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994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些原因而已,一来马友友已经买了自己的版权,给了自己不小的帮助,如果再接受他们家的好意就有些过了;二来么,马友乘这个儿童交响乐协会是非盈利机构,并不能产生多少利益,多两个全职员工也对他们来说压力也不小。
  马孝骏听了之后没有过多坚持,只是对马友友说了句,“友友,以后有什么机会,你可以带起明去涨涨见识。”
  其实这才是沈隆最需要的,这次他倒是没有拒绝,笑着应道,“以后要是友友想回国,我可以回去帮他挡导游,带他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也不白拿你的好处,你引荐我进入国外的圈子,我带你领略祖国的美景,给你讲述这里发生的故事,相信对你更加深入的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大有好处。
  这番姿态让马孝骏大有好感,沈隆临走的时候他还有些依依不舍,“哎,这人啊,年纪一大就开始想家,以后要是有空,多过来坐坐,和我说说家乡的事儿。”
  回去之后,郭燕有些不太理解,不过沈隆一解释也明白了,“这倒也是,给人家添麻烦总不好,而且在外面演出也挺不错的。”
  然后沈隆和郭燕继续在林肯艺术中心外面演出,或许是得益于马友友的宣传,倒是经常有圈内人过来聆听,比如说这天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听完《梁祝》后就询问了沈隆和郭燕许久。
  在听了他的名字之后,沈隆耐心地给与了解说,这个叫吉尔·沙汉姆的孩子现在正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求学,日后会成为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将来人们谈起那个版本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最好时,他的演奏版本和吕思清的演奏版本都会是大家讨论的热门。
  孩子是最有塑造力的,如果能让更多欧美的天才少年聆听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日后中国传统音乐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吧?
  “其实完整版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并非只有大提琴和小提琴,还有许多中国传统乐器,你要是有兴趣,我可以让国内邮几张唱片过来,你也可以去我那儿体验一番长笛、琵琶、二胡和洞箫的魅力。”沈隆不遗余力地抓住每一个推广机会。
  吉尔·沙汉姆欣然答应,带了几个他在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同学却沈隆家中,感受了一番民族乐器的魅力。
  “你应该把这些美妙的乐器带给更多人!”吉尔·沙汉姆在聆听过后说道。
  “会有机会的,我也在考虑是不是找个机会去其它地方演奏一番,音乐并不只是林肯艺术中心的专属。”沈隆说道。
  送走了吉尔·沙汉姆等人之后过了两天,沈隆接到了马友友的电话,“起明,最近有时间没有?方便的话明天和我一起去趟格芬唱片吧?喜多郎想见你。”
第1214章
意外的机会
  “日本的NHK电视台两年前制作了一部叫《丝绸之路》的纪录片,邀请喜多郎先生担任音乐制作,喜多郎先生因此推出了《丝绸之路1》和《丝绸之路2》两部作品集,然后喜多郎先生签约了美国的格芬唱片,他前段时间回到美国,从我这儿听了你那首《丝绸之路》,顿时大为赞赏,马上就让我请你过去和他聊一聊。”马友友将事情的缘由说了一遍。
  “喜多郎先生的《丝绸之路》系列我也听过,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能和这样的大师见面,我当然是求之不得。”沈隆马上答应了下来,他原本以为马友友会率先把自己介绍给伯恩斯坦等西方音乐大师,没想到第一个却是喜多郎。
  不过放下电话一想,到也在情理之中,伯恩斯坦等人终究还是西方的音乐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不够深,而喜多郎才刚刚创作了《丝绸之路》系列不久,见到他拿出来的《丝绸之路》,肯定会产生兴趣。
  于是沈隆和郭燕收拾了一番,一起来到了喜多郎的工作室,见到了这位日本的音乐大师;喜多郎比王起明还小六岁,今年才二十九而已,却已经在西方音乐界闯出了不小的名声。
  1978年,作为独立的音乐人开始活动,发行第一枚唱片“天界”,这张唱片拉开了东方New
Age的序幕。
  1980年担任NHK节目《丝绸之路》的音乐制作,日本最具影响的公共传媒机构NHK使用他的歌曲原声带作为纪录片系列“丝绸之路”的主题曲,使他的国际知名度不断增加。
  然后和美国格芬唱片签约,去年发行唱片“敦煌”和“气”,今年又在日本全国30个城市巡回演出、并进行了亚洲巡回演出,成为最早在台湾和大陆演出的日本音乐家。
  “王先生,最近几天我一直在听你的《丝绸之路》,听完之后我就开始后悔,为什么没有让我早些听到你的曲子,如果在和NHK合作之前就听到,我一定不会接受这个任务,而会推荐你去给NHK制作音乐。”一见面,喜多郎就赞叹不已。
  “喜多郎先生过奖了。”沈隆谦虚地说道,谭盾创作这首《丝绸之路》比喜多郎晚二十来年,这期间音乐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这两部同名作品并不能直接拿出来比较。
  “王先生,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葫芦丝来体现大漠的荒凉与寂寥?这明明是云南的乐器啊?和丝绸之路几乎毫无关联?”日本传统音乐受中国影响深远,故而喜多郎对中国的传统乐器也很了解,一下就说出了葫芦丝的来历。
  “葫芦丝虽然是云南的民族乐器,却是从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来的,而葫芦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同时也是丝绸之路沿线的石窟壁画中常见的乐器,所以我就想到了这一点。”这方面的准备沈隆也是做过了的,倒是一点儿也不虚。
  双方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聊得很愉快,而马友友则稍微有些尴尬,人家喜多郎一个日本人对自己母国的文化都这么了解,反倒他一个华裔,却插不上几句话,看来真的要回去看一看了……
  “王先生,您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实在是让我敬佩,以后还有希望能常来我这里坐坐,让我多多聆听教诲。”喜多郎深深为沈隆的文化功底所倾倒。
  “不敢当,和喜多郎先生的交流非常愉快,喜多郎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造诣也让我大开眼界。”沈隆再次谦虚地回答,其实他对喜多郎也很好奇。
  因为这个世界有名的作曲家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音乐教育,最早竟然不认识五线谱,都是利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曲谱,写出来的曲谱有些像图画,每次他写好了曲谱,还得有人帮忙翻译成五线谱才能交给乐团演奏,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品茶结束,喜多郎邀请沈隆他们去参观自己的工作室,还给他们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乐器,其中不少都是中国的传统乐器。
  参观的过程中,沈隆瞅见有个商人模样的日本人正在会客厅里恭恭敬敬地等候着,于是说道,“您有客人的话就请去接待吧,不要耽误了正事。”
  “不用去管,是东映株式会社的人,他们现在正在筹划拍摄一部动画电影,想让我帮他们做配乐,我现在还要准备巡回演出,根本没时间操心这些。”喜多郎不在意地说道。
  “哦?是什么动画电影?”沈隆脑中灵机一动,赶紧问道,该不会是他想象的那部吧?哪部作品不是还得几年才会开始绘制么?而且作曲也不是喜多郎啊。
  “是关于三国的动画电影,他们想将《三国演义》拍摄成动画电影带给日本的观众,说实话我倒是有些兴趣,可是实在抽不开身啊,只要婉言拒绝了,只是他们似乎还不太甘心,说这部动画电影筹备制作的时间很长,完全不用担心时间的问题。”答案和沈隆猜测的一样,果然是那部经典的三国系列。
  “《三国演义》啊,我出国的时候,倒是听说《红楼梦》的拍摄已经提上日程了,《三国演义》还得等上几年,没想到贵国倒是走在了前面。”日本人对三国的痴迷,沈隆可是印象颇深。
  “只是动画电影罢了,并非真人作品,王先生大可不必感到遗憾。”喜多郎听出了沈隆的情绪变化。
  “不,只是感慨罢了,能让这样的经典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这是好事,只是有些遗憾自己没办法做些什么。”沈隆叹道。
  “哦?王先生莫非对这项工作有兴趣?哦,是了,如果是王先生的话,一定能写出好音乐吧!”喜多郎看看沈隆,再看看哪位东映株式会社的成员,突然眼睛一亮,“不如我去和他说说,让王先生试试可好?如果王先生的作品合适,我想他们一定会接受的!”
  嗯?没想到过来坐坐还能遇到这种意外的机会?
第1215章
《英雄的黎明》
  “王先生你既然能写出《丝绸之路》这样的神作,那么一定能完成好这部作品。”喜多郎天天看着人家来拜访,本来就有些内疚,现在一听沈隆有这个意思,马上就把他拉了过去,准备介绍给东映株式会社的工作人员。
  然后又请马友友现场拉奏了一遍《丝绸之路》和《夜斗》,“王君乃是华夏最有天赋的作曲家之一,如果让他来完成这部电影的配乐工作,绝对没有问题!”
  “可是……可是……”东映株式会社的工作人员千原凛人一脸懵逼,他来美国是想让喜多郎接下这项任务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的经典作品,配乐肯定也要带有浓郁的中国风,而此前喜多郎为NHK电视台那部《丝绸之路》纪录片制作的音乐堪称经典,所以他就成了东映株式会社的最佳人选,但是现在你给我塞过来一个陌生人是什么意思?
  “刚才的音乐你已经听到了,王君绝对是天才级的作曲人,难道说你根本就听不懂么?东映怎么会派你这样的人过来?”见他面露迟疑,喜多郎不高兴了。
  “不是,不是,王先生的音乐非常棒,我能从中领会到他的实力。”千原凛人既然能被派来邀请喜多郎,自然不是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但是他还是不敢轻易决定。
  一来公司派他过来是邀请喜多郎的,突然换人怎么和公司交代?二来喜多郎成名已久,大家对他的实力都有信心,而眼前这位从未听说过,他固然可以有《丝绸之路》这样的佳作,可谁能保证他下一部作品也能如此优秀?
  “那么,你还犹豫什么?”喜多郎不满意了,我给你找了位大师过来,你还不领情?
  当千原凛人将自己的想法支支吾吾说了出来,喜多郎有些愤愤不平,沈隆却是面带微笑,一点儿也不在意,这原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啊,不管哪一行,用新人都是很慎重的事情,尤其东映株式会社可是将《三国志》当做未来几年的重点项目打造,怎么会轻易做决定呢。
  “要不这样吧,千原先生,您大概还要在纽约停留多久?”沈隆问道,仅靠两首曲子可是说服不了人的。
  “大概一星期时间。”千原凛人答道。
  “如此正好,我先回去以《三国演义》为主题写一首曲子,到时候请千原先生鉴赏一二,如果觉得还过得去,就带回去给贵公司看看吧,他们要是满意我们再来谈下一步的事情。”一星期时间,抄一首曲子绝对够了。
  听到这话,喜多郎和马友友顿时眼前一亮,“王先生这么快就有想法了?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听您的新曲子了。”
  “在下也很想聆听王先生的佳作。”千原凛人也松了一口气,只要有作品就好,要是符合项目的需求,那就带回去,至于用不用就是上级的事情了,和自己没关系,要是不符合要求,料想喜多郎先生也不好意思坚持吧?
  “那么,我下星期再过来拜访吧!”参观完喜多郎的工作室,沈隆提出了告辞,喜多郎和马友友还念着沈隆的新曲子,也就没有挽留。
  回到家里,沈隆和郭燕没有再去林肯艺术中心上班,而是整整在租住的房子里窝了一个星期,先是撰写曲子,然后修改,最后再练习合奏,终于赶在千原凛人离开纽约之前把作品弄出来了。
  于是他俩再次来到喜多郎的工作室,千原凛人和喜多郎早就在工作室里等候,马友友也赶过来了,“能在第一时间聆听王先生的新曲子,这么好的机会我肯定不会错过。”
  “谱子在那里?”等沈隆拿出来谱子,喜多郎接过去之后,他才想起来,我不认识五线谱啊,顿时尴尬地站在那里。
  “这几天我俩在家里已经排练过来,看谱子的话终归没有聆听演奏来得直观。”沈隆替他解围,“虽然按照我的计划,这首曲子应该由多种乐器演奏,不过光听大提琴和小提琴的演奏也能大体判断出这首曲子的水平。”
  喜多郎将沈隆他们带到演奏室内,自己和马友友、千原凛人在座位上坐好,看着沈隆和郭燕整理好乐器,开始演奏。
  当乐声响起时,千原凛人似乎在自己的脑海中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尸横遍野,到处散落着凌乱的旗帜和残破的兵器,然后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升起,仔细照耀着每一具尸体。
  忽然,有一个人迎着阳光慢慢站了起来,阳光拉长了他的身影,在满地的尸首中间,是那么得孤单,是那么的孑然,此时无论敌人还是他的同袍,都与大地融为一体。
  他茫然四顾,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他们又是什么人?然后他的心开始变得柔软,前尘往事扑面而来……他似乎想起当初和自己的同袍一起站在校场上,仰望着高台上的将军,发誓要跟随将军一起,彻底结束如今的乱世,还天下以太平。
  而如今,将军在那里,同袍们又在那里?他们都倒下了么?遥望远处的朝阳,太阳今日依旧升起,但他们都看不到今天的第一缕阳光了。
  这刚刚升起的太阳只是无数次中的一次,他以后每天都会享有同样的阳光,以及千千万万死去的人的回忆。
  这时,一抹乌云遮住了阳光,在远方,在阳光升起的地方,传来了激烈的马蹄声,无数的敌人正在向这里靠近,无数旗帜迎风猎猎作响,敌人的兵器在阳光下散发出阵阵寒光。
  他没有后退,而是看了一眼大地上的同袍,伸手轻轻拂过染血的军旗,义无反顾地、决然地想着阳光升起的地方走去……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的时候,千原凛人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他在这首曲子里看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看到了英雄匡扶社稷、拯救苍生的心。
  “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英雄的黎明》!”
第1216章
脱贫了
  《英雄的黎明》是日本著名音乐人横山菁儿之作,为长达7小时的卡通电影《三国志》所作的开篇曲,曲子完成之后,日方为了制作精细特意从大陆请演奏员去日本全程参加录制,包括电影的所有风格都是尊重了中国风格。
  其后这段著名的音乐被多次引用于中国武侠电影电视剧,包括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佘诗曼版《雪山飞狐》等等,在B站也有无数UP主用自己擅长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曲子。
  “斯巴拉西!这样的曲子简直太适合《三国》的故事了,用来作为开幕乐曲简直是绝配啊!王桑,您真是天才!”千原凛人为之叹服不已,对沈隆的实力再无怀疑。
  “啊!总觉得还少了些什么!”喜多郎苦恼地挠着自己的头发,“应该再加上号、二胡、古筝、琵琶才对!单单大小提琴完全没办法发挥出这首曲子的魅力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