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292

  借着许光和钱飒又接连提出方案,只可惜都没有能够让李悠表示认同,至于其他人还没有参与到这件事中的资格,只能在一旁查漏补缺。
  最后还是周寿新拿出来的名字取得了众人的一致赞同,珏乃玉中之王,用在这位身份尊贵的小爵爷身上倒也颇为合适;而且姚广孝和李悠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出历史上叫李珏的倒霉鬼,因此这个名字就成了李悠嫡长子的名号。
  消息传出,整个嘉州城都热闹起来,无数的朝廷官员纷纷涌往太尉府,送上好礼以道贺,就连宫中享乐的福王也派出内侍送来贺礼以及对李珏的封赏,这孩子才刚刚出生就挂上了朝廷的勋位,可以开始领取朝廷俸禄了,此外周南的诰命夫人头衔又往上升了一级。
  实在是李悠现在的官职、爵位已经是升无可升了,他刚刚又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一举歼灭八万北虏,收复都畿道,朝廷不加以封赏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就只能放到他的妻儿身上了。
  好在这次到访的人都知道李友今天格外忙碌,所以放下礼物送上几句道贺的话就赶紧离去,如此才让忠叔等迎客之人能应付过来,就算是这样,府外的大道也被来往的车马堵了个严严实实。
  此外嘉州的百姓也感念李家多年来的恩德,纷纷庆贺李珏的诞生,闹得整个嘉州城竟然比当初福王登基还要热闹数倍。
  李悠嫡长子的诞生也让福王小朝廷的无数人生出了异样的心思,有的暗暗窃喜,有的心生疑虑,而有的则开始叹息,或许不久之后嘉州府就要发生大变动了吧?
  而正处于喜悦之中的李悠则完全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些事情,这两日他整天抱着小李珏不肯放手,纵使被尿了一身也不生气。
  但是其他人却没有放松警惕,姚广孝、司马错、李令月等人严密地注视着嘉州城最近的变化,将那些四下串联、图谋不轨、试图掀起波澜的人一一记在心里。
第627章
嘉州大学堂
  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在李珏出生十天之后,李悠就不得不出府上朝了,毕竟现在天下还不太平,没办法留给他太多的时间来逍遥自在,朝堂上还有无数麻烦的事情等着要处理呢。
  来到大殿之上,久不露面的福王也难得的出现在了宝座上,按照李令月教给他的话对李悠好生嘉勉一番之后又继续不发一言充当着吉祥物的角色,看着殿下群臣在钱飒、姚广孝和李悠等人的忙碌下处理着各种政务,而他的心思则早就跑到后宫之中的那些佳人身上了,巴不得这些烦人的政务早点处理结束,他好回去继续玩耍。
  给旁边的内侍丢了好几次眼神,内侍瞅到个机会正要站出来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话,却见又一名年轻的文官站了出来,“陛下,如今都畿道新复,正需派遣官员管理地方,可是朝中现在官员不足,还请陛下再开恩科广纳贤才。”
  “此事去和钱相国还有李太尉商量着办吧。”福王熟练地说道,自从登基之后就属这句话他说的最为流利,见此人似乎还想分辨,福王不耐烦的站起身来,“朕有些倦了,这些事情你们看着办就好,不要再来骚扰朕。”
  说罢不管不顾的带着太监宫女返回内宫,将此人晾到了大殿之上,殿上大部分朝臣都没有太大反应,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情况,少数几人不住摇头叹气,似乎在为福王的行径而感到可惜,但是他们手上即无兵力也无实权,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钱老相国,您看这恩科一事?”周寿站出来化解尴尬,将话题重新引回到科举一事上。
  钱飒不在意的摆摆手,“老夫年纪大了,脑子也有些犯糊涂了,这些事情就让姚大人操心吧。”钱飒此时眯缝着眼睛,一副精力不济的样子,那有前几日在李悠府上给小孩取名时那份精明,随手又将这件事的决定权丢给了李悠一系。
  “前次恩科为大魏吸纳了不少贤才,这一科的考生入职为官之后,可是比先帝在位时那些官员强多了,所以在下以为还是依照此前的方略行事的好。各衙门报上自己所需的人才,吏部进行审核发往礼部,再由礼部统计所开科目的种类以及录取的人数。”姚广孝说到最后声音突然变得严厉起来,“当然各个衙门的名单也不是随便报的,吏部对每一科考生为官后的政绩都有记录,要是某些衙门所要的考生表现太差,那么就别怪追究申报名单的主官还有那些新考生的责任了,凡不能达到任职要求的考生统统降级、革职,而要求选拔这些人的主官也会处于降职乃至追究渎职之罪的惩罚。”
  最后的补充乃是专门有所针对,此前也有某些衙门极力只要求录取进士科的考生,可这些人到任之后的表现却是不能让人如意,不仅工作上屡屡犯错,还不停的发着牢骚,对那些其他学科的考生也多有看不起之意,姚广孝和李悠早就看这些人不顺眼了,现在刚好是处置他们的机会,顺便也敲打敲打各部衙门,让他们认清楚形势。
  方才出列的那名文官本想着劝说福王这次的恩科重点还是要放到进士科上,但是姚广孝这一番指桑骂槐让他羞红了脸,上一科的考生之中就数进士科的考生表现的最不像话,种种劣迹也让人们完全没办法帮他们说话,只能拿出几个还不错的俊才来遮掩一二,可是这些人却没有办法掩盖整个儒学考生团体的堕落。
  接下来王机、范蠡等人依此出场,历数这些新官员们的种种劣迹,诸如渎职、贪污受贿、不能胜任种种,其中八成以上是那些旧儒生所为,证据确凿让人无话可说,这些人自会交由有司处理,另外此前极力要求只录取儒生的主官也根据他们属下的表现,分别被加以斥责、降级,乃至和那些儒生一样交由有司处理。
  这一番雷霆手段,让此前那些还蠢蠢欲动,想要借着恩科的机会争权夺利的家伙纷纷缩了回去,再也不敢出言辩驳,姚广孝所提出的办法也得到了顺利通过,可以想象的是,新一届的恩科之中,进士科的录取人数将会大大降低。
  “走吧,去嘉州学堂看看。”从大殿里出来,李悠并没有急着回府,而是带着王机、姚广孝二人往新成立不久的嘉州大学堂行去。
  这所学堂汇集了儒家、墨家、算学、格致等诸多学科的大师任教,但凡能够通过考核的学子都可以入学根据自己跌特长选择学科就读,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嘉州大学堂和岭南道的邕州大学堂、淮南道的钱塘大学堂以及武学将会成为朝廷官员的主要来源,所以李悠将自己返回嘉州的第一个视察地点放到了这里,以示重视。
  嘉州大学堂建设在嘉州城外,占地极广,这本是李悠家的一处庄园,被他拿来用作兴建学堂,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图书馆、实验室、礼堂、宿舍拔地而起,足以容纳数千学子同时就读。
  到了学堂大门之外,众人纷纷翻身下马,李悠早已定下规矩,不管是皇帝还是宰相,到了这里都必须下马下轿以示尊敬。
  “勿用通报,也无需带路,本官自行进去就好。”递上腰牌,验明身份,李悠拒绝了守门人的好意,带着王机、姚广孝和几名随从慢慢悠悠的溜达了进去。
  “这里的学子可是比当初国子监里的那些精神多了啊。”一路打量着来往的学子,之间他们要么行色匆匆准备赶往图书馆,要么在路边的亭子里激昂文字,要么在操场之中勤加锻炼,却是和国子监里那些混日子的家伙大不一样。
  “的确如此。”王机也有同感,国子监的那些家伙可没有这般好学,“只是学堂里的纷争终究还是有些多了。”
第628章
大师与大楼
  “哦?说来听听?”学堂刚建好不久李悠就率军出征了,大半年时间才返回来,一时还不清楚学堂里的情况,听到王机这么说不禁有些好奇。
  “此前大魏的学堂莫不是儒家独大,纵使如此诸多教师也会因为对儒家经典的不同解读而多有争论,更何况是如今学堂之中百家同列。”王机摇头苦笑道,“儒家现在倒是肯团结了,但是他们又开始针对起算学、格致、农学等其余学科的教师学子,这些学科中人为抵御儒家的进攻又凝成了一股绳,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每日争吵不休不说,还时常有动起手来的时候,负伤挂彩之事时有发生。”
  “他们如何争吵我不管,但有几项规矩还是要守得,其一不可打扰其他教师授课,无论对对方的学说有多大的意见,都必须在下课之后再行分辨,学堂里不准备有专供他们辩论的礼堂么?有什么意见到那里说去。其二,君子动口不动手,以后若是有人再要动手,就把他们赶到武学中去,让他们打个痛快。”李悠不满地说道。
  “呵呵,这些人怎么说都是读书识字的,要是入了武学学的比其他人更快呢。”姚广孝乐呵呵地说道,如今武学对于学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他和李悠都巴不得有更多的读书人去报考武学,以壮大武学的声望。
  “下官记住了,等回去之后就列出条陈发放给各道的学堂。”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嘉州大学堂有,邕州和钱塘也有同样的问题,地方官员也是苦不堪言。
  不知不觉间几人已经走进了学堂深处,周围脚步匆匆的学子、教师也变得多了起来,由于李悠等人临行前更换了便装,所以一时没人注意到他们,依旧做着各自的事情。李悠他们也乐得如此,可以更为直观的观察到这些教师、学子的真实面目。
  “如今这嘉州大学堂虽盖得富丽堂皇、高楼林立,鱼龙混杂,实在是让人叹息不已。”拐过一个弯,正好看到前方两名儒生模样的年轻人慷慨激昂,“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即使是陋室,有大师主讲也可名扬天下,但嘉州大学堂虽然广有高楼,却仅有数名饱学鸿儒主讲,其余算学、格致等旁门左道也挤了进来,怕是终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啊。”
  “以士衡看,这一所学堂之中究竟是大师重要还是大楼重要?”这一看法倒是引起了李悠的关注,他转过头来问王机,为了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他没有直接叫名字,而是称呼王机的字。
  自从王逊来到嘉州,王机对李悠愈发的死心塌地了,但是囿于他成长的轨迹,观点还是和方才说话那些人比较一致,“以下……晚生来看,恐怕终究是大师重要一些,有饱学之师长,纵是陋室,也可为学子传道解惑,若仅有高楼却只有不通经典的乡村塾师教学,纵使学子再聪明恐怕也难成大器。”
  “这位兄台所言甚是有理。”王机的话很快得到了这两名学子的响应,来忙上前报上自己的姓名,原来这俩人都是都畿道新来嘉州的学子,一人叫做吕瑞,一人叫做陈皓,都是都畿道书香门第出身,难怪乎到了嘉州大学堂感到如此别扭。
  “我却以为士衡所言未免有些偏颇了。”李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着周围的图书馆、实验室、礼堂、操场等建筑说道,“方才士衡所言之‘大楼’应该不只是教室,还包括这些所有新兴建的建筑吧?”
  “正是如此。”王机点头表示赞同,但是他似乎还没有摸清楚李悠的用意,就算是多上或者少上几栋楼对这个问题又有什么影响呢?
  “恐怕士衡还不知道吧,大学堂之中主讲儒学的董夫子早先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家乡来嘉州,直到他听说了大学堂中要修建这栋楼。”李悠指向图书馆,“这座图书馆之中馆藏有各类书籍数万卷,其中不乏孤本珍卷;为此嘉州伯、昌华伯府中的珍藏腾之一空,附近士绅也多有踊跃捐献者,若不是有这些古籍珍卷,如何能吸引来董夫子这位大师?”
  “这位兄台所言甚是有理,不过如此只需图书楼就够了,又何须这些建筑呢?”这吕瑞和陈皓倒也不是死脑子,稍一思索就接受了李悠的说法,不过对实验室等建筑还是多有疑惑。
  “诸位青随我来。”李悠远远地看见前面那栋楼似乎是化学实验室,于是将他们引过去,隔着窗户观看里面的情况,“各位可知这里面是在做什么?”
  众人皆是摇头,好在李悠上一世的化学还没彻底丢完,很快就看出这个实验的目的,“他们却是在研究耕种所需的肥料,去年司农卿在城外开辟的试验田之中用了他们所研究的肥料,庄稼的产量高了数成,若是此物能广传天下,大魏百姓当不会再为填饱肚子而犯愁;此事可算的是大功德?这所实验室可有资格立于大学堂之内?”
  儒家也讲究爱惜百姓,这增加粮食产量的事情无论如何也不能不说是一项大好事,王机和吕瑞等人皆表示赞同。
  “在下家中也有不少土地,对于耕种一事也是略有耳闻,但也只知道浇水施肥、锄草除虫可增加产量,却不知这些粉末竟有如此大用?将来若有机会定要去司农卿长长见识。”陈皓叹道,顿觉大开眼界。
  “这座实验室却是用老研究如何冶炼更便宜耐用的铁器。”李悠又带着他们来到另一座实验室外,打量了一番说道,“若是天下百姓都能用上铁制农具,这是不是又一件大好事?”
  依此看过每一座大楼,解释着这些建筑的妙用之处,王机等人不断点头表示赞同,今日着实让他们感到大开眼界。
  “现在你们还觉得大楼不如大师有用么?”等转完所有地方,李悠再次问道。
第629章
火铳
  李悠觉得,如果仅仅是教授儒学,或许只要大师不需要多少大楼就可以了,但是想要让大学堂成为推动这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仅仅有大师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诸多设施如何能做出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成就来?
  好在王机和这两名学子都不是读死了书的迂腐之辈,这一番游览让他们感触颇多,吕瑞和陈皓更是萌生了改学其他学科的想法,“今日若不是兄台指正,我二人怕是依旧会像此前一般坐井观天啊,如今看来这算学、格致诸科也是大有学问,利国利民不下儒学;我二人打算从明日起就去倾听其他学科老师的授课,希望能有所收获。”
  “哦?可是听闻朝廷最近要新开恩科选拔官员,你们要是现在改学其他科目,岂不是要错过这次恩科?”李悠饶有兴致的问道。
  “嗯?兄台是从何处听闻?”科举对每个读书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二人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有些犹豫,他们自负以自己的学问去考进士科还是极有希望得中的,要是错过了这次可就要再等几年了。
  “如今想想纵使在下考中得官,怕是也替百姓做不了多少实事。”今天的参观对吕瑞和陈皓二人的冲击极大,“所以纵然错过了这次的恩科也不必感到可惜,等将来学会了更多的学识,有能力为天下百姓多做些事情之时再应考不迟。”
  “你二人如此年纪就懂得取舍着实不易,想必在读上几年书,重新应考的时候,定可做出好一番事业来。”姚广孝也忍不住出言嘉勉道。
  “如此就多谢大师吉言了,我二人铭记于心。”说完吕瑞和陈皓急匆匆的回去商量该从那门课开始学习去了,李悠也带着王机和姚广孝找到大学堂的祭酒,对大学堂的情况作了一番叮嘱,直到夜色渐晚才告辞离去。
  从这天以后,李悠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参观完大学堂,第二日又去了武学,对新一期的学员多加勉励,细细观看了武学的训练、教学,让人帮忙留意这一期的解除学子,打算在他们毕业的时候试试看有多少人能够有资格通过“鬼谷子书”的认可。
  武学之后还有顾将子的工坊,顾将子平日里在朝堂上出现的时间远远比不上他在工坊中的多,就连李珏出生他也只是派遣一名弟子前来送礼了事,自己则待在工房之中紧盯着新兵器的打造进度。
  “顾先生,火铳的打造固然重要,但您也要保重身体啊,您若是病了,这工坊之中恐怕就要彻底乱套了。”见到又瘦了不少的顾将子,李悠忍不住劝道,嘉州军现在的兵器研发可全指望这位老人了,要是有个万一就损失大了。
  “爵爷过誉了,即使小老儿不在了,还有远胜于我的矩子,我这些徒弟也慢慢可以出师了,又何愁无人可用呢?现在火铳的打造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小老儿实在是舍不得离开啊。”顾将子还是那副老匠人的模样,丝毫没有朝廷大员的气派;他现在最为可惜的是矩子仍然固执于不肯制造杀人之器,所以拒绝了他参与到火铳研发之中的邀请,转而去主持水车、耧车等器械的改造,要不然火铳恐怕早就完成了。
  除了拖慢了火铳研发的进度,更让顾将子担心的是矩子默守陈规的固执,如今天下大变正是墨家走上前台的好机会,更为难得的是太尉大人对墨家的手艺颇为看中,现在有自己在还可以借着这张老脸护住这些墨家子弟,将来要是自己去了,矩子要是还像这般屡屡忤逆太尉大人的意思可是不妙啊。
  或许现在也该到对墨家进行彻底改变的时候了?顾将子心中涌起了这样的想法,这是墨家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不能因为矩子的原因而错过了。
  “我在钱塘的时候看过了宝船赏火炮的试射,的确威力无比。”此前在嘉州止看了陆地试射,水上开炮这还是李悠第一次见过,从射击的水平来看,虽然还比不上郑和的那些手下,但是应付起现在这个世界的敌人来却是手到擒来。
  “多谢太尉大人夸赞。”顾将子将李悠引到一处戒备森严的所在,取出几支造型各有不同的火铳拿给李悠,“这是太尉大人北上讨伐北虏之后小老儿带人打造的火铳样品,还有最后几支也在这几天就可以打造完毕,还请太尉大人先行测试给出意见。”
  这几支火铳大多都带着一根火绳,仅有一两支是燧发枪,看来打火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不过作为这个世界的第一批火铳,这些样品已经足够出色了。
  李悠和顾将子带着几名试射手来到隐秘的靶场之上,每支火铳都进行了不用距离的试射,可以看出燧发枪的成功率现在还远远比不上火绳枪,顾将子在一边解释道,“关键是打火的弹簧片不好打造,所需的钢材要求太高,不过小老儿现在也响了不少办法,都用在了那几支尚未打造好的样品上,再过些日子就可以拿出来进行测试了,到时候还请太尉大人前来查看。”
  “顾先生果然手艺精湛。”李悠忍不住赞道,这些火绳枪虽然还比不上戚家军所用,但是已经很接近了,更何况还有那些让他都感到惊讶的燧发枪,“这些日子就辛苦顾先生了,等样品完成之后我一定前来观看试射。”
  说不定在钱骅的水师完成海上训练之前,顾将子就能拿出成熟的样品,到时候可以考虑先装备一批加入到对越王水师的作战中去,在战场上检验这些火铳的威力,如果表现还能让人满意,而且单价不会过高的话,或许就可以考虑建立一支专门的火铳队了。
  当然这样的纯粹的火铳部队还没办法担任独立作战的重任,那么打造大车仿照岳飞的车阵就成了李悠最好的选择,在和戚家军并肩作战许久之后,李悠对此并不陌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