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2/994

  至于曹化淳的话,倒是有人传说日后是他打开了京城的城门,迎接李自成入城,但实际上李自成围困京城的那段时间,曹化淳早就已经告老还乡,在老家居住六年时间了,他那有这个能力帮李自成开门?这不过是文人泼在曹化淳身上的污水罢了。
  只是先前曹化淳受他师父王安的牵连被逐出北京,发配到留都南京待罪,一时半会儿还赶不过来,不过也不用着急,魏忠贤还没有解决呢,他大张旗鼓回来只会打草惊蛇。
  于是沈隆找来陆文昭,“文昭啊,朕打算封你为锦衣卫指挥佥事,下去之后先不要漏了风声,照常做事便可,若是田尔耕、许显纯等人拉拢,你且敷衍一二,等时机到来之时,朕再收拾他们;这段时间你不要有什么大动作,只需留意锦衣卫之中那些人可用,以候将来。”
  “微臣领旨谢恩!微臣定会小心办事,不辜负陛下的期望。”陆文昭当即叩谢,他自然明白,沈隆这么吩咐就等于是许了他一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前途,只要这段时间自己不犯错,等魏忠贤、田尔耕、许显纯等人被收拾之后,这个指挥使的位置就跑不了了。
  多年以来的溯源终于看到了得偿的希望,陆文昭激动地险些不能自己,幸好从萨尔浒修罗场中搏杀出来的经历让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沈隆见此微微点头,锦衣卫这种特殊部门就需要这样的人才,要是喜怒皆露于外,那这个位置可做不长久,他继续吩咐道,“其它事情你暂且不要做,但有一件事你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小心打探。”
  说着沈隆压低了嗓音,一字一句说道,“那就是皇兄驾崩的真相,勿要对外声张,且先私下里打听,没有确凿的证据千万不可轻动。”原本此事乃是朱由检的致命把柄,但沈隆已经开挂抹去了一切痕迹,现在反倒成了他日后拿来收拾文官的好手段。
  “微臣遵旨!”陆文昭也不感到奇怪,在他看来朱由检之前有这样的想法,那也是他们老朱家自己的事儿,要是外臣敢谋害先皇,那绝对是大逆不道,任何一个皇帝在位,都不可能放过凶手。
  沈隆摆摆手,让陆文昭先退下了,新皇登基提拔一个锦衣卫指挥佥事,那是小事儿,倒也不至于让魏忠贤、田尔耕等人太过警惕,他们说不定还会反过来给陆文昭送好处,陆文昭处事圆滑,又有了自己的叮嘱,料想也不会出现什么破绽。
  那么锦衣卫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接下来就该东厂了,沈隆又把郭真叫了过来,如今曹化淳还没回来,王承恩还小,自己在宫中可以信任的大太监就只剩下郭真了。
  “奴婢叩见陛下!”郭真进来后马上行礼,这段时间郭真的待遇可是来了个过山车,天启皇帝落水后他屡遭魏忠贤盘问,但等沈隆登基之后,他就马上成了宫里的红人,被许多太监视为下一位入主司礼监的最佳人选。
  “郭真,我且问你,先前那件事有何进展?”沈隆问道。
  “陛下赎罪,近日宫中一直忙着陛下登基之事,奴婢……奴婢暂时顾不上其它,不过还请陛下放心,那几个人已经被奴婢盯上了,只需假以时日,定能找出主使他们的人。”郭真连忙请罪。
  “此事需务必小心,不可仓促大意,在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前不可轻举妄动。”现在最要紧的问题是解决魏忠贤,对付不听话的文官还要稍微靠后一点儿。
  “如今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要你去办,宫中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许多人就都不能继续留着了,宫女、内侍都得更换一批才是,你且去帮朕选一批小太监作为备用。”新皇登基,重新选太监、宫女也是惯例,做这些事情并不会太引人注目。
  只是沈隆这次要选的太监,和之前却是大有不同,“待选好人之后,将他们的出身履历都拿给朕,朕会亲自从中挑选可造之材进行培养。”
  《辟邪剑谱》还在沈隆的随身空间里呢,他琢磨了许久的三百太监平天下计划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该如何选拔合适的太监,他已经想好了,必须选那些十来岁的,出身比较苦的,受过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欺压的最好。
  到时候让王承恩来管理这些小太监,传授他们《辟邪剑谱》,以后他们就是新东厂的骨干了;至于郭真,沈隆可不打算让他担任东厂提督,他和陆文昭是生死之交,这样两个人同时掌握东厂和锦衣卫,沈隆可不放心。
  那么就先让曹化淳代管一阵儿,等三百辟邪太监练出来之后,再让王承恩接任好了。
第1537章
魏忠贤完了
  郭真退下之后,沈隆又把丁白缨召了进来,现在锦衣卫和东厂都已经有了安排,情报和监督体系基本已经掌握,那么接下来就该是军队了;丁白缨出身戚家军,熟悉戚家军的传承,还有丁修、丁显、丁翀、丁泰四个徒弟,让她去练兵或许不错。
  “听闻你是戚家军的后人?”沈隆看着丁白缨,这个女人和北斋又有不同,她不遵循任何伦理规则或者法律,只是为了师兄陆文昭才参与到这场纷争之中,所以要想说服她就不能照搬对付陆文昭、郭真和北斋的套路。
  “是。”丁白缨虽然胆大,可如今面对皇帝还是让她感到了压力,只是谨慎地应了一声。
  “可惜了!”沈隆叹了口气,他知道要想说服这种人,金钱权势或者名声什么的并起不了太大作用,但只要是人,就会有牵挂,身为手握整个天下的帝王,总能拿出她想要的东西,从而收服她为自己所用。
  丁白缨微微抬起头来,她有点不明白沈隆所说的可惜是什么意思,是替戚家军感到可惜么?沈隆并没有让她困惑太久就继续说道,“自从戚少保募兵组建戚家军以来,为我大明转战南北,立下无数功绩,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少保实乃我大明之柱石。”
  “纵然戚少保仙逝之后,戚家军依旧为我大明屡立战功,从壬辰之战到浑河血战,戚家军为我大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着实可敬可叹啊!”
  听到这里,丁白缨握紧了拳头,她出身戚家军,并为戚家军而感到骄傲,如今听闻戚家军的光辉历史,她那还能按捺得住?一时竟然忘了自己面对的是一国之君,忍不住出言讽刺道,“可惜现在再也没有戚家军了。”
  “是啊,浑河一战太可惜了,若非袁应泰胆小误事、朱万良部见死不救,此战胜负犹未可知!若非袁应泰、朱万良已死,朕必斩之!”想起来倒也可笑,这位辽东巡抚袁应泰在乾隆年间被十不全追谥“忠节”,难道是感谢他当年在浑河所做的一切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纵使没有浑河一战,戚家军也必然会衰落啊。”不等丁白缨反应过来,沈隆又是话锋一转,这话听得丁白缨有些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戚少保尚在之时,和辽东李成梁同守蓟辽,然则二位名将却选择了不同的练兵之法,戚少保在蓟门申军令,公赏罚,练出一支精兵,让胡虏不敢窥探边墙,可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然李成梁却是选拔精锐大练家丁,如此倒是方便他贪污军费、掌控军队,却埋下了辽事败坏的隐患,日后辽东兵马屡战屡败,不就是因为那些军头舍不得让自己的家丁去拼命么?”
  “当是时,戚少保曾言若天下兵马皆来蓟门轮训一番,我大明就不愁没有强兵可用;而在辽东,李成梁开启了驯养家丁的恶习,你可知为何戚少保去后再无人可练强兵,而驯养家丁却成了诸边镇争相效仿的楷模?”沈隆问道,其实大明的军制在那时呈现出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如果真能实现戚继光的愿望,那什么努尔哈赤、什么皇太极,早就死得渣都不剩了。
  “无非是便于那些军头贪污军费、压榨士卒罢了。”丁白缨那还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啊,说起这些人来,她满口的不屑。
  “正是如此,不过你还少说了一点,那就是朝堂上那些文官,也更希望看到后者,如此以来他们才方便从武将手中勒索钱财,如此他们才能继续压制武人。”养戚家军多费钱啊,把钱都花在士卒身上,这些文官老爷去那儿勒索钱财去啊。
  沈隆说话如此大胆倒是让丁白缨颇感意外,不过她听到心里觉得格外痛快,身为戚家军的后人,她天生对这些文官没有好感,要不是那些文官拖后腿,戚家军怎么会彻底消失在浑河岸边?
  “朕想中兴大明,却不能没有一支强军,朕要让戚家军的荣光重现于世,敢问丁姑娘可肯帮朕?”沈隆觉察到了丁白缨的神情变化,她可以不关心任何事,但绝不会忘记这个。
  丁白缨抬起头来看着沈隆,眼睛里颇有疑惑,“我一个小女子,又能做些什么呢?”
  “丁姑娘切勿妄自菲薄,你那四个徒弟皆是一时俊才,这说明你已经得了戚少保练兵的精髓,朕打算让你带着四个徒弟去训练腾骧四卫,早日把腾骧四卫练成强军。”丁白缨那四个徒弟,别的不说,丁修一个人可是干掉了一队八旗精锐,要是能把腾骧四卫练到这种程度,沈隆就可以大开杀戒了,他可是没忘,崇祯二年皇太极就要来了。
  在这之前,必须练出一支能够抵挡住鞑子的强军来,自己刚刚登基,威望不够,不管是边镇的那些武将,还是京营、卫所都指望不来,唯有御马监下属的腾骧四卫可以指望了。
  “练兵可没那么容易。”丁白缨有所心动,但仍有顾虑。
  “无非就是钱和权而已,钱朕来解决,饷银粮草、军械铠甲不会有丝毫拖欠;朕也会安排亲信内侍执掌御马监,全力配合与你,授予你独断之权,若有人不听号令,你和你那四个徒弟可先斩后奏。”沈隆现在没钱,国库里空空如也、内库也没多少存货,不过不代表将来也没钱,他很快就会有一大笔钱进账了。
  丁白缨最终被沈隆说服了,答应为他去训练腾骧四卫,而沈隆则继续不动声色地在朝堂上扮演一位新皇帝该扮演的角色。
  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新皇心意,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魏忠贤,但沈隆隐而不发。
  直到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沈隆知道时机终于来了,魏忠贤要完了,他下令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同时召来陆文昭,现在该去弄钱了。
第1538章
圆嘟嘟
  “如今朝廷缺钱,因此魏忠贤多年搜刮的钱财至关重要,文昭可能帮朕把魏忠贤一党的钱财都取过来?”沈隆问道。
  现在可不是卢俊义当皇帝的时候,那时候沈隆可以凭借无敌武功积累起来的威望压倒群臣,实施改革什么的没多少人敢反对;而如今他不过是个刚登上皇帝位的十七岁少年而已,朝堂上那些老狐狸表面肯定尊敬,至于心里么,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所以自己想做点什么,那些家伙肯定会百般阻挠,沈隆也懒得和他们费这个工夫,反正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腾骧四卫练出来,问朝堂上要军费肯定不给,那就干脆抄了魏忠贤的家产来练兵好了,魏忠贤一家再加上客氏、许显纯、田尔耕等人,差不多应该够了。
  “微臣谨遵陛下教诲,升任锦衣卫指挥佥事之后,细心挑选可靠之人,如今锦衣卫的人手勉强够用。”陆文昭小心翼翼地回答。
  “很好,先从田尔耕、许显纯下手,把锦衣卫梳理干净,然后再去找魏忠贤、客氏等人;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大明的锦衣卫指挥使了。”这是沈隆登基之后的第一个重大任命,接下来等曹化淳一到就让他主管东厂,至于朝堂上的那些官职,就让他们先蹦跶着吧,等锦衣卫、东厂梳理完毕,腾骧四卫一练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微臣谢主隆恩。”陆文昭当即拜倒,叩谢不已,他似乎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看到了自己多年夙愿达成的曙光。
  “文昭,朕刚刚登基,可谓是如履薄冰,锦衣卫是朕的眼睛,朕的爪牙,你一定要看好了!”沈隆起身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待我大明中兴之日,朕定不吝封爵之赏。”
  听到这话,陆文昭心头顿时涌起一阵儿热流,大明历代锦衣卫指挥使之中,能够封爵的人还真不多,陆文昭能记得就只有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一人而已,自己要是能像陆炳一样被封爵,那真是死而无憾了。
  “微臣定不负陛下期望,纵使肝脑涂地也要为大明中兴略尽绵薄之力。”陆文昭唯有再三叩首以谢皇恩。
  陆文昭走后,沈隆直接移驾安置小太监的地方,这些日子他根据郭真报上来的名册,选出了三百名十来岁、苦大仇深的小太监,安置在一处封闭的宫室之中,对他们展开秘密训练,不仅教授他们辟邪剑法,还根据自己从后世搜集到的知识,教授他们如何打探分析情报。
  这些手段有的是从埃德加·胡佛那儿学来的,是联邦调查局的不传之秘,另外一些则是从黑寡妇娜塔莎·罗曼诺夫的脑海中找出来的,是克格勃的精髓所在;沈隆就不信了,拿着这两大机构的训练大纲培养出来的辟邪太监,放眼大明,还有那方势力能抵挡。
  “王承恩,今日训练如何?”来到宫殿之中,沈隆召来王承恩问道,院子中间的演武场上,三百名小太监排成整齐的队伍,脸上都挂着汗水,眼见沈隆到来,他们眼神中满是敬仰和崇拜,一来沈隆是皇帝,他们尊敬是应该的,二来么则是沈隆传授了他们如此高深的武艺。
  王承恩顾不上擦汗,就来到沈隆面前汇报,“启禀陛下,奴婢们谨遵陛下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些小太监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入宫之前吃不饱穿不暖的,被征兆为辟邪太监之后,顿顿有肉吃,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待遇,因此训练都很用心。
  “嗯。”沈隆微微点头表示满意,他也能看出来这些小太监的训练都是用了心的,哎,要是朝堂上那些大臣办事也能这么用心就好了。
  “且让他们分组依次上前演武。”沈隆打算检查一番他们的习武进度。
  “奴婢遵旨。”王承恩马上下去,按照已有的分组让这些小太监分批次上来演练武艺,辟邪剑法是一门能够速成的武艺,林平之才学了那么短时间就能搞定木高峰和余沧海,这些小太监开始练习才这么点时间,已经是有模有样了。
  一道道身影在院子里闪过,一道道剑光亮起,这三百名小太监的实力依旧不输于腾骧四卫中的精锐了,当然,这只是单打独斗而已,若是战场搏杀,他们还不是百炼精兵的对手;不过只需要继续练习,他们超越陆文昭、沈炼、丁修等人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待辟邪剑法大成,沈隆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论起个人武力,这三百辟邪太监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到那时候,他们就可以派上大用场了,为自己搜集情报、刺杀敌酋,让大明内外的敌人都在他们面前瑟瑟发抖吧。
  “嗯,练得好,来人呐,命御膳房给他们加餐。”沈隆对这些小太监的表现很满意。
  “不过,尔等不能只练习武艺,读书识字同样不能懈怠。”沈隆命人把试卷发下去,开始考察他们的文化课成绩,眼下他们要学的只是识字算数而已,等有了一定的底子,就可以传授他们克格勃和联邦调查局的精华了。
  视察完辟邪太监,沈隆又跑到腾骧四卫的驻地,观看丁白缨他们练兵,“最近军中可有不满?”
  “启奏陛下,这些日子饷银充足,伙食也跟得上,所以尽管练兵辛苦,大多数将士还能坚持,只是仍有些人不肯配合,倒是当军官的多一些。”丁白缨如实禀报。
  “呵呵,他们没了吃空饷的机会,自然对朕不满,不过也没关系,他们既然不愿意好好干那就算了,让他们去天牢里面陪魏阉一党好了。”沈隆冷笑道,反正现在朝堂上正在对魏忠贤一党喊打喊杀,把他们打成魏党就行了,然后抄了他们的家产填补军费,这就应了一句话,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陆文昭现在忙着抄家呢,沈隆就把这事儿交给沈炼去办,等他忙完回到宫中,就收到了一条新的消息,袁崇焕进京了。
第1539章
五年平辽
  啊,圆嘟嘟来了,沈隆对这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倒是有点兴趣,于是下令传袁崇焕入宫,想听听他对辽东战事的看法。
  袁崇焕在驿站中听了大喜,觉得自己重新起复的机会来了,于是马上收拾准备进宫奏对,他的友人给事中许誉卿问道,“元素可知陛下相召所为何事?”
  “必定是询问辽事。”袁崇焕显得信心满满,他之前曾经督师辽东,取得过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自负是如今大明与建虏作战,为数不多曾经获胜过的,所以觉得如今新皇登基,要想在辽事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要重用自己。
  许誉卿微微点头,心中难免有些嫉妒,同样是因为得罪了魏忠贤而罢官还乡,袁崇焕看到了重新大用的希望,可自己还没有着落呢,于是他又问,“元素当如何应对?”
  袁崇焕左手轻抚长须,右手伸出五根手指,“陛下若是相询,吾当许诺五年平辽,如此吾定能再次督师辽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2/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