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在上(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477

  首先,当下是在战争状态。这种状态之下,做一些非常之事,就比较方便;另外,陆朝和当这个皇帝,也当了有十来年了。且先不说他的手腕到底有多强,背靠燕国作为外援,有惟云这位法相高人直接常年在齐国给他直接撑腰,最主要的是有陆青这个名声就已经算得上是横压一世的亲爹存在,他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容易。
  甚至,都不需要他做太多,齐国的世家之中,自然而然就会有识时务者,投向他。
  他的地位,比起刚出刚刚上位的时候,已经稳固太多了。
  两个原因加起来,足以让陆朝和,在惟云的支持之下,做一些之前不太好做的事情。
  说归到底,无非四个字:清除异己。
  听话的,留下,好好做事,说是什么是什么。该有的纪律性、组织性,都不能少。要不然,失去地位、被打散编制、乃至于整个家族彻底失势,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反抗者当然众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非常血腥的镇压与清洗了。一方面是有惟云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蓝诺行带来的那上千位,来自燕国的高级修士,也全都是陆朝和坚实的后盾。
  这一波清洗,陆朝和还真没有半点心慈手软。
  七天之内,被宣判处死的齐国修士,足有四千余人。这个数量,都快赶得上之前齐国军队,在扬州防线上的总阵亡数了。
  并且,其中高级修士的数量,很多。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陆朝和执行的这场清洗行动,主要目标就放在了那些不听话的、以前就喜欢阳奉阴违、此番在战场上表现又非常糟糕的家族的领导者们的身上。
  而在这样残酷、血腥的肃反之下,剩下的人,自然而然也就一个个不敢再多又废话,在恐惧之下,只能乖乖听话了。
  其实,陆青并不想要搞这种恐怖政治。但有的时候,不来这么一下狠的,就是解决不了问题。
  那就长痛不如短痛了。
  当然,这件事情也并非不是没有副作用。
  消息传回齐国国内,恐怕会引起一些轩然大波。
  为此,燕国的一支军队,主体由小部分青峰门修士、大部分云霄宗修士组成的队伍,急速南下,进入到了齐国境内,并听从大齐女皇孔安洋的命令,随时准备弹压国内情况。
  说道孔安洋,陆青对于这个儿媳,也是有所信任的。
  她显然很珍惜这个原本完全不可能跟自己有关系的皇位,她也很聪明,能够意识到,就算是孔氏真的复辟了,自己不仅跟皇位没什么关系,怕是连命都难保。
  在过去的十年间,她非常配合陆朝和,并且心态上,也非常明确的向陆家靠拢,中间还跟陆朝和一起回过一次玉烟山,拜见陆青。
  而这一点,从系统中,家族人员名单里,看到的她的忠诚度并不低这一点,也能够体现出来。
  此番,借着燕国军队作为外援,齐国的国内局势虽然一度变得很紧张,而且某些地方切切实实的出了一些乱子,但总归还是能够被孔安洋压下来的。
  至于另外一件事情,就完全没办法了。
  风暴的核心,是在于出击的齐国大军这里。当下,本质上还处于战争状态的齐军,内部出了这么大的变故的情况下,肯定没有办法再继续出战了。
  也没有那个必要,当下收获的成果,已经足够多了。暂缓下进攻的步伐,转为守势,先解决内部问题,同时巩固既得成果,也不失为一件明智的事情。
  而这所谓的转为守势,守的当然不是已经崩溃的、根本无力再组织起来的吴人。
  他们要守的目标,是在西边虎视眈眈的楚国人。
第四百三十六章
楚魏异动
  对于燕齐联军内部发生的事情,楚人当然也是有所察觉的。
  如此之好的机会,他们自然不可能轻易的放过。
  楚国的先锋军,本就已经很早就从吴国的西部入境了,只是,燕齐联军一时势大,且自身国内动员起来的力量,还不算太充沛,他们一时之间并不敢上来惹事儿。哪怕是接收了吴国皇室和朝廷,那都是小心翼翼的,甚至有点心惊胆战的意思,生怕惟云和蓝诺行两个法相高人,直接杀到脸上来,甚至都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
  可随后,燕齐联军内部爆发的这种清洗与内乱,却让他们动了心思。
  惟云和蓝诺行两人,在这场内乱之中,当然不至于会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然而,修士大军作战,依靠的也不仅仅只是高级修士而已。
  高级修士当然非常的重要,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低等级的修士们,依靠数量优势、依靠阵法的力量,总能对付一二。
  更何况,楚军又不是一个法相都没有。楚国大国师斐频,那可是已经抵达了前线的。
  而后续,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更多的部队,也已经完成了集结。同时,他们还可以借助的吴皇的影响力,在吴国境内,寻找更多的盟友。
  吴国朝廷的主力军,确实已经被打散了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丧失了一切的战争潜能。好歹是九大仙国之一,屹立不倒数千年时光,甭管眼下惨成什么样子,最起码的底蕴,肯定还是有的。不管是沦陷区还是非沦陷区,吴国官方残余的力量、地方势力、一些门派……这些,都是可以借助的力量。
  吴皇、吴国朝廷这个名头,对这些人,还是有比较强的号召力的。
  再加上燕齐联军现在自乱阵脚,恐怕无心作战。
  多种因素叠加之下,斐频觉得,自己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他跟蓝诺行不是没打过交道,那家伙,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曾经吴国在巅峰时候的国力,于九国之中也是偏垫底的,楚国跟吴国的关系算不得好,两个国家之间,也没少产生冲突。而每一次,吴国都是偏吃亏的那个,蓝诺行光公开败在他斐频手里的次数,就有两次了。
  那两次,还好是蓝诺行跑得快,而且后面有吴国军阵在。但尽管如此,斐频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自己再狠下一些心、不顾及自己受伤、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起码有七成把握,能够当场将蓝诺行杀死。
  至于惟云,斐频虽然没有打过交道,但是他曾经跟夏沧对上过。斐频自认,自己的实力,跟夏沧大约是五五开的水平。而惟云,上次跟夏沧对上,完全是属于被压制的。
  换而言之,在斐频的估量中,就算是出现了最糟糕的情况,齐国大军恢复了作战能力,两军实打实的公开公平对垒,那固然对方有着两位法相坐镇,楚国大军可能讨不到什么好处,但至少在自己的带领之下,全身而退总归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左右衡量之下,楚军动手了。
  他们在吴国的西边,大举进军。
  他们的进军步伐,也并不冒失。步步为营,而且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
  在吴国的西部地区,燕齐联军还没有来得及染指。这里,还基本保持着吴国的统治——当然,这是失去了中枢的、已经陷入混乱之中的地方统治。
  而打着吴皇的旗号,以吴国盟友的名义,进入到这些地方的楚国军队,自然也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反抗,很顺利的就将这些地方,给接管了下来。
  这些被接管的领地,楚国立即就展开了相应的管理。
  是管理,而非治理。
  他们的管理,是很强硬的、直接以强大的军事压力,扶持当地的代言人,并以此,调集当地的人力物力。一方面是能够更好的供给军队,另一方面,也是能够直接组建起来一支仆从军。
  这只军队,当然全员都是当地的吴国人组成的。他们,打着护国军的名号,但实际上,几乎就相当于是楚人拉出来的一支给他们当炮灰的队伍。
  所谓‘护国军’,修士的平均实力水平,是非常堪忧的。而且,不管是装备水平,还是他们的配合默契程度,也都同样很差。
  而唯独可以拿出来说的战斗意志,其实也很令人担忧。
  固然,不排除确实有一些慷慨激昂之士,因为国家的沦陷而心生愤恨,决定从军,与楚人一同作战,将齐国人、燕国人给赶出去。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跟他们站在一起的楚国人,一样不安什么好心。自己完全就是被楚人拉出来作为挡枪的角色,是炮灰。
  都被人拿来当炮灰了,还指望能有多强的战斗意志、多高的士气?
  但甭管怎么说,这批被组织起来的‘护国军’,至少在数量上,是非常庞大的。
  而楚国在西边,每进一步,所谓的‘护国军’的数量,就会更进一步的膨胀一分。
  转眼之间,他们进入到建都城所在的江州边境的时候,连带着‘护国军’和楚军主力,数量已经来到了近二十万人。
  这就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了。
  而他们陈兵于此,没有再更进一步,那是在等待更大的压力。
  魏人,也有动作了。
  在过去的很多年,魏国一直都在承受着北边和东边的双重压力。曾经堪称在修行界东边,最强大的一个仙国,在上一次的魔乱之后,萎靡不振到了如今了,甚至在那场战争之后,还向魏国割让了大片的领土。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甘于如此。
  魏国的国力,还是强盛的,同时他们还拥有两位法相高手,其中的大将军夏沧,更是曾经在东方世界堪称无敌的存在。
  当然,这一切在陆青横空出世之后,被改写了。
  但如今这个机会下,魏国人并不甘寂寞。
  他们才是那个最不愿意看到吴国也落入到陆氏手中的势力。如果那样的话,他们等于从北到东再到南,被全面包围了。
  于是,趁着楚国出动的这个时机,魏人也组织了一支数量只有两三万,但其中却包含了很多菁华的队伍,快速南下。
  领军者,是宣武侯郑宇!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主动进攻
  南边的形势,转瞬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变化。
  这种变化,甚至让远在燕都的大燕皇帝陆朝熙,都觉得有点坐不住了。
  他按照计划中的,给陈兵于大河、颍州的燕国军队下令,向南威逼魏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