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994

  “竟然有如此神器?”王安石一听也坐不住了,大宋向来重视弓弩之类的远程武器,弓弩手在军队中的比例极高,可惜无论弓弩都有各自的缺陷,弓箭手不好练,培养一名弓箭手耗费巨大,而神臂弓上弦又太费劲,守城或许影响不大,出城野战则有些吃力。
  现在沈隆拿出了威力比弓箭更大,上手更加容易,填充比神臂弓更便捷的火铳,大宋军队若能大规模装备这种武器,战斗力必然大增。
  沈隆又把那支火绳枪拿出来,给王安石介绍了一番这种早期火枪的结构、用处,王韶和王雱在一旁你一眼我一语说了自己试射的经过,“父亲,有了此物,西夏的瘊子甲也能一枪击穿,平定党项收复兴灵当不在话下。”
  瘊子甲是西夏用冷锻技术打造的铠甲,打造时习惯在每片甲片末端留下筷子头大小一块不锻,隐约如皮肤上长的瘊子,故而叫瘊子甲;瘊子甲防御力极佳,曾有一支箭射穿了瘊子甲甲片上穿带子的小孔,结果箭头被钻孔刮削,铁都反卷起来了,甲片却丝毫无伤,一时传为奇谈。
  距离稍远些,大宋的弓箭就无法射穿,只有神臂弓才能穿透,大宋西北边军可没少吃这个亏。
  “沈道长已经答应将打造火铳的技艺传授给我大宋,并推荐苏子容负责此事。”王雱继续说道。
  “苏子容向来喜好机械格物,他要是见到此物定然喜欢。”王安石和苏颂年龄差相仿佛,又都是庆历二年同科得中,对他很是了解,要是一般读书人得知自己要去负责军械打造,要么会觉得捞到了一个肥差可以中饱私囊,要么觉得自己被羞辱,竟然来干这种粗活儿?苏颂却不会如此,他肯定会好好负责此事。
  “那等苏子容回京,孩儿就去登门拜访。”王雱说道。
  “嗯,到时候请子容过来好好商量。”说着王安石忽然皱起了眉头,“敢问沈道长,若想打造这种火铳,恐怕花费不小吧?”
  “这就和刀剑神臂弓一样,开始的时候每把价格肯定不低,但是越到后来,打造的越多,就越便宜。”沈隆回答道,“要想建造好一家火铳工厂,怕得数十万贯不可。”
  这还是保守了说的,怕把王安石给吓坏了,“当然,这数十万贯并不是一下就拿出来的。”
  “就算如此,第一笔怕是也得数万甚至是十万贯吧?铁料、房屋、人手,哦,还有这火药、弹丸,无一不要钱啊!”王安石开始头大了,大宋冗官冗兵冗费,国库里积蓄不多,想要拿出这笔钱可不容易。
  而且推广普及红薯、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也要花费大笔钱财,沈道长所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奈何大宋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操办这些事情啊!可如何是好?
第0490章
没钱就去抢啊
  北宋的财政收入其实是很丰厚的,以熙宁十年为例,当年的收入是五千七百万贯,石,匹,两(贯是钱,石是粮食,匹是布帛,两是银),如果给崇祯这些收入,怕是能把他高兴死,那还用得着发愁啊。
  可北宋的财政支出同样居高不下,这些支出主要分为:军费支出、官俸支出、岁币支出、农田水利支出、皇室支出以及其他的一些支出。
  首先是军费,军费平时分为养兵费和装备费,大宋北边有契丹、西北有党项,不得不在河北地和陕西一代屯集重兵防备,另外大宋每逢灾害都有招纳流民精壮充当厢军的惯例,这固然减轻了流民造反的威胁,也让大宋的士兵数量越来越多。
  养士兵要花钱,给他们置办装备同样要花钱,如果边境在打仗,那开支就更多了,太平的时候大宋的军费占据财政支出的一半儿,这要是打起仗来,那可就直接奔着七成去了。
  然后是官员俸禄支出,大宋官员的数量之多、待遇之好那可是出了名的,每年大宋光这方面的支出就在三百万贯左右。
  这么一看岁币支出到不怎么多了,如今每年就只有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而已,但是这个钱给得实在是太憋屈了。
  农田水利支出每年不等,因为开封修建在黄河边上的缘故,黄河水利也就成了朝廷关注的重点,动辄就要花数十上百万贯在这上面,加上其它地方的水利支出就更多了。
  皇室支出包括日常支出、宫殿修缮和陵墓修建、祭祀费用、宗室费用四个方面,这个数字不太好查,但是从神宗嫁公主就花了七十万贯来看,这个数字也绝不会小。
  一年将近六千万贯的收入,军费先砍去一大半儿,就只剩下两千多万贯了,在除去俸禄支出、农田水利、皇室开支这些,大宋一年还真剩不下几个钱,此前大宋多次出现过岁入抵不上支出的财政赤字。
  有次甚至连先皇过世该给禁军发放的赏钱都挪不出来,搞得禁军差点哗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凑出一大笔钱来推广新种子、修建火铳工厂确实不容易。
  要不然王安石也不会想要变法改革了,不过他一时半会儿也凑不出钱来,但沈隆却有的是解决的办法,“此事倒也不难,就是不知道介甫愿不愿意去做了。”
  沈道长莫不是还能点石成金不成?王安石连忙问道,“敢问道长有何办法?”
  “什么是钱?铜钱算钱,银两黄金又算不算钱?”沈隆反问道,他还真有办法能弄到大笔的黄金白银。
  “当然算钱。”王安石果断答道,再想想沈隆曾经交给过他的史书,王安石脑中灵光一闪,感觉猜到了沈隆的想法,“道长莫不是知道那里有金矿银矿?”
  “然也,不过却不在大宋境内,故而我才问介甫愿不愿意去做了。”沈隆笑道,其实大宋境内的也不是金矿银矿,比如山东的招远金矿,这时候朝廷已经有人在那里开采黄金了,到元丰年间的时候,招远一地每年产出黄金万两,占了全国黄金产量的九成以上。
  但这远不是招远金矿的开采极限,招远的金矿从北宋开采到明代,再从明代开采到现代,还依旧没有枯竭;不过既然外国有金矿,咱们何必开采自己的呢?
  “倭国多金银,其中又以佐渡金山和石见银山储量最多,不过倭人眼下尚不知晓,石见银山在倭国本岛,眼下还有些不好办,佐渡金山却是在倭国外海的一座岛上,乃是倭国流放犯人的地方,不受倭人重视;若是大宋能将此岛取来开矿采金,区区一座火器厂又算得了什么呢?”苏颂从辽国回来,然后学会如何打造火绳枪也需要时间,刚好用来开采金矿。
  没钱怕什么?没钱就去抢啊,就去骗啊,连抢钱骗钱都不敢,还说什么变法强国?沈隆故意借此机会鼓动王安石。
  至于大量贵重金属涌入大宋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他倒是不怎么担心,以大宋的经济体量,佐渡金山那些黄金完全能消化完。
  “倭国向来仰慕我大宋,对我大宋并无丝毫不敬,若是仅为些许金银就攻打倭国,似乎……似乎……”王安石一时还有些转不过弯来,跨不过心头那道坎。
  “如若不然介甫又当如何?是加税压榨百姓,还是去和司马光、文彦博那儿虎口夺食?”沈隆讥笑道。
  “大宋和倭国远隔重洋,想率军攻打倭国非水师不可;只是我大宋自从济阳郡王率军灭南唐之后,已经多年未曾整顿水师了,恐怕力有未逮啊。”王韶的节操比王安石少一些,他已经开始琢磨该如何攻打倭国了。
  “水师倒是小事,我这儿也有天下最快、最结实的海船样式。”要不咱们直接上宝船,上盖伦?我这儿都有船模,让工匠拆开船模就能仿造。
  “而且此事未必想要打仗。”当初欧洲那些殖民者也不是光会打仗啊,欺骗收买这些手段玩得同样拿手。
  “倭人久慕大宋风华,但是倭国的朝廷与我大宋却并无直接关系。”此时并无正式的外交贸易,仅限于私人贸易,宋商多行至博多与越前敦贺作交易,一直到南宋年间,双方才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故而可派遣几位倭人极其仰慕的使者前往倭国,不管是租借也好,购买也好,想办法将佐渡岛拿下,一边开采金银,一边用这些金银来打造战舰、火器,等水师壮大之后,倭国就算想反悔也不行了!”沈隆说道。
  “而且,将来若是想收服燕云十六州,水师也可从登州北上,直捣幽燕之地,却不比从河北、山西北上东进一路攻打城池容易?”水师要是只用来欺负倭国,就太浪费了。
  王韶已经忍不住开始想象成千上万的火铳兵,突然杀到幽燕入海口,杀契丹一个措手不及的景象了,王雱似乎也有多心动,唯独王安石依旧沉默不语。
第0491章
天皇巨星苏东坡
  这可是强取豪夺啊,实在是和王安石昔日所学大相径庭,沈隆等了半天也没见他回应,于是冷笑道,“原来在介甫心中,倭国百姓比大宋百姓更重要啊!”
  “不,并非如此,只是……只是此事终究有些不甚光明正大……”王安石额头冒汗,沈隆这话说得可是有点重。
  “学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倭国在唐时就曾经进攻高丽,对中原虎视眈眈,此乃狼子野心也!不可不防,若能在倭国门口占下一座小岛,对我中原大有好处。”王韶还记着平定西北,建功立业呢,于是直接拿出了唐时白江口一战来证明此举的正义性。
  “介甫,有句话你需记得:世间惟有一件事情永远是正义的——即我诸夏之利益,若有高于我诸夏之利益者,便只有我诸夏民众之利益,除此以外皆不足道!”石相公,不好意思用了你的话。
  “若能拿下佐渡金山,则大宋不用加赋、不用压榨百姓就可以每年获得金银无数。”佐渡金山不仅有黄金,还有白银,倭国足足开采了四百年之久,足以为王安石的变法提供有力支撑,“介甫也可用这些金银来变法改革,中兴大宋,难道还有什么不妥么?”
  “世间唯有我诸夏之利益永远正义?”王韶等人细细咀嚼这句话,王韶听了心中燃起一团火,觉得沈隆这话说得极对自己的胃口,王雱也有些心神荡漾。
  王安石震惊之余被沈隆后半句话点醒,是啊,大宋可是只有几十年就要亡国了,而且下场如此悲惨,若是能用倭国的损失弥补上大宋的遗憾,那为什么不去作呢?至于自己名声会不会受损,暂且顾不了那么多了。
  “道长所言甚是,是在下愚钝了。”王安石拱手致歉,转而询问起沈隆的计划来,“敢问道长,此事又该如何操作?若是派遣使者前往,以谁人为佳?”
  “在下一路奔波有些劳累,想早点歇息,失礼了。”王韶感觉这些事情自己不太适合在场聆听,于是赶紧告辞,王安石想知道更多的东西,也没有挽留,让王雱将王韶送出门外,并约好了下次交谈的时间。
  等王雱重新回到屋里,沈隆已经在墙上投影出了佐渡岛的位置,以及上面的金矿开采图片,正在给王安石说着自己的计划,“等过些日子,我可以带元泽去趟佐渡岛,采集几块金矿回来,半日即可往返;然后介甫假借海商的名义将这些矿石进献给官家,说服官家同意这项计划,如此才好派遣使者。”
  这不是欺君么?不过圣人也说了,事急从权,如今官家也在为缺钱而头疼,若是能搞到金银,官家也会同意吧?王安石微微点头,赞同了沈隆的方案。
  “倭国对大宋文化可谓极为敬仰,以至于经常用小船装载女子来到大宋,遇到宋人就安排女子侍寝,名曰‘渡种’;倭国贵族对大宋的诗词歌赋、茶艺建筑莫不敬仰,故而我觉得正使应该派遣一名才子前往最好,苏子瞻最为合适。”沈隆推荐了苏轼。
  后世的日本人对苏轼可是佩服地五体投地,时至今日,日本还会在每年苏东坡诞辰时举办寿苏节给苏东坡庆祝生日。
  民国时日本人借着战乱的机会,将苏轼的《寒食帖》据为己有,在李梅将军东京大烧烤期间,《寒食帖》所在的地方遭遇战火,有人拼命将《寒食帖》救了回来,其后新闻媒体曾云:只要能保住《寒食帖》,就算东京被炸了一半儿也值了。
  日本人对苏轼的推崇可见一斑,让他来担任正使,估计很快就能把平氏和源氏那些贵族变成自己的小迷弟?
  “苏子瞻的确才华无双,奈何为人轻浮了些,这般大事委托给他似乎不太妥当吧?”王安石对苏轼的才华很认可,但是对他的办事能力却不怎么信任,苏轼绝对是个天才的文学家,但绝不是一个好政治家。
  “所以还要安排一名副使,章子厚与苏子瞻私交甚笃,颇有机略,由他担任副使,主持租借佐渡岛之事。”沈隆说道,章惇心黑手辣,是能和韩大锤过招的老狐狸,干这些事绝对没问题。
  “章子厚?”章惇在史书中也是留有一笔的,王安石对他的印象很是深刻,或许在为人处世上王安石可能不太认同章惇,但是对他的能力绝无怀疑,“此事只需章子厚知晓便可,且先瞒着苏子瞻。”
  到时候苏东坡尽管去和那些倭国贵族喝酒作词,让他们见识见识大宋的风采,然后章惇不管是用贿赂也好,威胁也好,总之不管找什么借口,都要把佐渡岛拿下来。
  嗯,倒是可以参考下葡萄牙人的做法,就说大宋要和倭国展开大规模商贸活动,借佐渡岛晾晒货物,建立货栈什么的,至于租金啥的,要不让苏轼给你们多写两幅字?
  苏轼的书法在后世是天价之宝,现在却是想要多少有多少,比花钱划算多了,要是觉得舍不得,大不了等大宋强大之后,再要回来就是了,到那时候,还有没有倭国都不好说。
  大方向就这么定下了,细节王安石还要好好琢磨,毕竟使节来往可不是一件小事儿;沈隆先去休息去了,王安石留在书房里慢慢消化今天收到的这些消息;王雱则铺纸磨墨,愁眉苦脸写起了沈隆给安排的实验日志,这东西到底该怎么写啊?
  一直到子时时分,听到外面更夫敲响的梆子声,王安石父子才各自回房歇息,王雱小心地将自己苦心写就的东西收好,带着忐忑的心情上床歇息。
  第二日一早,在王安石家里用过早餐,沈隆就带着王雱出城准备继续让他干活,这次他俩没有骑马,而是换了马车。
  “道长,且看在下写的东西可还中意?”王雱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自己写的实验报告递了过去。
  沈隆展开一看,匆匆扫过几眼,直接斥责道,“几乎一无是处!”
第0492章
工业革命从农业开始
  如今进士科每三年一届,每届只录取二三百人,但凡能高中的都是从全天下读书人中厮杀出来的精英,王雱才二十三四就高中进士,文采自不必说,往日谁见了他的文章不是交口称赞,但是到了沈隆这儿却被贬低的不值一提。
  王雱还有点不太服气,他觉得自己的文章文采出众,用语典雅,无论拿给那位大家看,都不会是这般评价,“还请道长指教。”
  “我且问你,我让你写这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沈隆反问道,王雱的文章单论文字书法,的确不错,可惜却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想必是记录下耕种的诀窍,好用来告诉其他人玉米、土豆还有红薯等粮食该如何种植吧?”王雱极其聪明,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