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994

  “要想发财就得守规矩,朕今天就给你讲讲这里面的规矩,这位李大匠乃是徐先生的弟子,今后烧制玻璃的事情都得交给他,到时候你们在城外寻找一块隐秘的地方建炉烧制玻璃,工坊之中的工人工钱、奖金得给足了。”
  “这是当然,这是当然。”和如此丰厚的利润比起来,一点儿工钱又算得了什么呢,周奎忙不迭答应。
  “还有,你们须得把利润的半成交给李大匠,让他研究如何造出更好的玻璃!”没有研发资金那来的技术革新?你们总不能都指望我吧?这一点周奎也勉强答应下来,沈隆也不解释,可能开始的时候你还不理解,可等日后其它人也能造出来玻璃的时候,你就知道这笔钱花得值了。
  “还有最后一点,你们得给朝廷交税!像玻璃这种奢侈品,起码得交三成税!”这么高的利润,要你们三成税那是一点儿也不多啊。
  “陛下!这里面不光有微臣、英国公、郑将军的股份,也有您的啊,我们这种人做生意也得交税么?”这下周奎可是舍不得了,三成税啊,这得多少钱?
  “呵呵,要是你们都不交税,朕的国丈都不交税,那试问全天下,还有谁愿意交税?”沈隆冷笑道,其实这也是个表率作用,你看国丈都交税了,英国公都交税了,剩下的商人,那个还敢不交税?你们家比国丈家、比英国公家还厉害么?
  “国丈想不交税也行,那这门生意你就不用掺和了,我去找别人吧,皇嫂也让我帮太康伯找点营生呢!”沈隆把张嫣的父亲张国纪搬出来当挡箭牌了。
  “微臣愿意交税,微臣愿意交税!”周奎马上不说啥了,连忙答应,少了总比没有的好吧?
  “朕这里好东西多了去了,以后还会不断拿出新东西供天下商家扑买,但有资格参加扑买的,都是照章纳税的良家商户,胆敢逃税漏税的,休想参加进来!”所谓的扑买类似于日后的拍卖,乃是宋朝流传下来的手段。
第1575章
朕要下江南
  “噗。”正在看奏折的沈隆突然笑了,他又看到一份支持朝廷开发大员岛的奏折,然后想到了一个后世的笑话,忍不住笑出声来。
  “陛下为何发笑?”曹化淳凑趣道,他现在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也有资格给奏折批红的,不过沈隆从来都是把这项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他就只能在旁边伺候了。
  “朕想起了一个笑话,据说某县的监狱和学堂同时需要维修,但府库之中的钱财只够修一样的,然后本县的书吏就凑在一起商量,看看先修那个好;开始时候大家都想先修学堂,可突然有个书吏说道,咱们家的孩子读书可以去私塾,学堂咱们是用不上的,可新来的大人眼里不揉沙子,说不定咱们那天就得进牢狱啊!这下诸位书吏全部赞同把钱拿来修监狱。”沈隆把这个后世的笑话改头换面说了一遍。
  “陛下是说这些大臣支持朝廷拓垦大员岛,其实是和这些书吏一个想法?”曹化淳当下就明白了,怪不得陛下会发笑,这个笑话确实有意思。
  “是啊,若非如此,他们怎么会对这事伤心?”沈隆心中冷笑,还不是被自己之前的手段吓怕了,唯恐自己也被千万父老乡亲唾骂,所以提前给自己备了一条出路啊,不过如此也好,这样的话以后朝廷想继续拓殖海外,就不担心他们会大肆反对了!
  毕竟谁有敢保证自己不会遭遇陈侍郎、江主事一样的下场呢?到那时候,海外新拓垦的殖民地,就成了他和他们家族唯一翻身的机会了。
  “郑芝龙、俞咨皋那边究竟如何了?”沈隆问起了东海舰队的打造情况。
  “回陛下的话,俞、郑二位总兵到任之后就立刻开始招募士卒,然后按照陛下的吩咐开始训练;孙巡抚也开始指挥工匠按照图纸造船,并在登莱开设海事学堂,教授航海操帆之术,陛下的东海舰队定能如期建成!”曹化淳连忙汇报道,东海舰队可是沈隆关注的重点,但有一点儿消息他都会仔细记下,随时应对沈隆的咨询。
  登莱和东江镇隔海相望,颇有不少自辽东逃难而来的百姓流落在登莱,原历史中由于这些人衣食无着,和当地百姓发生了巨大的矛盾,从而为孔有德的背叛埋下伏笔;现如今沈隆在这里招募士兵、开设船厂,吸纳了许多辽民青壮,有力地化解了这一矛盾。
  这也是一箭双雕,登莱原本就适合建立海军基地,现在又解决了逃难辽人的生存问题,此外等将来舰队建成,这些人怀着重回家乡的想法,也会支持海军北上讨伐建奴的。
  “有什么需要朝廷支持的地方,你要及时上报;还有,若是谁胆敢朝船厂和东海舰队伸手,你就剁了他们的爪子!”老子好不容易才抄家凑了这笔钱,用于东海舰队和登莱船厂的建设,谁要是敢贪污,那就去死好了!大员岛正缺人呢。
  “奴婢遵旨,奴婢早就让人盯着这些地方了!”曹化淳还管着东厂呢,这件事也在他的权限之内。
  “孙督师那儿怎么样了?”沈隆有问道,现在,他对辽东的情况还有点放心不下。
  “如今祖大寿等人为了赎罪,一刻也不敢怠慢,纵使不能彻底消灭建奴,但和毛帅一东一西、两面并进,却也让建奴根本无力南下!”曹化淳说完又补充道,“林丹汗又回来了,如今草原各部已经开始放弃建奴,重新归于林丹汗麾下,如今林丹汗正在整顿人马,准备对建奴复仇呢!这却是陆指挥使带来的消息。”
  “不错不错,东厂若是能和锦衣卫齐心协力,那就再好也不过了!”这两个部门性质相似,有竞争也有冲突,各自为各自的部门做打算是应该的,却不能因此耽误国家大事,见曹化淳能领会到这一点,并没有掩盖陆文昭的功绩,沈隆很是满意。
  “西北又如何?”现在沈隆最关心的就是这两个地方了,毕竟原来的大明可是倒在西北流民和建奴的夹击之下,一旦大明对建奴的限制稍微起了作用,境内的流民就会闹起来,而流民陷入困境的时候,建奴就会开始进攻,如此双斧伐木,大明这棵大树终于坚持不住了。
  “各地军屯谨遵陛下教诲,按照徐先生弟子所授的手段开始种植红薯等物,如今已有收获,各地百姓见了也开始效仿,再加上朝廷的赈济,百姓受灾虽重,倒也不至于活不下去!”曹化淳继续汇报,“少数流民作乱,也被延绥巡抚洪承畴解决。”
  “倒是不枉朕提拔他这一回。”沈隆听了缓缓点头,洪承畴的人品有问题,但能力还是有的,要不然皇太极也不会忍着绿帽子用他。
  “还有其他事情没有?”沈隆继续问道。
  “还请陛下赎罪,自从京中的店铺被查抄之后,那些晋商纷纷收敛,奴婢一时还查不到他们更多的证据!”曹化淳马上跪地请罪,先前建奴围城的时候,沈隆就让他去查晋商勾结建奴的证据,只是先前工作太忙,在加上朝中官员通风报信,曹化淳到现在还没查到太多消息。
  “这些人倒是机灵!”沈隆冷笑一声,“不过他们憋不了太久了!等朕下江南的时候,他们估计就会重新冒出头来,到时候再收拾他们不迟!”
  大明现在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光靠之前抄家的积累可支撑不了多久,但只要拿下这些通敌卖国的晋商,把他们多年积累的财富收归国库,那大明可就能过几天滋润的日子了。
  于是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沈隆提起了自己准备下江南的事儿,“寻回传国玉玺乃是我大明列祖列宗的夙愿,先前朕已经带着传国玉玺去历代先祖灵前祭拜过,唯独太祖陵寝远在江南,尚未亲往祭祀;如今朝政稍安,朕打算去江南一趟,祭祀太祖,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番话深合孝道,群臣也没办法反驳。
第1576章
剥皮实草
  所以沈隆说完好半天才有大臣战战兢兢出来说道,“陛下仁孝,我等理当支持陛下;但如今四处都要用钱,南下耗费巨大,国库恐怕无力承担啊!”
  哎,看看康麻子还有十不全,人家下江南多滋润啊,各地的奴才都争着抢着接待,把皇帝伺候地舒舒服服的,纵使自家欠下无数欠款也在所不惜,为啥到了我大明,朕想去江南看看就这么难呢?沈隆暗中吐槽。
  “既如此,那这笔钱就从内库里出吧,朕一路上也不做停留,不骚扰地方,地方上也不要用给朕接驾为名义勒索百姓,朕出京之后一路南下,到金陵再好生歇息。”沈隆说道,反正最近抄了不少家,虽然大多都送到了国库之中,之前也花了不少,可下江南的钱还是有的。
  “到时候朕带上腾骧四卫和京营各一个卫南下,朝廷事物都按照以往的规矩来,但有要事诸位阁老先行商议,拿出个方略来,再报给朕。”这时候无线电报就派上用场了,就算沈隆离开京城也依旧可以把握大政方略,不用担心出什么乱子。
  “臣等遵旨!”这些群臣终于无话可说,纷纷商讨起南下的细节,陛下虽然说诸位阁老都在京城呆着,可陛下身边要是没几个有分量的文臣,那可不太好吧?要是到时候有人进谗言怎么办?而且金陵还有一大堆高级官员指望着进京呢。
  咱们可得把陛下看好了,免得陛下出去一趟,我还不容易才坐上来的位子就没了,于是一群人纷纷请命,要求和沈隆一起南下。
  沈隆选了些办事能力不错,年纪较轻,身体条件尚佳的官员随行,现在出远门可是件辛苦的事儿,身体要是不好很容易挂掉,所以沈隆可不忍心让徐光启跟他一块儿去,他还是继续留在京中搞科研吧。
  腾骧四卫和京营为了争夺陪同沈隆南下的资格,各卫争吵不休,沈隆直接比较了各卫平日里训练的成果,选了训练成绩最好的两个卫护卫自己南下,然后王承恩也带着辟邪太监随行,曹化淳则留在京中镇守。
  花费了些时日,等一切准备做好之后,沈隆选了个良辰吉日,离开京城一路南下,一路上他果然没有太骚扰地方,每到晚上休息的时候,就跟随大军一起在城外安营扎寨,附近州县只需要供应粮草即可,而且这些粮草沈隆还是按照市价给了钱的。
  所以一路上并没有给沿途州县的老百姓增加多少负担,反倒是因为大军的到来,让附近老百姓所生产的蔬菜鸡鸭买了个好价钱,对他们的生活也算是小有好处吧,因此老百姓对沈隆都是赞不绝口,很是让他收获了一波民心。
  但我大明的官员实在是太牛逼了,不管啥事儿他们都想捞一把好处,这一日,当沈隆他们走到兖州府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么一位牛逼的人物。
  沈隆大军在当地留好的地方安营扎寨的时候,附近州县的官员纷纷前来拜见,顺便送来各种新鲜蔬菜肉蛋,沈隆在御帐之中高坐上首,以驻扎在兖州城的第八代鲁王朱寿鋐、曲阜的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胤植为首的当地官员进来请安行礼,礼毕之后沈隆让他们坐下,开始询问当地的情况。
  这也是自从他出京以来的惯例,身为帝王多了解些基层的情况、多听听这些基层官员的想法总是有好处的,说了一会儿,王承恩进来小声对沈隆耳语几句,沈隆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扫了一眼群臣问道,“寿张县知县是哪一位?”
  “微臣在!”马上有一名官员站出来,两股战战说话都快打哆嗦了。
  “好啊,朕早已下旨让地方不得借朕南下的名义勒索百姓,你倒是好,打着接待朕的旗号四处索要财物,连朕给老百姓的买菜钱都要克扣,败坏朕的名声,为自己谋取私利。”沈隆都快气笑了,这样的事儿你也敢做,真当锦衣卫和东厂是吃干饭的么?贪财的官员我见过,可蠢到这种程度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微臣教导无方,约束下属不严,请陛下赎罪!”兖州府的知府也跪了,他现在恨不得把寿张知县碎尸万段啊,以前就知道你贪,可没想到能贪到这种程度,这下连我也连累了。
  “陛下,冤枉啊,微臣那敢做这些事。”这位现在只能地死不认账了,这要是认了,那还能有活路?怕是连去大员岛的机会都没有啊。
  “王承恩!把证据都拿上来,免得别人说朕冤枉好人!”沈隆气极反笑。
  王承恩那边早就把事情打听地清清楚楚,当地的证人,知县的师爷统统都抓来了,就连他们的账本都拿到了,一样样拿出来,知县当即瘫倒在地上,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
  “此等贪婪无度之辈,若是斩首反倒便宜他了!当效仿太祖之时的例子,将其剥皮实草,其族四代不许科举,三年不得离开原籍。”麻蛋的,对别人是三个月,到你这儿了没个三年功夫,怎么能解我心中之气!
  “吾皇圣明!”在场的官员那会给他说好话,当即山呼万岁。
  不多时,这名知县就被押回寿张县,当着寿张县老百姓的面将其剥皮实草,他所贪污勒索的钱财也尽数返还给老百姓,寿张百姓全都感激不已,不少人都亲自来到沈隆的御帐之外叩谢不已。
  哎,原本就是他们的东西,只是还给他们,那用得着这么感激啊,沈隆为此感慨不已;衍圣公孔胤植觉得找到了拍马屁的好机会,连忙起身送上一大堆马屁,将沈隆和三代圣王相提并论,看得帐篷里的官员侧目不已。
  你好歹也是圣人子孙,就算吹捧也得有个限度吧?能别这么不要脸好么?沈隆见了却是冷笑不已,孔胤植的不要脸又岂是这点程度?以后他做得那些事情才叫无耻呢!
  你不站出来我一时半会儿还想不起来,衍圣公一系也该好好收拾收拾了。
第1577章
鲁王
  “承恩啊,去派人查查孔胤植一系,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遵从圣人教导,以圣人经义为圭皋,约束自己的行为。”沈隆轻声说道。
  嗯,在史书上我可是看过你孔胤植的名号,你先归顺李自成的大顺,然后投降了鞑子的满清,这些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你孔胤植可是三姓家奴啊。
  嗯,你们孔家向来都会投靠中原之主,大明完了你们就投靠大顺,大顺完了你们就投靠鞑子,反正不管谁家当皇帝,总少不了你们孔家的富贵。
  要是正常的中原王朝更替,那也就罢了,反正对天下百姓来说,谁当皇帝不是一个样呢?大家都要继续种田纳税,都要按照孔圣人的教诲治理天下;但是你们跪忽必烈、多尔衮这样的蛮夷也跪得那么利索,纵使剃发易服也毫无保留的接受,你们难道忘了仲尼的教诲了么?
  仲尼当初评价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就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都要和蛮夷一样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这剃发易服恐怕比披发左衽更严重吧?
  而且你孔胤植要是规规矩矩按照孔丘的指引做事倒也罢了,但是你做的那些事情真的和孔夫子的教诲相符么?真的没有违法大明律么?沈隆可是一点也不相信,衍圣公家族是什么德祥他再清楚不过了,这就是一堆社会的蛀虫。
  仰仗先祖的声望在自家势力范围之内肆意妄为,压榨百姓、盘剥仆役,那还有一点儿仲尼所宣扬的仁爱之心?偏偏国家还得捧着,一想到这些沈隆就是一肚子的气,麻蛋的你们孔家占了山东多少良田啊?还不交税,简直和那些藩王一样,都是国家的蠹虫,这些人不想办法收拾掉,还继续留着他们吸大明的血么?
  “奴婢遵旨!”王承恩微微吃了一惊,然后同样小声应道,他听出来沈隆有对付孔家的意思了,这孔家可是天下读书人的标杆啊!贸然对付他们真的没问题么?
  但王承恩也仅仅只是吃惊而已,在他心里,沈隆才是天,他既然想对付孔家,那就说明孔家的确有值得朝廷对付的地方,身为陛下的奴仆,他就得替陛下把事情给办好了,竭尽全力找出孔家从事各种不法事宜的确凿证据来,绝对不能有任何疏漏。
  “诸位既然当了朝廷的官,拿着朝廷的俸禄,就得记着朝廷的律法,切莫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能瞒住所有人!”沈隆扫视一眼帐篷里的文武官员、藩王贵戚,你们要是不信,大可以试试看,看看朕的刀子快还是你们的脖子结实。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帐中众臣尽皆瑟瑟发抖不已,许多人都开始庆幸,要知道在接到沈隆的旨意之后,可不是只有寿张县知县是这样的想法,其它人多多少少也生出类似的念头来,毕竟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啊。
  幸好这些人的胆子还不够大,想着沈隆最近在京城大动干戈,收拾了无数文臣武将,许多响当当的大人物都被下狱惩罚,许多勋贵直接没了传承两百多年的爵位,他们总算是勉强忍住了,才没有像寿张知县那么倒霉。
  “一路走来,诸位的治下倒也还算太平,这说明诸位都是有能力的,这些朕也看在眼睛里,如今京中空出了不少官职,以朕来看,你们之中就有不少人可以去京城么!”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先前惩罚了寿张知县杀鸡儆猴,现在又轮到树立模范进行表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