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292

  反之如果就这么退却了,即使可以保存大部分的兵力,明国的皇帝带着再次获胜的余威,完全可以在国内继续大刀阔斧的改革,训练出一支又一支和眼前这支可怕的军队一样强大的对手来,而他皇太极榨干整个八旗又能凑出多少人马来?以后双方的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所以必须在这个尚且能看到一线希望的时候和敌军拼死一战。
  蒙古人?岳托闻言心中暗暗苦笑,若是往日字需要皇太极一声令下,有的是愿意跟着他们一起入关发财的蒙古骑兵,可是经过遵化一战之后,草原上的那些部落纷纷疏远了和他们的关系,这次愿意过来帮忙的蒙古骑兵还不到往日的三成。
  瞬间岳托就领会了皇太极的意思,是啊,遵化一战失败后,现在蒙古人已经是越来越疏远了,不过好歹还有几个死忠的部落肯来,可是要是现在就返回沈阳,下次再要出战的时候恐怕连一个蒙古骑兵都叫不来了吧?
  “奴才领命!”意识到这一战的胜负将会决定他们女真人的最终命运,岳托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郑重其事的向皇太极行完礼后,他飞快的翻身上马向各旗的旗主还有蒙古的王爷、台吉们传达了皇太极的命令。
  “这真的是建奴的军队?”看到阿济格如此迅速就败下阵来,吴襄等关宁军的将领们都快疯了,这还是往日将他们打得屁滚尿流的那支军队么?怎么输的这么快?
  “是阿济格的人马,军中有不少巴牙喇。”祖大寿也是震惊不已,要想解决阿济格手下的这一万兵马,就算把他们关宁军所有兵力堆上去都不一定能做到啊。
  “竟然还有这样的骑兵?”吴襄身后,一名十八九岁的年轻小将说道,他正是日后率领关宁军向多尔衮屈膝投降的吴三桂,他一向对自己的武艺和领兵的本领十分自豪,可看到眼前这支军队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快看,奴酋洪太已经整顿兵马准备全军出击了!”众人再次陷入了惊讶之中,他们也曾想过陛下的大军会同建奴展开决战,却没有想到这场决战来得这么快。
第881章
久违的厮杀
  “曹文诏、曹变蛟……”见到皇太极开始调兵遣将,李悠也开始调集自己麾下的兵马,如今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还只是中下层的军官,上级军官还是卢象升、曹文诏等明军旧将,这也是受经验所限制,或许李自成他们的确有天分,但天分成长为真正的能力仍旧需要时间的磨砺,和一次次战事的积累,如果他们能在此战后活下去,那么他们的前途自然一片光明。
  “末将在!”众多被点到名字的将领立刻大声应道,刚刚看到卢象升击溃敌军、阵斩阿济格,他们就已经激动地难以自己,现在终于轮到他们上阵厮杀了,眼见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面前,这些人的胸中热血澎湃起来。
  “传令全军,目标,建奴本阵,即刻展开攻击!”李悠也大声的发布命令,具体的由应对策略此前已经和他们商讨妥当,现在只需要按照计划实施就行了。
  “末将遵旨!”众人齐声应道,起来之后纷纷翻身上马,各自率领军队按照之前的安排想建奴的大营逼过去,而留在后方的宋军炮兵们也调试好了标尺,开始向建奴的大营发射出一枚又一枚致命的炮弹。
  “轰!”炮弹落地后发出巨大的爆炸声,打乱了建奴八旗刚刚整理起来的队形,营中一片人喊马嘶之声,各旗旗主竭力约束着自己麾下的人马,向冲过来的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等人展开反击。
  宋军像遵化之战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火铳向建奴逼过去,待进入射程之后就开始向他们发射弹丸,弥漫的硝烟瞬间就笼罩住了整座战场,刚刚重新编好队的建奴前锋纷纷中弹落马,如今这些火铳的准确度虽然还不高,但是如此密集的发射总会取得一些战果。
  建奴前锋的锐气为之一滞,而那些排着整齐队伍的宋军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不见有丝毫心理波动,依旧不慌不忙的完成填药、装弹等程序,然后再次举起火铳瞄准了眼前的敌人;就在此时建奴似乎也醒悟过来,纷纷张弓开箭试图在他们完成射击之前杀死他们,可惜宋军身上的胸甲等足以保护他们的要害不受箭矢的伤害,这一波稀稀拉拉的箭雨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随即第二次整齐的枪声响起,又一波建奴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
  “临阵不过三发,就算他们的火铳再厉害,在建奴骑兵冲到他们面前的时候最多能射击三次,在那之后他们恐怕就要沦为建奴的刀下之鬼了。”山顶上的祖大寿安慰道,眼见明军如此强大,吴襄等人渐渐不安起来,心中已经生出了怯意。
  “义父大人说的有理,我关宁军中的火铳兵不也是这样,隔得远远的放枪或许还行,可一旦贴身肉搏,他们就没办法了。”祖大寿的养子祖可法出言附和。
  可惜下方与建奴作战的乃是宋军而不是关宁军,三次齐射之后建奴虽然已经到了面前,可是他们却不见丝毫慌张,而是数人一组纷纷竖起枪口的刺刀对准了建奴的战马,被雪亮的刺刀一晃,战马立刻本能的试图躲避,而其余的宋军立刻抓住了这个一闪而过的机会,或直刺战马的要害,或刺向马上的建奴,以步兵迎战骑兵竟然没有丝毫落入下风。
  建奴的前锋在此前的射击中已经损失惨重,而进入肉搏战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占到一点儿便宜,反倒是在宋军的默契配合之下不断损兵折将,更让他们感到担心的是借着这个机会,卢象升所率领的骑兵已经恢复了体力,沿着步兵打开的缺口冲进了建奴阵中开始大杀四方。
  “祖大人,如今陛下左近兵力空虚,您看咱们是不是?”吴襄指了指山下,只见明黄龙旗下方仅有三千来人拱卫着李悠,其余兵力全都投入到了和建奴的作战之中,只要能够将他拿下,那么前方的明军恐怕就会立刻崩溃,这一战的胜负也就可想而知。
  祖大寿也颇有意动,如今看来建奴的落败恐怕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要是建奴败了等待关宁军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不用想也能知道;可是他毕竟是大明的臣子,要他做出对皇帝下手的事情来,一时之他也很难做出这个决定。
  不等祖大寿下定决心,下方的战局再次发生变化,只见明黄的龙旗缓缓前行,李悠亲自率领这三千最后的后备力量接近战场,看样子竟然是要亲自杀敌建功。
  这一幕直接让战场上的三方都惊呆了,自从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之后,除了那个莫名其妙的武宗皇帝、大将军朱寿,老朱家的儿孙们已经多少年没有亲自提刀砍过人了?看着三千人吗簇拥下、身穿明黄铠甲、手持长枪的李悠,明军欢声雷动,口呼万岁的声音不绝于耳,士气愈加上涨。
  而建奴则立刻被士气爆棚的宋军和明军压了过去,处境越发了不利了;山顶上的关宁军将领们今天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大惊失色了,他们自己平日里若非到了身处绝境之时,又有多少亲自上阵杀敌的机会呢?而如今看到大明的皇帝竟然亲自上阵,他们的脑子陷入一片混乱,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
  上次遵化之战只是射杀了莽古尔泰,还没有毫升的过一把瘾,这次非要杀个痛快不行;目前战事的发展完全在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还有那些宋军的将领们很好的完成了任务,根本不用李悠多加操心,所以他赶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打算亲自上阵好好地过一把厮杀的瘾。
  只要能够杀死明国的皇帝,那么这一战就还有救!几乎已经陷入绝望的皇太极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他立刻调集女真人中的勇士,向着李悠的方向冲来。
  来吧,朕的长枪早已饥渴难耐了,李悠单手举起沥泉枪,遥指着敌军的方向。
第882章
无双割草
  “陛下!”见到李悠亲自出战,卢象升等人和宋军将领们的反应截然不同,宋军的将领们知道李悠的本事,不仅没有丝毫担心,反而被其激发起了更为高昂的士气,爆发出更为强大的战斗力,如同切瓜砍菜一般解决着面前的建奴;而卢象升等人则是第一次见识到李悠的武艺,心中难免担忧,尽管此前他们已经听说过李悠射杀莽古尔泰的传说,可并为前沿看见,眼下见到陛下亲自上阵厮杀,他们既感到担心也感到羞辱,这都是我们这些武将无能,方才逼得陛下不得不亲自出战啊。
  “尔等还在等什么?若是陛下伤到一根毫毛,我等还有何面目回去?”卢象升大声喝道,现在回去护卫陛下是怎么也来不及了,反倒不如先将面前的敌人击溃,这样才是最好的应对办法,精通兵法的卢象升立刻做出决定,指挥着手下的兵马向建奴猛冲过去,而战场另一个方向的曹文诏、曹变蛟、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也是一般的血脉贲张,浑然不顾自身的安危,身先士卒朝着建奴杀去,战前那点对建奴的恐惧早已灰飞烟灭。
  “谁能斩杀明国的皇帝,哪怕是奴隶也可直升贝勒,另赏黄金万两!”皇太极也顾不得日后的事情了,拿出了自己所能拿出的最高赏赐,受这份丰厚赏赐的鼓励,更多悍勇的建奴朝着李悠这边冲杀过来,一时间战场形势大乱。
  然而这种形势的变化对李悠来说却是极其有利的,冲杀过来的建奴虽然让他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可是在战场的其他方向,明军和宋军面临的抵抗却是大大的削弱了,卢象升、曹文诏以及宋军的将领们很快就占据了优势,不断地将建奴分割、包围、歼灭,建奴的损伤陡然上升,这一变化甚至让某些旗主心生胆寒,产生了撤军的想法。
  这也怨不得他们,实在是因为建奴的军事体制而决定的,如今谁手上握有更多的牛录,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能够得到更多的斩获和战利品,要是他们麾下的牛录全部葬送在这里,那么就算此战能够获胜,他们在后金内部的权势也会大大降低,甚至还有可能危及自己和族人的身家性命,这却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你们也上!”眼见局势对自己越发的不利,皇太极忍不住将护卫自己的巴牙喇士兵全数派了出去,他拔出宝刀握在手中,“我自会保住自己的安全,你们不用管我,若是不能斩杀明国的皇帝,我等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此战获胜的唯一希望就在那些进攻李悠的人身上,要是他们能够斩杀明国的皇帝,那么损失再大也是值得的,可若是让他继续活下去,那么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皇太极焦急的看着关宁军隐藏的方向,祖大寿他们还在等什么?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女真人若是败了,他们也是死路一条么?
  祖大寿等人也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山下那位身穿明黄铠甲的皇帝手中一杆长枪使得滴水不漏,身前身后三丈之地只要有人敢靠近,就会被他立刻刺落马下,其中不乏他们早已熟知姓名的女真知名勇士。
  “昔日听说陛下射杀莽古尔泰,我还以为是张之极、王洽等人拍马屁的言辞,现在看来恐怕是真的啊!”祖大寿也是久战宿将,他当然看得出来李悠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往日听人说起项王、杨再兴等人一站即可斩杀数百敌军,我还不信,今日一见方得知世间竟然真的有这般人物!”要是早知道陛下有这份本事,还不如当时就放弃兵权回家养老了,只可惜现在已经太迟了,世间却是没有后悔药可买。
  “祖大人,咱们……咱们要不要立刻出击?若是能斩杀皇太极,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眼见形势不妙,吴襄毫不犹豫的把皇太极给买了,要是能拿到这份功劳,说不定他们还可以获得陛下的宽恕。
  “已经迟了!”祖大寿发出痛苦的叹息,谁能想到世事变化竟然如此鬼神莫测,自小长在王府之中的陛下为何有了这样一身不可思议的武艺?莫不是真的有太祖、成祖等大明历代先帝在天之灵的呵护么?刚才刚刚开战的时候他们立刻出兵说不定还能获得陛下的原谅,但是现在明军几乎胜局已定,他们再出去究竟是想要立功还是摘果子?恐怕不仅得不到陛下的原谅,还会更加厌恶吧?
  “那可如何是好?”吴襄着急的跺脚道,总不能让他们去进攻明军吧?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他们谁还有和陛下交手的胆子?祖大寿嘴巴张了张,终究没有说出话来,因为他现在也是脑子一片空白,根本想不出什么解决的办法。
  而在山下,李悠继续对那些八旗中知名的勇士展开着无情地杀戮,在完成上次的任务之后,他的武力值已经达到了78,再加上“戮胡”和异族作战时武力值翻倍的加成,他所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已经高达156,数据直接溢出,胯下有朱龙马、掌中有沥泉枪,贴身还穿着赛唐猊雁翅圈金甲,根本没人能挡住他一枪。
  “杀奴!”沥泉枪猛地刺出,一名正红旗的甲喇额真被刺中胸膛,瞬间毙命,长枪一抖尸首砸向迎上来的代善之子硕讬,硕讬猝不及防之下被砸落马下瞬间就被身后涌来的女真骑兵踩成了肉泥,后方观战的代善看到眼前这一幕顿时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这并不是李悠这次杀死的第一名努尔哈赤嫡系子孙,在他之前,努尔哈赤的第九个儿子巴布泰、第十个儿子德格类以及孙子杜度、尼堪等近十名子孙都死在了李悠的沥泉枪和震天弓之下,努尔哈赤的后裔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惨重损伤。
  而这并不是结束,李悠现在相当于已经开启了无双模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会有更多人死在他的手下。
第883章
溃败
  “大汗,不能在这么打下去了。”重新苏醒过来的代善泪流满面,就方才他起身的功夫,又有一名努尔哈赤的子孙死在了李悠的沥泉枪下,纵使他和这些人往日未必亲近,可毕竟是血脉相连的骨肉至亲,见到一个个年轻英勇的后辈像被宰鸡一样杀死在战场之上,代善还是感到一阵阵儿的痛心,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这些人的牺牲似乎没有任何作用,到现在为止死在大明皇帝枪下的女真勇士已经不下百人,可却没有那怕一人能给他留下一丝伤痕,代善意识到想要通过击杀他来扭转战局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且一旁的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等人已经各自解决了自己的对手,正向缺少防备的皇太极冲来,说不定他和皇太极甚至还有可能被他们斩杀,无论是出于对自己性命的考虑,还是对女真人前途的思量,他都不得不站出来提醒皇太极。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往日一向英明果敢的皇太极此时就像是傻子一样,瞪着双眼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形势,他和祖大寿一样完全想不通为何大明的皇帝竟然有这样一身不可思议的武艺,就连最为勇武的女真勇士恐怕也比不上他一根毫毛。
  “大汗!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老汗的子孙就要死光了。”见皇太极依旧没有醒转,代善直接拉住了他的胳膊,这才将皇太极从震惊中唤醒;而就这么一下的功夫,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已经被李悠挑落马下,眼看着就活不成了,皇太极喉头一甜,忍不住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大汗!”左右仅剩的亲卫惊叫道,皇太极抬手制止了他们的动作,不顾嘴角还挂着鲜血,有气无力地说道,“鸣金收兵,咱们逃吧!”豪格的死让皇太极重新恢复了精明,眼见此战已经事不可为,那么就只有想办法多保存几分女真人的元气了。
  放眼望去,四处都是被斩杀的女真人尸首,除了遵化之战外,何曾有过这样的事情?一千那一战不是他们在无数明军的尸首之中放声大笑?而如今同样的遭遇降临到了女真人的头上,却让皇太极等人无法接受。
  “陛下,建奴要逃跑了!”浑身已经被敌军的鲜血浸透的李悠突然感到面临的压力为之一轻,再一看面前的敌人已经调转方向朝后方逃去。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有这般容易!”李悠明白这一战几乎已经是他这支军队的极限了,无论士兵们的体力还是粮草都不允许他杀到建奴的老巢,况且关宁军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必须在这一战中给建奴以最大的杀伤,“传朕的旨意,全军追击建奴,但不可乱了队形,以防有人乘虚而入。”现在关宁军还没有出现,谁知道祖大寿打得是什么主意,万一他铤而走险,这边必须得有防备才行。
  一路追杀了十多里地,又留下了无数建奴士兵的性命,顺带着济尔哈朗和多铎两名努尔哈赤的儿子也死在了乱军之中,一直追到夜色降临,李悠才带领大军返回营地,开始休整兵马、救治伤员、收敛牺牲的将士、打扫战场、统计战果。
  而在山顶上一直呆呆的看着战事结束的关宁军众将们相对无语,久久无人开口说话,如今的局势让他们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事态的发展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李悠竟然这么容易就获得了一场大胜,在他们看来凶悍无比的建奴竟然就这样轻轻松松就被陛下的大军击败了,让他们先前所做的准备全部落空。
  “祖大人,无论如何都得早下决断才行啊,若是迟了可就什么都晚了。”半晌之后,吴襄才艰涩的开口说道,如今皇太极已经带着残兵败将逃走了,关宁军尚且刘在不远处,这么多人驻扎在一起,绝对没办法瞒过太久,要是被陛下发现,那么接下来该倒霉的就是他们了。
  “今日刚刚激战一场,他们想必早就疲惫不堪,不如咱们趁着夜色偷营?到时候就说是建奴重新返回……”祖可法试探着说道。
  “糊涂!”祖大寿叱骂道,关宁军再怎么说也是大明的军队,你让这些将士们作壁上观还勉强可以,但是要让他们直接进攻大明皇帝的所在,恐怕除了他们极力笼络的少数家丁,其余人等绝不会听从他们的命令,去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更何况看山下营寨的布置可谓戒备森严,纵然在激战之后他们也没有放松警惕,即使夜间偷袭,他们恐怕也讨不得多少好去。
  “那可如何是好?难道要降了建奴么?”有一名关宁军将领露出苦涩的笑容,先前他们只将建奴视为升官发财的帮手,可没想过要屈居他们之下,而且现在建奴接连损伤惨重,即使投奔过去又能熬过久呢?
  这次陛下所率的兵马不多,又有朝中大臣拖后腿,让他们没有足够的粮草,暂时没办法进攻沈阳,可是最多再有两三年的时间,陛下就能在练出十万不下于眼前这支强军的兵马,到时候挥师攻入辽东,谁还能挡得住?
  “不如去向陛下负荆请罪?”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那么除了投降认输似乎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希望陛下能念在自己认输的份上放过自己的家人吧?有人已经对自己的生死不抱希望了,但家人却不是那么容易割舍下的。
  “若是认输,就算陛下能饶过我们,朝中的衮衮诸公怕是不肯放过我们啊。”他们这么多年和朝中大员勾结在一起侵吞辽饷,手中握有大量对朝中诸位大佬不利的证据,这些人又怎么会让他们活下去?这些人的力量联合起来并不弱于皇权,在细微处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说不定还等不到陛下处置,他们就会被这些人施展手段弄死在狱中。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们终于开始为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后悔了,可惜已经晚了。
第884章
战后
  “启禀陛下,此战的战果初步统计出来了。”在新军中待得久了,卢象升也学会了一些新的词汇和做事的方法,他现在将一份表格送到李悠面前,开始给他汇报此战的结果,“此战共斩杀建奴三万有余,蒙古骑兵一万有余,俘获愈两万,具体的数字尚需核实,缴获战马、粮草、军械、大炮、火药无算,此战之后建奴再也无力骚扰我大明。”说到这里卢象升未免有些遗憾,要是粮草再充沛些、兵马再多一些,后路再安稳一些,这次定然能够直捣沈阳,已拒绝接困扰大明数十年的东虏,然而这次明军的消耗也很大,虽然由于他们获胜的缘故,可以收拢全部伤员尽心医治,所以真正牺牲的将士要比建奴少得多,可他们养伤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短时间内恐怕没有余力北上了。
  更何况附近已经发现了关宁军的踪迹,在没有彻底解决他们还有重新收拢东江镇的兵马之前,大概是没办法将建奴彻底剿灭的;而且陛下离京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京中那些文武百官的动作越来越大,若是再不回去,谁知道他们能闹出什么乱子来;所以彻底解决建奴恐怕就只有等到下次了,不过下次应该不用陛下再行御驾亲征,或许自己可以领到这项光荣的任务,一想到这些卢象升又淡定下来。
  “牺牲的将士尸首需得好生收敛,并统计好他们的姓名、籍贯,保证抚恤的银两如实发放到他们家人的手中;受伤的将士也都应该及时医治。”李悠没有因为如此辉煌的胜利而感到欣喜,反而先关注起那些受伤牺牲的将士来,“若能重回军中最好,若是不能咱们也得给他们好生安排一个去处,不要让这些为国牺牲的将士无依无靠。”
  “陛下仁慈,臣代这些将士谢过陛下!”卢象升听闻此言也深受感动,立刻跪倒叩谢,先前那些大明的皇帝和朝廷重臣,又有谁真的关注过这些普通士兵呢?只要这件事传出去,大明的军队必定会对李悠更加忠诚。
  “经此一战,建奴已经不足为虑。”上次建奴入关,皇太极搜遍了八旗、再加上蒙古人才凑出了十多万兵马,而如今先在遵化之战中损失了两万多人,这次又损失了五万多人,建奴半数以上的兵马都被李悠所歼灭,几乎可以说是彻底打断了建奴的脊梁,剩下的那点人也吓破了胆子,起码十年之内这群人是不敢再骚扰大明的边界了,而辽东乃是苦寒之地,现在又是小冰河期,天气更加寒冷,辽东的产出根本养不活剩下的人口,别说壮大族群,能保住现在的人口数量都是难上加难,皇太极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就要为这个问题头疼了。
  “陛下英明,只是留着建奴终究是个祸患,若是能尽早解决还是尽早解决的好。”卢象升自然不知道小冰河期的事情,在他看来若是放任不管,说不定建奴慢慢积蓄实力,将来又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