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92


第219章
《凯歌》
  “哈哈哈哈,倭寇也不过如此啊。”大胜之后,戚家军大营之中满是欢笑,看到传言中无比凶残的倭寇在他们手下不堪一击,戚家军的将士们开怀大笑,这一年多的艰苦训练终于没有白费,他们的家乡再也不用担心倭寇的骚扰了。
  “今日我们小队斩杀了二十颗首级,按照将军之前所说的奖赏,我们这回可是要发财了啊!等奖赏下来之后我就送回家去,让家人多买些地,再给我说一门亲事。”有人开始流着口水幻想起未来的幸福生活来。
  “哎,可惜这次倭寇来的少了些啊,若不然连娶妾的钱都有了;不过按说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队长你该能升官了吧?”小队中的长牌手羡慕的看着小队长。
  “按军法来说是这样的,不过这次斩获实在是太多,升官的人肯定不少,要轮到我怕是难啊。”小队长满面红光的谦虚着,“别那么眼巴巴的看着我,我要是升官了,你们肯定也能升,保管你们能说一门好亲事。”
  “哎,你说这些倭寇是不是太没用了?我们还没怎么打他们就开始逃跑了,要是他们多坚持一会儿,我们肯定还能斩获更多的首级。”狼筅手心有不甘地说道,在他看来,这些逃跑的不是倭寇,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要是让其他大明的军队听到他所说的话,肯定会惊讶的目瞪口呆,这些凶残的倭寇躲还来不及呢,竟然还有人嫌他们不给力?可这对戚家军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了,这些来自义乌、东阳等地的旷工在戚继光的训练下已经成为大明最强大的军队,在这样的军队面前,倭寇又算得了什么呢?
  “军中不能饮酒,不然今晚上某家定要和你们喝个痛快啊。”小队长舔舔嘴唇,咽了一口唾沫,遗憾地说道,人逢喜事没有美酒为伴,实在是不够过瘾啊。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他们当即热火朝天的计算起自己的假期来,相互约好,等有了空闲时间,一定要去酒楼之中好好喝一顿,至于酒钱,斩获的这些倭寇首级足以让他们喝个痛快了。
  与此同时,李悠也和戚继光说起酒的事情来,“戚将军,大胜之后没有美酒犒劳大军,始终是有些不美啊。”
  “军法所在,戚某不敢违背,再说如今尚有倭寇残余在岸上活动,若是喝酒误事那就不值得了。”不过戚继光也觉得缺少庆功的美酒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于是说道,“不如今日吾等就以歌当酒,好好庆贺一番;文阳,你可会唱战歌?”
  “这个晚生倒是记得一些。”李悠顿时想起他在大汉时所唱过的那些军歌来。
  “批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好!”雄壮的大汉军歌让这些戚家军的将士们大呼过瘾,虽然他们或许并不知道燕然是什么意思,但丝毫不妨碍他们体会到这首军歌中的昂扬之气。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
  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时轧吃儿。”
  被李悠这么一引,饱读诗书的戚继光也忍不住放声长歌,唱起北宋沈括所做的《凯歌》来,这是沈括在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时,抗击西夏侵扰,收复葭芦、米脂、浮图、吴堡、义合等地,屡建战功后所做。
  听到这首歌,李悠心中忽然冒起一个有趣的念头,这首《凯歌》的作者沈括好像和戚继光一样怕老婆啊。
  “好!”歌声暂歇,军营之中想起雷鸣一般的叫好声,今日虽然无酒,但胜利的喜悦和激昂的军歌足以让人迷醉。
  “将军和李教头的这两首歌唱得好。”吴惟忠夸赞完之后咂咂舌,略有遗憾地说道,“只是这些歌儿好像说的都是北边的事情,就没有说倭寇的歌儿么?”
  “这恐怕要戚将军现做一首了。”李悠笑着说道,他倒是记得许多有关日本侵略者的军歌,可无论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还是“太行山上”用到此处似乎都不合适。
  “好,戚某就为你们做一首。”戚继光也是文武双全之人,在后世他的《马上作》、《过文登营》、《韬铃深处》广为传颂,做一首军歌对他来说并非是什么难事,起身绕了几个圈子,戚继光就将军歌拿来出来。
  “戚某所做的这首歌同沈知州的一样唤作《凯歌》,尔等且慢慢听来。”说罢戚继光再次高盛吟唱起来。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些为戚家军合身而做的句子让大营之中的所有士兵感如身受,每一句歌词都说到了他们心底里;所以没花费多大工夫,戚家军的士兵们就将戚继光新作的这首《凯歌》背的滚瓜烂熟,齐声合唱起来。
  是夜,皓月当空,大胜之后的戚家军在大营之中一遍又一遍的吟唱着这首让他们血脉贲张的《凯歌》,士气顿时为之高涨起来。
  这首歌似乎比原历史中早出现了一年啊,看来随着我的到来历史再次发生了微小的偏转,可若仅仅是这点改变的话,我总是有些不甘心啊。
  如今任务已经完成,似乎到了告辞的时候,可李悠却不愿意就这样离开,他开始细细琢磨起来,临走之前要送戚继光一样什么礼物才好。
第220章
张居正
  随着最后一波倭寇被击溃,台州暂时恢复了宁静,而胡宗宪告捷的奏折已经用八百里飞骑送往京师,接下来戚继光该连升三级获得他应有的奖励,而戚家军也将随着这一战扬名天下;日后戚继光还将率领他的戚家军远征福建、兴化、仙游,一次又一次地将这些胆敢冒犯大明疆土的倭寇击溃,直到达成他昔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理想。
  只是这些和李悠已经没多大关系了,台州之战结束,他的任务也顺利完成,现在到了该返回的时候了,但是在临行前他还有些事情想和戚继光说一说。
  “文阳,你这就要走了么?”这半年多来,李悠和戚家军一起训练、作战,戚继光在潜意识里已经把他当成了戚家军的一员,若不是李悠阻止,他还想在请功的奏折里写上李悠的名字,让他能有个好前程;现在听闻他要离开,戚继光大为惊讶。
  “是啊,晚生离家日久,现在台州的倭寇已经被戚将军荡平,也是该回家了。”李悠含糊地说道。
  “文阳怕是要参加乡试了吧?以文阳的文采,今科必能高中。”李悠没有多说,戚继光就已经为他找到了理由,“既然如此,戚某就不再阻拦了,愿文阳今科高中解元;来日若是到了南直隶,必会登门拜访。”
  科举对于大明的文人来说,是莫大的事情,既然戚继光这样猜测,也省了自己再找理由解释,不过他想在南直隶找到自己恐怕没什么指望了,担心戚继光浪费时间,李悠说道,“勿用如此,来日若是文阳中了进士,自会前来拜访戚将军。”
  “如此甚好,来日文阳的成就未必在阳明先生之下。”纵观大明开国至今,文武双全的官员不知凡几,尤其以新建伯王守仁最受崇敬,戚继光这话虽然略显夸张,但也是对李悠的良好祝福,也寄托了他对李悠的期盼。
  “这半年来多有叨扰戚将军,文阳心中甚觉不安,故而有一份礼物想要送给戚将军。”李悠赶紧岔开话题,免得说多了出错。
  “文阳何必如此客套?你到我军中来教习士兵箭术,戚某感激还来不及,又何来的叨扰?”戚继光面露不悦,显然认为李悠赠送礼物是见外了。
  “这样东西不是什么贵重之物,戚将军不妨看了再说。”李悠命人太紧了一个大箱子,然后打开,只见里面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木球,上面用白漆刷了一遍,然后涂上了各种颜色以及许多七扭八拐的线条,戚继光不算见识浅薄,但他也没认出来这是什么东西。
  “文阳,此乃何物?戚某倒是从未见过。”看着李悠将这个大球搬出来安放妥当,戚继光好奇的问道。
  你当然没见过啊,历史上第一座地球仪虽然早在1492年就已经被德国航海家、地理学家贝海姆制作完成了,哦,那时候大概是大明弘治五年吧?在中国,虽然早在元代就有西域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朝廷督造了类似的东西,球面上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但制造过于粗糙,并不能反映现实。
  日后一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万历年间,戚继光早已去世多年的时候,才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地球仪带到了中国。
  “此乃地球仪,汉时张平子(张衡)曾曰:天地如鸡子,地如蛋中黄;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形,这座地球仪上绘制了天下各国及海洋的分布,我大明在这里,倭国在这里,而安南又在这里……”李悠一一指出了大明及周边几个国家的位置。
  “我大明竟然这么小?”向来以中央帝国自居的中原人士,见到地球仪上大明竟然只占了这么小一块地方自然心里觉得有些别扭,于是在李悠用船只从海平面上渐渐升起等事例解释了几个专业性的问题后,戚继光问道。
  “我大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过数千里最多近万里地,而整个地球周长八万里,相较整个地球,我大明的确小了些,不过在地球上这些国家之中我大明却算是比较大的了。”李悠耐心的解释道。
  有回答了几个问题满足了戚继光的好奇心,李悠方才叹道,“自唐时开始,倭国就一直窥视我中原,这次戚将军将他们赶走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啊。”
  “文阳可有何良策?”戚继光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大明海域辽阔,海安县绵长万里,倭寇随处可以上岸,但他们只能在陆地上防御,战略形势极其不利。
  “当然是攻上倭国本土了。”眼下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而自从刘大夏焚毁了郑和的宝船图纸后,中国的航汉技术就渐渐落后于西方了,李悠希望能借着这个机会让大明也参与到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来。
  于是乎他给戚继光讲述了东南亚那丰富的物产、一年三熟的土地,倭国石见银山的惊人产量,美洲辽阔的土地,海洋贸易高昂的利润等等。
  他知道以大明的体制,戚继光即使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也是有心无力,所以李悠最后说道,“文阳略懂命理之学,看出戚将军将来将遇到一位权倾朝野的贵人,将来若是有机会不妨把此物和我方才说过的话转述与他,或许能对大明有所帮助。”
  李悠说得是日后的大明首辅、坚定的推行了自己的改革而让大明得以续命的张居正,戚继光日后深得张居正信任,并在他的手下屡立功绩。
  被誉为有明一代最出色政治家的张居正若是能开眼看世界,这大明的将来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下去,李悠颇为好奇。想必以张居正的政治眼光,看到海洋所能带来的利益之后一定会为之动心吧?只是不知道将来大明的船队之中会不会出现一位名叫李华梅的女船长呢?
  李悠和戚继光整整聊了三天,他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大航海时代的知识全数说给了戚继光,然后告辞离开大明回到了大魏。
第221章
杀神白起
  这次的任务还真是轻松啊,如果以后都像这么容易就好了,嘉州伯府的卧室里,李悠缓缓睁开了眼睛,这次的大明之行极为顺利,他几乎是跟在戚继光后面打酱油就完成了这一次的任务,而且收获颇丰。
  还没开始抽奖领取这次任务的收获,李悠就从戚继光那里获得了两点武力值、五点统率值,“射虎”也升到了第二级,更被说还有无比逆天的练兵技能了。
  任务全程几乎没有一丝危险,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收获,难怪李悠现在高兴地全无睡意;五点统率值让自己拥有了可以召唤玄甲骑兵的资格,“射虎”的升级和武力值的增加让他个人战力大大增强,但这些和从戚继光那里学到的练兵技能比起来又不算什么了。
  这次前往大明,最让李悠满意的就是“六如”技能了,如今大魏已经开始呈现乱相,而在乱世之中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几位关键;在此之前李悠虽然从陈庆之、李广以及杨翼哪里学到了一些兵法,但练兵一事实非他的所长。
  本来他打算将这件事交给许光去做,毕竟许光曾经在军中多年,有一些练兵的经验,只是由许光来练兵,肯定练不出背嵬军、玄甲骑兵这样的强军来;而现在有了“六如”技能和跟随戚继光学习的成果,李悠已经决定日后回到嘉州,由自己亲自担任这一重任,从选兵到练兵全都由他一手包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