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994

  而沈隆也在利用这段时间对那些跟随他从长安来的少年们进行训练,他在梁山时候也曾经训练过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再融合一些来自后世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等商队穿越天山,来到西州城的时候,这些少年已经变得有模有样了。
  “都护!都护!我大唐的人马回来了!”西州城上,有人远远看到沈隆他们,顿时激动地热泪盈眶,连忙前去向杨袭古汇报。
  时隔近三十年,终于又有大唐的军队来到西域了,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兵仿佛看到了希望,更让他们激动地还在后面,不少老人都在沈隆的队伍中找到了自己的子侄。
  看到这些人,他们是既高兴又有些担心,高兴的是时隔多年终于和自己的亲人相逢了,而担心的则是,他们的将来会如何?也会和自己一样孤身困守西域数十年么?
  “都护,末将还要带着商队去龟兹,就不多叨扰了,等日后末将前去俱六城上任的时候,再来拜见都护。”在西州歇息了几天,沈隆告辞离去,继续向西,然后终于抵达了龟兹城。
  郭昕和安西都护府的将士们看到大唐来人,同样激动不已。
第1011章
新丰美酒
  “大都护,宣威军玄戈营第九骑兵队全员到齐!”沈隆独自上前,郑重其事的行了个军礼,这句话在广告里是卢十四说得,如今却是从他嘴里说了出来。
  “元正辛苦了!”郭昕看着一身风尘的沈隆,纵使心中有千万言语,眼下也只是伸手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少爷!老奴终于见到您了!”其后郭家的一名管事扑过来跪倒在郭昕面前,泪如雨下,他原本是郭昕家中的仆役,自小看着郭昕长大,自从郭昕前往西域之后,俩人就断了来往,此次听说他们要来安西都护府,这名管事说啥也要跟来。
  “福伯,您可是老了啊!”郭昕连忙将他搀扶起来,时隔多年,重新见到熟悉的面孔,郭昕也是激动不已。
  “少爷您的头发也白了啊,在这边没人照看您受苦了!”老管事颤颤巍巍从怀里摸出厚厚一摞家书递给郭昕,“这是几位小少爷给您写的家书,几位小少爷也很想念您啊,若不是他们都有官职在身,肯定会来西域看您!”
  “既然吃了朝廷的俸禄,就要为朝廷办事,我郭家可没有将私事凌驾于公事之上的子弟!”郭昕强忍着没掉下泪来。
  “大都护,末将在长安之时,也曾拜托代国公寻找咱们安西军的家属,为他们带来了家书,喏,那边便是亲手携带家书过来的亲人,大都护可否让他们见见自己的家人?”沈隆指着自己身后的长安少年说道。
  此时,尽管亲人近在眼前,尽管他们的眼中满是泪水,可没有得到沈隆的军令,他们谁也不没有动弹。
  能做到这些,这群少年已经算得上强兵了,郭昕也为之诧异,愣了下方才说道,“此乃应有之事。”随即下令他们团聚,沈隆同样下达了命令,两拨人马立刻汇集到一起。
  “敢问蓝天云氏可来人了?我是云家三郎啊!”
  “爹爹,爹爹,你们谁看到我爹爹了,我爹爹是凤翔府章家的章十二啊!”呼喊声、哭声汇集到一起,找到亲人的相拥而泣,那些得到长辈已经战死的少年则是坐在地上痛哭流涕,然后又被那些亲人没来的老兵搀扶起来。
  “来,起来,你爹可没有辱没我大唐的荣光,他愣是一个人杀死了五个吐蕃骑兵方才战死的,你爹虽然死了,牌位还在,我这就带你祭拜去!”他们的孩子虽然没来,可他们却把这些少年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少爷,商队里还带了我大唐的好酒,正宗的新丰酒,少爷您恐怕好多年没喝过了吧?路过回鹘牙帐的时候,有回鹘贵人要用黄金和我换,老奴都没换,少爷您好好喝几碗!”老管事一声令下,商队的马车将好酒送上来。
  郭昕打开酒坛子,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陶醉的神色,不过他并未独享,而是大声道,“自从商路断绝后,久未品尝大唐美酒的何止我一个?这是家乡的酒啊,岂能我一人独享?来人呐,去将这些好酒兑水分给大伙儿尝尝!”
  安西都护府的士兵多来自陇右和长安附近,而新丰美酒则产自临潼,对这些人来说是正儿八经的家乡美酒,所以老管事才选了新丰酒,而不是同样有名的兰陵酒或者剑南春。
  新丰酒乃是大唐的高端美酒,李太白曾有诗云“新丰美酒斗十千”,也就是说一斗新丰酒价值千钱,若是在长安,谁要是用新丰酒兑水喝,非得被人给骂死说他暴殄天物不可,可是现在,谁也没有去指责郭昕。
  长安到龟兹万里之遥,他们还要从回鹘牙帐绕个大圈子过来,实在是不能携带太多的酒,这一马车还是想尽办法才运过来的,要让安西都护府所有将士都品尝到家乡的美酒,不兑水可不行。
  这些士兵也懂这个道理,尽管区区几坛子酒兑水之后,酒味已经淡到几乎没有味道了,但他们依旧喝的满脸潮红,因为这不是其他酒,而是来自大唐、来自自己家乡的酒啊,喝了这种酒,他们似乎回到了当初在大唐的岁月……
  “昔日霍骠骑以御赐美酒倾入泉中,与将士共饮,方才有了酒泉;如今大都护不让霍骠骑专美于前,末将相信大都护也定能如同霍骠骑横扫匈奴那般横扫西域,让我大唐的荣光重现于西域!”沈隆也端着一杯薄酒,对郭昕说道。
  “大唐!大唐!大唐!”周围听到沈隆说话的将士们,无论是久在安西的白发兵,还是刚从长安来的少年,都纷纷举杯,口中高呼着大唐的名号,这声音飞快地在安西军中传播,最后几乎所有安西兵都在高呼大唐的名号。
  这声音直冲云霄,响彻整个龟兹城,也传到了城中异族的耳朵里,他们纷纷竖起了耳朵,认真聆听这呼声,不少人都面露喜色,开始窃窃私语,“这是大唐的兵马要回来了?莫不是商路又要重开了?若真是如此,咱们又能过好日子了!”
  陇右被吐蕃隔断,受苦的不只是大唐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将士们,西域那些依靠商贸为生的各部落日子同样不好过,没了丝绸之路上往来不绝的商人,他们就没办法通过商贸获取利益,单靠那几片贫瘠土地上的产出可养不活这么多人。
  西域阻断三十年,不单是大唐的兵力不断减少,就连他们的部族也衰落了不少,如今听到大唐又回来的消息,他们又怎么能不激动呢。
  “福伯,如今商路又通了么?”他们能明白这个道理,郭昕自然也能明白,要是商路重新开启,那安西都护府辗转腾挪的空间可就大多了。
  “多亏了郭守捉,带领我等北上回鹘牙帐,然后转往西南,才能将这些东西送过来。”老管事指着马车上的丝绸、瓷器说道,“只是这条路比原来那条路远了不少,一路上又不归咱们大唐管,要想像三十年前那般运货恐怕不行。”
  “只要商路没断,那就足够了!”郭昕道。
第1012章
俱六城
  “虽不能同三十年前相比,但如今已经比此前好了许多。”这次除了沈隆所带来的长安少年身上携带的武器之外,商队并没有带来其他武器或者铁器,而且沈隆带来的人数并不多,单从军备上来说并没有给安西都护府提供多大帮助。
  但是,此前三十年郭昕在西域可是孤军奋战,仅仅依靠那些冒险穿越吐蕃辖区前来西域的商人获得一点儿微薄的给养,其余都要自力更生,同时没了大唐来的丝绸、瓷器,没了商队带来的利益,郭昕想要收服西域各部可谓是越来越难了。
  现在大唐的商队重新出现在西域,一切就都不一样了,龟兹、西州这些被大唐占据的城池必将重新成为西域的贸易中心,安西都护府重新拥有了收服西域各部的本钱。
  大唐在西域的驻军原本就不多,安西都护府是怎么依靠两万兵马就统治这片比起大唐本土也不遑多让的土地的,在西域呆了三十多年的郭昕再清楚不过了,依靠这些大唐商人送来的货物,他可以使出许多手段。
  感慨完毕,郭昕想起了老管事对沈隆的称呼,他回过头来看着沈隆,“守捉?元正这是升官了?”
  “大都护!”沈隆连忙起身行礼,原本他可是郭昕手下一小卒,没有郭昕的命令,他就接受朝廷诏令成为俱六城守捉使,多少有些不合规矩,不过这也是沈隆的打算,他将要施展的策略和大唐在安西原本的策略颇有不同,如果不能独领一军的话,未免会受到郭昕或者杨袭古以及安西、北庭两军中将领的掣肘。
  这是沈隆不愿意看到的,西域的形势愈发危急,实在是没有太多时间用在内部斗争上,所以还不如自己领兵在外先把俱六城弄好,给郭昕和杨袭古树立一个样板,有了切切实实的案例,才能更好地说服人。
  这并非是郭昕和杨袭古个人能力的原因,而是时代眼光的局限性,沈隆向郭昕解释道,“末将回长安之后,陛下和朝中重臣询问西域形势,末将坦言,如今大唐和西域的联系被隔断,安西、北庭两军只能自力更生,而西域唯有天山北麓和伊丽河一带可供耕种,若想在西域站稳脚跟,这两个地方必占其一,而俱六城距离龟兹、西州不远,是最合适的地方之一,或许陛下和众位大臣觉得末将说得有道理,故而授予末将俱六城守捉的职位。”
  “朝廷有识人之明啊,本都护在西域多年,却未能发现元正有此长处,实是本都护的失误。”郭昕不仅没有埋怨沈隆,还郑重其事的道歉,“幸好朝廷帮助本都护弥补了这一疏漏,如今俱六城尚在吐蕃手中,元正有什么要帮忙的地方,不妨直说。”
  沈隆大为感动,或许这正是在断绝了和大唐的来往之后,这位铁血郡王依旧能率领残兵守护西域数十年的原因吧!
  “末将麾下多是长安来的新兵,一路西来倒也经历了一些磨难,这上阵打仗的功夫或许尚可,对西域的地理却不太清楚,大都护若是能派遣几位熟悉俱六城周围地理形势的老兵一同前往,却是再好不过。”沈隆并没有请求援兵,而是只要了几名向导。
  “元正莫不是替我等担心不成?如今安西都护府虽大不如前,抽调一些兵马帮助元正拿下俱六城却不是问题!”郭昕有些疑惑,俱六城虽然小,但也不是你率领这些新兵就能拿下的吧?时隔三十年,安西都护府好不容易才从长安得到这么一点儿人力补充,要是就这么轻易地葬送在俱六城下,那也太可惜了。
  “如今商队刚到龟兹,大都护要是正要用人的时候。”沈隆解释道。
  “无妨,再怎么要用人,五百兵马还是抽的出来的,再加上元正手下的新兵,一千余人足以拿下俱六城了!也好趁着这个机会让这些儿郎见识见识咱们安西兵的本事,咱们年级虽然大了些,可说起打仗,他们还差得远呐!”郭昕道。
  “哈哈,大都护说的是!这一仗就让我等打先锋好了。”周围的白发兵们哈哈大笑,这笑声固然有对自身本事的骄傲,更多的还是对后辈的呵护,他们好不容易才见到自己的亲人,怎么忍心让他们死在自己前面?
  “阿爷,莫要小看了孩儿,孩儿往日也是长安有名的游侠儿!”有新来的尚不服气,白发兵们当场出来和他们比划,这些少年虽然年少力足,沙场厮杀的经验却远远不足,大多都被这些白发兵轻易解决。
  不过输给自己的长辈也不丢人,这些少年反而趁着这个机会向白发兵们请教起来,郭昕和沈隆见了都暗暗点头,这些都是好兵啊。
  沈隆在龟兹停留数日,就带领五百白发兵和千余长安少年前往俱六城,龟兹和西州在天山之南,而俱六城在天山之北,中间隔了一座巨大的天山,不过幸好在龟兹和西州之间,尚有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天山之北,杨袭古当日就是通过这条路从北庭逃到西州的。
  杨袭古也得到了消息,从自己麾下的两千人马里挤出三百人和沈隆他们一起行动,于是攻打俱六城的兵力达到了两千人。
  两千人听起来似乎不多,可在西域已经算得上大军了,别看史书上动辄用兵数万、十数万,可那些大多都是虚数,其中还包括了为大军输送粮草的民夫;在西域这种物资匮乏、人烟稀少、道路艰难的地方,想动用两千人马可不容易。
  而且俱六城位于吐蕃势力边缘地带,吐蕃人在城中并没有安排多少守军,两千兵马拿下俱六城可谓绰绰有余。
  自焉耆镇向北,在向导的带领下穿越天山山脉,来到天山北麓,再传向东,沈隆他们终于到达了俱六城外。
  探马回报,城中的吐蕃军并无察觉,于是他们在城外山谷中歇息一晚,打算明日凌晨就发动进攻。
第1013章
缚戎人
  “守捉,且看我等为守捉取了此城!”尽管已经孤军作战二十多年,这些白发兵依旧不减大唐的骄傲,面对城墙坚实的俱六城也是信心满满。
  “本将既然为俱六城守捉,拿下此城乃是本将分内之事!”沈隆那里忍心在安全的地方看着他们作战,以他们的年纪早就应该在家中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而如今却依旧要为大唐征战,沈隆没办法带来足够的兵马让他们回归大唐,但却可以让他们少牺牲些。
  沈隆随即整理铠甲,走在了大军的最前面,此时正是黎明时分,吐蕃戒备松散,或许在他们看来,如今唐军已经被压缩在西州和龟兹两座孤城,自保尚且不暇,那还有余力发起进攻啊?回鹘则刚换了可汗,颉于伽斯已经回王帐去了,绝对不会有人来攻打这里。
  然而,沈隆就是来了,他带着龟兹、西州白发苍苍的老兵还有长安少年来了,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沈隆已经爬上了城头,横刀左刺右砍,手下无一合之将,仅仅一人就为唐军打通了上城的道路。
  “守捉端是好武艺,恐怕昔日的神通李将军也远远不及吧?”沈隆的武艺把唐军都看呆了,他们遍数大唐有名的猛将,却找不出来一个能和沈隆相比的,就算是当年的神通大将李嗣业也比不上吧?
  李嗣业乃是大唐有名的猛将,身高七尺,力大超群,擅用陌刀,昔日镇守西域时每逢出战皆手持陌刀身先士卒,当者人马皆碎,被称为神通大将,白发兵中也有少时曾经跟随李嗣业征战的,可如今见了沈隆,觉得就算李嗣业复生,恐怕也不如啊。
  “元正昔日武艺虽好,却也没这般厉害,此次返回长安莫不是遇仙了不成?”有郭元正的老伙计发出这样的疑惑。
  “我大唐自有百神庇佑,元正能如此对我安西军也是大好事啊!”有人用自己的想法解释道,一念至此,不由得生出上天还未抛弃我等的念头。
  在沈隆的清理之下,城头的吐蕃守军越来越少,更多的大唐士兵爬上城头,然后打开了城门,大队人马一拥而入,将城中的吐蕃守军尽数歼灭,时隔多年,俱六城重新回到了大唐的手中,沈隆这个俱六城守捉如今才算名副其实。
  消灭敌军之后,沈隆忙着安抚城中百姓,搜刮敌军积累,一会儿停歇的功夫都没有,一口气从清晨忙到了日落,手头的事情方才稍微缓了缓。
  他原本打算去和将士们庆贺一番,却见一名从长安来的少年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守捉,儿郎们在城中找到了一些人。”
  “一些人?”沈隆有点搞不清楚,他追问道,“是什么人?可有什么难办之处?”
  “守捉你还是自己去看看吧!”少年嘴巴张了张,最终还是没说出来,只是眼圈早已发红,眼眶中满是泪光。
  沈隆跟着他出去,在城中辗转一圈儿,来到一处脏乱狭小的巷道里,见到了少年所说的那群人,这群人一个个衣衫褴褛、穿着吐蕃人的破衣服,脸上饱经风霜,身子由于长时间的劳累与折磨已经变得瘦弱不堪,可他们见到沈隆,见到这些唐军打扮的将士依旧挺着胸膛,竭力站得笔直。
  “将军!可是我大唐的兵马回来了?”一名看起来像是领头者的老者上前,用已经有些生涩的汉话问道。
  “正是!在下俱六城守捉郭元正!”看到这一幕,听到他们的声音,沈隆已经猜到了这些人的来历,郑重其事行了个军礼道,“诸位受苦了,如今吐蕃人已经被赶走,诸位又可以堂堂正正做大唐子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