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994


第0681章
跨马游街
  按照惯例,黄原地区各县每年这个时候召开县、社、队、小队四级干部会议,因为这是农村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以来的第一个“四干”会;不知哪个县开的头,今年“四干”会除过传统的日程安排,另增添一个新内容:在会议结束时举行声势浩大的“夸富”活动。
  时代在变做法也在变,前些年还在批判,现在又变成了表彰,尽管原西县有些领导并不乐意,却也不能逆大势而行。
  经过开会讨论决定,原西县要求各公社推选“冒尖户”。“冒尖户”的标准是年收入粮一万斤或钱五千元;各公社不限名额,有多少推选多少,但不能连一名也没有;“冒尖户”除在春节后“四干”会上披红挂花“游街”以外,每户还要给奖励“飞人牌”缝纫机一架。
  这事儿可是把徐治功给难住了,石圪节是全县最穷的公社,虽然实行了责任制,农民的日子比往年好了,可新政策才刚刚一年,凭什么能打下万斤粮食或赚下五千元钱呢?这不是逼着让他徐治功去上吊吗?哼,别说农民,他徐治功也没那么多家当!
  他和刘根民两个扳着手指头把公社所有村子挨个数了过去,结果还找不出来一个,倒不是说石圪节公社真就没有能赚到五千块的人,比如双水村的金富肯定有这么多钱,但这些钱是他在外面当小偷偷的。
  且不说把这样的人推成冒尖户,县里会不会扒了他徐治功的皮,就算是金富恐怕也不想让人知道他有这么多钱吧?
  于是徐治功和刘根民只好将希望寄托到了孙少安身上,听了徐治功的来意后,孙少安惊讶地说,“哎呀,你们也不想想,我就这么个摊场,怎么可能赚下那么多钱呢?”
  徐治功和刘根民也算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他们开发了新的计算方式,把孙少安的现金、粮食、窑洞和家里的东西统统折了价,打在一起估算,后来又加上了现存的砖、砖坯和烧砖窑,尤其是那台刚到的制砖机,他给当成了新机器估价,总算是凑够了五千块。
  孙少安并不想当这个冒尖户,他知道自己够不着标准,但秀莲可是看上了那台缝纫机,再加上刘根民之前帮了他好几次忙,实在是推不过去,只好同意参加。
  孙少安第一次住进了县招待所,享受着带有沙发的高级客房,孙少安心虚的不行,除了开会就待在房子里,不肯上街,他觉得县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假的。
  和他一个房间的是柳岔公社的胡永合,这是个真冒尖户,搞长途运输发了财,这时候可是讲究马达一响黄金万两,搞运输能赚大钱,但风险也多。
  随着和胡永合等人的接触,孙少安渐渐升腾起了雄心壮志,他打定主意,等回去就甩开膀子干,和少平好好商量下,多雇上几个人,把砖厂搞大些,少平这回出去见了市面,主意多着咧,他肯定有好办法。
  想到这儿,少安哑然失笑,往常都是他帮着这个弟弟,现在自己遇到事儿,反过来倒要向弟弟求助了,这既让他感到欣慰又散发出一阵儿淡淡地失落感。
  到了会议的最后一天,“夸富”大游行开始了,“冒尖户”们全部披红挂花,骑在高头在马上,一个个都被装扮得象状元兼驸马,跟在乐队后面,由县上的领导牵着马,浩浩荡荡从大街上走过,在后面是卡车拉的缝纫机,这是给他们的奖励。
  市民们现在已经挤在街道两旁,欢天喜地观看这场无比新鲜的热闹景致……披红挂花的孙少安骑在马上,在一片洪水般的喧嚣和炮仗的爆炸声中,两只眼睛不由地潮湿了。
  此刻,他已经忘记了他是个冒充的“冒尖户”,而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种幸福之中;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他第一次感到了作为人的尊贵。
  开完会回到家里,少安就迫不及待的和沈隆说起了自己的打算,沈隆肯定是举双手赞成,“哥,你想的对着咧,我看啊,以后几十年都是生意人风光咧。”日后马爸爸他们是什么样的风光?一般的高官都比不了。
  “现在有了制砖机,砖坯做得快了,可以多弄几个砖窑,我到时候帮你修好。”沈隆细细给他谋划着未来的布局,少安能力不缺,就是经验少了点,眼界稍微狭窄了点,不过这都不是问题,还有他呢。
  “雇人的话不用担心,虽然现在政策还有点不清晰,不过咱这砖厂用不了多少人,只要不超过八个就没事儿。”这是经济学家研究文献得出来的结论,大名鼎鼎的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就因为这个栽了跟头,不过过些年就会放开,“该雇谁不雇谁,这个得想清楚了,尽可能找知根知底、踏实肯干的,免得麻烦。”
  “这个我知道,我也当过生产队长咧。”少安还是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我心里已经想好要请谁帮忙了。”都是村里乡亲,说雇佣不好听。
  “嗯,你还得找个起码读过高中的,帮你操弄制砖机;莫看你现在一个人还忙得过来,等将来生意做大了,你就不能守在机器跟前,你得出去跑生意,想办法把砖卖到更远的地方……这才是你该干的活儿。”沈隆提醒道,从私人作坊到工厂,孙少安的身份也要进行转变。
  从一名普通工人转向真正的管理者,现下关于管理的资料还很少,沈隆打算等回黄原之后抽时间整理一些资料,嗯,就把如何管理农村企业的经验都写到自己计划中的那本小说里吧,专业书籍太过枯燥,放到小说里少安也容易理解些。
  “等砖厂做大了,咱就可以考虑搞个水泥厂,我之前在黄原图书馆看过资料,水泥厂其实也不难,咱原西县有的是烧水泥的石头。”
  “现在那敢想这些,光砖厂我都忙不过来咧。”少安笑得咧开了嘴,陷入到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
第0682章
把姐夫揍一顿
  “有啥不敢想的,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过。”和少安规划了一番未来,沈隆准备去解决另一件事儿,“我去罐子村看看,去看看姐家里有啥活计能帮忙干干不!”
  少安站起身,按道理说他也该去,可如今制砖机刚运回来,一大摊子的事儿还等着他去忙呢,信用社的贷款天天有利息,少平的钱虽然没说啥时候还,可总不好拖太久,他也想着帮家里好生翻新一下。
  最后只能从口袋里摸出几十块钱递给沈隆,“原本我也该过去帮忙,不过现在这摊场……这点钱你帮我带过去,让姐拿着平日里买点油盐,给猫蛋狗蛋买作业本啥的。”
  沈隆没有客气,接过钱回去给玉厚老汉说了一声,就往罐子村去了,这一年过年前后孙家发生了不少事情,少安这边是好事不用多说,然后奶奶生病,他也提前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苦命的姐姐兰花了。
  姐夫王满银过年的时候在外面认识了个南洋女人,撺掇着她一起到黄原卖假电子表,赚了些钱,两个人也滚到了一张炕上。
  要是他俩光在外面乱搞沈隆也就不说啥了,兰花不知道就不会伤心,可王满银倒好,过完年竟然把南洋女人带回了家里,这下兰花可就成了整个罐子村的笑柄,兰花一气之下喝了老鼠药,幸好老鼠药也是当年王满银捣鼓出来的假药,这才没有发生更大的不幸。
  沈隆自然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他专门赶在正月十八这天守在了县城到罐子村的必经之路上,等了一个多小时,就看到王满银和一个又黑又瘦,穿着在乡下看来很是洋气的婆娘有说有笑的从路上走过来。
  沈隆站起身来,一声不吭看着他俩,王满意也发现了沈隆,脚步下意识放慢了,他还是很怕少安、少平兄弟俩的,尤其现在他还带着个外路女人。
  “少平,咋在这儿呆着?”王满意挤出一丝笑容,连忙摸出烟递了过去,“大前门,好烟咧。”他还不忘吹嘘两句。
  沈隆一巴掌把烟扇开,揪住王满银就是几拳,他很注意控制力度,既让王满意疼痛难当,又不会留下什么伤痕,要是有伤痕,兰花看到会心疼的。
  “你这是干啥,你这是干啥……”王满银拼命挣扎着,可他那里能挣得开,身后的南洋女人见情况不对,转身就想逃跑,沈隆丢下王满银追上去一脚踹翻,踢了几脚后警告道,“下次再让我在原西看到你,就打断你两条腿,现在赶紧给我滚!”
  南洋女人慌不迭的跑了,王满银还在埋怨沈隆打跑了他的财神,这些日子他跟着南洋女人卖假电子表可是赚了好几百块,要不是被人发现他才不会回来。
  王满银挣扎着起身,就要去追南洋女人,“你这是干啥咧,这可是额的财神爷!”
  然后又被沈隆一脚踹翻,“财神爷?睡到一个被窝的财神爷?你当你在黄原干得那些事儿没人知道?要不是我姐,我现在就断了你的子孙根!”然后又是一顿好打,把王满银打得鬼哭狼嚎,可惜这儿离村里还有些远,没人过来救他。
  “你出去浪我不管,但是你敢让我姐受一点儿委屈,我知道一次就打你一次,记住了没有?”沈隆指着王满银的鼻子警告道。
  “不敢了不敢了,再也不敢了!”王满银就是个怂货,挨了一顿好打之后,也顾不得他的财神了,连忙告饶。
  骂了一阵儿,沈隆踢了他一脚,“别赖在地上了,去河里洗把脸,收拾收拾,跟我回村里去!记住,我姐要是不高兴,我就打你!”对这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只有把他打怕了一条路,要不是小说最后王满银改了坏毛病,沈隆现在就想把他给弄死算了。
  王满银是个没皮没脸的人,去收拾一番跟着沈隆回村,看到沈隆现在的打扮,他又攀谈起来,“听说你现在也在黄原?看样子混得不错啊?”
  “嗯,还凑合吧,黄原公安局也认识人,要不让他们把你关进去住几天?”沈隆没好气地说道。
  回到村里,兰花见了久别的丈夫,眼角泛出泪花,猫蛋、狗蛋扑了过去,王满银到底还有几分良心,看到俩孩子也很高兴,弯腰把他俩抱在怀里,还说着要带他俩去石圪节公社,给他俩买新衣服、买警察帽子、买玩具手枪。
  留在兰花家吃了顿饭,把自己买的礼物还有少安让捎的钱交给兰花,然后拉着王满银两个去地里帮忙干活,年后很快就是春耕时节了,得先把地里翻一遍。
  王满银浪惯了,那干得了这种活,可他只要一叫苦,沈隆立马瞪过来,王满银就啥也不敢说赶紧埋头干活了,兰花心疼男人,也到地里来帮忙。
  三个人忙活几天,把地里的活儿干完了,沈隆找了个时间把王满银拉到一边又警告了一番,这才重新返回双水村,希望他能安定几天吧?
  回到村里,继续帮着少安捣鼓制砖机,少安如今听了沈隆的话,从隔壁村找了个熟悉的灵醒后生,一边帮他打下手一边教他;现在这个年代,想学技术可不容易,那后生也知道深浅,把少安和沈隆当成自己师傅一样对待,每天跑前跑后干活,一开始教他他就赶紧拿出纸笔认真记下。
  晚上睡觉之前还认真复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了就问,学得很用心,沈隆和少安都很满意。
  过了些日子,砖厂的事情已经上了正轨,少安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制砖机,遇到一些小问题也可以麻溜地解决。
  沈隆觉得,他完全有能力维持好砖厂的一切,自己也是时候回黄原了!和家里说了一声,玉厚老汉和少安自然是舍不得,不过他们也能理解,就没有阻拦。
  就在沈隆收拾行李的时候,公社的邮递员找到他家,“孙少平,有你的信!”
  沈隆接过厚厚的信封摸了摸,应该是《收获》的样刊到了!
第0683章
孙家出文曲星了
  “这是撒信?看着怪厚实滴。”邮递员送完信没急着走,他也很好奇信封里面到底是什么,伸着脖子等着沈隆拆信。
  “少平?谁给你的信?”玉厚老汉本能地开始担心,实在是之前苦惯了,一遇到什么意外的消息,他就不由自主往坏处想,而过去很多年,类似的情况也大多是坏消息。
  “哦,没啥,是杂志社给我寄的信,我之前写的文章发表了。”沈隆笑着将信封拆开,露出了里面的样刊,三本刚印刷出来不久的样刊散发着油墨的香味。
  “杂志社是个啥?”在玉厚老汉的概念里,根本不存在杂志这种东西,不过看着沈隆脸上的笑意,他顿时放下心来,看来不是坏消息。
  “哎呀呀,咱石圪节公社也出文曲星咧。”邮递员反应过来,用玉厚老汉能听懂的话解释道,“就和报纸差不多,你娃娃写的东西发在报纸上咧。”
  前些年搞运动的时候,村里经常有读报学习的活动,往日玉厚老汉听得都是各种大人物的文章,现在一听说自己孩子写的东西也印在了这上面,不由得张大嘴巴陷入短暂的呆滞之中,旋即又开始担心起来会不会有事,他实在是被前些年的运动搞怕了。
  沈隆好生安抚了玉厚老汉一番,才让他相信这是好事儿而不是坏事儿,甚至还拿出了自己的稿酬汇款单,玉厚老汉不明白为啥写篇文章就能赚到村里人一年怕也赚不来的钱,却也彻底放下心来,看来真是好事儿哩。
  “哎,早些年没让你好好念书真是不应该啊。”高兴过后,玉厚老汉又心酸起来,人家见多识广的邮递员都说少平是文曲星了,要是换成个好人家,怕是早就把娃供应着上大学了吧?我这是把娃拖累了哩。
  “俺现在好着呢……”沈隆只能再次安慰,发生了这样的事,看来今天是没办法走了,邮递员去村里其它地方送信,顺便也把孙家少平娃发表文章的事儿传得满村都是,村里的老少爷们纷纷赶到孙家看热闹。
  继孙少安开办砖厂之后,孙家再次成为村里关注的焦点,开砖厂赚大钱虽然值得羡慕,但距离大家伙并不遥远,村里有钱有想法的人可不止少安一个;但发表文章这可是第一次,尤其是孙玉亭、田海民等有点文化、见过些世面的人,带着羡慕半懂不懂地好生吹嘘了一番,让这些村民只把沈隆当成了古代的状元郎。
  甚至还有人问沈隆,你写得东西一定会被大领导看到吧?啥时候请你去大城市当官?只把沈隆当成了躬耕隐居的诸葛亮。
  那几本样刊就放在炕桌上,除了孙玉亭等少数人,其它人都想摸又不敢摸,生怕把杂志弄脏了,这可是文曲星的文章哩,咱庄户人家的手可没这个福气碰。
  孙家的破窑洞里,灯火一直亮到深夜,来看热闹的人才依依不舍的散去,继少安盖新房之后,村里再次流传起来孙家风水好的传说,孙家的风水好,不仅能旺财,还能旺官运哩,孙家老大成了石圪节公社的冒尖户,小的估计也快进公家单位端铁饭碗了。
  第二天一早,沈隆登上了前往原西县的班车,临走前他把样刊给家里留了一本,尽管玉厚老汉肯定看不懂杂志上写得是什么,但只要他看到这本杂志,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出息了,这是对他最大的安慰。
  到了原西县城,沈隆找到了金波,前些日子他俩已经说好了,一起搭乘金俊海的邮车回黄原,找到金波的时候距离兰香和金秀放学还早,俩人就在学校门口的小饭馆聊了起来,金波也知道了他发表小说的事儿。
  金波接过样刊认真读了起来,并由衷地为自己的朋友而感到高兴,这种高兴并不仅仅是因为那点稿费或者荣耀,更是为最好的朋友终于找到了人生方向,“你那么爱看书,高中时候还去黄原讲过故事,我就知道你能行哩。”
  等金秀和兰香放学过来的时候,她俩也看到了这本样刊,姐妹俩都兴奋不已,“哥,你太厉害了。”
  她们俩现在算是高文化水平的人,多少知道一些这本杂志的分量,杂志的主编可是巴金啊,她们语文课本里就有巴金的文章。
  妹妹崇拜的眼光倒有点罢了,金秀的眼光让沈隆有点受不了,她该不会像原著小说一样喜欢上自己吧?不行,我已经有晓霞了,而且你可是我最好朋友的妹妹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