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994

  “尔等……尔等竟敢惊扰圣驾,大胆!”这一声大喝顿时将赵佶和身边的内侍吓了一大跳,好一会儿才有内侍反应过来呵斥道。
  “嗯?”沈隆扭过头来冷眼看了那内侍半天,直看得他胆子发毛,这才缓缓说道,“我大宋落到如此地步,正是尔等和六贼蒙蔽圣聪、祸乱朝纲之故,某家今日就要清除旧弊,将尔等都处置了!”
  “来人呐,将此人拖出去严加审问,看看他与六贼有何勾结!”沈隆说道,六贼乃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这六人朝庙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满目涂炭,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
  这些年百姓苦不堪言,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天下人对这六贼的痛恨由此可见一斑,如今这六贼已经先后被处置,宣和七年,李邦彦遭赐死;靖康元年,其馀五人先後伏诛:王黼安置永州,途中秘密处死;蔡京贬於儋州,途中被梁山所杀;梁师成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途中赐死;童贯贬於吉阳军,途中赐死;朱勔贬於循州,不久斩首处死。
  但六贼虽死,他们的党羽却没有清除干净,而且此前金兵围城之时,朝廷上下为了搜刮给金兵的财帛女子,早就把东京百姓得罪的精光,处置他们不仅可以让沈隆迅速掌控朝纲,还能赢得一波民心,原本想着等赵构登基之后再办这些事儿,没想到却有人主动送上门了。
  “是!”蔡福、蔡庆闻言立刻上前,不由分说将赵佶身边的内侍、宫女尽数拿下押了出去,待仔细审问之后,由铁面孔目裴宣按律法处置,无罪的赐金放出宫去,今后这皇宫之中肯定要全换成梁山的人手。
  到时候让顾大嫂当个宫中女官的头子,和柴进一起看守宫中,至于御前班直侍卫么,就交给徐宁来统管好了,他原本就是干这个的,熟悉得很。
  “官家!如今奸佞尽已被我拿下,官家要何时才肯册立新君?”将赵佶的亲随全都带出去之后,沈隆又看着赵佶追问道。
  赵佶原本就是性子柔弱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在金兵压境之时就吓得赶紧禅让了,眼见对方如此凶恶,马上就怂了,连声应允。
  这一幕看得梁山众好汉连连摇头,这就是我大宋的官家啊?怎生如此怯懦?就连跟随沈隆一起进宫的那些文官也是叹息不已,有这样的人当皇帝,大宋怕是药丸啊!
  “你,不是翰林出身么?还不去帮官家起草旨意?”沈隆一指某个跟进来的文官,对方赶紧找了笔墨,略一思索就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待稿子写成,沈隆取过看了,指出了几处疏漏,王安石当年也是帮朝廷起草各种诏书的人,对这里面的门道清楚地很。
  “元帅大才!学生佩服佩服!”这几处地方改得极为精妙,那几位进士出身的文官见了也是大为佩服,连带着对沈隆的印象都好了不少。
  然后赵佶签名画押,盖上玉玺,这封册立赵构为新君的旨意就这么成了;不过沈隆没急着放赵佶去休息,而是让他再起草一封旨意。
  “定王出城请降,实在是有损大宋威仪,兼之又被金人带走,如何还能做得我大宋的官家?太上皇还不速速起草旨意,罢了他的皇位?”沈隆说道,定王乃是宋钦宗赵桓在被册立为太子之前的封号。
  沈隆可不想金人再利用赵桓的身份闹出什么幺蛾子,就像大明那位在土木堡被瓦剌人掳走的英宗皇帝一样。
  这项要求也是合情合理,赵佶应允下来,当然他也不敢不应允,依旧是学士起草旨意,赵佶签字画押,然后盖上玉玺。
  有了这两道旨意,大宋今后的官家就不是赵桓,而是赵构了,至于年号还有登基大典的事情再慢慢商量,沈隆随即让人照顾好赵佶,就带人出去宣布旨意去了。
  数日后,举行了简略的登基大典,赵构比历史中提前登上了皇位,而且地点也不是南京应天府,而是东京汴梁;就此,赵构取代赵桓,成为大宋新的皇帝陛下。
  赵构登基之后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感谢沈隆此番力挽天倾的大功,在旨意中将沈隆和梁山众人大大表扬了一番,并且册封沈隆为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平章军国事、殿前都点检,总理中外军国重事,将朝廷文武大权尽数握在手中。
  另外,又赐假黄钺、加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历数大宋历代,都没出过这般权臣,煊赫更在董卓、曹操之上。
  梁山众将士也各有封赏,牢牢掌控了朝堂内外的关键职位,留在东京的官员虽有不忿,但是先前他们大大失了民心,再加上沈隆清除六贼余党的风声还有秦桧的首级,他们都不敢言语,只得上书道贺。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些寡廉鲜耻之辈直接来投靠沈隆,想在梁山旗下继续升官发财,脸皮之厚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哎,六贼祸乱朝堂已久,这天下有骨气的官员真是不多了!沈隆忍不住叹息道,不过这对他来说倒是好事儿,如若大宋都是有骨气的官员,他岂不是平白多了许多麻烦?
  当然也不是一个硬骨头的都没有,比如钦宗在被俘前册封的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李纲,他闻讯之后立刻从南方赶回来,对沈隆大加斥责。
  面对这样的人,沈隆实在是生不出气来,只能将李纲派往北方,让他跟随大军一起做好进攻金国的准备,击败金国也是李纲的心愿,他想想还是接受了这份旨意。
  东京城看似被沈隆控制住,但平静之下依旧有暗潮涌动,许多失意的官员聚在一起痛苦不已。
  有人怒斥道,“诸君日哭夜哭,能哭死董卓么?”
第0891章
封太尉杨志光宗耀祖
  哎,我大宋的文官就是没什么胆气,就算聚到一起反对沈隆,也不敢直呼他的名字,只敢以董卓代称。
  听闻此言后有人反问道,“如今董卓势大,天下虎贲皆在董卓手中,吾等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何对付董贼?”
  自金兵南下以来,大宋接连丧师失地,连唯一能打的西军都损失的差不多了,东京的禁军也损失惨重,其余各地的禁军、厢军皆不能战,实在是没有能和梁山军抗衡的兵马,东京城中又全换成了梁山兵马,这些人就算是想搞阴谋诡计,也没有人手啊。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有人摇头晃脑道,“学生以为,就算是梁山之中也定有心怀朝廷之人,若能说服与他,这兵力不就有了么?”
  “然也,吾听闻那董贼手下大将杨志本乃天波杨府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可惜被那奸人朱勔所害丢了官职,不得已方才落草为寇;想必此人尚有几分忠义之心,若是我等能说服杨志,料想他未尝不能做吕布。”这又搬出了吕布诛董卓的典故。
  “兄台果然智谋过人,我看此计大好!”吕布诛杀董卓之后,朝政短暂回到了王允等人手中,若是我等事后能尽数诛杀那些贼寇头领,避免王允当年的疏漏,我大宋岂不是又成了我等文官的天下?当下就有人做起美梦来。
  “只是谁人去说服这杨志呢?”众人商议半天,总算是谋划好了大功告成后的利益分割,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这……”众人陷入沉默之中,这就和老鼠给猫挂铃铛一样,办法是好办法,就是可行性差了点,要去说服杨志,可是会有杀头危险的。
  众人你推我让,一个说李兄辩才无双定能说服杨志,另一个又说张兄曾领兵出征胆气过人,实乃不二人选,好半天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来。
  逼到最后,众人总算是选出了一个较为合适的人选,此人和天波府杨家有亲,姑母乃是如今杨家的太夫人,就好似当年的佘太君一般,在杨府之中威望甚重,还是杨志的长辈,要是能说服这位太夫人,让她去劝说杨志,定然事半功倍。
  “我大宋社稷之安危,就摆脱王兄了!”众人尽皆拜倒,让他无法推辞。
  “这……这……”我从未见过尔等这般厚颜无耻之辈,这位王兄手哆嗦了半天也没说出话来,然后有人循循利诱,又开出了参知政事的头衔,在众人的威逼利诱之下,这位王兄不得不应了下来。
  他寻思着,自己又不是直接去说服杨志的,而是拜见自家亲姑母,就算事情不成,有这层关系在,姑母还能害了自己不成?于是大着胆子来到杨府,进去后找到姑母,屏退左右如此如此细细说了一遍。
  杨府的太夫人不动神色,只是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就将他送走,然后在府中等候杨志回来,再和他说此事。
  虽说沈隆一进东京就让杨志回府去显摆一番,出一出这些年在那些杨家嫡系身上受的鸟气,可进城之后事务繁杂,杨志又是军中重将,责任重大,一时那里走得开,只是在刚进城的时候带人进去探望一二,然后就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这些日子杨志忙东忙西,根本没啥机会回家,今天好不容易闲下来,他先同武松、鲁智深一道,来到林冲的家中,林冲这些日子也忙得不可开交,还没来得及宰高衙内呢。
  众人将那高衙内押到林冲的旧院当中,逼着他对林夫人和锦儿的灵位叩首赔罪,然后将他了结,取了首级、心肺来祭奠。
  杀了高衙内之后,林冲痛哭不已,杨志等人好生安抚一番,又陪着林冲喝了一会儿酒,等林冲醉过去之后,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个孤家寡人留下照顾林冲,杨志则告辞回家。
  到了天波杨府之外,远远看到杨志回来,看门的门子赶紧命人进去通报,然后三步并作两步迎了出来,帮杨志牵马拴马,口中高呼,“太尉可算是回来了,恭迎太尉回府!”
  杨志如今替沈隆掌管殿帅府,坐到了高俅昔日坐过的位置,如今也能被尊称一声太尉了,同时他也超越了杨家历代先人,成为天波杨家有史以来官职最高的子弟。
  “恭迎十六兄回府!十六兄日理万机着实辛苦,小弟已经命人备下了酒菜,还请十六兄享用。”沈隆还没来得及和门子说话呢,就看到杨府大门洞开,一群杨府嫡系子弟恭立左右,齐齐躬身行礼,迎接他回府。
  眼前这一幕让杨志感慨不已,先前他来杨府还得给门子送门包才能进去,那里会给自己牵马?那些嫡系子弟对自己更是趾高气昂,能点个头就算不错的了,有些甚至还会冷言冷语讽刺,质问他是不是又来打秋风来了?
  至于十六兄乃是他这一辈子弟的排行,只是往日那些嫡系子弟从不把他这样的偏远支系算在排行内,从未有人如此称呼他。
  现在看到这一幕,杨志眼睛一热,昔日在京中做制使的时候,何曾想过自己还能在天波杨府之外有如此风光?
  “都是自家兄弟,何须如此多礼?”杨志抱拳回礼,迈着大步进了府中。
  “礼不可废,虽是自家兄弟,十六兄如今却已经是太尉了,我杨家向来都是以军法治家,莫要让人以为咱们杨家没了规矩。”众人将杨志迎入府中,先去拜祭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历代先人,然后回到大厅之内,请他上首就坐,依次给杨志敬酒。
  对比眼前众人的吹捧,再回想起自己昔日在府中受到的冷落,杨志不知不觉就醉了。
  第二日是杨志的休沐日,不用处理公务,杨志索性多睡了会,到了午间,众人又伺候他用膳。
  吃完饭,杨志刚想去演武场操练一番,却见太夫人的亲信侍女过来,“太夫人有请。”
  嗯?她找我又有何事?
第0892章
说旧事杨家反正
  “侄儿拜见太夫人!太夫人一向可安好?”到得内室,杨志恭恭敬敬给太夫人磕头请安,当初在杨府之中,也唯有这位太夫人对他尚好,杨志很是感激。
  “起来吧,原先听闻你落草之时我心里颇为惋惜,可惜我杨家当时大不如前,我纵使有心也救不得你,如今看到你平安回来,我这心才算是放了下来。”太夫人温声问候道。
  “竟然劳得太夫人为我操心,小侄真是万死莫辞。”杨志回到天波府之后,众人都羡慕他官高位崇,唯有太夫人挂念他的平安,杨志一时忍不住热泪盈眶。
  “来,坐下给我说说你这几年的经历。”太夫人就像是看自己的孩子一样,让杨志坐下喝茶吃点心,然后慢慢听他说起这些年被迫落草,在二龙山、梁山上的经历来。
  “哎,这些年也是苦了你了,好好一名汉子,却要受这般小人欺凌,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啊。”听完后太夫人叹道。
  “运送花石纲和押送生辰纲的时候不仅苦,而且憋屈,想我杨家世代武将,先人为国奋战,纵使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愿,我这个不肖子孙却要为奸佞做这些见不得人的事,每每想来真是有愧先人!”杨志也是长叹一声,杨业攻辽殉国、杨延昭驻守边关、杨文广攻略西夏,到他这儿却成了梁中书的狗腿子,个中滋味怕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哼!岂是我杨家儿郎不愿为大宋出力?”太夫人猛一顿鸠杖,她心里对此也是不满到了极点,若是杨家还能领兵打仗,何至于让金兵打到东京来?
  “今日找你来却是有件事情要告知与你,昨日我那侄儿,你那表兄却是来找我了。”太夫人将事情细细说了一遍,“他的意思啊,是想让你匡扶社稷,除了那卢太师,将朝政还到官家手中,却不知你是如何想法?”
  听闻此言,杨志脸色变得煞白,忽地站起来说道,“于私,哥哥对我恩重如山,于公,若不是哥哥率领梁山大军前来,东京怕是早就被金人屠戮一空,我却如何能做出这般事来?”
  杨志怒火中烧,要不是我梁山,这伙人估计早就被金兵杀死了,他们不仅不念着员外哥哥的救命之恩,还想害他,真是寡廉鲜耻!
  “太夫人,这些话小侄就当没听见,此事以后休要再提起!小侄这就去警告表兄一番,让他以后莫要再和这些人来往。”终究是自家亲戚,杨志还不忍心前去告发。
  “呵呵,杨志,你却是小看老妇了!”太夫人冷笑一声,“我岂是那般不分好歹、不识时务之人?卢太师是跋扈了些,不过对付朝廷这帮蛀虫不跋扈可不行;如今汴梁百姓对卢太师救命之恩感激零涕,些许几个鼠辈又能成得了什么事?”
  “今日找你来说这些话不过是试探一二,看看你有没有把杨家抗在肩膀上的本事,你虽然性子弱了些,倒也没辜负我的期望!今后杨家就靠你撑着了!”太夫人说道。
  “太夫人!”杨志闻言大骇,这意思是让自己做杨家的家主么?可杨家家主一向不是只能由嫡系出任的么?
  “我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你如今当了太尉,也是做给卢太师看的;老妇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也听过五代时‘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话,如今卢太师手握重兵,独掌朝纲,取代天水赵氏只在数年之间,我杨家若想保全乃至重现祖上荣光,可不能选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