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92

  陈庆之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边率领队伍前行,一边给使团中的伍长和什长们讲述着行军、临阵的要领!
  汉代军制继承秦制并有所发展,军职从小到大依次为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四征、四镇、前后将军等等。
  五人为伍,伍设伍长,十人为什,什设什长;伍长和什长都是最基层的军官,李悠通过向他们发布命令控制这支不到百人的军队!而现在他将这一权力交给了陈庆之。
  陈庆之的指挥明显比李悠高出不少,队伍行进的速度和秩序都比之前有所提升!所以还没到日落时分就到了预定的休息地点。
  堂邑父喝止队伍,来到李悠面前禀报道,“使君,前方道路难行,且无休息扎营之地;今日不如就在此过夜,明日再行动身西行!”
  “副使熟悉地理,就依你的意思吧!”李悠点头同意,看着使团成员翻身下马,井然有序的开始安营扎寨,砍伐草木,烧水做饭。
  沿路行军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必须喝开水这也是李悠当初制定的规则,他记得眼下刚刚出生的冠军侯霍去病就是因为日后追击匈奴时,在漠北之战中饮用了不干净的水才病逝的!而且好像霍去病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匈奴在水源处埋了病死的牛羊等牲畜!
  这种原始的生化作战方式就是出自刚刚和李悠对垒过的华夏史上第一位汉奸中行说,虽然并不知道如今的中行说有没有研究出来这种策略,但是李悠不想冒险!而且喝烧开的水也可以避免各种病虫以及水土不服的问题!对士兵只有好处。
  用过饭食,和堂邑父、陈庆之、潘凤等人商量了下明日行军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李悠又开始了自己的地图绘制工作!昨天已经绘制完毕走过的大半路程,今天只需要进行一些补充就可以了!
  所以今天工作完成的很快,一边绘制地图一边听陈庆之讲述在刚刚他所绘制的地形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不知不觉间半个多时辰就将地图绘制完毕。
  李悠小心翼翼的将地图收好,这可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即使日后到达大月氏和对方达成盟约也不一定有这份地图重要!这将是汉军攻入西域的最好情报!有了这些东西,相信日后汉朝军队肯定会少一些李广那样因为迷路而失期的憾事。
  做完这一切,李悠重新跪坐在几案后方,给陈庆之添上茶水,恭恭敬敬地说道,“子云将军,还请指教!”现在终于有时间聆听陈庆之讲述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兵法奥秘了,李悠平静的外表下面是无比激动的心情!
  “主公无须如此多礼!庆之从主公身上学到如此高妙的绘图方法,稍作回报也是应该的!”陈庆之依旧是那副儒雅的样子,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位百战百胜的名将,他坐直了身子,准备开始给李悠讲述自己的用兵之道。
  “庆之以为,天下从无必胜之阵!无论战场对面的是哪位名将,所率领的又是何等熊虎之师,占据的是何样险关隘口!这些最多可以让敌军占据更大的优势,却绝不可能断绝我军的所有胜机!无论任何敌人都会露出破绽,只是名将露出的破绽更少,被他们遮掩的更好;而庸才所露出的破绽更大,更为明显!”这位曾经在四个半月的时间里,攻下三十二城,野战四十七次获得全胜,横扫百万兵马,自己麾下七千部曲几乎没有伤亡的不世名将侃侃而谈。
  接着他伸手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将中行说所率匈奴骑兵的分布细细的画在几案上,对李悠详细的解释了自己采取当初策略的原因,“……敌军虽众,山谷却狭小……打乱敌军布置,我军方有机可乘……”
  这一席话听得李悠不断点头,当时他只觉得陈庆之赢得轻松,却没有弄清楚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能获胜,现在听陈庆之这么解说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忽然胸口一阵发热,虎符的声音再次响起,“宿主得到名将陈庆之传承,获得技能:鹰眼!”
  嗯?技能?鹰眼?这是什么东西?
第39章
欲渡黄河冰塞川
  “陈庆之乃南北朝名将,曾率领七千白袍队横扫北魏,留下了‘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传说!陈庆之拥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窥得唯一胜机的天赋技能!”虎符的声音在李悠心中响起,“宿主得到陈庆之倾囊相授,获得他的天赋技能‘鹰眼’!”
  说话间虎符面板再次浮现在李悠面前,面板上一个新的板块亮起——技能栏,在技能栏下面第一个方框赫然就是虎符刚才所说的“鹰眼”;李悠将目光移到上面,旁边立刻浮现出几行小字:“鹰眼”乃是名将陈庆之天赋技能,目前为一级,宿主可使用此天赋技能窥探敌军阵营,有10%的几率发现敌军最致命的破绽!冷却时间为十二个时辰!可升级!
  这……这技能简直逆天啊!李悠不禁张大了嘴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他不禁有些后悔在三国世界没有和曹操、刘备等诸侯,以及荀攸、贾诩等谋士多聊天了,要是每个世界都能学会那些名将谋士的技能,从廉颇身上学到防守技能,从霍去病身上学到骑兵千里突袭的技能,从郑和身上学到海战技能……以后那还会担心完不成任务被抹杀啊!
  等等,可升级是什么意思?要怎么样才能升级?激动的心情稍微平息,李悠就忍不住再次向虎符问道,然而虎符的回答让他失望了,“宿主权限不够,无法回答!”
  啧,还真是郁闷啊!李悠好一阵失落,不知道究竟是该跟随陈庆之继续学习呢?还是要经过实战的检验积累经验?看来只能是日后慢慢摸索了!好在这次任务的时间还长着呢,有的是时间来进行检验。
  要是有一天能将“鹰眼”技能提升到陈庆之的地步:可以百分百的发现敌军的最大破绽,那该多好啊?到了那时候……
  “主公?主公?”陈庆之的声音将李悠从YY之中唤醒过来,他关切的问道,“主公你怎么了?可是劳累过度?那庆之就先行告辞了!”
  “没事没事!”李悠连忙摆手,现在正是紧要关头,那肯这么早就放他离开,“方才琢磨子云将军所传授兵法,一时有些入迷,故而才会如此!”
  李悠恢复端坐的姿势,拱手道,“还请子云将军继续为吾传道!方才子云将军说道雁行阵,不知此阵有何破绽?”
  “雁行阵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兵力分布长而广,若是军中有大量弓兵、弩兵,最能发挥此阵威力,亦可用来包围敌军……”陈庆之不疑有他,继续沾着茶水在几案上写写画画,“然则此阵移动缓慢,中军薄弱,若是遇上此阵,我军可用锋矢阵直突中军,必可大破之!不过此阵并非一成不变,若是名将使用此阵必会根据地形、兵力配置调整阵型,掩盖中军的劣势,不可一概而论之……”
  陈庆之侃侃而谈,李悠细心凝听,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见陈庆之有些困倦,李悠这才想起他身子文弱可不能长时间的教学,连忙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子云将军真不愧为兵法大家,今夜让吾大开眼界!只是如今天色已晚,吾这就送子云将军回去休息,明日再向子云将军请教不迟!”
  将陈庆之送回他的营帐,李悠在自己的帐篷里久久没有入睡,虽然接下来这一个多时辰的学习没能让“鹰眼”技能升级,但是陈庆之所讲述的兵法还是非常有用的!他隐隐约约的觉得如果能将他讲的东西彻底吃透消化,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趁着现在记忆还很新鲜,李悠赶紧抓紧时间将陈庆之方才说讲述的精要一一记在羊皮纸上。
  清晨,天刚蒙蒙亮,堂邑父就命人唤醒了使团成团,新一天的前行就这样在朝阳刚刚冒头的时候开始了!
  经过昨日的洗礼,今天李悠再看使团行军的队形就有些感觉不一样了,最前方两名探马所处的位置刚好可以将前方能埋伏敌人的区域尽收眼底,潘凤带人守着中军可以抵御两侧的突袭,队尾也有人时刻留意后方……无论敌人从那个方向进攻,这种阵型都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让李悠安心了不少。
  他也不肯放过路上的时光,一边前行一边继续向陈庆之请教兵法;李悠认为陈庆之能够纵横北魏未逢一败,肯定不止“鹰眼”这一个天赋技能,能发现敌军的破绽固然厉害,但是能指挥兵马迅速攻破敌人的破绽亦非寻常将领能办到的事!
  这需要己方的军队拥有非同一般的速度,说不定除了“鹰眼”之外,陈庆之还有类似“闪电一击”的天赋技能呢!可惜的是一直到傍晚,虎符也没有任何反应。
  “使君,翻过那座小丘,前面就是河水了!左近有几个羌人的小部落,他们那里或许有汉人当年留下来的小船!”堂邑父指着前方说道。
  这一带原来属于汉人的陇西郡管辖,但是在秦末群雄逐鹿之时被匈奴所占据,但是由于匈奴时游牧民族,对境内管辖的力度较低,所以这里成了羌人及其他小部落的居所。
  站在小丘上向远方眺望,依稀可以看到残破的长城,百余年前这里还有骁勇善战的秦军在驻守,而如今城墙上却是荒草丛生,那些勇武的秦军战士早已消失不见,只剩下那巍然耸立的城墙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刻有汉人的荣耀。
  将目光移到前方,清澈见底的河水缓缓流淌,中间夹杂着一些冰凌碎片,这大概就是黄河了吧?
  “使君!”堂邑父看到黄河上细碎的冰凌不仅有些着急,“眼下天气日寒,我们须得赶紧渡河,等过几日冰凌大了就无法渡船了!”
  中行说的追兵说不定就在附近了,他们绝对没办法在这里耽误几天时间!现在最要紧的是去附近的羌人部落里弄到船!
  “主公,你看那是什么?”陈庆之忽然指向黄河上游的方向,只见他所指的方向升起几道黑烟,似乎正在烧着什么!
第40章
无船可用
  就在距离汉朝使团二三十里外,数百匈奴骑兵将这个小小的羌人部落团团围住,部落首领滇良在匈奴骑兵的包围下瑟瑟发抖。
  西汉初年,匈奴强大,冒顿单于曾“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匈奴为切断汉朝通向西域的道路,并从东西夹击关中,对羌人部落首领进行了威吓拉拢,因此滇良认出了现在包围他们的是匈奴王庭的精锐!
  “敢问贵人有何事需要鄙部效劳的,鄙部莫敢不从!”滇良深深弯下腰,不敢窥视中行说的面容,只是他不明白为何匈奴王庭的精锐要听从这名汉人的命令。
  中行说不屑搭理这个小部落的首领,端坐马上看着匈奴骑兵们搜遍部落的每个角落,将那些大小船只都找出来堆在一起点火焚烧。
  羌人没有统一的首领,平时各部落分散居住,强大的部落首领控制附近各部,弱小的部落则依附他人!遵从强者的习惯已经刻到了滇良这样小部落首领的骨子里,他的部落要依附附近的羌人大部落,而那些大部落的首领见到了匈奴的昆邪王都要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因此他尽管心中万万舍不得部落的财产被焚烧,可却连一个字都不敢反驳。
  “天王!这个部落的渡船已经全都被烧了!我刚才去问了下,下一个部落在南边三十里处!”没过多久这个小部落就被翻了个底朝天。
  “嗯,从峡谷出来无非是这些渡口,我们现在已经烧了两个部落的渡船了!再向南探查百里,然后回军和须卜谟汇合!必定能将汉朝使团截杀在黄河岸边!”中行说并不知道李悠所率领的使团正在他的北面,两军的距离不过数十里之遥。
  “是,天王!”那名匈奴骑兵抚胸行礼。
  “你是这个部落的首领?”直到这时中行说才闲下心来搭理滇良,他居高临下的瞥了一眼这个披着破破烂烂羊皮的家伙,转瞬就收回目光向南方望去。
  “不敢劳贵人过问,您眼前这名卑贱之人正是这个部落的头领,当然也是大匈奴卑微的仆人!”滇良趴在地上,毕恭毕敬的回答。
  “我们此来是为了截杀汉朝的使团,你们要是看到有汉人出现,立刻派人向我们汇报!如有延误大匈奴必定会屠了你的全族!”中行说说话的语气轻柔和蔼,可是吐出来的每个字却好像催命符一般砸在了滇良心中,吓得他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谨遵贵人之命!如有发现汉人踪迹,滇良定会亲自向贵人您汇报!”滇良战战兢兢的回答道,听到这里他稍微松了一口气。
  “嗯,现在让你的族人为大匈奴的勇士们准备酒肉吧!”见眼前这人还算恭顺,中行说吩咐道。
  滇良不敢怠慢,再三叩首后立刻爬起来飞快的跑去安排人手杀羊宰牛,不一会儿部落之中传来了阵阵烤肉的香味!为了巴结大匈奴的贵人,滇良还找来族中的少女为他们献上歌舞;这些匈奴骑兵离开王庭多日,早就憋坏了,几碗酒下肚就急乎乎的拉着这些少女进帐篷了!
  滇良不仅不敢阻止,还陪着笑脸一次次的为他们添上酒肉!而族中纵使有血勇的汉子咬紧了牙关,但是看到匈奴这么多人也只能忍了下去。
  部落之中满是匈奴骑兵恣意的笑声,而羌人既然只能忍着呜咽赔上笑脸,祈求这些凶恶的家伙能在满意之后放过他们;部落外面堆积的大小船只在熊熊烈火中不断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湿木头燃烧产生的黑烟直冲云霄。
  这黑烟也落入到了汉朝使团的眼中,堂邑父顺着陈庆之所指的方向看过去,不禁皱起了眉头,“我记得那里有个羌人的小部落,部落中有几艘汉人当年留下的渡船,现在看来匈奴骑兵恐怕已经先到一步了!”
  “使君,我带几名机灵的士卒前去探查一番!稍后回来汇报!”堂邑父显得有些着急,那个羌人部落最近能找到船只的地方了,如果那黑烟是匈奴骑兵焚毁船只的结果,那么他们就只能再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上几十里再找地方了!
  而且匈奴骑兵距离他们如此之近,要是发现他们必定会有一番恶战,因此必须有人先去探查他们的动向才行。
  “有劳副使了!”这里只有堂邑父认识路,所以探查敌情的任务只能落到他肩上了,李悠少不得叮嘱一番,“此去务必小心,宁肯一无所获也别落入匈奴手中!”
  “属下醒得!”堂邑父心中略微有些感动,拱手行礼后带着几名机灵的汉军骑兵向黑烟升起的地方跑去。
  而其他人则在李悠的指挥下开始休息,为了避免匈奴骑兵发现,生火烧水做饭肯定是不行的,众人默默无声的下马坐在路边,分成数波,有的开始啃干粮养精蓄锐,有的忙着喂马,还有人在陈庆之的安排下占据了几处视野开阔的地方,警惕的观察着四周的情况,以防有敌人突然袭来。
  到了夜间,堂邑父匆匆返回,“启禀使君,前方正是匈奴骑兵在焚烧渡船,某抓了一名羌人部众,已经拷问清楚!是中行说带着匈奴骑兵烧了他们的渡船,并让羌人一旦发现我们的行踪,就向他们汇报!”
  “哦?那中行说现在还在部落之中?附近还有没有其他地方能渡河?”李悠连忙问道。
  “中行说已经率领部下向南去了!南边不远处还有一个羌人部落!至于渡河的地方!”堂邑父摇摇头,“北边本来也有几个部落,但是听那个羌人所说,匈奴兵分两路,另有一路人马负责焚烧北边部落的渡船,我们恐怕赶不上他们了!”
  李悠默然无语,若是留在这个地方,迟早会被中行说发现!而没有渡船,又怎么渡过黄河呢?眼前虽然只是黄河的源头,远不如下游那么宽广,但也不是单凭人力就能渡过的!难道现在就真的没有办法了么?
第41章
羌人的野心
  “或许我们可以砍树做木筏渡河……”陈庆之的话说到一半又吞了回去,西汉时期的黄河岸边倒是不缺少可以做木筏的木头,旁边不远处的森林里有的是材料,可是大汉使团之中却没有砍树的家伙!
  凭借使团士卒携带的汉剑可干不了这些事情,剑利于刺而弱于劈砍,用来砍树恐怕做木筏的木材没凑够他们手中的家伙就断光了!哦,也并非都是如此,潘凤手中大斧头用来砍树倒还是不错的!但是凭借潘凤一人之力想要砍够足以供上百人渡河渡河的木材恐怕有些强人所难,更何况队伍中还有大量的马匹辎重。
  而且……无双上将砍木头,这也太暴殄天物了吧?再说了做木筏也是一门手艺,李悠也不敢保证使团之中能找到这样的人才。
  “既然匈奴人已经走了,那我们就先休息一晚吧!等明日醒来再去那个羌人部落里看看能不能找到其它渡河的办法!”李悠当即发布命令,士卒们开始扎营休息,只是依然不能生火,等扎营完毕,李悠将堂邑父和陈庆之叫到自己帐篷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