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在上(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477

  而更为可怕的一点是,蓝诺行率领的队伍,按照最新消息来看,正冲着建都而来!
  北边的主力军团,根本没有办法、也来不及回防了。
  以当下,建都这里的防御力量,能抵挡住蓝诺行?
  吴国人自己都没有这个把握。
  于是……在蓝诺行率领的千人军团,距离建都还有五千里的时候,一条消息,传到了蓝诺行、陆茗朝的耳朵里:
  吴皇跑了。
  吴国皇帝孙青杨,带着众位朝廷大员,离开了建都,西行而去,并且带走了很多的高级修士,作为护卫。
  并且,在临走之前,他们几乎搬空了建都。
  建都单独一座城市的规模,可能比燕都还要更大一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想要彻底将这么大的一座城市给搬空,还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恐怕绝大部分的浮财、重宝,肯定都被带走了。
  而剩下来的建都……倒也不算太空。毕竟,还有很多没有办法跟着吴皇跑的人。
  但也正是以为内如此,这带来了更大的混乱。
  原本就因为敌人兵临城下,显得人心惶惶的建都,在吴皇、乃至于吴国朝廷都整个跑路了之后,那就更是在一夜之间,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外部压力、内部失去秩序……完全失控了的建都,在几天的时间里,就变成一片人间地狱。有人趁机兴风作浪,掠取财务,互相杀戮。有门路的,跟不上朝廷的撤离,也先跑路了;还有一些人,则起了些别的心思,准备在蓝诺行率领的燕人到了之后,开门投诚;就算是被任命为留守,被下达了拼死抵抗到底的建都守军,此刻也是士气低落得可怕。
  到现在这个形势,谁还看不出来,被留在建都城的,就是被放弃的意思了?
  纵使,吴国朝廷还是留有一员甘心赴死的大将,镇守此处,但这也只能说是意思意思了,对于大局,不会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
  在蓝诺行真正率队抵达之后,当天夜里,建都的城门,就开了。
  先是西门开了,大批的人开始跑路;紧接着,东门也开了,有人捧着留守大将的首级,出来向蓝诺行投诚。
  当众人进入到吴国皇宫,看着那一片萧条的景色时,才反应过来——偌大一个仙国,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他们攻克了皇都。
  看着旁边,跟随着的那些诚惶诚恐的吴国人,陆茗朝有些感慨。
  “这也太轻松了,我以为我们要连番苦战,方才能够有机会夺下泼天大功,却没想到,从登陆以来,我们甚至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还没有打过,就已经到了此处了……”
  旁边还有接嘴。
  这些胜利者的言语,让周边的那些吴国人,感到脸上辣辣的。但在已经做出了决定之后,他们又怎么可能因为这一点心理上的不适,就再度转变心意呢?
  但,在现场,还有一位即是胜利者,又是吴国人的存在。
  蓝诺行。
  听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忍耐不住,挥动了一下手中红白双色的蒲扇,一团仙火,随风而上,在天空中炸开成了一朵烟花。
  众人当即闭口不言。
  ……
  这些场面,陆青全看在眼里。
  陆青当然也知道,这场灭吴之战的重点,肯定是在这只小分队的奇袭上。指望齐国大军,那是做梦。
  在战争开始之后,他虽然是两边跑——其实也不费什么功夫,开启历练模式,换个目标传送一下就完事了——但主要精力,肯定还是放在了突袭小队这边的。
  他早先,在做出这样的声东击西、精锐小队由法相搞人率领,进行突击的决定时,那当然是觉得成功几率比较大,否则也不可能将这样的精锐小队,拿到前线来送。
  然而,事情的顺利程度,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太过于出乎意料了。
  吴国的抵抗意志,弱到令人发指。
  他们并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实际上,陆青知道,吴国早些时候,就已经在跟西边的楚国联系了。虽然,两国之前刚刚爆发了一场冲突,楚国对于大吴,也是虎视眈眈,当他们是一块肥肉。但到了如今的地步,也不是考虑那么多的时候了。
  这是灭国之危,更何况,向楚国声明唇亡齿寒之道理,当然也是有用的。毫无疑问,燕国跟齐国的皇帝现在都姓陆了,这样的一个巨大的联合体,以及燕国表现出来的力量、陆青的力量,都会让原本还算平衡的九国之间,出现巨大的战略失衡。
  原本,秦国在西方世界的咄咄逼人,就已经让人们很担忧了;结果,秦国还没搞出来什么特别大的动作呢还,东边,燕齐两国先融为一体,然后还一副鲸吞吴国的样子……
  真要是成了,整个世界的东方,从北到南,三个大国合为一体,那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可怕力量。
  楚国只要还有点雄心壮志、或者说聪明一些,在南边挺吴国一手,就是很理智的选择。
  但吴皇当下这一手西行逃窜,却是很致命的。
  虽然,兰若兴带领的燕国奇袭小队,平均实力强大,但总归数量太少了。只要吴国铁了心防守,收缩周边一切之力量,归于建都城内,借着此处强大的灵脉和精妙的阵法,哪怕己方没有法相修士存在、对面有蓝诺行,那也不是真的一点守得希望也没有。
  毕竟,燕国的奇袭小队,人手是真的不够。
  不说守住一辈子吧,至少扛得时间久一些,扛到楚国大军来救,总归问题不大的。
  但是可惜,吴皇比想象之中要怂不少。
  原本,陆青还有个第二计划。要是打建都打不下来,那就让蓝诺行带队,尽快北上,跟惟云率领的齐国大军一起,南北夹击,将吴国在扬州防线的主力部队,给歼灭掉,那也是一条可选的方案。
  说实在不行,陆青也可以兑换出来一个复活兑换项,然后降临现场。
  吴国布置起来的扬州放线,纵使再怎么坚固,也不可能扛得住陆青带队、三个法相的猛攻。
  尽管奇袭小队的目标,达成得很顺利,但是这个计划也用不着放弃。
  攻占建都城,具有巨大的意义,但同时,击溃、乃至于歼灭在扬州前线的吴国主力,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只不过,原本只是敲山震虎的一次突袭行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之后,对于后续的计划肯定会有更大的帮助。
  ……
  建都城被攻占、吴皇带着朝廷,仓皇西逃,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扬州前线。
  军心大震。
  而后,他们还听说,蓝诺行率领的队伍,并没有老老实实的在建都城里面呆着,而是离开了城市,到了外界,开始四处扫荡。
  而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扬州前线这里的后勤补给,变得断断续续了起来;半个月后,更是直接停掉了。
  这对于前线战事,那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前线,吴国的大军,可是面临着惟云非常大的压力的。
  甭管齐国人再怎么出工不出力,总归是在不停的攻打着的。互相之间,直接的人员战死,那还可以且先不论,受伤的情况,总归不会少。
  而受伤,总归是需要各种医疗物资跟得上来,才能够更好的救治的。
  哪怕不算疗伤物资,大量修士在连翻的战斗之后,能量储备的消耗,也绝不在少数。而这些,如果不用丹药、灵石,想办法给找补回来的话,就得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静修调养。
  而在压力颇大的战争之中,那显然是没有这种条件的。
  物资不足,再加上都城被破、皇室跑路,种种这些因素叠加起来,让扬州前线的吴国将士们,不可避免的士气低落了下去。
  人都是惜命的。
  在防线的边缘地带,一些战斗意志不够坚定、本身也不算吴国精锐、只是由一些小门小派小家族的修士组成的队伍中,已经出现了修士叛逃的迹象。
  丧失战斗意志的他们,直接跑到对面去投向齐国,那倒还不至于,但趁着某些无人注意到的时候,向南溜走,却已经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了。
  发现了这一点的吴军高层,也想了办法。他们处死了不少人,乃至于包括一些监管不力的中高层,也受到了很严厉的处置。
  在这种手段之下,他们才勉强制止住逃兵潮的出现。
  可纵使如此,谁也不能否认,扬州前线已经没有办法维持太久了。
  任何的防线,想要保持坚固,硬件设备上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人心。
  没人守的防线,是坚持不住太久的。
  而这种情况,在蓝诺行率领着一支三百余人的精锐队伍,出现在了扬州南部,突然袭击了吴军后备大营,斩杀上千人,一把仙火,将吴军于扬州,辛辛苦苦搜刮了、储备了很久,准备用作于长期作战的物资都给焚毁了之后,到达了巅峰。
  更为主要的一点,蓝诺行亲手杀死了一个叫王龙昌的吴军大将。
  这王龙昌,是坚定的主战派。
  多种因素之下,吴军出现了第二次逃兵潮。
  而这次机会,惟云和蓝诺行,就不愿意在放过了。
  有情报确认,楚国的大军已经在动员,先头部队,已经从西边,进入到了吴国的境内。
  战事若不速速终结,后续的发展,可不是陆青想要看到的。
  约定好时间、地点,惟云再度亲自上阵。而这一次,伴随着她一起进攻的,是齐国世家中那些已经完全投向了陆氏的家族修士。他们可相对来说,在听从命令上可要强得多了。
  陆朝和与惟云,已经明确下令,要求不许惜力,全力猛攻。
  而在战事进行得最激烈时,从后方,蓝诺行突然出现。
  虽然,他没有带人来,但就独自一人,展露法相,以通天大火,淹没而来,那威势也是够可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