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292

  袁章闻言也坐直了身子,既然对方不惧怕他们,那也没必要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势徒惹人笑,请司马错入座并奉上茶水后袁章再次问道,“那么使者此来究竟是为了何事?”
  “前夜一战,张大使不行殉国,而尸首也落入贵军手中,在下次来还请国师将张大人及众将士的尸首还回来,好入土为安。”司马错正色道。
  “河东讨贼军投奔了李悠?”袁章顿时看出了其中的意味,不由得大为惊讶,河东讨贼军和嘉州军的实力他那晚都已经见识过,若是被李悠吞下这批兵马,他的实力又会暴增,此人才是北国的心腹大患,与之相比京城的那些官员简直算不得什么了。
  “我主敬佩张大使为人,故而派遣我来与国师商议此时,还望国师成全,国师但有什么条件,不妨开口便是。”司马错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
  “本国师凭什么还回去?”袁章问道,他若是轻而易举的同意岂不是让李悠占了便宜?
  “于私,我主当年对国师有救命之恩,如今有事要国师帮忙,国师断言拒绝岂非忘恩负义?于公,若国师压着不肯归还,河东讨贼军定会将贵军视为不共戴天的仇人,将来战场上遇到贵军怕是会多有损伤。”司马错一一为他分析其中的得失。
  袁章闻言半晌不语,司马错的这两个理由的确强大,让他一时不好反驳,沉默良久太菜说道,“嘉州伯对我有恩,袁某不会忘记,但此事却并非是嘉州伯的事情;至于河东军,那张果本就死在我的手下,无论我还还是不还恐怕他们都会视我为大仇吧?”
  “非也非也。”司马错摇头道,“其一,张大使为国捐躯,每个敬佩张大人的都会讲迎回他的尸骨视为自己的事情,我主也不例外;其二,若非朝廷泄露军机,恐怕国师也不会如此轻松就能获胜,张大使也不会死于国师的箭下,故而张大使之死首在朝廷,其次才是国师。”
  “司马先生辩才无双,袁某佩服。”纵横家本来就擅长言辞,几番来往下来,袁章只能宣布认输,他不由得再次对李悠产生了嫉妒,为何自己手下就找不到这般出众的人才。
  “如此说来国师是愿意将张大使和众将士的尸骨归还我主了?”司马错问道。
  “那日死去将士的时候被袁某就地掩埋,若李悠想要就派人去挖吧,袁某定会约束众军不予阻拦。”袁章想了想,如今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尽早拿下京城,至于李悠这边只能等到日后了,“至于张大使么?若是李悠答应我的条件,倒也不是不能还回去。”
  既然张果的尸首留在手上没有大用,还不如借机扫清这支军队对京城一战的影响。
  “国师请说,若是我主能做到的决不推辞。”司马错也坐直了身子。
  “弱李悠在拿回尸首后立刻返回嘉州,那么袁某立刻就能将其交还与他。”袁章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嘉州军和河东讨贼军加起来不下三万,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我主奉旨上京勤王,岂可就此退去?”司马错当即反驳,然后给出了自己的条件,“我主愿退兵五十里,十日之内不靠近京城。”
  “退兵二百里,两月不能靠近京城。”袁章也没想过他会照办,立刻和司马错开始了讨价还价。
  “退兵八十里,二十日不靠近京城。”司马错继续让步。
  双方你来我往数个回合,最终的条件定在了退兵百里,三十日不能靠近京城,依照袁章的估计有这些时间足够他拿下京城了。
  司马错对此也很满意,他又不是大魏的忠臣,京城若是被袁章攻破,对李悠似乎更加有利,之前他还琢磨着如何劝说李悠不要过于卖力,现在袁章的条件刚好可以让他拿来当借口。
  随后二人击掌为誓,袁章将装有张果尸首的棺木交还给司马错,司马错护送着棺木缓缓回到大营之中,河东军见之哭声震天,他们对李悠的感激又多了几分。
第423章
作壁上观
  “这下范先生恐怕要头疼一阵儿了。”许光看着这些换上新军服的士兵笑道,突然增加的一万多名士兵让后勤供应的压力猛增,服装、军械、粮食这些都要范蠡来想办法,如果后方坐镇的不是陶朱公,恐怕李悠大军现在就该饿肚子了。
  “也就是最近这段时间的事情,等适应之后就好了。”虽然也感受到了压力,但李悠现在更多的却是开心,纵观整个大魏,如今能和嘉州军正面抗衡的恐怕唯有眼前这支河东讨贼军,没想到他们现在却成了自己的部下。
  现在李悠已经派人挖出了此前丢弃在北虏大营外的牺牲将士遗骨,并且按照和袁章的约定退到百里之外,眼下众将士正在忙碌着为这些人操办后事。
  李悠去附近找来一位风水先生勘察四周,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充当这些人的埋骨之地,张果的坟墓位于最中央,剩下的河东讨贼军向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拱卫在张果的四周,至于那些死去的嘉州军也是一般。
  李悠亲自为张果抬棺,再次收获了一波军心,他收拢普通士兵尸首的事情更是让诸军感动不已,在这个时代或许还会有人关心那些死去的高级军官,但普通士兵从来无人搭理,曼谷荒野几乎成了他们的最终归宿。
  但李悠却专门找回了这些普通士兵的尸首,购置土地安葬,还专门为他们树立了墓碑,写上姓名、籍贯,将来他们的亲人也可以前来上香,尽管这些墓碑绝大多数都是简陋的木头,却已经足以让士兵们感受到了温暖的关怀,自此这些河东讨贼军的将士们才算是真正归心。
  对于撤兵一事,士兵们并没有什么怨言,河东军早已对这个朝廷失望透顶,而嘉州军眼中只有李悠,至于其他的勤王军现在也被朝廷派来的监军勒令不得进攻,既然如此距离京城远一点还是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安葬好这些死去的将士,大军重新恢复了训练,这次李悠并未将河东军和嘉州军区别对待,他拿出嘉州军的训练方法,召集秦士信、罗世绩等河东郡的将领,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并要求他们按照全新的方法开始练兵。
  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但这些士兵的身体依旧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所以现在给河东军的训练量只是嘉州军的一半,等到他们的身体能赶上嘉州军才会将训练量提升到同等标准。
  刚开始的时候秦士信还有些不服气,可是训练了一阵儿后他们才发现河东军距离嘉州军的确还有一定差距;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河东军的素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这让秦士信和罗世绩等人大为惊讶,殊不知这却是“六如”的作用。
  训练之余,秦士信终于得偿夙愿获得了和潘凤、周伯符过招的机会,三人都是难得的猛将,他们的比武也赢得了全军的喝彩,比武互有胜负,两军经过此事彼此关系亲密了不少,也渐渐地更像是同一支军队了。
  至于朝廷派到李悠军中的那名监军,如今依旧被他们软禁着,每日有吃有喝,也可以在大营之中晃悠,只是绝无可能走出大营,他们的命令也根本没人听从;试探了几次之后,这名监军也识相的认栽了,现在四周都是李悠的人马,既然人家已经不把朝廷放在心上,那么自己还是先保住小命要紧。
  李悠这边一片祥和,京城那里却是越发地紧张了,袁章借口张果夜袭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伤,再次提高了和谈的要求,陈静庵不断地在北虏大营和京城之剑来回奔波,却迟迟不能达成议和;而京城被围困这么久,城中的粮食渐渐消耗干净,粮价翻了十多倍还是有价无市,百姓们的怨愤越来越多,眼看着朝廷就要压不住了。
  “太后,北国大军围城已经接近两月,京城内外隔绝,如今城中存粮所剩无几,若是再不达成议和,恐怕京中的百姓就要闹起来了。”借着围城的机会囤积居奇,狠赚了一笔的户部尚书毕成一脸忧愁的奏道。
  “可北国的条件实在过于苛刻。”太后也没什么办法,像是对北国称臣,李冲认阿鲁布为叔父,此后每年向北国进贡岁币这些条件倒还好说,他们认了就是,但袁章所要的那数百万锭金,上千万锭银子和数百匹布帛可是无论如何也拿出不来的。
  当然,如果朝中群臣肯将自己的家产捐出来,凑够这笔数字绰绰有余,但是他们却是绝对舍不得的。
  杨介夫最近似乎听到了一些风声,在朝堂之上更加谨言慎行起来,前日还曾向太后上了一份请求辞官的折子,却被太后拒绝了,他不由得愈加懊恼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早些辞官,要是现在他回到了弘农郡,又何至于被困京中?
  大魏的朝堂上还在争吵,可城外的北虏大军却失去了耐性,虽说现在他们有京城送过来的粮食酒肉,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可这总在城墙外面干等着总不是事,而袁章见陈静庵依旧拿不出能让他满意的条件,也渐渐失去了耐心。
  “明日一早,把投石机、攻城锤还有尖头木驴都运上来,先给大魏一点颜色看看,如若不然他们也下不了这个决心。”袁章做出了决定,阿鲁布点头赞同,王帐之中的万夫长门齐声发出欢呼,他们早就等不及想要进入京城抢一波了。
  第二天,袁章直接将前来谈判的陈静庵一行人赶了回去,率领大军押送着上百架投石机缓缓逼向京城北门,丘尚俭竭尽全力收拢士兵,才凑了两万人登上了北面的城墙准备防御北虏的进攻。
  登上城墙观看北虏大军的文臣们看到城下那密密麻麻的投石机,不仅吓得瑟瑟发抖,直到此时他们才隐约的有些后悔当初不该葬送了数十万精锐禁军,只可惜现在却已经晚了,北虏的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424章
城破
  京城有两圈城墙,外城和内城,外城住的是平民百姓,内城则是皇宫衙门,还有那些富贵人家,现在北虏大军要进攻的就是外城。
  外城之中如今慌乱一片,无数的百姓云集在内城的门口,但内城却泗门紧锁,不敢放任何一名百姓入内,京营禁军的士兵们站在城墙之上,弯弓搭箭警惕的瞄准那些可怜的百姓,他们没有去和北虏厮杀的勇气,却有杀戮百姓的果断。
  宫中早已乱成一团,有四处奔走不知如何是好的,有趁乱卷走宫中宝物逃出去的,太后只知道跪在宫中的佛堂里请求菩萨佛祖拯救大魏,小皇帝跪在她的身后茫然不住所措,文武百官吵成一团但谁也拿不出个办法来。
  “朝廷供养尔等正是为了今日,如今北虏就在城下,但凡裤裆里面还有那玩意儿的都给老子守住这面城墙,谁敢后退一步,本将军的刀可不认人!”丘尚俭带着郑亮等少数几名还有勇气的将领守在城墙之上,但他的身后却是瑟瑟发抖连刀都握不住的士兵们,说实话这也怪不得他们,新招募来的这些禁军并未经过几次训练,那见识过这般残酷的景象。
  远远地望着京城的城头,袁章忍不住缓缓摇头,京城的城墙比尉州城更高更厚,可是他现在却没有当初面对李悠时的那种压力,再坚固的堡垒也要有勇士驻守方才有用,若都是这般人马,绝对挡不住他手下的这般强兵。
  “今日入城之后不得滥杀无辜,这些百姓若是想逃,就让他们逃到南边去吧。”袁章对着身后的万夫长们说道,可是从他们的神情来看,似乎并没有多少人能听进去。
  “开始吧!”袁章发出号令,他身后的亲兵立刻升起一面鲜红的旗帜,大军后方投石机旁边等候多时的军官和士兵们看到这面旗帜,立刻开始将石弹搬到长杆顶端的勺子之上,然后猛地挥手,前方士兵松开绞盘绳索,石弹尖啸着袭向大魏京城的城墙。
  上百架投石机同时发射,上百枚石弹一起飞向城墙,城头的士兵们吓得转身欲走,丘尚俭接连斩杀七名士兵方才止住了这波颓势。
  北虏的第一波攻击并不理想,石弹大多飞到距离城墙还有十多丈的地方就轰然落地,并没有一枚命中目标;袁章摇摇头让他们调整一番,又开始了第二波的发射,一直到第五波的时候,石弹的命中率才渐渐高了起来,不断有石弹砸中城墙发出巨大的轰鸣,守在城头的丘尚俭似乎也感受到城墙正在颤抖。
  轰的一声,一枚石弹正中城头的箭楼,后方不急躲闪的士兵被当场砸死,尸首从上方坠下落在了城头之上,左右的士兵看到这一幕终于失去了最后的勇气,再也不顾身后有督战队阻拦,口中发出无意义的尖叫向后方逃去。
  这一次丘尚俭再也拦不住他们了,上千人的溃逃很快将督战队挤到一边,等一切平定丘尚俭打量一番,就刚才那一波起码有三成士兵逃跑,城头上的兵马越发地稀少了。
  可北虏大军也没有接机开始攻城,袁章看得很清楚,依仗这座城墙大魏禁军或许还有一部分人有那么一点作战的勇气,而自古攻城都是极其消耗士兵的,漠北人口稀少,每一名士兵的性命都是宝贵的,现在还不是开始进攻的时候。
  投石机继续甩出一颗又一颗的石弹,无数士兵忙碌地从远方原来各式各样的石头,现场的石匠匆忙地将石头打凿成投石机适用的大小,另有无数被抓来的工匠守在投石机旁,一发现问题就立刻上前修理。
  这真是造孽啊,一名石匠看着眼前北虏士兵送过来的墓碑,心中发出这般哀叹,可是他却不敢有丝毫停滞,手起锤落将墓碑敲成两段,而这块墓碑也在不久之后落在了京城的城墙之上,和一个城垛同时化为粉碎。
  投石机整整轰了一天,京城的城墙之上满是石弹砸出来的缺口坑洞,北虏大营四周能找到的大石头几乎全都被砸到了城墙之上,投石机也损坏了三成以上,见天色渐晚袁章下达了暂停攻击的命令,并吩咐工匠们紧急修复投石机,另外派出人马前去更远的地方寻找能制造石弹的石头,准备第二日再战。
  丘尚俭也连夜带领士兵修补城墙,以防备北虏的下一次进攻,只可惜京中如今乱成一团,单单凭借他手下的这点兵马根本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第二天北虏的投石机继续发动攻击,这次发射到城头上的石弹品种更为繁多,从农家抢来的石磨、石碾,从坟地上挖出来的墓碑,从豪门大户墙上拆出来的基石、巨砖,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断敲打着城墙。
  大魏开国时细心修复的坚城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少有修葺的时候,于是等到第三天的时候他们终于为此付出了代价,外城北门在无数石弹的冲击下轰然倒塌,接着袁章将所有投石机都对准了这个方向,又过了几个时辰,这段城墙被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为北虏骑兵的进攻打开了一道通路。
  尽管丘尚俭立刻率领郑亮和手下的士兵堵了上去,可是这些缺少锻炼的新兵却无法挡住北虏的精锐骑兵,丘尚俭在杀死了十多名北虏骑兵之后被斩落马下,郑亮也仅仅比她多坚持了片刻功夫,和他一起死在了京城的北门之下。
  失去了统帅的禁军轰然溃散,无数的北虏骑兵从缺口杀进京城,但凡挡在他们前方的不管男女老幼尽皆斩杀,袁章当初的叮嘱被当成了耳边风。
  阿鲁布无视了自己属下的屠杀,哈哈大笑着在众军的护卫下进入京城,自从大魏开国至今两百多年,这座城市终于第一次被异族的兵马攻陷。
  远处的山丘之上,一名大魏士兵瞪大眼睛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然后起身上马向南风飞奔而去,他要将这个消息带给李悠。
第425章
抄家
  “京城的城墙比之当日的尉州城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城中兵马潦草器械无一缺少,却连北虏的一波进攻都没有挡住。”李悠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已经不惮用最大的想象力估算朝廷的虚弱,没想到他们还是突破了下限。
  “北虏甚至还没有用上蚁附攻城,仅仅用投石机就将京城外城北门砸垮了。”司马错也是连连摇头,若是这样的事情出在大秦,掌管城墙修葺的官员、工匠都改族诛,“一连三日,城中守军任由北虏的投石机毫无顾忌的发射,既没有以投石机还击,也没有派出骑兵出城焚烧这些投石机,城破之时大军尽皆溃散,留在原地抵御北虏的十不存一。”
  这一点司马错倒是怪错了城中的守军,他们并非是没有想过用投石机等军械来进行还击,可是一来工部打造的这些军械大多不堪使用,发射上一两次就散架了,而仅剩下那些还算完好的投石机却被朝廷以拱卫内城的名义拉到后方去了;当时丘尚俭听闻此消息后目瞪口呆,若是外城破了留着内城又有何用?
  “传令下去,各部将领立刻开始整军,准备北上京城。”李悠下了决定,北虏的行动比他想象的似乎要早一些,而且他没预料到京城守军会如此无能,短短几天时间就被北虏攻破了外城,现在着实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可现在距离和袁章当初约定的一月之期还有数日,现在就北上是不是有些早了?”许光略有迟疑,他估计的是此事传出去会不会对李悠的名声不利。
  “我本想着京城无论如何也能熬过这个月,所以才和袁章如此约定,现在既然京城已经破了,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若再迟些,恐怕内城都要被他们打破了。”李悠颇不甘心。
  “君上说的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京城城破,想必北虏正忙着烧杀抢掠,现在正是出其不意攻击他们的时候。”司马错出身秦国,秦国对待盟约的处置方式一项灵活,所以他并未将当初和袁章约定的一月之期放在心上。
  许光不再说话,剩下的钱骅、周伯符、秦士信和罗世绩等人更是恨不得立刻和北虏开战,那会反驳?当即下去各自整理兵马,不多时三万大军已经做好了北上的准备,李悠随即下令拔营,三万余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向京城的方向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