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1/994

  回到王府之中歇息一晚,第二天依旧没有得到宫中传来的消息,沈隆并没有着急,因为只要天启皇帝有个三长两短,皇位就铁定是自己的,明光宗朱常洛一共有七个儿子,长子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其余六个孩子五个早夭,就剩下朱由检一个人了。
  朱由校生了三个孩子,全部没养成,如今和他血脉最近的就只有朱由检,一旦朱由校驾崩,皇位就铁定是自己的,所以在这种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选择,做得越多反而越容易出错,反正根据史实,朱由校落水之后就没多少日子了,半个月的功夫沈隆还是有耐心等候的。
  唯一需要担心的可能就是魏忠贤会对自己不利了,但自己继承皇位法理无可动摇,除非魏忠贤把自己干掉,要不然自己登基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要是朱由检可能还会担心这一点儿,沈隆则是一点儿也不着急,要想杀死自己,魏忠贤怕是没这个本事。
  那么就利用这点时间多多了解下朝堂上的情况吧,不管是史实也好还是电影中的描述也罢,和自己面临的真实情况应该还是有出入的,想要彻底改变大明,还得多做些准备才行。
  白天一天时间,沈隆都在研究陆文昭、北斋等人给自己弄回来的资料,到了晚间,陆文昭又偷偷过来了,比起昨天,这次陆文昭脸上多了几丝惶恐,一见沈隆就赶紧拜倒,“王爷英明,在下今日去找了郭公公细问,此事果然与王爷无关,属下竟敢怀疑王爷,实属大逆不道,还请王爷赎罪。”
  陆文昭也纳闷啊,干掉天启然后拥立信王登基这不是早就商量好的么?为啥都到这时候才发现,信王殿下竟然啥也没干,那自己昨天说那些话可就不妥了,要是被有心人知道,这盆脏水不就泼到信王头上了么?那自己可就万死莫辞了。
  “文昭快快起来,孤王当初的确急切了些,对皇兄有些不该有的想法,也难怪你会误会。”沈隆将陆文昭扶了起来,顺便飚了一波演技,“孤王没想到,世上竟然真有此大逆不道之人,文昭,你可查出来此事究竟是谁干的?”
  “还请王爷赎罪,时间匆忙,在下还来不及查清,只是听郭公公所言,他细细回忆宝船的图纸,的确发现了几处不妥,而负责这几处部件打造的工匠、内侍,和外廷颇有牵连。”陆文昭连忙回答,“在下定会细细查探,务必要把真凶找出来。”
  “眼下乃是非常时刻,这些人或许已经被魏忠贤盯上,而且他们背后的人也定会杀入灭口,文昭务必要小心为上,千万不要让自己身处险境。”沈隆关切地叮嘱道。
  “这……若是不找出这些人来,恐怕王爷日后也无法安心啊。”陆文昭犹豫起来,不管这事儿是不是信王做的,只要天启皇帝好不过来,那就得是信王殿下登基,而信王殿下一旦登基入主皇宫,要是宫中还有类似的人潜伏,那可不是好事儿。
  “无妨,如今倒是可以假手魏忠贤把这些人找出来,用不着咱们自己出马,就让郭公公把这些消息送给魏忠贤吧。”魏忠贤现在肯定比谁都着急,让他去忙活,可比陆文昭等人去冒险好多了。
  “而且,如今皇兄尚有恢复的希望,孤王以为定然有人不希望皇兄康复,文昭你且先留意朝堂上的变化便是。”沈隆又埋了一颗钉子,在天启皇帝驾崩的过程中,问题可是多了去了,让陆文昭掌握这些信息,对自己登基以后的事情大有便利。
  “是。”陆文昭立刻领命,他知道出了这事儿之后,魏忠贤肯定会严加调查,而郭真作为宝船的负责人,必然会被魏忠贤视为重要嫌疑对象,有了这些证据,郭真说不定就能暂且保住性命,毕竟是一次在萨尔浒出生入死过的,陆文昭也不希望郭真就此毙命。
  另外陆文昭也在心里卸下了一块大石头,这件事儿不是信王做的就好啊,尽管先前正是他帮着信王筹划此事,尽管陆文昭也认为这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可面对一位敢弑君篡位、敢害死自己亲哥哥的主公,陆文昭心里也不怎么舒坦。
  现在得知这件事儿和信王无关,他总算是可以送一口气了,陆文昭马上按照沈隆的安排出去查探去了。
  陆文昭走了,又有访客到来,这次来的是北斋,和陆文昭一样,也是信王的铁杆,沈隆同样让她先去密室等候,然后前往密室接见北斋。
  等进到密室里面,看清楚北斋的长相之后,沈隆下意识捂住了自己的鼻子。
第1534章
吾弟当为尧舜
  好吧,是我反应过度了,咳咳,都是网络段子害人啊,看到北斋脸上奇怪的表情,沈隆赶紧把手放下来了,询问北斋这次过来有啥事儿。
  “明公,小女子做错事了,特来请罪。”说着北斋盈盈拜倒,表情楚楚可怜。
  “哦?做错什么了?”沈隆问道,却并未起身搀扶,因为他基本上已经猜出北斋到底做错了什么,这个错误显然是不该犯的。
  “小女子没能忍住,没听从明公的教导,在画作中夹带东林党诗文,暗讽时政,还编排魏公公,如今……如今恐怕已经事发了。”北斋的回到正如同沈隆所猜想的那样。
  沈隆无言以对,他真不知道这妹子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北斋是应该怨恨魏忠贤,因为父亲被诬陷,北斋全家或死或充军。自己在被发配到南方做瘦马的途中跳下大通河,被人所救,从而为除去奸臣魏忠贤加入到信王的队伍之中。
  但你也要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啊,在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连累他人。
  你在画上夹带诗作讽刺魏忠贤,除了替自己出口气还能做什么?不仅伤不到魏忠贤丝毫,还会暴露自己,甚至是暴露她后面的信王、陆文昭等人,要不是他遇到了沈炼这个舔狗,当时就被干掉了。
  “看来是孤德薄,不能让北斋先生信服,孤的话北斋先生都不听了啊!”沈隆长叹一声,这妹子除了长得好看简直一无是处啊。
  “明公!”那怕沈隆出声喝骂,北斋或许还能接受一些,可听沈隆如此感慨,北斋有些扛不住了,她是信王从河里救起来的,要不是信王,北斋要么去南边当瘦马,要么就是淹死在河里,她可是欠了信王一条命,并且发誓忠于信王,和信王一起干掉魏忠贤,让这个世道重拾光明,现如今听到她一向尊敬的信王这么说,北斋那里还能淡定?
  “还请明公赎罪,小女子只是一时心有不甘,并非存心想坏明公的大事。”北斋趴在地上,哭得梨花带雨。
  “罢了,京城你是不能待了,还是赶紧离开京城去江南吧。”沈隆说道,他原本想让北斋就在王府里躲着算了,但细细想想,垃圾还有回收价值呢,北斋也未必没有用处,于是改了主意,或许去江南是个不错的选择。
  “明公莫要赶小女子走,小女子今后定然愿意听从明公的吩咐,不敢有丝毫违逆。”这下可是把北斋给吓坏了,还以为大恩人要把自己赶走。
  “并非如此,只是孤以为,北斋先生去了江南,对孤更有用处罢了。”北斋这样的才女一到江南,恐怕就会迅速成为江南那些文人才子追捧的对象,而且她还是东林党的后人,身上又多了一层光环,利用这层关系,北斋倒是可以给自己打听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单纯留在京城当个花瓶强得多。
  “到了江南之后,要多看多想,不要偏听偏信,那些文人才子所说的并非全都是事情的真相,贩夫走卒也好,商人工匠也罢,多和他们聊聊,多听听他们的话,文人眼里的世道,和农夫眼里的世道并非一回事。”
  北斋这个人有点理想主义,她喜欢一句话,“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这种世道不会长久”,然而她看不到,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今后的世道只会更加凄惨。
  要是按照她的习惯,等到了江南之后,估计也只会和那些文人才子来往,这又有什么用处呢?光从他们身上可看不到大明病根所在。
  “要多听多想少说,切不可像这次一般冲动了,我会让陆文昭派人保护你,你在江南有什么收获,尽可写信给我,什么似乎你长大了,懂事了,就可以回京城了。”沈隆把北斋扶了起来,耐心地叮嘱道。
  “原来在明公心中,北斋还是个孩子。”北斋心中涌起一阵儿酸意,在内心深处,她可是将信王视为暗恋的对象来着。
  “希望你去了江南能早点长大吧,但不要失了赤子之心。”又叮嘱了一番,沈隆让北斋离开了,同时通知陆文昭派人保护她,把她平安送到江南。
  自此,信王一系的人马全部沉寂下来,过了几日,天启皇帝病重的事情终于瞒不住了,有内侍从宫中来到信王府传旨,让沈隆速速入宫,沈隆领旨谢恩,跟随内侍一起来到天启皇帝养病的地方,他知道,这次入宫就将确定自己皇储的身份。
  进到宫中,只见朱由校浑身肿胀,卧床不起,沈隆当即痛哭不已,表现出了一个弟弟见到兄长重病时应有的态度。
  朱由校看到他这幅样子也很欣慰,说,“来,吾弟当为尧舜。”这一句话就奠定了沈隆皇储的身份。
  然后朱由校拉着沈隆叮嘱了许多,重点自然是魏忠贤了,看来朱由校也不完全是傻子,他也知道自己这次落水和之后的病情变化有些蹊跷,从而对某些人产生了怀疑,在他看来,值得信任的唯有魏忠贤了。
  次日,朱由校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昨天召见了信王,朕心甚悦,身体觉得稍微好些了。”
  但这句话并未应验,又过了几日,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沈隆受朱由校的遗诏继皇帝位,登基称帝。
  再次坐在龙椅上,沈隆不由得想起了先前朱由校对自己说过的话,他在心中暗暗摇头,这世道,当尧舜是救不了大明的,要想拯救大明,非得当暴君不可。
  沈隆居高临下观察着朝堂上众多重臣,只见大家在悲容之下掩藏着不同的表情,有的脸色苍白担忧不已,这一看就是魏忠贤的死党,担心自己继位之后魏忠贤失宠,自己也被追究责任;另一些则是藏着喜悦之色,这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阉党的对头,他们似乎看到了自己翻身的机会。
  第一天的朝会沈隆并未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切都按照惯例处理,下朝回来之后,魏忠贤就来求见了。
第1535章
魏忠贤必须死
  “魏公公,此来有何要事?”沈隆的语气不冷不热,既没有像天启叮嘱的那般信任魏忠贤,也不像朱由校那般痛恨魏忠贤,脸上的表情和其它帝王面对前朝大太监时候一模一样。
  不过这却没有让魏忠贤感到失望,反而稍微松了一口气,因为自从天启驾崩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再想维持以前的权势是不可能的了,太监和文官不同,太监的权势全部来自于帝王的信任,只要帝王信任你,你做什么都可以,一旦失去了帝王的信任,你就什么也没有了。
  大明的太监可不比汉唐时候的太监,十常侍专权,皇帝都要称呼张让为阿父,是因为他们手上掌握着西园八校尉;仇士良胆敢废立皇帝,是因为他掌握着神策军,手上握有兵权,这权力才是真的。
  魏忠贤再厉害,也没办法像仇士良、张让一般掌握军权,一旦天启驾崩,沈隆继位,他就失去了权力的根基,这一点魏忠贤看得很清楚;如果沈隆对他温言抚慰,甚至如同天启一般信任他,魏忠贤反而会担心,因为这根本不符合常理,没有任何一名帝王会继续留用他这样的前朝大太监。
  如果沈隆冷言以对,他同样会担心,因为这意味着新帝王痛恨于他,魏忠贤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未必不会铤而走险。
  而像现在这样不冷不热倒是刚刚好,这意味着或许只要自己放弃权力,就能如同前朝那些大太监一样,或是去凤阳看守皇陵,或是去给先帝看守坟墓,虽然会失去已有的权势,但性命还是能保得住的,稍微留点钱财,将来的日子未必过不下去。
  于是魏忠贤马上请求去为先帝守陵,请求辞去现有的职位,沈隆面露犹豫,似乎有所动心,但却没有马上做决定,而是稍微挽留了一番,才让魏忠贤退下。
  魏忠贤离开的时候,心里仿佛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沈隆则是冷笑不已,他想起了电影里朱由检跪拜魏忠贤的场景,这个剧情完全就不合理。
  你一个大太监再牛逼,那也是皇帝的家奴,你竟然敢受主子的跪拜,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么?要是一个远支宗室或许也就罢了,反正这些家伙也翻不出什么风波来;可朱由检可是天启的亲弟弟,天启无子又病重,接下来会轮到谁继位还用想么?
  魏忠贤这时候巴结朱由检还来不及呢,那还敢接受他的跪拜?只要朱由检在魏忠贤面前跪下,那魏忠贤的选择就只剩下一个了,除了拼命干掉朱由检之外他别无选择,朱由检给魏忠贤下跪那绝对是傻了,魏忠贤接受朱由检跪拜之后啥也没干,那就更傻了。
  至于魏忠贤推荐朱由检给天启,那更是胡说八道,天启就这一个弟弟,他死了不把皇位传给朱由检还能给谁?在这种事情上魏忠贤也有发言权?他手上到底是有西园八校尉啊,还是有神策军?腾骧四卫可比不上西园八校尉和神策军,他们也不会听魏忠贤的。
  别看沈隆表面不冷不热,可在心里,他却是已经给魏忠贤判了死刑,许多穿越者都会选择暂时保住魏忠贤的性命,把他当成疯狗,准备随时去撕咬那些文官,沈隆却不会这么做,因为魏忠贤的名声已经坏透了,而且他这条狗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这样的狗是没办法继续使用的,没用的狗也就没了继续活下去的价值。
  崇祯处理掉魏忠贤不算错,因为天下苦魏忠贤久已,收拾魏忠贤可以赚取声望,他错就错在把东厂、锦衣卫也全部收拾了,让文官没了忌惮。
  这让沈隆想起了《人民的名义》,同样是处理上一届留下来的问题,沙瑞金的手段可是要比朱由检高明多了,收拾掉魏忠贤或者赵立春留下的问题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在处理掉他们之后还不影响自己治下的稳定。
  沙瑞金一上来先冻结了赵立春留下的人员名单,让反对赵立春一系的人看到了希望,然后并不自己下场,只是看着侯亮平他们冲锋陷阵,这才是上位者应有的态度,上位者要是亲自下场,那可就落了下乘。
  对和赵立春有关的人手,沙瑞金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提拔被赵立春冷落的易学习,请被赵立春压制的陈岩石来讲课,以收反对赵立春一系的心;接受李达康的投诚,以示自己不是来搞党争来的,安抚那些和赵立春有关,却不是死党的那批人。
  最后看着侯亮平他们搞掉祁同伟、搞掉高育良、搞掉刘新建、搞掉赵瑞龙,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些人既然有问题,那就该处理啊,迅速赢得了汉东省老百姓的好感。
  分化拉拢、刚柔并施,沙瑞金这一套组合拳打得漂亮,也让他不动声色就在汉东省彻底站稳了脚跟。
  反观朱由检,则是有些太年轻,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他以为只要解决了魏忠贤,就天下太平了?那有这么简单的事,你一下把朝堂上的官员砍掉一大批,失去了阉党的制约,听起来倒是好听,毕竟没了阉党就众正盈朝了么。
  然而实际上,没了阉党,那些清流就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朝堂之上一家独大可不好,这样就逼得朱由检不得不亲自下场和那些官员撕逼,然后被那些官员用丰富的经验吊打,他倒是可以动用最后的权力杀人,可光杀人解决不了问题啊。
  在这方面,我还得向沙瑞金学习啊,魏忠贤必须死,甚至是一些罪大恶极的阉党成员也必须死,但阉党这面旗帜却不能彻底倒下,你看,沙瑞金不是也没把赵立春留下的人全部解决么?这一方面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汉东省不至于一派独大,李达康那时候可不就得依靠沙瑞金了么?留着他比干掉他有用多了。
  还有锦衣卫、东厂也不能动,没了监察部门,那些官员做出什么事儿来沈隆也不会觉得稀奇,沈隆用沙瑞金来做参照,考虑着自己登基之后该怎么办。
第1536章
三百太监平天下
  锦衣卫和东厂不仅不应该裁撤,还应该加强才是,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是魏忠贤的党羽田尔耕,其下还有许显纯等走狗,这些人自然是不能用的,一来他们是魏忠贤的人,并不一定会忠于自己;二来这些人做事太过,早已声名狼藉,留着继续用对自己名声有碍。
  那么就让陆文昭接替这个职位吧,原本继任指挥使的骆养性沈隆可看不上,这家伙在明亡之后可是投靠了鞑子,而且他先祖骆安、父亲骆思恭都曾经担任过锦衣卫指挥使,骆家在锦衣卫体系内可谓是树大根深,指望他来清理锦衣卫显然是不可能的。
  陆文昭外圆内方,外表圆滑内心却极有抱负,时刻不忘萨尔浒的血海深仇,虽然眼下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魏忠贤身上,可只要等他成为指挥使,接触到更多秘密档案,自然会找到萨尔浒之败的真相,如此以来怎么可能对文官体系有好感?
  至于东厂提督的话,沈隆想到了两个人选,曹化淳和王承恩,王承恩自不必说,那是跟着朱由检一起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死忠,他可能会贪污受贿,但绝对不会对自己不忠,只可惜王承恩现在年纪还小,暂且无力承担这一重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1/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