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292

  但愿朝廷那些官员还能有点骨头,坚持到我大军到来,到那时候寻找合适的机会歼灭北虏的一个万人队,消除众军对北虏的恐惧,然后在召集左近的勤王军一同行动,内城或许还有那么一线可能保住,李悠心中如此想着。
  只可惜朝廷又一次让他失望了,就在李悠准备领军北上的时候,太后和朝中的重臣们已经开始商量投降了,卢承庆在大殿之上率先发难,“若非杨相国当日以一己之私黜落袁章,那北国又何至于壮大至斯?此次北国进犯,杨相国当负首要责任。”
  “卢尚书说的是,下官听闻此次北国大兵压境,乃是大可汗想要为袁章复仇,此前陈大人出城议和屡屡不成正是因为杨相国仍然身居高位,袁国师不信任我等所致。”又一名官员出来帮腔,“如今唯有将杨相国交于北国,和谈之事才能重开。”
  “太后,微臣有本要奏,微臣弹劾杨介夫执掌朝纲期间贪污受贿,敛财无数;若是将杨介夫罢官抄家,定可获得无数钱财,未必不能补上北国所需的缺口。”这一位更狠,直接亮出了自己对杨介夫家产的估算,“据微臣打探,杨介夫府上如今存有钱财逾千万,金银布帛堆积如山,正适合拿来进贡给北国。”
  这下子,即使连队杨介夫还有一丝同情的太后都动了心,为了凑够给北国的赔款,她把宫中的内库都翻了个底朝天,凑到的数目距离北国索要的还差一大截,没想到杨介夫府上还有这么多的钱财,这名官员的话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既然杨介夫家中有这么多的钱财,那么像是卢承庆、胡松年、毕成这些同样手掌大权、为官多年的重臣家中的积蓄又岂会少了?皇家为了退兵已经荡尽家财,尔等还守着家业不肯拿出来,这是大大的不忠!
  “杨相国,你还有何话可说?”太后冷眼看向杨介夫,此时她已经决定彻底抛弃这位宰相了。
  “尔等一派胡言……”杨介夫还没说话,杨德明先忍不住了,他不顾礼仪当即就从队列中跳出来指着方才弹劾杨介夫的几人大骂。
  “逆子!退下!”杨介夫知道此时已是回天乏术,他唯有希望自己的事情不要连累杨德明的性命,当即喝止杨德明,附身向太后跪下认罪,“老臣无话可说。”
  “来人呐,将杨介夫和杨德明押入天牢。”太后做了决定,“命户部尚书毕成与勾当皇城司公事陆斌负责抄没杨介夫之家财,尽数没入国库,以备来日所用。”
  “臣/老奴遵旨。”毕成和陆斌同时出列领旨,他们一人是外官代表,另一人则是内臣,太后现在对这些朝臣可不放心,若是将此事交给他们,还不知道能抄出多少银子来呢,总得有个亲信的人盯着他们才行。
  若是抄出来的银子数目可观,接下来或许可以考虑多抄一些官员的家才行,太后给陆斌递过去一个眼神,暗示他盯住毕成抄家期间的小动作,毕成乃是户部尚书,从他手上过的银子如流水一般,想必他家里也有不少积蓄吧?此时太后终于做出了一项与她身份相符的决定。
  杨介夫和杨德明被殿前卫士拖走,毕成和陆斌下去抄没杨介夫的家财,等大殿之上重新恢复秩序后太后说道,“陈卿家,你赶紧再出城一趟,告诉袁国师,朝廷已经将杨介夫父子拿下,任由他处置,赔款也在准备之中,还望他不要再攻打内城。”
第426章
皇帝和果园
  “大可汗最好约束各部不得骚扰百姓。”站在京城外城的城墙上,袁章眉头紧锁对阿鲁布说道,各部大军进入外城之后就四处劫掠,这让他颇感不安。
  “漠北的男儿向来就是这般,既然京城已经被他们攻下,那么这里的子女财帛就归他们所有,这是漠北草原自古以来的惯例。”阿鲁布却不以为然,这样的事情在草原上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他根本没有理由也不想去阻止他们。
  “您仅仅想做个草原的大可汗就满足了么?”袁章第一次对阿鲁布感到了失望,他指着远处的大好江山问道,“您难道就不想成为中原的皇帝么?”
  “若想当皇帝,那么我该怎么做?”阿鲁布从美梦中惊醒过来,攻下京城的喜悦渐渐消散,化为将这片土地全都囊括到自己可汗旗下的渴望。
  “大可汗请看那边。”袁章伸手指向城墙外沿的一处果园,不时有漠北骑兵从此处经过,随意挥刀劈砍拦路的果树枝丫,“在下当初在京城时就住在这附近,初时有一邻人每次路过果园之时都要顺手摘上几个果子,吃不完就随手丢在一边;但后来有一天他发了财将这座果园买了下来,却再也不做这种事情了,虽然偶尔也会摘下果子享用,但从不浪费,不仅如此还耐心地除草除虫,生怕果树长得不好,结不出好果子来。我问此人为何前后行径差别如此之大,此人答曰‘此前果园乃是别人所有,如今却是他自己的财产,当然要多加照看’。”
  “如今我等占据京城就像此人得到了这座果园一般。”见阿鲁布渐渐陷入思索,袁章解释道,“在此之前,中原为大魏所有,漠北诸部纵使偶尔能够入关也无法长期占据城池,因此唯有劫掠一番然后退去;可如今却是大不一样,大魏已经病入膏肓,再无可抵御北国大军的实力,从宣大到京城这数千里的土地可谓尽归我北国所有,此时要是继续像此前那般劫掠恐怕就不划算了。”
  阿鲁布闻言沉默下来,久久没有回话,袁章也不催促,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候着,约莫一盏茶过去,阿鲁布方才彻底明白了袁章的意思,只是他仍有一件事没有想明白,“我北国人口方才数百万,不及大魏的一成,果真能将这万里江山吞下么?”
  “事在人为。”袁章明白阿鲁布对他方才的话已经动了心,“若大可汗想要统治这片土地,光凭借着数十万的骑兵可是不行的,中原并非漠北,耕种也不比放牧,大可汗想要成为中原的皇帝,就必须改变此前的习俗,按照中原的规矩行事。”
  “恐惧或许能让他们屈服一时,却无法长久,想要彻底收复这些百姓让他们变成大可汗的子民,就必须恩威并施。”袁章再次看向那些散播恐惧的士兵们,“像这般只能获得京城百姓的仇恨,却无法让他们心服,日后但有一名英雄揭竿而起,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拿起钢刀向我们杀过来。反倒是如果我们稍微释放一些善意,不需要有多好,只要比大魏此前强一些即可,这样他们就会死心塌地的为我们所用。”
  “此事事关重大,我还得好好思量一番才是。”今日袁章所说的话让阿鲁布一时难以分辨,一边是漠北长久以来的传统,一边是称霸中原的诱惑,若勒令众军收兵会触犯漠北的传统,引发将士们的不满,而要是不去约束他们,似乎也不太可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这着实有些难以抉择。
  “还请大可汗尽早决断。”袁章不好再劝,只能如此说道,阿鲁布摆摆手走到一边独自思索,袁章看着城下的纷乱眉头紧皱。
  一直到日落时分,阿鲁布也没有发布任何命令,袁章却等来了大魏的使者,陈静庵再次被人从城墙上吊下来,找到袁章送上大魏的最新条件。
  “如今杨介夫父子已经被押入天牢,家中秦娟也被严加看管,只要国师同意,下官这就将他们送过来任由国师大人处置,此外朝廷已经凑出金两百三十万锭,银九百八十六万锭,布帛一百七十八万匹,还请国师大人看在我朝分外恭顺的份上重开议和吧?”陈静庵不敢拖沓,开门见山的送上大魏的条件,因为抄了杨介夫的家,这次拿出来的钱财比上次多了不少。
  身为朝廷大臣,眼看着城中百姓遭受如此劫难却不置一词,这大魏若是不亡简直是没天理了,袁章颇为无奈,接过清单扫了几眼,“你回去将杨介夫父子送过来,三日之内我就不攻打内城了,再给你们三天时间筹集钱财,若是达不要求的数字,休怪本国师无情。”
  懒得理会陈静庵的哀求,袁章接着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若想议和让你们的皇帝亲自来营中向大可汗递送降表,宣布大魏彻底归顺与北国之下,如做不到这些,剩下的也就不用谈了!来人呐,送客!”
  陈静庵被赶了回去,当天晚上就将杨介夫和杨德明二人押送到袁章的临时府邸之中,眼见着这名大仇人,袁章心中却没有多少大仇得报的喜悦,盯着他看了良久,命人解开他身上的绳索,留下白绫三丈起身离去;不多时,屋子里传来了凳子摔倒地上的声音。
  杨介夫死了,可对于如何处置杨德明袁章还没有想好,只是让人严加看管不得有误;至于大魏朝廷,迫于城外北虏大军的威胁,太后接连抄没了众多大官的家产,甚至连卢承庆、胡松年这些人也都没有放过,朝廷之上半数重臣进了天牢。
  可即使如此他们找到的钱财距离袁章当日所要还有一定差距,另外皇帝亲自出城求降的事情依旧下不了决心,不过袁章可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考虑,三日之后,一辆辆投石机被运送到前方,攻打内城的战争眼看着就要开始了。
第427章
投降
  就在投石机准备发射的时候,内城城门大开,一名身穿龙袍的少年双手捧着玉玺在众人的簇拥之下缓缓走了出来,大魏的皇帝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出来投降了。眼见此状,城里城外的百姓无不痛哭流涕,这下子大魏真的要亡了。
  袁章挥手制止大军的进攻,眼睁睁的看着小皇帝一步一步地走向前方,约莫一刻钟之后李冲终于来到前军面前,陈静庵连忙上前拱手道,“还请将军通报一声,鄙国皇帝亲自前来向大可汗提送降表,商量议和一事。”
  耶鲁翰倨傲的坐在马背上,俯视着李冲等人,“按照先前的约定,从此以后你们大魏的皇帝要称呼大可汗为叔父,难道这就是侄儿拜见叔父的礼仪么?”
  此言一出,大魏群臣倍感屈辱,有些脆弱的甚至哭了起来,耶鲁翰对他们愈发的看不起了,若是有骨气又何必出城投降,留在城中死战或许还有一丝生机,现在做出这般姿态来却是给谁看?又刁难了数次之后,耶鲁翰不敢让阿鲁布多等,挥手将李冲和几名大臣放了进去,至于那些太监、护卫则被留在了大军之外。
  李冲等人跟随耶鲁翰行走多时方才来到一座大院子之外,将他们丢在门口,“你们在这里等着吧,我去通报大可汗一声。”
  陈静庵定睛一看,此处却是昔日雅士云集的西园,往日无数风流才子、世家贵胄在此宴饮赋诗,没想到今天却成了他们求降的地方。
  等了好一会儿,耶鲁翰才慢慢悠悠的返回来,“大可汗说了,尔等不用急着先去见他,降表可有带着?把降表送上来吧!”
  “带了带了。”陈静庵连连点头,赶紧从李冲袖子里摸出降表双手递了上去,谁料阿鲁布却不去接,而是斜瞅着李冲说道,“这降表岂是你一个大臣有资格送上来的?让小皇帝自己双手递过来。”
  李冲脑中此时一片混沌,浑然不知道如何是好,眼前这名凶神恶煞一般的蛮夷将领实在让他感到害怕;他像木偶一般任由诸位大臣控制,从陈静庵手中接过降表双手递给耶鲁翰,耶鲁翰嗤笑一声,单手拿起降表再次进入院子之内。
  这次等待的时间比方才短了些,没一会儿耶鲁翰就直愣愣地冲了出来,把降表丢在地上喊道,“降表岂是这样写的?我家国师大人说了,降表需用什么四六……什么对偶句来写,看看你们写的是什么东西?拿回去重写!”
  “袁章,何至于此!”一旁跟随李冲而来的王清任咬牙切齿地喊道,他本来不过是朝中的一名小官,因为昔日和袁章的关系才得以加入使团之内,没想到却见到了这一幕。
  耶鲁翰闻言抽出腰间弯刀就要处置王清任,却被西园之中传来的命令喝止,他瞪了一眼王清任转身离去,再次将他们丢到了门口。
  “贤侄此乃非常时刻,还需忍辱负重才是,久闻贤侄文采出众,这重写降表一事就交由贤侄来写吧?”陈静庵本打算斥责,可以想到方才园中传出来的命令,他马上改了口气,看来袁章还是念着他和王清任的昔日友情的,既如此把这件事交给王清任想必院长也不好过于纠缠吧?不得不说这些官员的脑子在某些时候还是很好用的。
  王清任领命,可是他们随行虽然带了笔墨纸砚却没有桌椅,四处寻觅一番只能趴在一块大石上写成了一篇新的降表,几名大臣在一旁紧紧盯着,勒令王清任写出了一篇俯首称臣,乞求宽恕,极尽奴颜卑膝之态的文章,王清任下笔之时泪流满面,写完几名大臣有字斟句酌、争论纷纷,最后改了四遍方才拿出最终的成稿,检查一番并未发现疏漏之处后,由小皇帝用玺然后再次送了进去。
  这次通过的还算顺利,不过是他们就得到了进入院子的许可,“好了,你们现在可以进去了,记住一会儿你们这些人都要向大可汗行跪拜礼。”
  “这!”陈静庵倒觉得没什么,反正他都跪了好几次了,可是对方言下之意竟然是要让李冲也一起下跪,这让他们有些犹豫。
  “事已至此,其他就不必计较了。”李冲现在只想早些弄完这些事情,好重新回到皇宫之中,当下答应了耶鲁翰的条件。
  既然皇帝都说了,众大臣也不好说什么,跟随耶鲁翰进入大厅之中,李冲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双腿一弯对着上首的大汉跪了下去,“大魏皇帝拜见北国大可汗。”
  “哈哈,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也能当皇帝?怪不得咱们打得这么轻松。”不知道是谁率先发话,大厅之中响起一片哄笑,群臣泪如雨下,王清任双拳紧握,可惜他们却什么也做不了。
  “好侄儿,既然降表送过来了,就读一读吧。”阿鲁布饶有兴致的看着这名小皇帝,三年前他来京城之时,别说见大魏的皇帝了,就连见一名鸿胪寺的官员都要在对方门口等上几个时辰,没想到今天大魏的皇帝就跪在了自己的面前。
  “侄儿谨遵叔父之命。”李冲颤声答道,双手展开降表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这种屈辱让他心如刀割,不多时泪水就打湿了降表,大厅之中那些漠北将领的笑声愈发的大了。
  像这样孱弱的国家有什么需要我学习的么?阿鲁布对那日袁章的话产生了怀疑,他现在似乎已经忘了他的祖先是如何在大魏边军的进攻下苟延残喘的,眼中只有跪倒在他面的大魏皇帝。
  这篇降表骈四俪六辞藻极为华丽,可在座的除了袁章之外谁也听不懂,好容易降表读完了,李冲有拿出了大魏愿意进献阿鲁布的礼单,那些天文数字一般的金银布帛顿时让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大魏的富庶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力。
  “我听闻如今大魏执掌朝政的乃是皇太后,小皇帝眼下还没有亲政,那么皇太后为什么没有来?”阿鲁布问道。
第428章
勒索
  “太后身染重病,恐无法出城,还望大可汗体谅。”陈静庵连忙跪下求情,诸位大臣接连帮腔,好容易才让阿鲁布打消了念头。
  “既然如此,那小皇帝就留在此处吧,什么时候金银布帛凑够了,什么时候再让他回去吧。”阿鲁布退了一步,拿着李冲勒索起大魏来,陈静庵等人还要分说,却见阿鲁布已经起身离开了大厅,于是他们唯有将希望寄托到袁章身上。
  “国师大人,如今国库和内库已经搜刮干净,实在是再也找不到银子了啊!”陈静庵等人跪地哀求道,王清任直挺着身子跪在那里看着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昔日友人。
  “没有金银布帛就用工匠、军械、农具、书籍这些来冲抵。再说了国库和内库没钱可不意味着京城其他地方就找不出钱来,此时休要再提。”袁章对那些朝廷高官可谓是恨之入骨,相借大魏朝廷之手彻底将他们葬送。
  “袁章,龙溪先生若是见你今日成了这副模样,不知如何是想。”王清任见袁章逼迫愈甚,忍不住出言呵斥道。
  “我师一心为国却被逐出朝堂,这不是朝廷衮衮诸公所为么?那张果拼死勤王,却被你等出卖,若非如此我又何至于这般轻松就打到京城之下?”袁章一番话让李冲和众位大臣羞愧的低下头去,袁章发泄完怒气语气也缓和下来,“王兄和槐野先生昔日对我多有照顾,袁某铭记于心,若王兄肯来北国帮我,我定会举荐王兄担任礼部尚书一职,若王兄不远归顺袁某也会保得王兄家宅平安。”
  听闻此言陈静庵等人都无比羡慕地看着王清任,得了这个抱枕恐怕京中无人敢招惹王家,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和袁章拉好关系呢?
  “不必了!”谁料袁章的一番好意却被王清任断然拒绝,他站起身子说道,“今日书写降表,王某已无颜面再存世上,王某本以为一生无愧大魏,谁知却接连做错了两件事,第一悔不该当初与你相交,二来竟然写下了这般羞愧的文字。”
  说罢王清任伸手撩起袍子一撕两半,“今日你我割袍断义,此前种种都怪王某瞎了眼,没早看出你的真面目,还请诸位在我死后将我面朝下埋葬,王某实是无脸见人了!”
  “王兄!”袁章顿觉不妙,说着就要起身向前拦住王清任,可此时却已经迟了,王清任将撕下来的袍子丢向袁章,自己奋力一跃一头撞在了柱子上,当即满头鲜血没了生机。袁章为之大恸,扶着王清任的尸首久久不语,李冲眼见此状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出口,陈静庵等人一脸羞愧,将头深深埋下。
  许久之后,袁章才从悲痛之中醒过来,自己性子高傲在京中少有好友,唯有王清任才华出众个性高洁,两人惺惺相惜成为至交,没想到今日却天人亮隔,他知道王清任不想让自己为他处理后事,只能将尸首还给陈静庵,吩咐他带回去厚加安葬,陈静庵连声赞同,随即带着王清任的尸首离去,李冲和诸位大臣却被留在了这里。
  当太后见到回来的队伍中没有李冲的身影,当即就晕了过去,醒来之后只能按照北虏的要求加紧了搜刮的速度,她命令承天府尹许时雍总览搜刮钱财之事,并派出勾当皇城司陆斌相助,只要是内城之中的,无论是皇亲国戚、高官显爵、豪门富户还是普通百姓,都逃不过他们的骚扰,许时雍下令内城之中五家为保,互相监督,如有隐匿,即可告发,就连那些宫观寺庙也没逃得过他们的毒手,鎏金的佛像、玉雕的三清都被他们搜刮的一干二净。
  翰林院里的珍贵典籍、钦天监的天文仪器、太医院的药材……这些也没有被他们放过,一车车的财货从内城之中流水一般送向北虏大营。阿鲁布为之咂舌不已,按照他的估算就算把二十万大军全都放进内城区抢劫,恐怕效率都没有大魏朝廷现在来的高。
  可是这些距离袁章当初给出的数字依旧还有巨大的差距,内城的财货搜刮干净了,现在该轮到那些对背过来说有用的人上面了,铁匠、皮匠、木匠、石匠、大夫、乐工、铸剑师、制弓师等等但凡有一点手艺的都被许时雍从家中揪出来送往城外,其家属但凡有敢拉扯的,立刻刀斧加身,一时间许时雍成了京城之中最为人所厌恶之人,百姓们对他的痛恨甚至还在北虏之上,可许时雍知道此时他已经无法回头,为了避免日后太后杀他以谢天下,许时雍悄悄地投向了阿鲁布。
  粮食、布帛全都被送到了城外北虏大营,内城之中几无可食之物,上到朝廷百官,下到普通百姓无以为食,将城中树叶、猫犬吃尽后,就割饿殍为食,再加上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内城之中浑如地狱一般,百姓对朝廷可谓是恨之入骨,每日诅咒他们早些被北虏所灭,坠入十八层地狱永受折磨。
  当然京中也并非没有安静的地方,因为有袁章当日的话,王清任一家不仅没有受到任何骚扰,朝廷还贴心地为他们送来粮食、柴薪等物,可王维桢那会收这些,在将王清任安葬之后就遣散家奴,与老妻一起服毒自尽。
  吓得照看他们的官员魂飞魄散,生恐袁章追究与他们,还好袁章听说此事之后并未为难,只是吩咐他们厚葬了事;事后袁章登上高楼遥望着王府的方向跪地痛哭不已,心伤过度竟然晕了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