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610

  山东世家哈?关陇门阀哈?觉得自己是千年传承的文化人高贵哈?集体黑咱们无极门哈?
  你们想在京师买房啊?那当然是……卖给你们啰!
第153章
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
  “新长安计划”,其实就是白玉琦给大唐人民,画的一张大大的炊饼!
  仅仅只是卖了个概念之后他就没管这事了,躲在幕后等着事件发酵就好,还不到他本人出面收割信仰的时候。
  他最近沉迷学习无法自拔,哪有功夫整天琢磨这些阴谋诡计勾心斗角的事?
  每天宅在邀月楼里泪流满面的高喊: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研究让我进步!
  自从斥巨资激活了各种奥法知识之后,他好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符纹学、炼金学、草药学、药剂学、制药学、附魔学、构装学、锻造学……
  这些奥法知识就像是一个死循环的莫比乌斯怪圈一样,一环套着一环的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是一个无比庞大而浩瀚的知识体系,越是学习就越是让白玉琦发现自己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掌握,等他好不容易将所有基础学科都串联了起来,却发现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就好像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完了十以内加减法,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王者,可等考试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其实只是一个倔强青铜……后面居然有一个池子一头注水,一头放水这种丧心病狂的东西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他那有时间出去浪?
  可问题是,他不出来还不行,前期工作虽然能够扔给徒弟们去负责。
  可是最终执行却只能靠他这个对经济学,同样一知半解的神仙出来把控……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他都穿越了,居然还得抱着经济学教材猛啃你敢信?
  “新长安计划”其实就是一个从世家门阀手中掏出粮食来,帮助百姓度过粮荒和天灾的计划。
  可能有人会奇怪,他一个“穿越者神仙”为毛要像保姆一样,忧国忧民的伺候大唐百姓?
  那不废话么?他想回去就得“成就永恒,登顶至高”,可是他想变强就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是他想学习,就得积累大量的信仰来激活那些,系统一套一套、一本一本、一个系列一个系列推荐给他,而且还越来越贵的奥法知识。
  而要积累信仰,就得发展庞大的信徒群体,扩大信徒基数。
  可想要让那些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大唐百姓成为自己的信徒,心情愉快的使劲生娃。
  他就得“保佑”他们吃饱穿暖,不然你以为他闲的蛋疼的搞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来?
  在华夏想挣点信仰可太难了,在国外人家信徒是越穷越苦越虔诚。
  可在华夏却恰恰相反,想要提升信徒贡献的信仰额度,居然还得跟玩模拟城市一样刷居民幸福度才行。
  不然的话,吃不饱饭,华夏百姓都能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来,当神仙不给百姓谋福利,谁特么有功夫信你?
  要说唐初几年也是够惨的,不是干旱就是发大水,再要不就是闹蝗灾。
  白玉琦用系统搜索查了查资料,差点没愁哭了。
  说是贞观元年,先是因为兵灾、粮荒造成了大量的流民流离失所。
  白玉琦靠着发展库峪城和天工门的轻工业体系,好不容易多少给养活了一些。
  可紧接着因为这个冬天太暖,导致地里的蝗虫卵没被冻死,开春又会因为大旱致使冬粮颗粒无收。
  以至于从贞观二年初开始闹饥荒,民间到了三月就出现了卖儿卖女的情况,四月蝗灾爆发别说是种的粮食了,连杂草都啃干净了,到了秋收的时候还能有个好?
  收不到粮食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紧跟着贞观三年又特么发大水了,河流决堤导致到处洪涝。
  接连三年天灾人祸下来,会造成多少伤亡姑且不说,百姓在这种水深火热的情况下,那还有心思去信仰什么神仙?
  唐初人口本就稀少,再死伤一批,白玉琦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一个亿的小目标?
  所以他才会跟人民公仆一样,把大唐百姓当小宝贝养着,不就图的能多挣点信仰么?
  “新长安计划”与其说是为了搞神迹收割信仰。
  不如说是未雨绸缪的从那些世家门阀手中,想办法掏出粮食来为即将到来的大灾做准备。
  所谓的粮荒是真的缺粮么?其实不缺!
  那些世家门阀手中,谁家不是囤了好几年的粮食,准备囤积居奇在荒年卖个高价?
  愣是把原价几十钱一斗的粮价,炒到了值绢一匹也就是3200钱,百姓那是买不起所以才会导致粮荒。
  囤粮的工作,白玉琦其实早就在做了。
  从一开始卖高价精制盐,就在源源不断的收粮。
  然后又不断的制造各种天工产品,例如牙膏、牙刷、肥皂、镜子和玻璃器皿。
  还有精致的天工纸、印刷的各种书籍等等,各种“奢侈品”通过组建的库峪商队和库峪仙市进行倾销。
  这些东西老百姓在饿肚子的情况下根本就用不上,制造出来就是准备卖给那些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的有钱人的。
  为了从那些宁可粮食烂在仓里,也绝对不肯低价出售的世家门阀手中抠出粮来,白玉琦连后世房地产的概念都搞出来了,他无极帝子也算是操碎了心了。
  这好不容易等到世家门阀的人上套了。
  白玉琦怎么可能会因为对方黑他,就赌气的不卖给对方呢?
  不但要卖,还要多多的卖给他们……盖个楼而已,又能要的了多少成本?
  在将“囤房涨价”的概念,通过长安勋贵群体散播出去后。
  白玉琦示意以马周为首的[金融门]弟子,表面上摆出一副排挤世家门阀的嘴脸,赌气拿乔的拒不卖房给那些黑[无极门]的世家门阀。
  暗中却又派少数几个聪明伶俐的弟子,伪装成打进无极门的“叛徒”。
  拿着美轮美奂的图纸和模型,跟那些世家门阀的代理人偷偷接洽,走“内部渠道”将还没动工的房产“预售”给他们。
  为了提高真实度,白玉琦还让这些执行秘密任务的[金融门]弟子,摆出一副“贪财”的嘴脸向他们索要回扣。
  比如说“原价”六千贯的别墅,以五千贯的“内部价”就卖给他们,但私下里却找他们要五百贯的回扣之类的。
第154章
岭南狗大户(上)
  [金融门]在长安卖预售房,卖的是如火如荼。
  而[金融门]下,得了白玉琦授意的特殊部门[经济司]则暗中倒卖房源,同样是卖的风生水起。
  随着大批的预售房被勋贵们预定下来、签了契约、付了首付,一车一车、一船一船的粮食,通过陆路和水路开始往长安汇聚,一时之间长安显得无比的喧哗繁荣了起来。
  但这虚假的繁荣,却跟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因为绝大多数百姓,根本就不明白这其中的巧妙。
  只知道那活神仙无极帝君和当今陛下,要联手重建这京师帝都。
  所以下了圣旨要拆了现有的长安旧址,修建起一座跟大罗天市一样的“仙城”。
  若是放在前朝,这必然是劳民伤财、动摇国本的大事,说不得就是一场百姓家破人亡,国朝动荡不安的祸事。
  可是放在今朝,百姓们却没感觉到有何不妥。
  因为一没说要增加赋税,二没说要征发劳役,三没说要动用一文一厘的国家财政,完全由无极门一力承建。
  哪怕是让百姓们签署了动迁契约,可是也承诺了到时候补偿一样大小的家宅给他们,他们所要做的只不过是到时候搬个家而已,这怕是百姓们见过的最不折腾的一件国家大事了,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至于那大批大批从各地运来的粮食,也只是权贵豪门为了买更大的仙府,找给人家无极帝君的添头。
  金融、经济什么的,百姓们肯定是不懂的,可日常里买卖易物多退少补的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
  虽说长安城里那些豪门大院不小,可要想换成大罗天市里的那种仙府,还想一比一的大小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就跟拿麻布去换绸缎一样,人家要么撕下几尺绸缎给你,要么你补给人家差价。
  一匹麻布换一匹绸缎,是你傻还是我傻?
  反正百姓们觉得无极帝君,肯定不会干这么傻的事情。
  拿一座凡间的土宅子,换给你一座一样大的仙府?人家无极帝君图的什么啊?
  想要一样大的府邸,那些权贵豪门当然得找补差价给人家无极帝君嘛!
  所以看着一辆辆的粮车来往,百姓们虽然津津乐道的八卦着,这又是哪家国公换购了多大的仙府,但是却没觉得那些粮食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