼那事来,对她今儿的来意也就心知肚明。虽然不太把她这番作态当回事,但心里却颇有几分不以为然。如今朝堂上有权势的到底是沈观裕而非沈宓,皇后这般两面三刀的玩手段,也不知道沈观裕知不知道?
她站在梅树下,心不在焉地赏着花。
余二奶奶是个性子开朗的人,不知道是喜欢小姑娘还是因为沈雁是沈宓的女儿,从树上折了一小簇开得极艳的腊梅顺手插在她鬓上,便就扶着她的肩膀把她转过来,笑道:“瞧瞧,雁姑娘将来必然也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陈大奶奶笑着点头:“这姑娘真是动静皆宜,说的我倒是想起我那两个丫头小时候的模样来了。”
华氏道:“二位奶奶快别这么捧着她,不然她越是该骄傲了。”
“这有什么?”蔡氏笑着插嘴:“女孩子家,骄傲些倒也不怕。我们家也有个丫头,打小便是被皇后娘娘惯成了说一不二的性子,就连我跟她父亲说说她都不成,我常说往后只管请娘娘去替我们操了这份儿心罢了。”
许夫人笑而不语。
陈大奶奶道:“”皇后娘娘没有公主,自然会对娘家侄儿多加疼爱些。”
“是啊。”蔡氏笑道,然后又叹起来:“早年的小公主要是留到如今,倒是也该择附马了,只可惜天不作美,偏生在战乱里夭折。”
这件事显然早不是什么秘密,蔡氏说起来的时候也十分随意。
但这到底是皇帝的私事,大家都知趣的不再接口。
陈大奶奶让人去拿剪子花瓶,剪几枝腊梅一会儿去花厅设宴的时候摆着。
许夫人却引着华氏一面议着头上的梅花而走向了花林深处,这里沈雁见余二奶奶也回头去招呼着丫鬟去水榭设座,便就上前阻住蔡氏的脚步,福了福说道:“敢问夫人,方才说到皇后娘娘还有位小公主,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第174章
丢脸
她想起那日在永福宫外桥头上,她说到皇后说到郑王时她面色是有些晦涩,难道皇后还曾有过别的儿女?
蔡氏原是要随着许夫人和华氏去的,但沈雁是沈宓的女儿,年纪也不小了,终归不好就这么撇下她,便就停了脚,说疲乏:“小公主夭折的时候才一岁,那会儿咱们高祖才刚过黄河,还没到京城来呢,雁姑娘自然不曾听说。”
沈雁又道:“那小公主怎么夭折的呢?皇后娘娘当时不在身边么?”
“皇后娘娘当时带着大殿下和小公主。”
说到这里蔡氏才觉自己的称呼有问题,连忙略过道:“当时大军正打算北攻,陈王率领部将在沧州,高祖和皇上在泰州,那会儿也是大雪天,高祖说滞留几日才北上,但陈王却说雪天更容易攻城,他倒是先从沧州进发了,高祖这边不得不呼应,结果小公主跌进冰窟里,就这么夭折了。”
“那后来这仗打赢了不曾?”沈雁问。
“赢是赢了,可赵家终究丢了个小公主啊。”
蔡氏说这个话的时候颇有几分不以为然,似乎在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之时,陈王杀伐果断攻下都城也没有保住个孩子的性命重要。
这就叫占了便宜还卖乖。当初若不是陈王,赵家的江山能坐得这么顺利?如今这是陈王让了皇位出来,若是当初不让,赵家如今顶多也就是个异姓王而已,战乱之中死个儿女不是很正常的吗?满朝文武里死去儿女的有多少?华氏兄弟姐妹六个,最后也只剩了华钧成与华氏。
如果要算帐,是不是都该算到你这当了皇帝的人头上?
合着赵家当了皇帝,他们的子孙就比别人的子孙格外金贵起来了,若是不愿意赔上性命,当初又何必起什么义。
沈雁原本对赵家与陈王这桩恩怨并不那么关心,但因为蔡氏的态度,倒是又有几分替陈王不值。
忠义真是害死人,陈王让了江山,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如今死后倒还得背上赵家这种莫名其妙的埋怨。不知道他在临死前看到杀他的赵阶时又是什么心情?
原是没兴趣再跟她扯下去,但又不想让她顺遂地去寻华氏,便就仍往下扯着道:“陈王这么积极,难道当初他的儿女不在身边?”
蔡氏远远地看见着沈夫人已与华氏不见了踪影,自是不方便追过去了,这沈雁不断缠着她,心下也有些着恼,没人旁人在,说话的口气也不那么随和起来:“陈王的儿女当时都大了,长子次子都在军中,只有一个女儿随着小陈王妃留在金陵。
“陈王是个逆贼,姑娘往后还是不要打听为好,也免得给令尊令祖带来麻烦。”
明明就是她先说起来的,反倒怪人家打听,但沈雁眼下却不肯计较她这个,觑了她一眼,而是讶道:“小陈王妃?”说话时不动声色地略略侧转身子,挡在她前面。
蔡氏是带着任务来的,见状便就皱了皱眉,待要轻斥她两句,却是又知得罪不得,便就耐着性子道:“陈王的原配是在嘉兴的时候过世的,小陈王妃是续弦,比陈王小了老大一截。”说到这个人物,蔡氏眼里透着不耐之余,又闪过丝隐隐的不忿,还有一丝嫉色。
嫉色,蔡氏在嫉妒小陈王妃。难道这个小陈王妃很出色?
英雄配美人,陈王那么威武,想必是出色的。
沈雁暗自点头。看到蔡氏这股不忿,她不由心情好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