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994

  “对,就是这样。”沈隆点点头,然后指着文章问道,“既然如此,你可看你写得东西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昨日是何年何月何日,天气是阴是晴?所锄之地是旱地还是水田?锄地深需几分?这些你可都是没写清楚啊?”
  “而且这些东西可不是给朝堂上学士们看的,而是要用来教导那些农夫如何耕种,用词要尽量口语化,避免含糊不清、难以理解的用语,你用了这么多典故,怕是一般的进士都不容易读懂,更何况这些目不识丁的老农?”老农不识字,却可以安排认识几个字的读书人教导他们,而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王雱的文章读起来也很吃力。
  “喏,我这有一份后世小学生写得实验日志,你拿去看看吧,今晚就照着这个样子写。”沈隆从袖子里摸出几张纸递给王雱。
  王雱接过来一看,只见最上方先这些某年某月某日,天气晴朗,还有一些诸如温度、湿度等自己看不明白的东西,下方则写着今日种植的作物幼苗长度、长势等等,言辞简单,让人一看就明白。
  这样的文章那有什么味道啊,怕是刚读过几年私塾的幼童都比这写的有文采,可王雱细细一琢磨,发现这篇文章并不简单,自己只需要看过就知道写文章那人是如何种植花生的,并没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若是读出来,怕是一般的老农都知道该怎么做。
  “土深几分则种子被压得太实没办法发芽,土薄几分则种子可能露在外面,也没办法发芽,早种几日天气太冷,晚种几日又太热……所以你写文章务必要精确才行,万万马虎不得,稍有疏漏就可能导致颗粒无收。”沈隆提醒道,写实验日志可是和写普通文章大不相同。
  “多谢道长指点,在下明白了。”王雱谢过沈隆,一边继续研读文章,一边回忆起昨日锄地的经过来,开始考虑该如何修改昨天的日志了。
  “对了,道长,这温度和湿度又是什么?这些数字是如何测量出来的?”王雱问道,这些字词他根据字面意思能模糊领会一些,但终究没有准确的概念。
  “温度就是冷热的程度,以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为零度,以沸水的冷热程度为一百度……”沈隆拿出一支温度计和一个湿度计给王雱做演示,“温度和湿度对粮食种植至关重要,以后你把这些数据也记录上吧!”
  王雱接过研究一番,还按照沈隆的指点测量了自己身体的问题,只觉得这些设备巧夺天工、奇妙之极,“据说炼钢炼铁最关键就是火候,若是能用这……用这温度计测量火候,是不是就能炼出更好的钢铁?”
  “嗯,你能想到这些足以证明你的聪明,不过你拿着的这根温度计却测量不了炉子里面的温度,这东西一放进去怕是就烧化了。”沈隆称赞道。
  等到了村子里,王雱和武小乙继续锄地,沈隆则坐在旁边歇息,王雱今天才发现,沈隆昨天锄好的那两亩地深浅并不一样,看来是准备种植不同的粮食,而这些粮食下种的深浅定然不同,他赶紧将这些记下。
  沈隆看着王雱认真的样子微微点头,看来这个文科生还是有希望改造成理科生的,如果他真能将这些粮食种植成功,那可是大有好处啊。
  想要拯救大宋,光干掉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可不行,就算自己能解决耶律洪基、完颜阿骨打他们,难保也会有其它异族冒出来,所以必须想出个更为长远的办法不可。
  纵观史书,一直到火器时代,文明国家才彻底摆脱蛮族的威胁,因为蛮族的生产能力远不能同文明国家相比。
  而火器的大规模装备又需要一整个工业体系,单靠手工作坊可搞不定,所以沈隆还得在大宋培养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并呵护其茁壮成长,一直到这股新兴力量拥有和封建地主对抗的资本才行。
  许多人一提到工业革命,就想起瓦特改良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等划时代的机械,但是事实上,工业革命却是从农业开始的。
  由于轮作制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新作物的耕种以及肥料的使用等,让英国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一大片土地只需要少数人就可以种植,再加上圈地运动的作用,大批农夫不得不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为工厂提供了足够的工人来源。
  这些人从农民变成了工人,而价格低廉的粮食又让英国人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获取足够的食物,剩下的资金则可以用于消费,这也导致了工业品的需求增加。
  想要在大宋重现这一幕,也必须先解决粮食的问题才行,所以沈隆才拿出了这么多的高产种子,以及王雱正在使用这些更先进的农具。
  王雱现在只想到了这些粮食的高产量,却没意识到这些粮食也会让更多人被从土地上剥离出来。
  等到那时候,这些失地农民可以有两个选择,要么向外殖民,要么进入工厂变成工人,无论哪个选择,都是沈隆希望看到的。
第0493章
先办个学校吧
  昨天王雱才干了半天就遇到王韶了,今天可是硬生生干了一整天,晚上回去的时候已经累坏了,尽管如此,王雱还是坚持将今天的日志写完并拿来给沈隆看。
  “嗯,此番倒是进步不少,不过还是有几处地方不妥……”沈隆指导王雱进行了修改,就这样过了几天,王雱的实验日志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
  那些土地也翻完了,沈隆带着王雱和武小乙将已经准备好的种子都种了下来,接下来就是等待这些种子破土发芽了。
  利用这个间隙,沈隆带着王雱去了趟佐渡岛,这番可是让王雱大开眼界,原来从空中看我大宋疆土竟是这般样子,“仙家法术果然妙用无穷啊。”
  额,这就有点不好了,神学可是会阻碍科学进步的,于是沈隆赶紧撒了个谎,“这并不是什么神仙法术,同样是格物致知后的结果,就和先前给你展示出来的火铳一样,都是匠人打造出来的,以大宋目前的技术水平,想要飞得这么快这么稳还不太可能,不过想要带人飞上天,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等回去后我就把热气球拿出来,让你们见识见识!不理会震惊的王雱,沈隆加快速度跨越海洋,来到了佐渡岛上。
  根据研究过的资料,沈隆选了几处有金矿的地方,埋下炸药引爆,炸出了不少星星点点闪着金光银光的矿石。
  “这果然是黄金白银啊!这么大一片都是金矿银矿?”王雱抱着金矿石银矿石看得都快流口水了,要是把这座岛拿下,那还用得着担心变法没钱啊。
  “且去找个地方把佐渡岛图样画出来,然后把发现金矿石银矿石的地方标注出来。”沈隆吩咐道,这是准备拿回去忽悠赵顼的。
  王雱马上乐呵呵的去办去了,花了半个多时辰,画出了一幅勉强能看的地图,还给那些矿石标注上数字,注明这些矿石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等他干完这些,沈隆带着他重新回到开封城外。
  期间还在落在海面上,给地图撒了点海水,作假多少也得做得像模像样不是?这地图既然是海商带回来的,没点大海的味道怎么行?
  回到城中,王安石找来人手对这些矿石进行了鉴定,确定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好矿,金银含量极高,于是他马上行动起来,安排好扮演海商的人手之后,就秘密带着这些矿石和做旧了的地图进宫找赵顼去了。
  刚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赵顼和王安石一样觉得别扭,哎,没办法,大怂的皇帝么,被契丹和党项欺负惯了,完全没意识到自己还能欺负其它人去。
  可听王安石说了佐渡岛的金银数量,以及大宋财政目前面临的窘境之后,赵顼终于还是振作了,怎么说这位也是曾经穿过铠甲的皇帝,多多少少也要比大宋其它皇帝有胆气些,要不然也不会发动攻夏之战了。
  而且这次面对的又是倭国人,大宋可能害怕契丹人、党项人,对倭国可不怎么害怕,再加上王安石拿出来的方案是忽悠或者购买,并不是派兵攻打,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于是赵顼答应下来。
  只是两国之间来往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大宋自持身份,肯定不会先派遣使者去倭国,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而是先透露一些风声,引得倭国使者先来拜访,然后倭国使者一请再请,大宋的使者才会前往倭国。
  文人搞别的事情不行,搞这种事儿还是很拿手的,王安石稍微给章惇透露了一点儿风声,章惇就马上安排人去办去了。
  章家是福建大族,族中亦有经营海商生意,虽然章家主要走的是南边的线路,但是和主导了对倭海贸的宁海周氏也有来往。
  宁海周氏先辈和倭国关白藤原赖通交好,被藤原赖通任命为倭国太宰府进奉使,试图和大宋建立正式关系,不过因为手续不全,周氏先辈被明州市舶司拦下来了,没让他进京。
  现在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是周氏在倭国的影响力并未消退,再弄个进奉使的身份过来并不是很麻烦的事情。
  宁海周氏如今家里的钱是够多了,却没有官位,章惇稍微抛出一点儿诱饵,他们立刻就上钩了,忙不迭答应下来,立刻就带人去操办此事。
  就在红薯、玉米、花生嫩苗逐渐茂盛之际,倭国的进奉使就抵达了开封,看来苏轼和章惇很快就可以去倭国了。
  王安石和章惇私下密谈了一回,谈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只是听人说章惇当天晚上的心情极好;章惇的名利之心甚重,现在遇到这样建功立业的机会,一旦这件事情办成,自己必然会受到重用,当然会喜出望外。
  等苏轼和章惇离开开封,前去浙江准备渡海前往倭国的时候,沈隆带领王雱所种下的那些花生、玉米、红薯也都成熟了。
  收获当天,王安石、王韶等人亲自到场,当他们看到那丰硕的收获,激动地无法自己,王雱都快哭了,这可都是他亲手种植的啊。
  最后一称,红薯产量超过两千斤,玉米亩产虽然不如红薯,花生一亩地就只有二三百斤,但是花生的含油量极高,可以用来榨油。
  “明日我就进宫见官家,重新在开封城外找地方种植这些粮食。”看了下现在种出来的种子,沈隆这几亩地肯定不够用,一般人家也没这么大连片土地,王安石这是看上赵家的御庄了,也就是后世的皇庄。
  “此事可让元泽负责,元泽这些日子肯下功夫,该怎么侍弄这些粮食他都学会了。”沈隆说道,年初时候王雱还是个翩翩公子,现在却是变得又黑又瘦,不过整个人却精神了许多,再也不复当初那般孱弱的模样了。
  “那沈道长接下来打算做什么?”王安石和王雱同时把心悬了起来,这位该不是要走吧?
  “我么?打算办个书院,介甫帮忙找块地方吧。”沈隆说道。
第0494章
初中生包打天下
  沈隆从袖子里摸出几串珍珠递给王安石,这些珍珠单独拿出来或许还不太贵,可难得这么多大小一致,圆润光泽毫无瑕疵,绝对是世间罕见之宝,“购地、兴建校舍的钱就从这儿出吧,找个城外清净点的地方便好。”
  韩大锤有横渠书院,石越也有白水潭书院,这两座书院都是他们改变大宋的坚实基础,有这两个例子在前,沈隆当然要效仿,要不然光靠自己抄袭后世的科学发明也没多大用处不是?光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是不行的。
  “道长对我大宋有如此大恩大德,办学又是好事儿,怎么能让道长出钱呢?”王安石连忙推脱,“待我奏明官家,官家定会给道长拨付土地,出钱兴建校舍。”
  在王安石看来,有了这么多的高产良种,赵顼定然高兴,肯定会给沈隆赏赐,沈隆要点土地钱财什么的完全不在话下。
  沈隆却不这么想,接受了赵顼的好意,朝廷就有借口插手学校事务了,他还是想学校更独立一些的好;而且赵顼要是赏赐东西了,自己不得去见见他,到时候怎么行礼?虽说大宋不像大清那么爱磕头,可想必赵顼也不喜欢看到人平视他吧?
  “这点钱我还是有的,介甫若是想帮忙,不如出面请苏子容、沈存中、卫朴、贾宪这些人来学校当教习吧!”光靠沈隆一个人也教不过来啊。
  “沈存中刚刚丁忧,恐怕得几年后才能回京,苏子容倒是可以,至于卫朴和贾宪二人我已经派人去寻了,想必很快就有回信。”王安石说道,苏颂和沈括都是进士、当过官,所以很好找,卫朴和贾宪当下名声不显,后世的记载也不多,还好王安石官大,想找也容易。
  “那天苏子容若是有空,可以约出来,我和他聊聊算学,至于沈存中么,且先书信来往好了,其余若是有类似的人物,也可以引荐。”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王安石见沈隆坚持,也只好收下珍珠,准备找人变卖。
  待王韶走后,王安石问道,“敢问道长打算在学校教授何等学识?”王安石现在是既激动又有些担忧,之前甲骨文的发现在儒林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始终有些担心沈隆回弄出什么动摇儒家根基的东西来。
  “就是此前教授元泽的那些。”沈隆带着王安石进到盖好的院子里,来到第二进,进入自己的书房,指着对面墙上的书架说道,“喏,就是这些了。”
  只见书架上方写着自然科学四个大字,王安石一时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走近一看,只见不同的书架上写着《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字样,随手取出几本书翻看几页,只觉如同天书一般,完全看不明白。
  “这些书有些深了,介甫还是看点简单的吧!”沈隆看到王安石手上拿着的那本《量子力学概论》,差点没忍住笑出声,这本书连我都看不懂,更何况你了。
  他走过去取下一本《初中物理》递给王安石,这本书是他自己魔改过的,去除了那些外国物理学家、以及过于超前的电学等内容,只保留最纯粹、最适合当下的知识。
  “磁力、力学、光学、密度……”王安石慢慢翻看起来,这回倒是好了许多,起码书中所描绘的那些物理现象他大多都在现实中见过。
  再接过《初中化学》、《初中生物》等书翻看,里面的内容差相仿佛,根本没有一点儿和政治有关的内容,王安石稍微放下心来,在他看来,沈道长这是要教授大宋如何打造火铳、如何培育良种、如何冶炼钢铁,这对大宋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那里懂得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高深的理论?等这些种子发育壮大的时候,旧世界就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也不用太过超前,就后世初中生的水平就足够包打天下的了,只要能培养出几千名初中生,就可以建立起相对原始的工业体系,沈隆想起了小蝴蝶初中生平推天下的故事,这个自己也可以模仿么。
  继甲骨文之后,王安石再次震动了朝堂,他拿出来的红薯、玉米、花生等物让赵顼大喜过望,尤其是听王雱细细解释了这些作物的产量、耐旱性等优势之后;朝中也是一片称颂之声,若不是知道王安石的性格,恐怕就有人高呼祥瑞了。
  赵顼单独召见王安石父子的时候,王安石指出玉米以及还没有成熟的土豆都可以在西北种植,可以为平定西北节省无数粮食,赵顼就更高兴了,先前王安石已经将王韶修改过的平戎策交给他,赵顼一边为大宋出了这样一位懂兵法的文人而高兴,另一方面则开始为输送粮食头疼,现在有了这些就好多了。
  只需要再经过几季扩种,就能积累到足够的种子送往西北,到那时候,西北就不用为缺粮而头疼了。
  因此赵顼大大奖励了一番王雱,沈隆不让提自己,于是这件功劳就全变成王雱的了,然后马上应允了在御庄种植的请求,拨出大量土地供王雱使用。
  王安石也很快找到了合适的土地,用出售珍珠的钱买了下来,并帮着沈隆联系到了苏颂,请来了贾宪、卫朴以及钱乙、李诫等人,在沈隆的计划中,这所学堂同样会开设医学和建筑学科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