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292

  下了高塔,快马赶到最近的城门外,只见宋军已经夺下城门,大批人马正从城门而入,缓缓逼向那些惊慌失措的元军。
  “不必急着进攻,先守住城门,附近已无蒙元援兵,勿用急在一时。”李悠连忙发布命令,生怕攻打此处城门的杨亮节过于激动而让那些落入包围之中的蒙元贵族乘机逃跑,接到命令的宋军随即沿着城墙内侧缓缓展开,手中的弓弩、火铳雨点一般向元军袭去。
  其他各处城门也是一样,他们本以为宋军会将云梯架上城墙蚁附攻城,谁曾想到宋军却直接炸开了城门,正分散各处在城墙斜梯下方等待城墙降温然后下城防守的元军措手不及,一时间竟然没办法聚拢兵力将宋军赶出城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入城的大宋联军越来越多,在兵力上已经压过了元军,失去了城墙的保护,这些元军直接暴露在了大宋联军的直接攻击之下。月赤察儿、阿合马、范文虎等人竭力收拢军队向大宋联军发起进攻,试图将他们逼出城去,忽必烈更是率领着阔阔出、脱欢等子嗣以及答剌麻八剌、铁穆耳等孙辈亲自领军冲杀,总算暂时遏制住了颓势,并向城门口的宋军发起冲击,试图寻找出一条生路。
  而忽都答儿正率军紧紧护住真金和甘麻剌二人,四处寻觅着出城的机会,只要忽必烈能暂时突破城门口的宋军,那么他就会立刻率领留在后方的一千怯薛军从城门口冲出去,到了旷野之上他不信宋军还能追上自己。
  “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随我杀敌啊。”忽必烈手持宝刀,大声招呼着阔阔出、脱欢、答剌麻八剌、铁穆耳等人拼死冲杀,阔阔出等人没看到真金和甘麻剌的身影,早已明白忽必烈这是将他们当做吸引宋军的诱饵了,心中颇为不满,为何我们在这了拼死冲杀,他们却可以躲在大军之中等待逃跑的机会?所以也开始在战场上寻觅着各种机会。
  在战场上如果抱着想要逃跑的心思,那么自然就不再会拼死作战,所以尽管忽必烈还在勇猛向前,阔阔出、脱欢等人的脚步却慢了下来,他们身边的怯薛军也随之做出相应的举动,顿时打乱了元军的阵型,忽必烈领着数百人向前,阔阔出等人和剩下的元军却落在了后面。
  “你们这些人简直愧为成吉思汗的子孙!”看到这一幕,忽必烈直恨得睚眦俱裂,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他们这些人却还各怀鬼胎,难道我大元真的要崩溃了么?
  “放!”城门口的郑和抽出宝刀指向忽必烈,身前大明神机营的火铳手举起了手中的火铳,爆豆一般的响声过后,忽必烈身边的士兵纷纷中弹倒地;但是这些人已经被激发出血性,焕然不顾伤亡拼死向城门口冲去。
  “前排退后,二排上前,放!”郑和不为所动,依旧镇定自若的发布命令,神机营的士兵发射出接连不断的铅弹,可惜入城的士兵数量还是有限,再加上此时的火铳发射速度不够无法彻底拦住元军,眼看着忽必烈就率领大军到了他们面前二十步。
  只要杀入敌阵,凭着这些怯薛高深的武艺,定然能突破这道城门,忽必烈下意识的扫了一眼后方忽都答儿身边的真金和甘麻剌,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冲出城去、逃出生天了。
  “前排散开,盏口将军,放!”郑和依旧不见丝毫慌张,他随即发布命令,前排的火铳手向两侧闪开,露出后方的大炮,所谓盏口将军是指这种大炮的口径有盏口(大酒杯)那么大,里面安放着霰弹,听到郑和的命令后,炮手立刻点燃引线。
  忽必烈看到这些东西不由得心中一凛,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十多座盏口将军同时发出怒吼,数百枚铅弹形成的弹幕笼罩住了他和身边的怯薛军们。
  “大汗小心!”身边忠勇的怯薛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住了忽必烈,但是他身边的伙伴们却几乎被盏口将军射出的铅弹横扫一空。
  忽必烈身前的怯薛早已没了呼吸,为了掩护忽必烈他身中十多枚弹丸,当即去找长生天报道了,抬眼望去,方才冲杀之时身边还有数百名怯薛军,而现在却只剩下数十人还能站着,其余的要么死在火铳之下,要么为盏口将军所灭,更远处阔阔出和脱欢等人则领着其余的怯薛迟迟不敢上前接应,忽必烈此前的想法至此破灭。
  难道我今日就要殒命于此了么?忽必烈横刀胸前,心中喟然长叹。
第474章
忽必烈授首
  “大汗!”此时阔阔出、脱欢等人身边的怯薛才反应过来,趁着盏口将军发射间隙连忙冲了上去,重新将忽必烈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盏口将军虽然火力远胜火铳,但装填同样比火铳麻烦数倍,这次发射过后起码在短时间它们是没办法发挥作用了,那些炮手纷纷抽出腰刀、手把口(防身用手铳)准备迎接怯薛军的冲击,就连郑和、王景弘等将领也抽出了宝刀。
  “儿郎们,随我杀敌!”眼见即将开始和元军肉搏,郑和丝毫不见慌张,他虽然是宦官,可武艺却是不凡,郑村坝之战,朱棣以8万人马对抗建文帝50万大军,双方力量悬殊过大。正当朱棣焦躁之时,郑和请令率百余骑兵迅速冲进对方帅营。建文帝方面主帅李景隆不知燕军虚实吓得阵脚大乱,赶紧败退,朱棣随后率靖难大军助势掩杀,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全线崩溃。能以百骑冲阵吓退数十万大军之人岂是一般?
  郑和也在此战后被朱棣赐姓郑,以纪念他在郑坝村一战中立下的功劳,或许是这一原因后世也有人暗自揣测郑和会不会是葵花宝典的作者,这都是因为他此战太过威猛的缘故。
  尽管已经多年不亲自上阵杀敌,可郑和的武艺却没有落下,宝刀如同闪电一般划过怯薛破绽所在,瞬间就斩杀了三名怯薛军,郑和丝毫没有考虑暂且后退避其锋芒,反倒率领王景弘和身边亲兵向忽必烈直冲过去,他打算和在郑坝村时一样直接杀入敌军中枢,斩杀蒙古大汗忽必烈,从而扭转局势,彻底奠定胜局。
  郑和的这一手再次让忽必烈感到意外,什么时候南蛮子也有这般勇猛的将军了?而且看他的样子好像还是一名宦官啊?一时间怯薛军的阵型再次出现混乱,他们丝毫没有想到郑和竟然敢向他们发起反冲锋,一部察觉就被郑和连续突破几道防守。
  “保护大汗!”这下子月赤察儿再也顾不得冲破明军神机营的防守了,赶紧收拢兵力向忽必烈身边围了过去,竭力挡住郑和的进攻。
  “不用管我,继续冲阵!”忽必烈知道现在是他们突破城门最后的机会,浑然不顾自己现在正面临郑和的进攻,连忙制止月赤察儿,让他继续向明军发起冲击。
  这倒也是个果断的汉子,郑和不怕月赤察儿过来包围自己,却更担心他去攻击神机营本阵,那些火铳手论起肉搏战的功夫,怕是比不上忽必烈的怯薛军,当下他加快了攻击的节奏,长刀左劈右砍瞬间就攻到了忽必烈的十步之内。
  “大汗!”月赤察儿发出怒吼,他最终还是决定按照忽必烈的指令行事,等着通红的眼睛冲向神机营本阵,月赤察儿的武艺也是非同一般,而那些火铳手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尽管对方拼死抵抗,还是渐渐被他攻破了前阵,眼看着就要突破到城门口了。
  “太子,王子,做好冲杀的准备。”忽都答儿见状连忙将真金和甘麻剌扶上最好的两匹宝马,身边一千怯薛抽出弯刀,做好了冲出城去的准备。
  如今胜负只在一线之间,如果郑和能够先行斩杀忽必烈,那么元军肯定会士气大丧,而若是被月赤察儿率先攻破城门,纵使外面还有数万大军也难道有个万一,要是让任何一名忽必烈的嫡系子嗣逃了出去,那么就算他们杀了剩下的所有人,这一战的目的还是落空了。
  双方都知道此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纷纷暗处十二分的力气,向敌人发起同归于尽的进攻,对于劈砍过来的刀剑不挡不避,反而趁着敌人门户大开的机会向他们的胸膛、咽喉送出攻击,最终同时死在城门之下。
  糟了,方才入城的人还是有些少了,现在怕是要挡不住他们了,但愿后方的马队能拦住他们,郑和眼看月赤察儿已经来到了城门口,心中涌起一阵儿担忧,手上的攻势愈加用蒙起来,他现在已经来不及后退,唯有将希望寄托给友军。
  “郑将军勿用惊慌,我这就来帮你。”正在紧急关头,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接着嗖嗖几支羽箭射中了最前方的几名怯薛,一名面带精钢面具、骑着朱红色宝马、手持长枪的勇将策马迎向忽都答儿。
  “好!”郑和知道这是李悠来了,当下大喜过望,不再担心城门被攻破,专心地对付起挡在忽必烈面前的最后几名怯薛军来。
  李悠手中的沥泉枪犹如蛟龙出海,携着劲风向月赤察儿袭去,月赤察儿仓促应战,不到数个回合就被李悠打落手中弯刀,沥泉枪乘机刺入他的胸口,李悠双臂猛地用力,将忽都答儿的尸首挑起,砸向赶来救援的玉昔帖木儿,猝不及防的玉昔帖木儿被砸落马下,他的脑袋被朱龙马踩得粉碎,至此忽必烈的四名怯薛长已经有安童、月赤察儿和玉昔帖木儿三位死在了李悠手中,如今只剩下保护着真金和甘麻剌的忽都答儿还在人世,不过从现在大都城中的局势来看,他的死亡恐怕也是迟早的事情。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不远处,范文虎的亲卫见到眼前这一幕,不禁惊慌起来,他们投靠蒙元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可要是命都没了,这一切可就成空了,范文虎闻言眼神闪烁不已,不由自主地看向某处。
  在连续斩杀月赤察儿和玉昔帖木儿之后,李悠马不停蹄地冲向忽必烈,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郑和、王景弘等人几乎已经将忽必烈身边的怯薛清理干净,趁着最后几名怯薛正拼死抵挡郑和的时候,李悠伸出沥泉枪直指忽必烈的咽喉。
  忽必烈还想举起弯刀挡住李悠的进攻,可是久疏战阵的他又如何能挡得住武力值高达112的李悠?长枪轻轻一抖就弹开弯刀,刺入忽必烈的咽喉,铁木真的孙子、托雷的第四子、蒙古人的薛禅汗。大元的皇帝就此殒命。
第475章
诸王末日
  “大汗!”看到李悠手中的沥泉枪刺入忽必烈的咽喉,全场的元军将士都陷入短暂地失神,脑子中一片空白,伟大的薛禅汗就这样死了?
  “杀!”蒙古士兵如遭雷轰,大宋联军这边却是士气大振,眼见忽必烈已然殒命,他们趁着敌军心神失守,立刻展开进攻,只一刹那的功夫,方才攻到城门口的怯薛军又被打了回去,在他们身后无数大宋联军的士兵们鱼贯而入,城中的兵力已经开始占据上风。
  “今日不可放走一名忽必烈的子嗣!”李悠高声呼喊着冲入元军阵中,而在大都城其他城门,樊文超、杨亮节以及其他大宋的将领们也带着手下的士兵缓慢但坚定地向前方的元军逼去,他们宁肯付出更大的伤亡也不让任何一名敌军突破自己的防线。
  郑和与王景弘分列李悠左右,三人如同一道箭矢撕裂了怯薛军的阵型,身后大明的骑兵紧随而上,肆无忌惮的收割着怯薛军和五军亲卫的生命,此前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在忽必烈死后已经没了和他们正面决胜的勇气,就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跑,试图找出一条生路来,阿合马等异族大臣手忙脚乱的扯下身上华贵的衣服,以免招致宋军的重点照顾,陈岩等汉人官员不断叫苦,自己还以为得遇明主,能做出一番事业,没想到如今却落入了汉人的包围之中,唯独忽都答儿还保持着一丝清明,他命令那两名身穿真金、甘麻剌衣服的怯薛领军冲真转移宋军的注意力,自己则吩咐心腹亲卫悄悄带着他俩离开。
  “太子殿下,小王爷,你们记住了一会儿若是没有机会就跪地向汉人投降吧,你们现在都是普通士卒的打扮,或许那些汉人不会为难你们。”此前宋军少有随意杀戮战俘的经历,所以忽都答儿还抱有万一的希望,“成吉思汗当年也有向敌人屈膝的时候,你们要谨记先祖的经历,暂时忍辱负重,等时机一到就赶紧逃出去,带着千军万马来洗刷今日的耻辱。”
  “我们会做到的。”真金和甘麻剌忍着无尽的悲痛,死死地盯着前方那名戴着面具的将领,将来若是他落到自己手中,必定要让他品尝人间最大的痛苦,说罢几名亲卫簇拥着他俩就偷偷摸摸的移向后方,试图避开此处。
  而忽都答儿已经没了逃跑的机会,他抽出弯刀迎向李悠,心中默默念叨着,或许自己马上就要追随安童、月赤察儿和玉昔帖木儿他们的脚步了吧?这样也好,生前我们是薛禅汗的四大怯薛长,死了之后我们也会一起守护大汗。
  忽都答儿同样不是李悠的对手,苦苦支撑了三五个回合之后还是被李悠横扫一枪抽落马下,接着长枪狠狠刺下,将他的尸首钉在了地上。
  “忽都答儿将军!”护送真金和甘麻剌离开的士兵们发出悲鸣,然后果决的转过头去,试图掩护着真金和甘麻剌退到后方。
  杀了忽都答儿之后李悠更不停歇,接着又率军冲向那些衣着华贵的蒙古贵族,日后被封为宁王的阔阔出、被封为镇南王的脱欢等人接连殒命,然后是真金的二儿子、日后被追封为皇帝的答剌麻八剌,他的三儿子,在忽必烈死后继承帝位,被称为完泽笃可汗的铁穆耳……忽必烈的子孙们纷纷倒在了大宋联军的刀枪之下。
  “尔等跟我来!”眼见局势已经无法扭转,范文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连忙招呼起身边数十名亲信,丢下大队人马和宋军死战,自己则朝着真金他们刚才消失的方向追去,这一次能不能活下去就看这一遭了。
  “前面的道路不通,快跟我从这边走。”转过弯看到真金等人的身影,范文虎连忙喊道,见对方转过头来,他装作一副诚恳的样子喊道,“前两日我来过这地方,前面是一条死路,从我指的这条路走可以到皇宫之内,里面有一条暗道可以通到城外,你们赶紧和我一起从暗道里逃出去吧。”
  “真有暗道?范将军你说的可是真的?”真金和甘麻剌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连忙回过身朝着范文虎的方向走过来问道,身边的怯薛刚发觉情况似乎有些不对想要阻止,可惜现在已经迟了,范文虎已经到了真金面前。
  “原来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快随我来。”范文虎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连忙上前拉住了真金的胳膊,似乎要护送他离开。
  “范将军,你……”真金还想多问两句,可腰腹之间突然传来一阵巨疼,从范文虎所指的方向回过头来,却看到对方正狞笑着将一把匕首狠狠地捅进去。
  “太子殿下,与其咱们都死在这里,还不如把您的脑袋借给我谋一条生路吧!”说罢范文虎猛地抽出匕首又狠狠地扎了进去,他身边的亲卫也各持武器影响惊呆了的甘麻剌和那几名怯薛。
  一阵乱战过后,范文虎损失了十多名亲卫,终于将所有怯薛斩杀干净,甘麻剌也落入他的手中,眼见如此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招呼左右道,“把这小鞑子看好了,我们究竟能不能活命就看他的了。”往日遇到甘麻剌一口一个小王爷叫得格外亲切,现在却变成了小鞑子。
  说完范文虎亲自拖着真金的尸首偷偷溜回了前面,而此时宋军已经彻底压过元军,所剩无几的怯薛和五军亲卫被宋军团团围住,落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还好我见机的快,不然恐怕就和他们一个下场了,看着地上阿合马、陈岩等人的尸首,范文虎感到一阵阵的庆幸。
  眼见李悠的目光扫向这里,范文虎连忙丢下兵器跪倒在地,“末将范文虎刚刚斩杀了蒙古鞑子的太子真金,活捉了嫡王孙甘麻剌,真要献于大人面前。”
  哦?竟然还能遇上这样的人物?再看看一身普通士卒打扮的真金和甘麻剌,李悠也生出一丝庆幸,要不是有他。说不定还真让这俩人跑了。
第476章
甄别俘虏
  “哈哈,你倒是个识相的。”对方的举动固然让人不齿,但也让李悠少了许多麻烦,他大笑着说道,“把这俩人叫过来,若真如你所说的一般,我就饶你一条狗命。”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范文虎倒也是个能屈能伸之辈,眼见李悠如此不是不仅不生气还大喜过望,磕头挨骂又算得了什么,起码自己这条小命暂时保住了不是?
  一直到夜间,大都城内的残兵才被李悠他们清理干净,那么士兵要么被杀要么被俘虏,没有一人能够逃脱,李悠却并未就此放松警惕,他顾不上休息马上换回陆秀夫的打扮,召集众将安排任务,“从俘虏之中选出内侍、高官、蒙古贵族分别关押审问,务必搞清楚大都城中现在有哪些忽必烈的子嗣,拷问出来的结果让范文虎看看有无疏漏;将那些尸首整理起来让这些人分别辨认,看看究竟有没有漏网之鱼;城外的军队围着城墙燃起火堆,彻夜派出士卒紧盯城墙和四方城门,不要让任何一名城中之人借着夜色逃脱。”
  “是,相国大人。”众人齐声领命,今日斩杀忽必烈和诸多蒙元贵族的战绩让李悠的威望在此时达到了顶点,对于他的命令不会有任何人怀疑,领命之后纷纷下去安排。
  “去把范文虎带上来,再从俘虏之中找出几个人来辨认真金的尸首和被俘虏的甘麻剌。”李悠吩咐道,这两条可是绝对的大鱼,万万马虎不得,所以他虽然认为范文虎绝不敢在这个时候欺骗自己,但依旧还是提前做好了安排。
  不一会儿的功夫,亲卫回来汇报,“启禀相公,方才小人分别带了两名皇宫中的内侍、两名蒙古贵人和两名汉人文官进去辨认,他们众口一词,都说这俩人的确是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和真金的长子甘麻剌。”
  “好,既然如此就让范文虎进来吧。”直到此时,李悠心头的两块大石才算落地,忽必烈死后这两名拥有绝对优先继承权的家伙既然都落到了自己手里,那么就算逃出去两个远支蒙古王子,也不算太过要紧了。
  “小人范文虎叩见相国大人,相国此战犹如神兵天降,弹指之间鞑虏灰飞烟灭,纵观华夏史册也找不出相国大人这般神机妙算,纵然姜太公重生、诸葛武侯在世也比不过相国大人啊。”范文虎刚一进来就趴在地上送上一连串的恭维。
  “好了,叫你过来是有要事安排。”范文虎这一番话说的李悠肉麻不已,“若是办得好了,等我大军离开大都之时,也可以顺便把你和你的家人带上。”
  “多谢相国,多谢相国。”范文虎连连磕头,李悠走的时候要是把他丢在大都,他可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那些赶过来的蒙古人绝不会饶了他。
  “走,跟我一道去辨认尸首。”没做完这些事情李悠就算躺下也睡不安稳,立刻带着范文虎去查看尸首,当然在范文虎看完之后其他人还是要再检查一遍的。
  到了整理好的尸首堆前方,范文虎不敢有丝毫怠慢,忍着异味和恐惧,瞪大眼睛一个个的看过去,并不时报出他们的身份,“……这是蒙古鞑子太子真金的三儿子铁穆耳,极得太子妃阔阔真的喜爱,若是真金日后继承皇位,他或许会被册封为太子……这是忽必烈的八弟阔阔出……这是奴酋忽必烈的庶子忽都鲁帖木儿,向来不受宠爱……这是博尔忽的曾孙、忽必烈四大怯薛长之一的月赤察儿……”
  城中如今尸首不下万数,范文虎看得头晕眼花,说得口干舌燥,一直到月上中天才将这些人勉强分辨清楚,其中认出了蒙古皇室男子成员二十余人,后妃、高官不计其数;完了之后李悠也不让他休息,又将他带到俘虏营之中,逐个辨认。
  不仅如此,李悠还颁下诏令,让这些俘虏互相举报,要是某个俘虏营中藏有百夫长以上的官员、或是蒙古贵族而隐瞒不报的,被查出来后整个俘虏营全部斩杀,反之谁要是先出首举报,或许还有一丝生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