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292

  “李令月!”依照大魏祖制,为了防止外戚做大,皇后、嫔妃都是从小户人家中选出,而太后就是出身于乡间的农家,只是当她被册封为皇后之后就再也没有敢提这件事了,现在李令月将此事拿来攻击太后,她立刻就变得怒不可遏起来,狠狠一巴掌拍着桌子上,直愣愣的瞪着李令月。
  “太后莫要气坏了身子。”长乐宫中的太监宫女纷纷跪下,将头紧紧贴在地上,不断地为自己不幸听到了这样放肆的话语而后悔。
  太平郡主虽然也跪在地上,可是腰板却挺得笔直,毫不示弱的迎向太后的目光,口中放肆的话语依旧不断,“听闻杨介夫里通外国出卖大魏时您不生气,说起您的出身来您却气成了这副模样,如此眼光又怎么能执掌朝政?”
  “杨相国乃是国之栋梁,断断不会做出这般大逆不道之事。”和这个桀骜不驯的后辈相比,太后似乎更加信任看起来老成持重的杨介夫。
  “若非杨介夫从中作梗,御驾亲征的大军又怎么会缺少粮草?若非杨介夫,为何唐括部十万大军进入宣大,却没有人向英国公通报消息?若非杨介夫,您又怎么会在陛下困守孤城之时将郕王接进宫来?若非杨介夫,陛下又何至于整日借酒浇愁?”李令月一连串的发问将太后问得哑口无言。
  细细想来当初李圭御驾亲征、她垂帘听政之时,正是因为杨介夫的进言才让她生出将郕王接入宫中以备不测的想法,而且她虽然不通军事,但经李令月这么一说也隐隐地觉得此事确有蹊跷。
  只是眼下还要依靠杨介夫处理朝中大事,不愿意也不敢去深究李令月话中所透露的信息,只能强行将思绪重新扭转到李令月身上;可是愣愣的看了她半天,太后却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处置才好。
  杀了她?且不说太后究竟能不能狠得下心来,光是杀了李令月之后对她名声的妨碍以及和亲漠北的人选问题就够让她头疼的了;可是如果不严加惩罚,太后的尊严何在?
  愣了半天,太后无力地摆摆手,“哀家乏了,你下去吧;安总管,送太平郡主回府,这些日子就让她在府中静养吧,就不要再出去乱走了;利用这些时间好好想想日后和亲漠北之后该怎么做吧。”
  看着太平渐渐退去的身影,太后心中涌起无尽的迷茫,难道自己当初真的做错了么?不,我当初是为了大魏才将郕王接入宫中的,形势未明之前护住大魏的血脉才是最重要的,哀家没有做错;她只能不断地用这样的暗示来让自己心里好受些。
  “郡主,这些日子您就留在府中修养吧!若是有闲人叨扰,奴婢帮您拦着。”将太平郡主送回府中的安总管一挥手,手下皇城司的人马立刻替代了郡主府护卫、门房的职责,将郡主府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如此甚好,省得本郡主再劳累了。”太平郡主冷哼一声,径直走进府中,自从新皇登基后来她府上求见的客人明显少了许多,今日的消息要是传出去,恐怕不再会有什么客人了吧?
  自此太平郡主被太后幽闭到了自己的郡主府之中不得外出,即使连王摩诘这样深受太平郡主大恩的臣子也不敢前来拜访,往日门庭若市的郡主府彻底的冷落下来。而朝中和亲的方略已经通过,和亲使者的挑选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只等人一选出就会前往漠北向唐括部求和。
  薛绍缓缓步入后花园,斥退左右侍女,来到太平郡主身后,“郡主,今日丘将军登门拜访,被安总管留下的人手拦住了。”
  “呵呵,魏士良死后他倒是抖起来了。”太平郡主笑了笑,李圭方才入殓,魏士良就在自己房中悬梁自尽了,或许他早就知道自己不会有好下场,采用这种方式免过了一场折磨吧。
  不等薛绍回到李令月又转而叹道,“哎,丘将军这又是何苦呢,此时他就算是不过来,我也不会说些什么。”
  “或许丘将军也知道进不了府门,他只是想借此表示对郡主的支持吧。”薛绍猜测道,对这名毫不顾忌危险上门的客人他心存感激;昔日太平郡主在京中留下无数恩惠,但事到如今敢登门的也就他这一个了。
  “嗯?什么人?”薛绍忽然止住话语,猛地将头转向墙角的花丛之中,右手也搭上了腰间的宝剑,浑身紧绷,只待稍有不对就会拔剑杀出。
第270章
潜逃
  “呵呵,薛兄弟的武艺果然不俗,许某只是稍微动了动就被薛兄弟觉察到了。”只见花丛一阵晃动,从后面闪出一个黑衣人来,不等薛绍拔剑他就拉下了蒙脸的黑布。
  “原来是许先生啊。”薛绍和李令月同时松了一口气,压低嗓音打着招呼,近来府里的宫女太监也被换了一遍,谁知道有多少是皇城司的人手。
  “许某初来京城,本想登门拜访,但是听说郡主府上最近多了些生面孔,只好出此下策了,失礼之处还望郡主见谅。”许光来到太平郡主身前拱手道。
  “这非是许先生的原因。”李令月伸手招呼许光入座,薛绍奉上茶水,“先生此时不在云州辅佐嘉州伯平叛,反倒来了京城,所为何事?”虽然理解李悠当初的选择,但是李令月还是有些气恼他没有起兵护卫福王入京,所以她说话的语气难免带了三分讽刺。
  “实不相瞒,许某一听到陛下驾崩的消息后就赶来京城。”许光并没有在意李令月的这点小脾气,说实话拥立福王可是天大的事情,对方毫不见外的选择了信任李悠,而李悠却出言拒绝了,难免有些辜负对方的信任,让她发点小脾气也是应该的,“小爵爷知道郡主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好过,所以派许某来接郡主出京。”
  “难得你家小爵爷还记得本郡主。”李令月心中涌起一阵儿感动,往日自己提携了那么多的青年俊才,事到如今却只有李悠一人愿意站出来帮忙。
  “昔日若不是郡主出手相助,我等或许早就葬身京城了。”夺门之事许光是全程参与了的,知道李令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前次郡主来信时,小爵爷也犹豫了许久,只可惜那时候小爵爷手中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护送福王入京了,只能辜负郡主的一片苦心;但郡主昔日的恩情我等一刻也不敢忘。”
  上次虽然已经来过信了,但是有些事情还是当面说清楚的比较好,许光郑重的将当初的理由又说了一遍,“小爵爷到达云州后,手上只有三百禁军,五百尚未训练成型的团练,即使加上昌华伯手中的兵力依旧没办法完成如此重任。”
  “这并非是嘉州伯的错,实是本郡主当时有些病急乱求医了。”李令月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想凭借这点实力上京夺位的确不太可能;话既然已经说开了,那么这件事就此揭过。
  “许某刚一入京就听到杨介夫想让郡主和亲漠北的消息,想来郡主怕是极不愿意的,所以许某本次前来是想和郡主商量商量如何逃出京城的事情。”现在的郡主府并不安全,因此许光也没有过多客套,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许先生的消息倒是灵光。”李令月略微感到有些惊讶,和亲漠北的事情尚未公开,只有寥寥数人知道,没想到刚从嘉州来到京城的许光也知道了。
  “许某也是听一位老朋友说起才知道的。”许光含糊地说道,范蠡的情报网事关李家的机密,纵使在太平郡主面前他也不想多说,“杨介夫想要打压郡主,太后……太后久在深宫,将此事也想得简单了些,那阿鲁布能有如今的声望,想必也是个枭雄之辈,此辈又岂是因为儿女私情而置国家大事与不顾的人?”许光当年曾在漠北带过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草原上这些民族的习性极为了解,他绝不会认为李令月的和亲能阻止漠北诸部南侵。
  “许先生打算将本郡主带到那里去?”说着李令月站起身来指了指花园的某处角落,“说实话那些皇城司的探子还没有放在本郡主的眼里,若是想走早就走了,只是天下虽大眼下怕是已无我的容身之处啊。”
  “郡主可随许某前往嘉州,有小爵爷在,必能护得住郡主的周全。”许光顺着李令月所指的方向看过去,或许那里就是郡主府通往外间的暗道吧?
  “去了嘉州又能如何?躲在李悠给安排的别院内终日无所事事么?”这却不是李令月想要的生活,若是她想要这样怕是早就带着细软和薛绍走了。
  “来的时候小爵爷已经说过了,郡主才华不让须眉,若是郡主愿意,亦可为嘉州的政事出一把力。”这些来之前李悠早就交代过了,他知道李令月最渴望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想要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正是如此她才会一次次的为大魏举荐贤才,才会参与到夺门之变中去,“如今天下乱象已显,郡主若是到了嘉州,将来未尝没有东山再起、重临京城之时。”
  李令月闻言眼前一亮,李悠给出的这个理由着实让她难以拒绝,又细细的问了些李悠的想法,她最终点头答应了许光的提议,“如此,事不宜迟,薛绍你先带许先生从密道出去,等夜间三更,我就跟你们逃出京城。”
  是夜,郡主府忽然遭遇大火,郡主的卧室被焚烧一空,皇城司的坛子们拼命救火也没能将李令月救出来,只在灰堆里翻出几具烧焦了的尸骸来,从尸骸上的佩饰来看,似乎就是太平郡主李令月、郡主府总管薛绍以及李令月的几名亲信宫女。
  消息传入宫中,太后顿时失声,杨介夫也因为失去了一枚离间漠北诸部的重要棋子而感到暗暗可惜,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数日后京中传开消息,却是说这次的大火并非意外,而是杨介夫暗地所为,原因么就是太平郡主当日在夺门之变中得罪了杨介夫;于是乎杨介夫本来就不怎么好的名声又臭了几分。
  杨介夫立刻调动皇城司开始追查,结果却是一无所获,没有人知道率先传播消息的究竟是谁。
  而在此时,这件事的操纵者却已经坐上了小船,带着乔装打扮后的李令月一行人顺着运河开始了南下。
  “许先生,你此次如今见到丘将军了没有?”一副文士打扮的李令月忽然问道。
第271章
永和八年
  “丘将军……”许光闻言一滞,回过头来缓缓说道,“在去郡主府上拜访之前,许某已经去过英国公府了,然而丘将军终究割舍不下英国公府的牵挂。”
  之前御驾亲征的惨败,不仅葬送了英国公府当家人丘元德的性命,连带着丘尚俭的几位兄弟也先后殒命,英国公嫡系一脉这一代就只剩下了丘尚俭一人,丘家的胆子就全部压到了他的头上,又岂是李令月这般想走就能走的。
  李令月稍一琢磨就明白了丘尚俭的选择,家族不仅会给你带来荣耀、带来便利,还会在你的肩膀上压下无尽的责任,让你无法随心所欲的行事,在这个时候她反而有些庆幸自己身为女子了,在这个时代女子肩上的家族责任终究要轻一些。
  “王学士府上也去拜访过了,可惜在门口就被挡了回来。”许光的语气中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看来战时的生死友谊终究抵不过家族的责任,出身琅琊王氏的王机在此时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在情理之中。
  “呵,他终究是王家的人,杨介夫是不会也不敢轻易对这位王家的千里驹下手的,他留在京中自可高枕无忧。”李令月轻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你那位小爵爷最近在云州过得如何?手下的新兵练得怎么样了?”
  “教主,那些团练着实有些奇怪,手上的兵器乱七八糟,除了刀枪之外还有拿耙子、拿竹枝的,也不知道那李悠到底想干什么。”刘明亮掀开帐篷的帘子走进来说道。
  “哦?你是从那里得来的消息?”宋志清略微有些惊讶,他们在招兵时丢过去的就奸细全部被李悠揪出来处死,再加上校场周围戒备森严,很难得到这些团练的消息,刘明亮今日送来的情报让他觉得有些意外。
  气喘吁吁地刘明亮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走到宋志清的桌子前拿起酒坛子倒了一碗酒咕噜咕噜的一饮而尽,抹了抹嘴说道,“教主,这次咱们堵住了给校场送菜的刘老汉,用刀子逼着他问了半天才问出来,那老汉稀里糊涂的也说不清楚,就说了这些竹枝、耙子啥的,再问就问不出什么了。”
  “耙子?竹枝?这是搞得什么阵仗?”宋志清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通过昔日传教时留下的关系,宋志清将李悠的来历打探了个七七八八,在他看来曾经立下诺大功绩的李悠或许会是一个劲敌,却没想到这都到云州这么久了,他还没有出城来攻打自己,这让他有些莫不清楚头脑了。
  “嗨,要我说管他什么阵仗,咱们如今麾下上万百姓,难道还怕他这区区数百人?”刘明亮浑不在意地说道,又拿起酒坛子给自己倒了一碗。
  “若这数百人都是他进城当日你看到的那些肩扛大刀的壮汉一般,也不是好对付的。”宋志清对自己的实力心知肚明,别看他现在手下有上万人马,可除了数百亲信之外,其余的都是些乌合之众而已,青壮妇孺混杂,战斗力其实并不强,要是打劫村子什么的或许还能派上用场,可要和朝廷的精锐大军对阵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教主多虑了,那些人一看就是北方的高大汉子,咱们云州可找不出五百这样的人物来;招收团练的时候我也在旁边看过了,他们收的都是些云州乡下的农夫,和咱们手下的这帮人一般出身,用不着害怕。”刘明亮撇了撇嘴,看来这段时间李悠闭门不出倒让这些人的胆子越发的大了。
  “咱们这几日打劫了好几个陆家的庄子,按道理说这李悠也该出来找我们了,最近你要盯紧云州附近的几处要道,别让他们流出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宋志清吩咐道,“等解决了这些人,就是我们攻入云州的时候!”
  “是,教主,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他们从眼皮底下溜走。”刘明亮拍着胸脯说到,一想起云州城里那富庶繁华的市面、高端大气的各家府邸以及那些娇俏可人的大家闺秀,刘明亮就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心中越发的急躁了。
  他们在考虑如何对付李悠,李悠也在和姚广孝商议着如何收拾他们,“陆先生这些日子来得越来越频繁了,说话的语气也变得不那么客气了。”姚广孝缓缓落下一颗黑子,漫不经心地说道。
  “或许是觉得如今朝中勋贵已经没落,新皇又不会念着我往日的救驾之功,这才把腰板挺起来了吧?”李悠捏着白子迟迟不肯落子。
  “或许还因为这个月他又有几个庄子被混元教攻破了吧?”姚广孝也不催促,静静地看着棋盘上的局势。
  “若是当初他多出些钱,让我多招些团练,也不会拖到现在还不动手。”李悠摇摇头道,“还是善财难舍啊,刀子都快架到脖子上还舍不得几个小钱,也不怕自己没命享受?”
  “若非此故他也不会短短十多年就置办下如此大的家业。”姚广孝点点头表示了自己的赞同,“不过以贫僧看来,终日在校场上操练所得毕竟有限,现在或许也该是让这些士兵见见血的时候了。”一名僧人说起杀戮之事却如此轻松自然,不过姚广孝和李悠都没有生出怪异的感觉来。
  李悠当然知道见过血的军队才会有真正的战斗力,而这些作乱的流民正好可以磨砺这支团练的战斗力,他将棋子抛到棋盘上投子认负,“大师棋艺果然高超,小子甘拜下风;至于出兵一事我这几日正在寻觅合适的时机,只要时候一到自然会给这些士兵一番磨练。”
  说罢李悠起身回到房中开始休息,当他缓缓进入梦乡的时候,怀中沉寂多日的虎符再次发出朦胧的白光将李悠笼罩在其中,他的身体忽得从床上消失了,久违的声音再次响起,“任务开始,宿主本次将穿越到东晋永和八年,穿越方式依旧为肉身穿越……”
第272章
廉台之战
  李悠坐在一座小山坡上,身边的荒草开始渐渐泛绿,草丛中星星点点的绽放着不知名的野花,而远处的山尖隐隐已经看不到积雪的痕迹,山下的河流之上已经看不到浮冰的痕迹,看样子现在应该是春夏之交了。
  从森林里的树木种类来看,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在长江以北,报出的时间是东晋永和八年却把我丢到了长江以北,这是什么道理啊?李悠打量着手中的树枝皱着眉头想到,东晋永和八年又有什么重要的战事?
  “前面的那座山是常山,下面的这条河流是泒水。”虎符的声音突然响起,可这仍然没有能够解除李悠心中的疑惑,常山我只记得是赵云赵子龙的老家,可这个时候赵云早就死了一百多年,和他完全扯不上关系啊?至于泒水更是没听说过啊。
  “泒水岸边的那个地方叫廉台。”正皱眉苦思间,虎符又补充了一句,这个熟悉的名字终于唤起了李悠的记忆,“什么?廉台?难道这次的任务是廉台之战么?”李悠顿时跳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这次的任务可是不好完成啊。
  “正是如此,宿主本次的任务是帮助冉闵战胜大燕辅国将军慕容恪,赢得廉台之战的胜利。顺着山下的那条小路前行十五里即可到达大魏的军营。”说罢虎符的声音就此断绝,任凭李悠怎么呼喊都没有得到回应。
  “我就知道不会老是遇到台州之战这样的轻松任务啊,只不过这次的任务也太难太有挑战性了吧?”李悠心中暗暗叫起苦来,虽然之前也经历过张骞通西域、睢阳之战这样的江南任务,可那时候依旧可以窥见胜机,而这次却大不一样。
  张骞通西域时,身边虽然只有一百余人,但那个时候匈奴无法控制全境,李悠的队伍拥有相当大的行动自由度,可以在陈庆之的带领下避开匈奴主力,攻击他们的弱点;睢阳之战有城墙防备敌人,完全可以借着城墙的优势来杀伤敌人;再加上陈庆之和张巡的指挥能力要远远超过中行说、尹子奇等敌方将领,能险中求胜也在情理之中。
  而廉台之战大不一样,大燕辅国将军慕容恪拥有十万大军,他本人亦是一代名将,被后世誉为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一,自然不会像中行说、尹子奇这般好对付;而大魏的冉闵手下只有一万兵马,而且受困于大魏的窘境,不得不在廉台与慕容恪进行决战。
  而且冉闵所率领的一万大军几乎全都是步兵,慕容恪麾下却有大量的骑兵;慕容恪并不惧怕此战变成持久战,冉闵却不得不速战速决,想要用步兵快速击败骑兵谈何容易?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冉闵这一边,要想取胜何其艰难啊。
  呆在原地苦思冥想终究不是办法,还是先四处走走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吧;李悠取出唐刀和震天弓配在身上,并没有按照虎符的指示直接顺着小路去寻找冉闵,而是借着丛林的掩护四处查看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