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994

  先选阴暗潮湿、腐殖层厚的地块,松土混入更多的腐殖,然后将从后世带来的高产蚯蚓苗放进去……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伙儿心里都有些憋屈,因为这活儿实在是有些不舒服,可等到蚯蚓慢慢长出来,大家伙都给吓到了。
  “守捉,这地里咋能长出这么多地龙来?”随便挖出一捧泥土,就能看到无数条蚯蚓在土里扭动,再一看蚯蚓田的面积,士卒们都惊呆了,“这么多的地龙,该能养多少鸡呀?”
  此刻,他们才真的相信今后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隔三岔五就能吃上鸡肉了!一想到这些,士卒们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再看这些蚯蚓也觉得没那么可恶了,反而变得可爱起来。
  尽管他们是全天下最为富裕的大唐子民,可在封建时代,普通人想吃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按沈隆先前所说的标准,一般的地主都做不到;看看蚯蚓田,再看看不远处长势喜人的麦苗,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过上这般神仙日子,士卒们都充满了斗志。
  “守捉,你让俺们找的东西找到了!”回到城中,又一个好消息传来,沈隆撒出去的队伍带着一些奇奇怪怪的石头回来了,有的如同黑炭一般,有的上面闪着黄荧荧的金光。
  “好,有了这些东西,咱们终于可以真正站稳脚跟了!”这些是煤矿和黄铁矿,根据后世的资料,俱六城附近有多种矿藏,煤矿和黄铁矿就是其中比较主要的矿藏,沈隆选了俱六城守捉这个官职,可不仅仅因为附近能种地而已。
  有了粮食,将士们才有力气打仗,而有了铁矿和煤矿,他就可以开炉冶铁,将麾下的将士全副武装起来,吃得饱还有更加精锐的武器,到那时候就不是他们担心敌人来进攻,而是要考虑该进攻那个方向敌人的问题了。
  数月后,驻守龟兹的郭昕再次和手下亲信聊起了沈隆,“元正到俱六城这么长时间了,不知道他们带的粮食还够吃不够吃,咱们算算自己的粮食,看看能不能给元正挤一些过去?”
  “大都护,我们都老了,少吃点也没啥,能让儿郎们吃好咱们饿上一两顿也心甘情愿啊!”粮食对他们来说同样宝贵,可这些白发老兵都把沈隆带来的长安少年当成了自己的子侄,为此他们宁愿自己挨饿,也要让子侄们吃饱。
  “只是多少得留些军粮,杨都护传来消息,颉于伽斯最近似乎又有要进攻吐蕃的打算,到时候肯定得拉上咱们。”有人提醒道。
  正商议期间,有人兴冲冲跑进来,“大都护,大都护,俱六城派人来了,他们还给咱们送来了粮食!”
  嗯?啥情况?他们怎么反倒给我们送粮食来了?
第1017章
惊讶的郭昕
  “我是不是听错了?是俱六城来问我们要粮食来了吧?”郭昕的大都护府司马抑制住了想掏耳朵的冲动问道。
  “不是,他们是给我们送粮食来了,大车里装的都是麦子,哦,还有些叫土豆、红薯、西红柿的玩意儿,不知道是啥。”来报信的卫兵挠了挠头,他也是从小就种庄稼的,可从来没听过这些东西。
  “元正才去俱六城多久啊?他那来的这么多粮食?就算出去抢也抢不了多少吧?”西域适合耕种的地方不多,最熟悉耕种的就是他们这些唐人了,想抢都没地儿抢去,郭昕马上起身,“走,都随我出去看看去!”
  到了城外,就见一群群白发苍苍的老兵围着俱六城的车队,伸长脖子看着大车里的粮食,车里的粮食堆积如山。
  “启禀大都护,俱六城的粮食送到,计有小麦两万斤,土豆五万斤,红薯八万斤,玉米三万斤,鸡蛋一万三千个,鸡三千只,还请大都护查收!”领头的士兵来到郭昕面前,行了个军礼,双手将清单送上。
  “还有鸡蛋和鸡?”听到这两样,就连郭昕也忍不住开始流口水了,就算他是武威郡王、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这些年也没多少机会吃肉啊,他连忙一把夺过清单,只见上面写的和士卒所报完全一样。
  再抬头看这些前来西域不久的长安少年,郭昕发现他们的皮肤比刚来的时候黑了不少,脸色却红润了许多,透着一股子健康的味道,这显然是只有天天吃饱饭才有的模样;他们的目光比刚来时温润了许多,眼眸深处满满都是自信。
  “这些粮食都是怎么来的啊?”郭昕忍不住问道,他在龟兹也不是没有搞屯田,可就算好年景也不过是勉强能养活自己罢了,那能让所有士兵都吃饱啊。
  “都是守捉带着我们种出来的,我们在俱六城开辟了新田,修了沟渠、水车进行灌溉,用地龙粪来肥田,才有了这般收成。”来人骄傲地说道,这才多久功夫,俱六城不仅不需要都护府的援助,还能反过来接济都护府了,他如今就好像一个有了出息的孩子,重新回到久别的父辈身边一样。
  “都护且看,这是我们俱六城种出来的麦子;这是红薯,烤熟了甜得很;这是玉米,直接把棒子煮熟了就能吃;这是西红柿,生的就能吃,和鸡蛋一起炒香得很;这是土豆,用来做大盘鸡再好吃不过了……”说到这儿,少年再次感到疑惑,这土豆炖鸡明明每次都是用瓦盆装的,守捉为啥非要叫大盘鸡呢?
  “这麦子比关中的都好啊!这些东西都咋吃?好吃么?”郭昕和老兵们一样一样看过去,直接都看花了眼。
  “都护不用担心,守捉把厨子也派来了,待会儿就做给龟兹城中的同袍尝尝,然后他们会留下给诸位教该怎么做。”这些问题沈隆当然考虑过了,随行的人会教授他们改如何储藏、烹饪这些食物;还有人会留下教授他们如何在龟兹种植这些粮食。
  “现在粮食才刚够吃,守捉没舍得拿出来酿酒,不过等明年就好了,明年葡萄就该熟了,到时候就有葡萄酒可以喝了。”
  啥,你们还能自己酿酒?郭昕不仅产生了错觉,我现在到底是在西域啊,还是已经回了关中?不,那怕是关中的驻军,日子也没这么好吧?
  “多谢元正啊。”郭昕开始琢磨,把元正放到俱六城是不是太浪费了?要是让他回到龟兹,在龟兹主持屯田事宜,那么我大唐的军队就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吧?
  郭昕一声令下,白发兵们开始一边按照清单统计一边把粮食运入城中,俱六城的士卒一路小心叮嘱着,告诉他们这些东西该如何储藏;等把粮食运完一统计,发现实际数目比清单上的还多了些。
  郭昕一问才知道,这是俱六城多备了些,留给路上损耗的额度,他们这一路比计划中要顺利了不少,故而还有多余的。
  但等粮食搬完,后面还剩下好几辆大车,郭昕指着这些大车问道,“这些又是什么?”
  “启禀大都护,这是守捉给大都护送来的铠甲兵刃,如今俱六城已经能炼铁打造兵器了,守捉说安西军已经多年得不到大唐的补给了,铠甲兵器早已残破不堪,故而专门给大都护送了些过来,既有铠甲三百套、横刀一千把、长枪两千支、箭矢十万支……”来人又拿出了第二份清单请郭昕清点接收。
  郭昕这次直接被震惊地木了,啥情况?你们不仅粮食有盈余,都开始自己炼铁打造兵器了,俱六城现在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啊?
  “大都护,这刀的钢火比咱们用得好!”有老兵拿起一把横刀试了试说道。
  “大都护,这甲样式看着糙了些,没咱的明光铠好看,不过倒结实的很,分量也轻便。”俱六城现在还没到追求美观的地步,无论铠甲还是武器都以实用为上。
  “咦,这工匠倒是好手艺,这么多铠甲、横刀,样式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你们那找来的这么多好工匠?”
  “你看着锤印,这得多大的锤才能打出来?那有力气这么大的工匠啊?”这些老兵对铠甲武器再熟悉不过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颇多疑点。
  “这铠甲是用水车带动大锤锻造出来的,要是光靠人力,咱们俱六城所有兵卒都上阵,也打造不出来这么多铠甲兵器啊。”来人解释道。
  “都收了吧!本都护倒是越来越想去俱六城亲眼看一看了!”郭昕遥望俱六城的方向,“对了,要是你们有宽裕的话,也给杨都护送一些过去吧?”
  “大都护请放心,咱们这次出来是两个车队,另一个估计已经到西州城了!”按道理说军镇私下输送物资是犯忌讳的事情,可在如今的西域,早就不在乎这点儿了。
  “等你们回程的时候,本都护也随你们去俱六城看看!”郭昕下定了决心。
第1018章
多生孩子才是关键
  沈隆派他们过来的时候原本就有邀请郭昕和杨袭古等人去俱六城看一看的打算,现在听到郭昕主动开口,算是节省了不少麻烦。
  当天晚上,沈隆派来的厨子好生露了一手,大盘鸡、西红柿炒鸡蛋等美食让这些老兵吃得酣畅淋漓,这种全新的味道刺激了他们已经变得迟钝的味觉,如果不是厨子们提前得了叮嘱,刻意控制了分量,非得吃坏几个人不可,长期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突然暴饮暴食可是会出事的,还好大家伙挨饿的经验多,他们稍一解释郭昕就明白了。
  在龟兹停留几天,等郭昕做好准备之后,一行人踏上了前往俱六城的道路,沈隆派过来的人有一半儿留下,负责教导龟兹驻军如何饲养蚯蚓、如何养鸡、如何种植这些全新的作物,如何烹饪这些他们没见过的食物。
  郭昕等人在半路上遇到了杨袭古,杨袭古和郭昕也是一样的打算,他们都想去俱六城看一看,郭元正到底是怎么在俱六城搞出这么大动静的。
  在他们即将抵达俱六城的时候,沈隆早早得到消息,出城三十里前往迎接,郭昕和杨袭古见了自是好一番夸赞。
  等到了俱六城周围,他们亲眼见了沈隆他们开垦出来的大片土地,纷纷下马观看,听沈隆给他们介绍,“这是鹰嘴豆,鹰嘴豆产量虽然不如土豆、玉米那么高,却可以肥田,小麦和鹰嘴豆兼种可以恢复被小麦消耗的地力,省了休养生息的功夫。”
  郭昕手下有熟悉耕种的老兵默默点头,在他们家乡,有些地可不是每年都能进行耕种的,三年两种甚至是两年一种多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种庄稼会消耗地力,如果每年都种,时间一长,这块地就长不出多少庄稼了。
  要是真如沈隆所说,这鹰嘴豆可以肥田,那就像眼前这般,将地分成条状,一条种小麦,一条种鹰嘴豆,等第二年的时候把原来种小麦的地换成鹰嘴豆肥田,把已经肥好了的田地种上小麦,这样就每年都可以耕种了。
  而郭昕的目光则放在了那些水渠上,“元正好大的手笔啊,就算是关中的地,水渠恐怕也没有修得这么好吧?”
  “关中的地都是各家的,想修水渠可就麻烦了,而这里的地却是咱们安西军全军的,修水渠倒是少了许多麻烦,而且将士们上下齐心,自然就容易了!”沈隆说道,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他有科学的规划,以及肯以身作则。
  “今日已晚,不如先进城用过晚饭歇息一晚,明日再去看打造兵器铠甲的地方吧?”沈隆看了看时间,带着他们回到俱六城中。
  到了城里,郭昕和杨袭古又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城中多有大唐士卒带着女子在街上走动的,而且那些女子不少都有了身孕,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大都护,如今不比以前了,以前朝廷还会源源不断给咱们送来新兵,而如今道路被吐蕃隔断,兼之朝廷暂时无力顾及西域,这些少年固然可以再征战二三十年,可等他们老了又该怎么办?咱们也得有新兵啊!”打仗没人怎么行?
  “所以在占了俱六城之后,我就将城中女子安排给他们,让他们也能有个后,日后这些孩子长大了,也会接过他们的横刀,继续为我大唐征战,要是有人战死,也有为他们供奉香火!”如果这些老兵也在西域娶妻生子的话,如今龟兹和西州城内,又怎么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兵呢?
  按照沈隆的打算,他们每人娶一个老婆还不够,只要俱六城能养得活,老婆自然是越多越好,老婆多了,孩子自然也就多了,人口一多,大唐还担心在西域站不稳脚么?
  至于这些女子的来历,有他们攻占俱六城时候俘虏的,也有沈隆通过商业贸易从附近各部落中购买的,如今女子地位不高,只要嫁人大多都会死心塌地跟着丈夫过活,等这些孩子长大,沈隆还会教他们读书识字、练习武艺,将大唐的荣耀告诉他们,让他们牢记自己是全天下最骄傲的大唐子民。
  “阵前纳妻,这士气……”郭昕似有犹豫,历朝历代的军法,对这方面都看得很严。
  “大都护且看,他们像是因为家室拖累而疏于训练的样子么?”沈隆指了指城中紧要地方的卫兵,他们一个个站得笔直。
  “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老婆孩子在城里,所以一旦有敌军进攻,他们怕是就算豁出性命,也要保住自己的妻儿。”这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会损伤士气,但要是策略正确,为了守护家人,他们反而能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要不是有这么多粮食,也养不活这么多人啊!”郭昕刚琢磨着当年自己为什么不也让所有将士都娶妻生子,但转念一想,养活这么多人得多少粮食啊,要不是沈隆在俱六城屯田得力,他恐怕也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吧?
  杨袭古默默点头,要不是沈隆送来的粮食,他的西州城就快断粮了,连将士们自己都吃不饱,那还有办法娶老婆生娃啊。
  “有商队刚送来了一批女子,郭郡王和杨都护回去的时候不妨带一些走,也好让龟兹与西州的将士们能有个家。”沈隆也没忘记他们,同样给他们准备好了女子。
  “不妥,不妥!”郭昕和杨袭古老脸一红,自己在沈隆这拿吃的、拿武器已经有些不好意思了,现在连老婆都要从这儿带回去,实在是不好看啊。
  “有何不妥?将士们为我大唐征战数十年,到老也只是孤身一人,情何以堪啊!而且……而且他们已经没多少时间了,郡王、都护,我等怎能看着这些将士死后连个供奉香火的人都没有?”这时候的人对香火看得极重,沈隆把这个理由拿出来,郭昕和杨袭古实在是不好拒绝。
  而沈隆觉得,这些白发兵既然能拿得动横刀,打得动仗,那生孩子肯定也没问题。
第1019章
大唐的机会来了
  沈隆并没有大肆款待郭昕、杨袭古一行,而是将他们带到军营里,和将士们一起用餐,吃得东西也和将士们一模一样,土豆炖玉米、一块烙馍再加一个鸡蛋。
  郭昕和杨袭古等人吃得却很开心,他们能在西域坚持这么久,自然懂得上下一体的道理,而且,说实在的,他们平时在龟兹、西州,吃得还真没这么好。
  “元正治军大有不识之风啊!”吃过饭后,郭昕夸赞道,程不识乃是汉代名将,素以治军严谨著称,这是夸奖沈隆治军有名将风范。
  “程不识在屯田上恐怕远不及元正啊!”杨袭古琢磨着,史书上可没写程不识能让士卒每天都吃上鸡蛋吧?
  而且沈隆还会冶铁打造兵器,这要是放到大唐境内的藩镇,那家藩镇能自己解决军粮兵器的问题,朝廷就该担心了,可如今却是在西域,沈隆手下又只有这么点人,杨袭古和郭昕都没往这边去想。
  甚至他们巴不得沈隆越来越强大才好,如今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只剩下龟兹、西州和俱六城区区三座城池了,只有自己越来越强大,才能让大唐的荣耀重新降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