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92

  第二天一早,宋志清依旧没有太大动作,既不敢对李悠展开进攻,也舍不得离开,只是驱赶了一批流民前来试探,却被云州团练一个冲击打了回去。派出手下将领盯着敌军的动向,李悠把周伯符和潘凤叫到了校场之中,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检验一番沥泉枪的威力了。
  “咦,将军从何处弄来的这柄长枪?看起来倒是颇为不凡?”周伯符看到李悠拿出的沥泉枪,不仅眼前一亮,连忙上前仔细打量,在得到李悠的允许后拿到手里试了几招,这杆长枪的分量和手感让他大为满意,看他的样子要不他用惯了大刀,定会厚着脸皮向李悠讨要。
  “今日就让我用这杆长枪会一会你的陌刀!”说罢李悠接过长枪挽了个枪花,向周伯符邀战,“若是你赢了,我这里有大礼送上!”
  本性好战的周伯符这几日没过够隐,听到这话哪还忍得住,立刻挥舞陌刀向李悠攻来,双方你来我往打了个痛快。
  沥泉枪枪去如龙,在李悠手中舞开来如同金蛇狂舞,顿时将周伯符罩在其中,周伯符也不甘示弱,挥舞陌刀一一将李悠的进攻挡开,更有余力反动反击。
  果然是好枪!李悠感到在握住沥泉枪时,他的脑海无比清楚,丝毫没有慌乱之感,看来这杆宝枪除了格外锋利之外还有让人冷静的作用,这在战场上可是极其重要的。
  有了沥泉枪的帮助和提升到56点的武力值,李悠比上次多坚持了三四十招方才落败,让周伯符大为吃惊,“将军的武艺为何进展的如此迅速?再过一阵儿我怕是就要落败了。”
  只要再多经历几次任务,打败你不是理所当然的么?李悠笑笑没有接话,“既然是本将军输了,那么刚才许下的好处理当兑现,你且过来坐下,我与你说说这陌刀的用法和陌刀队的训练……”
  接着李悠细细地给他传授起从李嗣业哪里学来的技艺,听得周伯符连连点头。
第377章
自投罗网
  上次在睢阳之战后,李悠只和李嗣业匆匆一会,没说几句他就跟随张镐前往他出平叛了,李悠仅仅了解到一些陌刀用法的皮毛,而这次就完全不同,从碎叶城中出发到达怛罗斯城,再从怛罗斯城返回长安,俩人朝夕相处数月有余,足够他将李嗣业肚子里的秘诀掏的一干二净,更别说还能亲眼目睹李嗣业指挥陌刀队和黑衣大食作战。
  所以李悠这一次才算是完全掌握了陌刀队运用的所有细节,现在一一给周伯符说来听得他激动不已;他倒是没有对李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将这些东西拿出来,他也是将门勋贵出身,知道这些都是每个家族秘不外传的要诀,哪有一开始就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的道理?若是有人想跟着他学他们周家的带兵手段,他也肯定会对对方试探再三,确定对方不会对他们周家存有二心才慢慢地传授这些知识,说不定到最后还要留上一两手以防万一。
  像李悠这样才接触了短短一年时间就将这么多的秘诀倾囊相授的做法实在是太厚道了!因此周伯符也打定了主意,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既然现在自己已经归属于李悠手下,那么我就该完全忠诚于他,即使将他他要扯旗造反我也应当站在最前方,即使将来他和京中周家的其它支脉发生冲突,我也该尽心劝说他们归降,如果……他们宁死不从的话,那么我也只好和他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了!他们落在我的手中或许还能有一条活路,若是让别人去,恐怕他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悠没想到自己如此举动却收获了周伯符的绝对忠诚,不过这笔生意对周伯符来说也不算亏,李悠所传授给他的可是足以为他们周家带来数代富贵的不传之秘啊!
  接下来数日,周伯符干脆将领兵出战的事情推给别人,自己一有时间要么缠着李悠追问各种细节,要么手持陌刀在校场之上演练武艺,要么召集自己的陌刀队实验新学来的训练方法,一时间忙的不可开交,就连李悠找他比武也是能拖就拖。
  李悠大军将混元教挡在了云州城外,让云州城内的官绅长长松了一口气,他们对姚广孝的要求不敢有丝毫马虎,不断从云州城中征集粮草衣物送往李悠的军营之中;同时司马错和李令月也没有闲着,他们借着搜查混元教徒的借口慢慢削弱着云州官绅的实力,不断有赫赫有名的士绅因为牵扯到混元教的事情而被捉拿下狱,他们留下的财富和权力也很快被亲附于李悠的人手所掌握。
  而逃出云州城的陆立云对此一无所知,他现在已经早已不是当初那副富家公子的模样;从云州城出来后,他按照陆彬谦的叮嘱,从密道出口的那间屋子里取出易容改扮的衣服、散碎银子和干粮饮水,打马就向京城的方向奔去。
  可惜现在大魏上下早已不复当初的太平年景,他骑马奔行了不到百里就遇到了开山立柜的土匪,不仅抢走了他的马,还打算杀人灭口;好在陆立云还算机灵,舍身跳入山下的大河之中方才逃脱一条性命,可是他随身的银两干粮却也因此遗失殆尽。
  顺着江水漂了十多里地,陆立云方才找到机会爬上岸来,此时他又冷又饿实在无法坚持下去,幸好遇到河边的打渔人家给了他一碗热汤才让他缓过劲来。
  心念家人平安,他顾不上过多歇息,第二日一早就继续踏上了寻找王同知求救的道路,昨天虽然丢掉了大部分钱财干粮,可陆彬谦此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十分充分,他新换上的鞋子里还藏有几张银票,勉强可以让他支撑下去。
  吸取了被抢教训的陆立云不敢再显露钱财,只能偷偷地兑换了一点银两,买点干粮充饥,也不敢再购买马匹,只能散开头发、扯烂衣服扮成流民;可即使这样他一路上也没少受折磨,步行艰难且不去说,更要命的是同行流民那发绿的眼睛,沿途小吏的敲诈勒索……若是放到以前,陆立云定会让他们好看,可是现在他只能委曲求全咬牙忍受。
  行了七八天的功夫,陆立云进入钱塘境内,到了这里他愈发的小心了,这掌管钱塘的昌华伯钱家和李悠可是世交,若是让他们知晓自己的身份,说不定会立刻杀人灭口。
  功夫不负苦心人,挣扎多日的陆立云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新任云州同知王机的队伍已经到了前面的小镇,陆立云似乎看到了陆家翻身的机会,连忙不顾劳累连夜赶去。
  “烦请通报一声,晚生想要拜见同知……”走了整整一夜,陆立云终于来到了王机下榻的驿站之前。
  “滚,哪来的叫花子,也敢打扰我家大人休息?”往日即使云州知府的府邸,陆立云也是想进就进,谁料今天话还没说完就挨了一脚。
  被踹倒在地的陆立云这时才想起自己现在的处境,蓬头垢面、衣着褴褛,那还是当初那副翩翩公子的模样,活脱脱的就是一个乞丐。
  等我夺回陆家产业,定要让你好看,陆立云狠狠地瞪了方才踹他的仆役一眼,将此人牢牢记在心里,然后退到一边静静等候王机的出现,既然没办法进去就只能守株待兔了。
  过了半个时辰,众多仆役拥着一名青年才俊从驿馆之中走了出来,陆立云立刻扑过去,冲破众人的包围一把抱住王机的大腿,“同知大人,请为小民伸冤啊!”
  “哦?你是何人?为何向本官伸冤?”王机制止了扑过来的仆役,和言语色地说道。
  他这幅姿态让饱经折磨的陆立云如沐春风,似乎看到了希望,连忙一五一十将当日的事情说了出来。
  “本官知道了,本官定会给你一个公道。”王机正色说道,说罢让人将陆立云扶上身后的马车随他一起离去,同时悄悄地给车夫比了个手势。
  行不多时,车队在一个人迹罕至处停下了,身后车夫来报,“大人,哪位陆公子方才归天了!”
第378章
众正盈朝
  “哎,可惜了!”王机微微叹道,“陆家勾结叛贼,为乱云州虽是证据确凿,不容置疑;但此人身为富贵子弟,却也吃得了这么多苦,跋涉数百里地来向本官伸冤;其罪恕无可恕,其行却堪称至孝,现在既然归天了,余罪就勿用追究,在附近找个地方将他安葬了吧!勿要让此等至孝之人每个着落。”
  “是,大人!”那名仆役躬身行礼,制止了前进的车队,稍倾几名仆役带着工具下车,来到路旁的树林之中麻利的挖了个坑,用一卷破席子将陆立云的尸首卷起丢在里面,埋上一层薄土了事;他的坟墓虽显得草率,但也比陆彬谦、陆立鼎等人身首异处要来得好。
  做这些事情耽误了王机小半个时辰,等安葬完毕队伍再次前行;王机掀开马车的帘子,遥望着京城的方向,自己算是从这座泥潭中走出来了,不知道京中如今到底是何等模样。
  京城,皇宫大殿之上,新一天的朝会正在举行,没了丘元德等诸多勋贵,朝堂之上大多是世家和寒门出身的文官,这让杨介夫等人心情大好,大魏开国一来两百余年的政治格局被他们一朝颠覆,从今往后大魏就都是文官掌权的时代了。
  太后高坐珠帘之后,看着温顺的坐在宝座上的小皇帝,没有李圭在位时的诸多争执,如今皇室和文武百官的关系亲近了不少,这让她大感欣慰;当然,这种手掌天下权,一言可决生死的感觉也让人为之迷醉。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太后的亲信太监手把拂尘向前一步,对着台阶下的文武百官大声喊道,朝列之中顿时响起一片骚乱。
  稍倾,刚刚由兵部尚书转任太尉的袁汝夔双手执笏出列奏道,“启禀太后。陛下,臣太尉袁汝夔有事起奏。”
  “准奏!”一个沉稳的声音从珠帘后方传来,宝座上的李冲眼观鼻、鼻观心,乖乖地当着自己的吉祥物,对于眼前的一幕不敢有丝毫异议。
  “恭喜太后,贺喜太后,仰仗太后洪福,前南阳知府、现河东四府讨贼大使张果昨日传来奏报,河东四府乱贼已被彻底平定,贼酋尽数落网,并无一人逃脱,河东四府终于恢复安定。”袁汝夔此刻直接将皇帝抛到一边,对着太后奏报起来;从李冲现在的位置来看,他的眼睛刚好落在袁汝夔的屁股上。
  不等太后有所回应,又一个屁股出现在李冲的眼帘之中,“臣兵部尚书王季和恭贺太后,正是太后垂帘听政,清理朝政,张果方才有此大胜!太后宽厚仁德,我大魏中兴在望矣!”他直接拍起了太后的马屁。
  这些日子为了李圭的葬礼、李冲的登基大典忙的不可开交,又有太平郡主府突然失火的噩耗,折腾的太后极其头大,现在可算是有个好消息了;太后欣喜地说道,“此乃诸位爱卿举荐有功,那张果何时还朝?哀家要见一见这位平贼的功臣,厚加封赏。”
  太后虽然不通军事,但也知道眼下大魏的名帅宿将都被李圭葬送在了御驾亲征途中,现在出了个能打仗的张果,似乎让她看到了一线希望,若是将他调回京城掌管京营禁军之事,或许正为合适。
  袁汝夔愣了下,自己本想稍微讨好下太后,却没想到得来了这样一个结果,那张果和自己可不是一路人马,若是他进京来,必定会分去自己手中的权力,这可不是好消息,他心思电转很快有了理由,“启禀太后,这河东四府的乱贼虽然已经平定,但也有些残余贼寇遁入东边的河南道,臣已下令张果尾随追击,以免乱贼祸乱河南道,一时之间张果却不好回京!”
  用这个理由堵住了太后召唤张果进京的想法,事关平贼大局太后一时间倒也无话可说,只能命人写了封圣旨勉励张果几句,再把他的散阶、勋位升上一升就此了事,至于众将士的封赏只能暂且放到一边,如今朝廷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了。
  如今看来将能征善战的张果放到河东四府也不完全是好事啊,将来他回到京城,又会多出一名和自己争夺权力的干将;日后还是将拨付给张果的粮草补给卡一卡,暂且延缓下他平贼立功的速度,袁汝夔和王季和交换了个眼神,彼此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太后,臣要弹劾云嘉团练使李悠,张果区区一名文官都能快速平息河东四府的贼寇;这李悠本为勋贵出身的武将,到达云州数月却一无所获,更不断骚扰地方士绅,定然心怀不轨!”参知政事胡松年出列奏道。
  “太后,张大使前往河东平叛,手下有数万兵马,而嘉州伯前往云州却只有数百禁军随行,所需兵力皆要在当地征兆,新兵召集训练都要时间,这又岂是区区数月可以做到的?”朝堂上硕果仅存的勋贵丘尚俭连忙出列为李悠辩解道。
  众文官一见如此立刻蜂拥而上驳斥起丘尚俭来,丘尚俭虽落了下风可依旧梗着脖子不肯退缩,太后对此也极为头疼,最后只能决定下旨催促李悠一番。
  处理完这些事情,太后已经深感疲惫了,正要宣布退朝,却见杨介夫转了出来,“太后。陛下,老臣有本启奏。”
  “杨相国有何要事?”对待这名朝堂重臣,太后的语气也温和了许多,按耐下烦躁,凝神倾听起来。
  “太后,依照大魏祖制,但凡新皇登基必有恩科,如今马上就要过年了,理当传诏天下宣布明年四月新开恩科之事,好让远道的学子早做准备。”杨介夫奏道。
  开恩科是皇家收天下士子之心的好机会,总是朝中再拮据,太后也不敢省下这笔钱来,当即应允,而朝堂上诸多官员又多了一个提携晚辈的机会,自然不会拒绝。
  消息传出,天下士子大为欣喜,四处传颂着太后圣明、众正盈朝的话语,然后从全国各地向京城涌来。
第379章
陷入窘境的张果
  河南道,许州城外此时兵马云集,河东四府讨贼大使张果带着他的军队平定河东四府之乱,追击溃逃的残余贼寇到了此处,可惜许州知府却不肯打开城门放他们入城,反倒是像防贼一般将城中的府军都送上城墙紧紧地盯着他们。
  “本官乃是河东四府讨贼大使,还请崔知府出来叙话。”率领大军行军数日的张果此时已经疲惫不堪,但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只能强打着精神来到城下喊话。
  “张大使,我家大人尚在城中处理公务,怕是没时间来和你叙话了!”城上一名师爷打扮的中年人探出头来,面带讥讽的看着他们。
  “这位先生,乱贼遁入河南道,如不抓紧时间消灭,怕是要生出不忍言之事。”张果此时也顾不得对方的失礼,连声说道,“还请崔大人放咱们入城稍事休整,才好追击敌寇。”
  “张大人,您是河东四府讨贼大使,可管不到咱们许州城。”那名师爷见他还不肯走,脸色顿时拉了下来,“如今你剿贼不力,致使贼寇遁入许州城,我家大人正要参你一本,若不快些退去,小心我家大人参你围攻州府图谋不轨!”
  “你!”张果身边的爱将秦士信被他这番话气的须发皆张,剑指对方就要开口喝骂,却被张果一个眼神制止了,张果压低嗓音道,“士信,如今我等乃是客兵,万万不可生事。”
  眼见现在无法入城,张果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他再次拱手道,“既如此,劳烦通报崔知府,我等远道前来,军中粮草匮乏,还请崔知府看在同殿为臣的份上支援一二。”
  “如今乱贼四起,我许州城也颇受其害,城中所需尚且不足,那还有余粮给你们吃?”张果越发客气,城上的师爷却越来越不耐烦了,说完这就立刻甩袖而去,“城中没有粮食,你们还是赶紧绕城而过追击残寇去吧,休要在此停留!”
  “大人!”秦士信本就是火爆的性子,遇到这种人那还忍得下去,当下就要打马上前,却见城上的守军立刻开弓搭箭瞄准了他们。
  “士信,退下吧!”张果此时也生出无力之感,“这位崔知府乃是清河崔氏子弟,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得罪的,既然他不肯供应粮草,我们还是退下吧!”说罢张果率先调转马头离去,秦士信气鼓鼓地看了城上半天,也只能恨恨地离开。
  “大人,如今军中的粮草仅剩半月之用,若是京中的粮草再不过来,将士们就要饿肚子了!”回到营中,掌管粮草的机宜文字罗世绩皱着眉头前来奏报。
  “从今日起,自本官以下粮食减半!”张果无奈地说道,这段时间从京城运来的粮草只有纸面上的六七成,他又不肯将乱贼的缴获据为己有,而是散发给当地受灾的灾民,因此营中并无多少积蓄,事到如今只有削减消耗了,好在他在军中威望颇盛,想来如果是短期削减粮食,军中也不会有太大反应。
  “这却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另寻他路啊!”罗世绩出言劝道,“即使粮食减半也不过能支撑一月之需,而下一批粮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况且大人身兼讨贼众任,还要与乱贼作战,将士们饿着肚子还怎么打仗?”
  “士信、世绩,我马上写几封求粮文书,你二人立刻前往京城,带着我的文书前往兵部、太尉府求援,向袁太尉、王尚书说明咱们眼下的窘境,让他们早些拨付粮草。”张果如今也只能想些这样的法子了,前几次派出的使者地位太低,怕是没办法说动京中诸官,他现在只能将自己的两名心腹派出去,“此外我在京城尚有几名同年故旧,尔等可带着我的属性一一上门拜访,看他们能不能帮上忙吧!”
  说罢张果回到营中,笔走龙蛇写就数封信件,待吹干墨汁后盖上自己的公章私印,一一写好信皮交给罗世绩,“这些书信关系到我河东讨贼军的性命,到了京城万万不可意气行事,万事要以大局为重,切切记住了。”
  “是,大人!”一贯暴脾气的秦士信也知道此时非同小可,于是和罗世绩一起按捺下怒气说道,“那我二人就先去了,大人要多多保重啊!”
  “去吧,去吧,老夫也是熟读兵书之人,就算离了你二人也不会让那些乱贼讨到便宜。”张果故作自信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