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92

  “快逃命啊!汉人的妖魔下凡了!”匈奴人竟是将勇猛过人的潘凤当成了妖魔,一个个手脚颤抖,只想早点逃离此地,哪还敢回身应战?
  “大汉的儿郎们!跟上潘凤将军!与我杀敌啊!”队伍后面传来陈庆之的声音,他刚才将使团成员分成了两批,一批携带财货于前方诱敌,另一批则在潘凤的带领下埋伏在这道弯后面以逸待劳,杀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现在匈奴人的数量依然远远超出大汉使团,若是等他们反应过来收拢队形再行作战,大汉使团即使多了潘凤这样一位猛将,也绝不会是他们的对手!所以现在唯一的胜机就是采用倒卷珠帘战法,驱赶匈奴溃兵冲击他们的后阵,并将恐惧传递给所有人,引发全军崩溃,到了那时候兵败就如同雪崩,即使他们的昆仑神来了也难救!
  潘凤挥舞大斧在前面开路,李悠护着陈庆之率领长安的恶少年们紧随其后,而堂邑父和使团内其它通晓匈奴语的通事按照早时候陈庆之的吩咐不停地大喊着,“快逃命啊!千骑长已经被妖魔吃了!想活命就跑快点啊!”
  “潘凤将军,稍慢些!”见潘凤杀得起兴,已经追进了匈奴的队尾,陈庆之连忙命人发出了放慢速度的信号!现在前方马上就要到匈奴骑兵哄抢大汉使团方才抛洒财货的地方了!若是不给他们留点时间调转马头逃跑,他们和败兵合到一起还真不是他们可以对付的!
  “汉人的妖魔来了!快逃命啊!”道路两边,匈奴骑兵们四处散开争抢着大汉使团方才抛下的财货,却见一队败兵猛地冲回来,他们手忙脚乱地准备迎战,却发现弯刀弓箭已经不知道被自己丢到那里去了!于是只能上马狂奔,而即使在这个时候,他们依然舍不得放下抢到手的财货!
  眼见这队匈奴骑兵已经上马,陈庆之立刻命令潘凤再次杀入后队劈杀一番,受此恐吓,匈奴败兵再次加快了速度,一头冲进后方的援军之中,将他们的队形冲的无比散乱!后方的匈奴骑兵引弓搭箭,却见大汉的骑兵已经和匈奴骑兵紧紧黏在一起,完全无法分辨你我,再加上败兵的冲击,他们只能恨恨地收起弓箭向后方逃去。
  潘凤带领着长安的恶少年们紧随其后,忽紧忽慢逼得他们完全透不过气来,只知道拼命地抽打着马匹,好早些逃到安全的地方去。
  长安的恶少年们一边追击一边哈哈大笑,眼下的情景让他们想起了自己在长安城中当游侠儿时与人斗殴的场景。他们都清楚地记得,若是两帮游侠儿正面硬干,双方的损失差距不会很大,但是只要一方开始胆怯逃跑了,那他们就完了!
  陈庆之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紧紧追在匈奴败兵的身后,既不给他们停留喘息的机会,又不会逼得太紧让他们感到无路可逃从而反身拼死一搏!将追击的节奏牢牢把握在汉军一方,这让他身旁的李悠叹为观止!
  果然能在史书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名将没有一个是简单的,陈庆之虽然身子孱弱、武艺不精,但是这种对战场变化的洞察和掌控能力实在是出神入化!
  前队冲后队,后队再冲乱第三队,很快这上千的匈奴骑兵乱成了一窝蜂,全都乱糟糟地向后逃去,就算是少数胆气过人之辈想要回身反击,也会发现朝着他冲来的都是匈奴自己的人马,他们只能恨恨地放下弯刀跟着大队向后逃去!
  如果是在草原上,他们还可以四散逃开,然后收拢人马重新回身作战!可是为了埋伏大汉使团,中行说特意选了这样一个狭窄的地势!道路两侧一边是陡峭的山坡,一边是湍急的河流,中间只有这么数丈宽的道路可供通行。
  他们要是从山坡上冲下来还好办一些,但是想骑马冲上山去可就难了,一路上不时听到落水的哀嚎声!嫌别人挡住自己逃亡道路的喝骂声,现在所有人只想早点摆脱身后那名凶狠的妖魔,平安逃出谷口。
  “天王!现在该怎么办?”中行说的仆从不可思议地看着上千匈奴士兵被百余名大汉武士追击,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观念!汉人什么时候如此勇武了?
  中行说此时气得眼睛都快滴血了!刚看到这些匈奴骑兵争抢财货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妙,没想到反应还是迟了一步,现在看来对方选择他们吃饭的时候才出现也是刻意为之!使团之中有位了不起的用兵家啊!
  中行说缓缓调转马头,向山背后走去,他知道这次的失败已经不可逆转了!“我们先走,去谷外收拢败兵,大汉使团终究只有百余人,这次算他们好运逃过一劫!下次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第36章
前路漫漫
  大军并未持续追杀匈奴溃兵,陈庆之和李悠都明白,匈奴骑兵毕竟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不是那些没打过仗的牧民!他们此战能够获胜一是打了对手一个出其不意,二是借了地利,此处地形狭小利于埋伏,但是也让这些匈奴骑兵失去了发挥自己机动能力的空间!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他们从山坡上冲下伏击汉军倒还好说,可是等他们聚拢被韩剧追杀就不好收拢队伍进行反击了!
  现在他们已经退出谷外,有了重整队伍的时间!经过这一轮厮杀,死于汉军手下和自行践踏而死的匈奴骑兵最多不过三百人,他们依旧拥有七百多人的队伍!人数和战斗力都远远超过了汉朝使团!继续和他们纠缠下去殊为不智!
  更何况现在他们已经进入了匈奴的势力范围,即使这次损失三百骑兵,中行说从附近臣服于匈奴王庭的部落里还能拉出数百乃至上千的人马!而汉军则是死一个少一个!
  “后军防火截断匈奴追兵来路!”陈庆之对于如何脱身早已有了决定,他命令后军人马在山谷中放起火来,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天气,树木凋零、草色转黄,不一会儿山谷就冒起了浓浓的白烟,火焰升腾开来。
  等中行说收拢败兵回转过来,却已经有些迟了,即使以匈奴王庭精锐的骁勇善战,也没办法穿过火海去追击汉朝使团!
  中行说阴鸷的目光穿过火海,遥望西去的方向,握紧了手中的马鞭!能在如此绝境还打出这么漂亮的战例,这汉朝使团的领军人物不可小觑!忽然他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哈……”一直笑德也来都出来了还没有停歇。
  “不知天王为何发笑?”接替鹰庇指挥这支骑兵的须卜谟问道,从姓氏可以看出他出身于匈奴四姓贵族中的须卜氏,《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云“异姓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
  对于这样的贵族子弟,中行说也要和颜悦色,谁知道他日后会不会被大单于加封王号?于是他耐心的解释道,“须卜小将军今日也看到了,那汉朝使团的将领极其狡猾!我方才稍微露出破绽就被他抓住一战而溃!还有那名先锋,也是勇武过人!实非常人可敌!”
  “是啊,鹰庇千骑长也是咱们匈奴出名的好汉子,谁知道一招就被那人斩杀!”以须卜谟的能力,他还无法明白陈庆之所施展战术的高妙之处,反而潘凤的武力更让他印象深刻,只是他依旧不明白中行说发笑的原因,“汉人有了这样的勇士是我大匈奴的大患,天王却为何如此高兴?”
  “哈哈!我笑那刘彘小儿无识人之明!”中行说深恨汉文帝,连带着连他的孙子刘彻也恨上了,直接称呼起刘彻的小名来!彘是猪的意思,他这么称呼刘彻其中的意思不难理解;见须卜谟还不明白,他伸手用马鞭遥指汉军逃跑的方向,“若是如此狡猾的统帅和勇猛的将军在我大匈奴,恐怕早就被大单于委以重任,封赏王号,命其统帅大军征讨四方了!可是在大汉,这般英雄了得的人物却被派来西域送死!可见那刘彘小儿无识人之明!”
  说罢中行说高举双手大声喊道,“这是昆仑神对我大匈奴的眷顾!有如此昏聩的君主在位,我大匈奴必能早日攻克长安!灭亡汉室江山!让中原的土地都变成我大匈奴的牧场!”
  “昆仑神保佑!我大匈奴必胜!必胜!必胜!”在中行说的鼓舞下,匈奴骑兵很快从失败的沮丧中恢复过来,重新焕发了斗志!
  是啊,有这般狡猾的统帅和勇武的将军又能怎么样?他们仅仅只有一百人而已!如果他们率领的是上万兵马,或许还会成为大匈奴的致命敌人,可是一百人能做些什么?这次让他们侥幸逃脱了,西去万里可都是大匈奴的地盘!接下来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昆仑神保佑!若是这两名勇士能归顺我大匈奴,大单于必定会很高兴!”须卜谟也兴高采烈地说道。
  其实他们那里知道陈庆之和潘凤都是被李悠召唤过来的,根本就不是大汉朝的臣子!额,潘凤虽然是汉室的部属,可是在这个位面他却是不存在的。
  “此路通往何处?”中行说带匈奴骑兵们重新静下来,叫过当地的向导问道,现在已经被汉朝使团逃脱,他必须尽快知道对方的去路。
  “此去西行不远就是河水所在!”向导战战兢兢地答道,河水就是黄河,汉朝使团前去的方向大概在今天的甘肃临洮县一带。
  “哦?他们是要渡河了?此去渡口有几处?分别在何地?”中行说厉声问道,等向导一一报上渡口所在他立刻做了决定,“汉朝使团想要渡河就必须有船!须卜谟,你我各带三百骑兵日夜加鞭赶去渡口烧毁船只!将使团困在河边!然后在收拢兵马杀死他们!”
  “遵天王令!”须卜谟行礼后带着亲信的兵马先行离去,接着中行说也在领兵退出谷口,从另外的道路前往黄河河畔。
  而李悠一行人现在还沉浸在兴奋之中,“哈哈哈哈,子云将军果然智谋出众!以区区一百杂兵就大破一千匈奴精锐!”
  李悠大声赞道,不过陈庆之却显得异常淡定;李悠知道对他来说一比十的兵力对比下获胜实在是算不得什么!陈庆之在攻略北魏时曾经七千破七万、七千破三十万、七千破五十万……在如此彪悍的战绩面前,今日不过是小局面罢了!
  “堂邑父,前方是何地?”欢声渐歇,李悠也问出了和中行说同样的问题,他知道现在漫长的旅途才刚刚开始,差不多相当于唐三藏走到了五行山,护戒队走到了布里,距离最终目的还远着呢!
  “使君,再有两日的路程就到河水了!”堂邑父做出了和匈奴向导一样的回答!
第37章
穿越者的优越
  黄河啊!李悠心中暗暗感慨,现在还没经过汉唐两代的大修宫殿,陇西一代的山头还郁郁葱葱的长着参天巨木,没有遭受过水土流失困扰的黄河应该还是清水吧?真想早日见见这种后世无法领略的美景啊!
  “子云将军!您是如何发现匈奴的破绽,从而制定出如此高妙的策略的?”大汉使团继续前行,李悠忍不住凑到陈庆之跟前问起他当时制定战术的思路来。
  “我也说不清楚啊!”陈庆之苦恼地挠挠头,“只是听闻主公转述匈奴的策略和堂邑父副使说明匈奴埋伏地的地形后,我就隐隐约约的觉得这种办法有用!不过若不是主公有潘凤这样的猛将,在下的策略也无法实施!潘凤将军勇力过人,即使和大魏的杨大眼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啊!”
  杨大眼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因其眼大如轮故而被人称之为杨大眼,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据《魏书》记载,即使是将长三丈的布系于发髻之上往前跑,杨大眼也能够让布直直地伸于后方而不落地,纵观华夏历代武将恐怕也只有麦铁杖等数人可以在这方面与他相比!
  此外杨大眼在战场上也因为勇力过人被赞为有“关张万人之敌”,陈庆之在刚刚出道时曾跟随韦睿在钟离之战中与北魏的中山王元英和杨大眼对垒,对方的精湛武艺在陈庆之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他用杨大眼来称赞潘凤,是对他武艺的至高赞誉。
  杨大眼既然被人拿来和关羽张飞相比,潘凤的武艺比起关张来还有很大的差距,他大概还是不如杨大眼吧?
  听到陈庆之这么说,李悠叹了口气,看来陈庆之这是天赋技能,恐怕没办法学会啊?自己想跟随陈庆之学习兵法的希望看来不大了!
  关于这方面史书中也有记载,陈庆之幼年曾经担任过梁武帝萧衍的亲随;某日萧衍无聊让陈庆之陪他对弈,围棋也和兵法一样是新手很难战胜老手的存在!只有十三岁的陈庆之当然不是萧衍的对手!可是萧衍大意之下打出了一记错手!
  而陈庆之立刻无比自然的将棋子落在了那唯一能逆转胜负的地方!萧衍不禁大为惊讶,立刻招来府中的老棋士和陈庆之对弈!接过萧衍惊讶地发现只要老棋士不出错,陈庆之必定大败;而一旦老棋士出现错手,却总能被陈庆之抓住。
  看来这个孩子拥有在繁复的局势中窥得唯一胜机的天分啊!于是萧衍开放了自己家的私藏图书,允许陈庆之从中学习兵法!并在他成年后不顾他并非士族的出身,对他委以重任!陈庆之也没有让他失望,用一次次不可思议的胜利回报了自己的君主!
  正在李悠感慨间,陈庆之又开口了,“不过庆之这些年征战下来也略有心得,主公若是不嫌弃,等扎营之后庆之再与主公交流一二!”
  “那真是多谢子云将军了!”见形势有了转机,李悠不禁大喜过望,“今日我就恭候子云的大驾!”
  “额,今晚好像不行!”转瞬李悠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无奈地说道,“今日我要绘制这两日沿途的地图,恐怕要到渡过黄河之后才能向子云将军求教了!”
  “哦?主公还会绘制舆图?”陈庆之身为名将,自然明白地图的重要性,一听李悠有这门手艺,当下就来了兴趣。
  “子云若是不嫌弃,一会儿不妨帮我参详一二!”我好歹高中的地理还没忘光啊,在这个时代,恐怕找遍全球也找不出比我更懂得地图绘制的人了吧?李悠总算是在陈庆之面前找到了一丝穿越者的优越感。
  日落时分,使团停止前进,李悠召集众人将他们在战场上的功劳一一记下,并宣布等回到长安后就会向皇帝陛下汇报他们的功劳、请求皇帝赐予他们封赏!然后又命令堂邑父安排酒肉庆贺!使团的士气为之一振!稍后他将现场交给了堂邑父,由他来安排夜间值哨及庆祝事宜,自己则回到帐内准备绘制地图。
  “赏罚分明,主公深得统军之精要也!”陈庆之和潘凤也跟了过来,陈庆之是好奇他的绘图方法,而潘凤则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
  给潘凤一坛酒,再给陈庆之送上茶水,李悠伏在几案上手握毛笔,开始在羊皮上绘制地图!眼下蔡伦还有两百多年才会出世,而帛书过于脆弱,竹简过于笨重,于是羊皮就成了绘制地图最好的选择。
  李悠先在地图上角画出了指北针,然后又在右下角标出了比例尺!这两种方法一出引得陈庆之啧啧称奇,“主公此法大妙!”
  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一般有三种方法:以山川为基准的地图、以行进路线(水路、道路、海洋航线等)为基准的地图,和以客观比例为基准的地图;这三种方法无论在汉代还是陈庆之所处的南北朝时期都未成熟。
  既没有形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标准排布方式,也没有比例尺的概念!如果不是熟悉地图所绘区域的人拿到地图,大多只能一脸懵逼!他们根本没办法从那些简笔画一样的地图上获取有效信息!
  而且这些地图的比例极不规范,有的地方明明远隔百里,在地图上却仅仅只有几厘米的距离,反之有的地方近在数里,却被分开到尺许!至于河流的宽度、山峰的高度就更不用说了!谁要是敢真的按照这样的地图去行军,飞将军迷路失期而自杀大概就是他的下场了!
  而有了比例尺,领军的将军就可以通过测量而获得更为精确的距离!虽说李悠手绘、目测的数据和真实距离还是有一定出入,可这毕竟比那种原始地图好得多!
  等做完这一切,他又用1791年法国的都朋特里尔所开创的等高线绘图法开始了地图的绘制,看到这里陈庆之忍不住咦了一声,“咦,这样的舆图庆之之前好像见过!”
第38章
技能:鹰眼
  嗯?他怎么会看过?第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不是在1791年由法国的都朋特里尔绘制的么?之后裘品·特里列姆用等高线表示了法兰西领域的地貌;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等高线逐渐开始用于测绘地形图中;19世纪后半叶,等高线法冲破不易识别的阻碍,取得公认;陈庆之生活在公元五到六世纪,他又是从哪里看到的呢?
  “庆之曾在陛下的藏书楼里看到过几张木板地图,其中有两幅和主公所绘舆图颇有相似之处!”或许是看出了李悠的疑惑,陈庆之解释道。
  李悠并不知道,在后世从天水出土的战国末期木板地图中就出现过闭合曲线绘制山峰的方法,而马王堆也曾经出土过类似的文物!他现在只能暗暗猜测会不会是有其他穿越者曾经到过陈庆之所在的位面。
  一边绘图一边和陈庆之核对沿途所见地形,并不时给他解释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用处,陈庆之不时点头自觉收获颇多。
  第二日一早,使团重新上路,经历了战阵搏杀之后的长安恶少年们精气神为之一新,刚上路时的忐忑拘谨在一场大胜后变为自信,平日里的散乱也渐渐消失,长长的队伍看起来比刚出长安时规整了许多。
  而陈庆之也通过这次辉煌的胜利获得了他们的认可,每当他策马行过士卒身边的时候,他们总会停下来恭恭敬敬的行礼。
  “陈将军!”“陈将军!”的问好声不绝于耳,李悠见状也颇为欣喜,一名深受士兵信任的将领毫无疑问会更具发挥空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