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908

  马达厂的事,朱代东还真不想管,一开始他就不同意这家企业来开发区,但中村行二显然将中国的国情分析得透彻无比,期间的套路,比朱代东甚至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他日本人的身份,让中村行二有足够的资本来干扰政府行事。
  “都是些皮外伤,除了一位工人的骨头断了之外。这件事中村行二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严重抗议,说我们县的治安环境恶劣,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王力军说。
  朱代东气笑了,到底是雨花县的治安环境恶劣,还是他的马达厂治安不行?先出手打人的可是中村行二,他身为一名商人,相信也受过高等教育吧?在日本难道就能这么蛮横无理?这可不是解放前啊!
  中村行二要是知道,原本朱代东并不想过问这件事了,但因为这番话,朱代东却改变了主意,不知道他会不会气得吐血?
  “中村行二的骨头没有断吧?”朱代东嘴角不察觉的一扬,那是一种冷漠和不屑。
  “他倒没有,但身上的淤血挺多,得在医院里躺一阵子,开发区归你分管,你应该去看看他。”王力军笑着说。
  “书记,我可是听说中村行二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还是过几天再去看他吧。”朱代东笑着说,他一向不打无准备之仗,既然要干涉这件事,就要做事情做扎实,做到位。
  朱代东虽然没去看望中村行二,但是开发区派出所的所长侯勇,却带了人去“看望”他,哪怕中村行二是日本人,但朱代东有指示,马达厂的事情派出所要插手,而且还要把证据做扎实,要让所有人都说不出来。
  中村行二的行为,既可作为民事案子,也能作为刑事案立案,侯勇去看望中村行二,除了看望,还有就是录口供。一开始看到侯勇来看望自己,中村行二还是很高兴的,但是听说是录口供,中村行二就不配合了,他闭着嘴不说话,侯勇也只能干着急。原本中村行二倒是能说一点汉语,但现在,他嘴口叽里咕噜,他的翻译也不肯履行职责,侯勇是一点辄也没有。
  “侯勇,你只需要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哪怕就算是中村行二一句不说,你能不能正式拘留他?”朱代东说。
  “打架斗殴,而且动静还闹得这么大,判刑都够。”侯勇说。
  “好,你把工作做仔细,中村行二只说他的鸟语是吧?我会想办法的。”朱代东沉声说,日本语没什么难度,只要朱代东用点心思,一天学会可能太过神奇,但三天之内掌握,没什么大碍。
  第二天,朱代东就去医院看望中村行二,张口就说了句日本语:“中村君,身体好些了吗?”
  把中村行二当场就愣得嘴巴合不拢,虽然朱代东的发音有点怪,可每一个片假名的发音都让他听得清清楚楚。
  既然朱代东是用日语说话,中村行二当然不能再跟他说汉语,很高兴的表示,自己的身体已经没有大碍,让朱代东费心了。
  朱代东提出,要向中村行二学习日语,能让一个政府官员主动向自己学习日语,中村行二不知道有多激动。朱代东能向他学习日语,这说明什么?大日本帝国已经深入中国官员的心中啊,这是对他中村行二最大的褒奖,也是对日本国最大的肯定。虽然日本人在外面,一个人趾高气扬,可实际上,他们非常自卑,这种自卑已经深入骨髓。中国的经济现在还不如日本,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日本。这让中村行二这些日本商人既自卑又恐惧,他们永远都不希望,中国有一天会超过日本。
  现在一名中国人主动学习日语,而且还是一名政府官员,这当然让中村行二有一种自豪感。朱代东这是不是向他表明态度呢?
  当天,朱代东跟中村行二聊了很久,日语的词汇并不太多,慢慢的,中村行二就发现了朱代东的变化。这种变化之显著,让中村行二非常惊讶。中村行二本是东京人,有一口地道的东京腔,就跟我们现在说普通话,带点北京口音一样,很好听。
  而朱代东一开始说话的时候还是频频走调,但现在中村行二发现,朱代东说的日语,竟然也带上了东京口音。这让中村行二钦佩的同时,还很羡慕,当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忌妒,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是自卑者的必然心理,他可以同情弱者,但却不愿意佩服能者,特别是这样的能者,一开始并不被他看好的情况下。
  到第三天的时候,光从口音上,已经无法再分辨朱代东跟中村行二,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日本人了。除了跟中村行二练习口语,朱代东还让人去市里的新华书店买了几本日文小说,看小说才能深刻理解语言魅力。
  到了这个时候,朱代东才开始跟中村行二正式谈及马达厂的事宜,在开发区的劝说下,马达厂的工人现在已经复工,但开发区同时也承兑,将为他们争取最大的利益。
  “对不起,朱君,我跟你很谈得来,但在工人们这件事上,我不会让步,同时保留追究他们责任的权利。”中村行二用日语说。
  “这恐怕不行,中村君,等你的伤一好,我们的公安机关将正式拘捕你,因为你动手打人,并且还是最选动手。这两人我跟你交流,发现你是一个很有修养、教养的人,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来呢?”朱代东满脸遗憾的问。
  “我……”中村行二总不能承认自己是个没有修养和教养的混蛋吧!
第330章
胜利的微笑!
  中村行二现在面对朱代东,再也不像能对侯勇那样,满口日语让侯勇不知所云,在语言方面,中村行二面对朱代东的时候,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虽然这种自卑隐藏得很深,但中村行二却无时无刻都在受着折磨。
  他跟朱代东聊天的时候,可以天南地北,无话不谈,除了马达厂的事。然而朱代东说日语的熟练速度,甚至都超过了自己身上淤青的消除速度,这让中村行二有一种无地自容之感。自己来中国也有好几年了,但汉语到现在为止,还只能进行简单的沟通。原来他对自己能说汉语,一向都很自豪,但跟朱代东学习日语的速度相比后,这种自豪被自卑取代。
  现在朱代东提到马达厂的事,自己不但要被中国公安拘留,还要被迫答应雨花县提出来的条件,这让中村行二如何肯点头?幸好他是躺在床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但把嘴巴闭上,还把眼睛也闭上,就当朱代东不存在一样。
  对中村行二这副无赖嘴脸,朱代东嗤之以鼻,昨天跟他谈的时候,还满嘴文学、日本文化,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在利益面前,就是一堆狗屎。
  果然,朱代东还没走到住院部的楼下,就听到中村行二迫不及待的拿出手机,给常务副市长刘俊峰拨了个电话。
  相比一般的外国人,中村行二的汉语已经算是非常标准的,至少简单的沟通完全不同问题,一些发音不标准,也能理解。毕竟汉语博大精深,可不像日语那样简单,三天就能像学一口东京腔,要知道当初学德语,朱代东还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刘市长,你可得帮帮我,否则我就只能找领事馆了。”中村行二既像哀求,更像威胁,制造国际纠纷,是每一位中国官员都所不愿意看到的,当然,像朱代东这样的愣头青例外。
  “中村行二先生,有什么事可以慢慢说嘛,县里不能解决,可以找市里。”刘俊峰笑呵呵的说。
  “你们雨花县的朱代东说要拘捕我!”中村行二咬牙切齿的说。
  “拘捕你?这怎么可能?你是外国商人,又是来华投资国际友人,我想你一定是听错了。”刘俊峰笑吟吟的说。
  “绝对没错,他说我行凶伤人,我那是正当护卫嘛,刘市长,雨花县的治安环境实在不敢恭维,我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看看,我才来多久?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如果再在雨花县待的时间长一些,是不是就要进太平间了?至于我的马达厂,希望你们市里可得给我一个公平合理的交待。”中村行二说。
  “没有问题,中村行二先生,你放心,这一定是个误会。”刘俊峰笑着说。
  朱代东还没走出医院大门,刘俊峰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代东同志,你是怎么搞的嘛,中村行二是日本人,对他的任何言行都要慎之又慎,上次不是跟你说过嘛。”
  “刘市长,马达厂的事,如果不处理好,这样的罢工以后可能还会有,中村行二又不肯让步,我们只好先让派出所介入,再行政干预。”朱代东说。
  “这个决议通过了县委县政府的讨论了吗?”刘俊峰眉头一皱,朱代东原本是个挺机灵的人啊,怎么现在就这么不明事理?
  “这倒还没有,但是……”
  “朱代东同志,我再跟你重申一遍,中村行二是外国商人,是来我们这里投资的,不是来坐牢的!你们县的招商引资刚刚有了些成绩,尾巴就要翘起来了?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有县里,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形象!”刘俊峰严肃的说,这跟刚才与中村行二的通话,完全像换了个人似的。
  如果真要是能代表国家形象的话,朱代东倒认为,必须对中村行二严肃处理,中国现在可不是解放前,外国人犯法,能没事?而且为了招商引资就能犯法?不说其他法律,中村行二至少就违反了去年才刚刚实行的《劳动法》。劳动法规定,企业每个月的加班时间不能超过三十六个小时,按马达厂的上班时间表,恐怕一个星期就已经超过了三十六小时。另外打骂、体罚工人,就这些,中村行二还敢说他是正当防卫?
  刚到县政府,王力军的电话也打来了,让他回来后,马上过去一趟。
  “代东,我知道你很想为工人谋求福利,但也要顾及中村行二是日本人身份的事吧?你今天说要拘捕中村行二,这话可就有些过了。”王力军微笑着说。
  “书记,以后来我县投资的,可能还会有其他外国人,难道我们的法律对他们就没有约束力?这要是传出去,影响的可不仅仅是雨花县的声誉。”朱代东说。
  “怎么会呢?我们要为外来客商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投资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招商引资,像你现在这样搞,开发区的客商都要跑光了。”王力军沉声说。
  “如果不处理,才会令客商担忧。”朱代东叹了口气,说。表面上看,王力军的做法,维护了客商的利益,但同样,也会给别人造成一种感觉,雨花县没有一个公平的投资环境。对一个没有公平可言的政府来说,迟早会被人当成一个笑话。
  “这件事还是在会上议议吧。”王力军说,既然说服不了朱代东,就只能上常委会。
  常委会在第二天早上八点举行,朱代东来的时候,除了手里拿着个茶杯外,还夹着份古南日报。一把手历来都是最后一个到的,而朱代东这个未来的二把手,则比王力军稍稍提前了一点。要拿捏好这个分寸,对别人来说很难,甚至还要专门派个人盯站一把手,但对朱代东来说,就是伸伸耳朵的事。
  照例,常委会上,讨论人事的事情最大,排在前面,中村行二的马达厂一事的处理意见,放到了最后。前面朱代东的表现也很正常,绝对摆得正自己的位置。
  县委办主任岳德胜首先介绍了马达厂罢工的原委,在说到中村行二的情况下,岳德胜虽然言辞闪烁,但他的意思总算是都表达了出来。岳德胜身为王力军的得力助手,他的意思,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王力军和想法。
  原本对于这件事,赵金海这个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最有发言权,中村行二有没有犯法,值不值得拘捕或拘留,他的意见最专业。但最先发言却是宣传部长蔡君浩,“中央和省市一直在强调,要努力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因此,对于中村行二的行为,我们得区别对待。”
  “蔡部长,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是空话还是实话?”赵金海看了他一眼,问。
  “这当然是实话。但法律也不外乎人情嘛,何况中村行二的身份还是外国商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局势控制在县内。如果你们处理了中村行二,他肯定会不服,到时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外交纠纷来。”蔡君浩缓缓说道。
  “你的意思,这个中村行二就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赵金海冷笑道。
  “赵金海同志,县里要顾及大局嘛。不要说我们雨花县,恐怕就是整个古南省,建国以来,大家有没有听到过哪家企业发生过罢工?不是中村行二摸不得,而是罢工这件事碰不得啊。”蔡君浩说。
  蔡君浩的言论在常委会上占了主流,处理一个中村行二对雨花县没有什么好处,相反,还会因此引发严重后果。正如蔡君浩所说,中村行二不算什么,但是罢工却不可小觑。
  对于出现这样的结果,王力军很满意,毕竟像朱代东、赵金海这样的人,也只占了一小部分嘛。就算是彭明、曹长宽、孟忠明等人,今天也看清了形势,处理中村行二,对雨花县来说,弊多利少。
  “代东同志,你有什么看法?”王力军像个得胜的将军一样,环顾四周之后,视线定在朱代东的脸上。
  “我知道大家的意思,都是想把这件事捂下来,特别是罢工这件事。可这样的事,能捂得住吗?大家可以看看今天早上的古南日报,马达厂的事上报啦!”朱代东把手中的报纸推到桌上,在第一版上,一行黑色的粗体字非常醒目:《外资企业的生存与集体抗争》。
  王力军心中一惊,马上起来细读,幸好上面并没有提及雨花县,但对于马达厂的事说得很详细,就连中村行二因为在厂区巡视时,发现员工精力不集中,而动手打人的事,也报道了出来。虽然雨花县的地名没有说出来,但中村行二这几个字,却是写得明明白白。
  王力军深深的看了一眼朱代东,刚才看到朱代东身边摆着的报纸,还觉得奇怪,没想到他却搞了这么一手。
  “我以为大家都看了这篇文章,但现在看来,显然没有。”朱代东把报纸递给岳德胜,让他抓出重要段落,朗读了一下。
  赵金海原来很愤怒,已经准备在会上发火,但听完之后,向朱代东投去了一个胜利的微笑。
第331章
峰回路转
  王力军听了报纸上那篇文章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给市里主要领导汇报,这件事已经捂不住了,现在问题已经不是罢工和日本商人,而是如何应对上面的问责。王力军有些懊悔,以前做任何事都有二手准备,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应对如流。但是这次,也许是中村行二的日本人身份,又或者他总是有意无意的把领事馆带出来,制造外交纠纷,王力军实在不想承担如此“恶名”,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自己不自觉的就站到了中村行二这一方,而且还很坚定。
  现在既然省报很详细的把马达厂的罢工事件捅了出来,而且还没有提前跟市里和县里打招呼,这就有些不正常。一般像媒体报道地方政府的痛脚,都会提前知会一声。让你们有个时间去准备,但这次却没有!王力军还没从这突然袭击式的报道中回过神来,市长黄子良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王力军,你怎么搞的?还有没有一点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黄子良在电话里,厉声说道。他现在的心情,就跟老婆总是最后才知道老公偷情一样,要多坏有多坏。而且最严重的是,这个消息还是长辈告诉自己的,这就让人更加难堪。如果真是偷情事件,黄子良身处其中的话,恨不能一头撞死。
  雨花县马达厂发生罢工的时候,黄子良就在开发区参加玩具制造公司的投产庆典仪式,当时他注意到了王力军跟朱代东的异常,但没有多想。作为市长,抓大局抓全面,雨花县的事自然有雨花县的干部去负责。
  但马达厂的事却不是小事,涉及到工人罢工、涉及到日本客商打人、涉及到工人被剥削,这哪一样是小事?但雨花县却不请示、不汇报,还有没有把自己这个市长放在眼里?记得钱飞虎省长当时也在,如果让钱省长因此而对雨花县甚至是整个沙常市有意见,那就太得不偿失了。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件事已经传来,这才是让黄子良最气愤的地方,你们雨花县如果真有能力,那就把马达厂的事,处理得滴水不漏啊。
  偏偏这件事却被自己知道了,不但自己知道,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而且最令黄子良不满的是,他还是从其他渠道知道的,而这个渠道,却是他最不想看到的。虽然人家的文章里,没有指名道姓点出雨花县,但中村行二这个鬼子的名字却写了出来,明眼人一看,谁不知道?
  而正恰恰是因为这个名字,让省里的一位老领导刘老给自己打了电话,这位老领导虽然已经退休,但却是黄子良真正的老领导。黄子良之所以能当上沙常市的市长,老领导居功至伟。而且老领导还是个老八路,当初真刀真枪的跟日本鬼子打过,手上还沾过日本兵的血。当初为了打日本鬼子,是为了不让中国人被压迫,怎么,现在解放了,日本人又骑到咱中国人民的头上来了?
  今天的报纸,老领导也看了,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因此,等自己刚一上班,老领导的电话就非常准时打到了办公室。
  老领导只说了一句话:“老子当年打日本鬼子的时候,就是不想让鬼子骑到中国人的头上,现在可好,都解放四十多年了,日本鬼子又骑到中国人民的头上来了?”
  黄子良当时无言以对,他不了解情况嘛要,如果要按报纸上说那样,中村行二可不就骑在中国人的脖子上?但在没有向雨花县问清情况之后,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唯一可以说的,只有向老领导保证,一定会处理好马达厂。老领导对黄子良的回答尚属满意,但黄子良知道老领导的性格,既然这件事他过问了,以后就一定会跟进,一直到事情结束为止。老同志对任何事情都高度负责,这一点黄子良深有体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