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994

  曹化淳也没有太难为人,只要能拿出来硬通货,不管是真金白银、丝绸瓷器还是粮食生丝,他都会如约将土地、工坊、商铺交给这些豪族。
  一时间,江南的豪族收获了大量的土地、工坊和商铺,一个个兴高采烈,哈哈哈,如今勋贵已经完蛋了,今后的江南岂不是由我们说了算?
  这些话也传到了沈隆的耳朵里,对此沈隆唯有冷笑,呵呵,你们想多了。
第1590章
回京
  “妹妹近些日子可好了些?”北斋来到武定桥寇白门的家中,这次的事情因为北斋的缘故,寇白门倒是没怎么受牵连,可她刚要结婚,夫婿就被拿下砍头,这个打击可是不少,而且因为害怕被朱国弼牵连往日那些交好的姐妹也不敢上门了,故而寇白门颇有些抑郁。
  “当初我还在心里埋怨过姐姐来着,想着我大好的日子姐姐却不肯上门,现如今来看,还记得我的怕是只有姐姐了。”一见北斋,寇白门就扑倒她怀里哭了起来,“我为何就这么命苦啊,好不容易能逃脱苦海,却是这般下场。”
  “好妹妹,莫哭莫哭。”北斋连忙抱着寇白门安慰,其实她心里也稍微有些内疚,因为这件事毕竟是她告诉沈隆的,当然她也知道,朱国弼脑子抽了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算她不说,陆文昭和曹化淳也能打听到,可总有点觉得对不住寇白门。
  “哎,说实话当初妹妹要嫁给朱国弼的时候,我就曾经劝过你几次,此人却非良配,奈何妹妹那时候被他迷住了,现在看来倒也未必是件坏事。”北斋和寇白门说起了朱国弼过往的经历,这人就是喜新厌旧的性子,每次遇到中意的姑娘就会百般宠爱,但只要新鲜劲一过就把她丢在脑后不理会了。
  保国公府中,颇有几位这样的小妾,她们绝不比寇白门差,然而朱国弼娶过门之后,最多几个月,这几位姑娘就被彻底冷落,郁郁度日了。
  在历史中,寇白门也是这般情况,在这场盛大的婚礼之后没多久,朱国弼就把她丢到一边儿,继续在秦淮河上寻欢作乐,寇白门迅速从全金陵女子羡慕的对象变成了笑料。
  而且之后的情况更加不堪,清军南下之后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尽室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软禁勒索,为了筹集钱财,朱国弼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寇白门说,“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
  朱国弼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白门尽管痛心朱国弼的薄情寡义,在和朱国弼决断后,仍然为朱国弼筹措了两万两黄金,为朱国弼赎了身。
  朱国弼脱身之后,一方面还是觉得如此美女不舍丢开,另一方面可能也真受了点感动:危难之际能够如此重义的女子并不易寻,便想和寇白门重修旧好,然而今时白门已不同往日,不再是他的掌中玩物,她正言相告:“当年你用银子赎我出青楼,如今我也用银子把你赎回,你我互不相欠。”从此与之一刀两断。
  自此,寇白门又回到了秦淮歌楼里,日日醉生梦死与文人墨客往来酒酣诗热,后不幸卧病,当时有个文人叫韩生,他和寇白门曾产生过一段感情,但在寇白门生病期间,有天夜里,寇白门恳求他在她身旁睡一夜时,韩生却不念旧情,推开寇白门的手,弃她而去,并在隔壁房间里与她的一个婢女调笑,寇白门听后,不胜悲愤,至此病愈急,不几日,一代侠义艳情的青楼女子就这样凄楚地撒手人间归仙了。
  由此看来,沈隆把朱国弼收拾了,对寇白门来说还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儿,起码不用再受这份罪了。
  “难道这天下就没有一个可堪依靠的男子么?”寇白门哭着问道,这些日子朱国弼的种种不法之事屡屡被爆出,再加上北斋刚才给她说得那些事,寇白门对朱国弼的印象差了许多,心情也有所和缓。
  “我曾遇到一位奇男子,他对我说,女儿家何必非要依靠别人?咱们只要自立自爱,照样能活得畅快,妹妹若是觉得待在家里憋闷,不如去我那儿住一段时间吧。”北斋发出邀请。
  “竟然还有这般奇男子?着实不可想象,日后若是有缘遇见,姐姐须得帮我引荐才是。”寇白门露出向往的神色,北斋则是心中暗叹,下次再见到那人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了。
  而此时北斋心仪那人正在金陵的大校场上,对着金陵卫所的士兵们训话,因为朱国弼的事情,金陵勋贵被横扫一空,金陵军中的指挥使、千户、百户也有相当一部分被捉拿下狱论罪;其后沈隆借机对金陵的军队进行了整顿,裁汰老弱,吸纳青壮,由从京城赶来的军官担任指挥使、千户、百户,突然遭遇大变,这些士卒都多有不安。
  “尔等此前虽说是我大明的士卒,但实际上不过是徐宏基、朱国弼等人的家奴罢了,军饷被克扣,每日还要为他们办事,劳苦终日却衣食无着,连自己的家人都没办法养活!但现如今已经不同了,朝廷每个月都会准备如数给你们发放饷银,这些钱财足够你们养活自己!”
  “你们要做的就是每日操练,练好武艺为自己搏一个前程!徐宏基等人为什么能如此,不就是因为他们祖上为我大明立过功勋么?现在你们也有这样的机会……”沈隆还把丁润拿出来做例子,两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现在已经是指挥使了,而且还有伯爵的爵位,听得这些士卒为之心驰神往。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军饷给得足,还有前程可期,这些士卒纷纷山呼万岁不已,其后沈隆做出安排,让丁润留在金陵训练这些士卒,他给了丁润一年的时间,等一年之后,这些士卒就将跟随郑芝龙的船队前往南洋,为大明重新恢复旧港宣慰司。
  只是等到那时候,旧港宣慰司就不再是大明摇摇领的国土了,而是归大明朝廷直接管辖,设立州县派遣流官。
  “如此,金陵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忙完这些,沈隆也该回去了,临走之前,他对丁润、金陵文官还有新的镇守太监说道。
  “臣等定然尽心办事。”众人尽皆行礼。
  “那好,朕就回京了!”沈隆起身上马,向着北方行去。
第1591章
晋商
  “陛下,如今勋贵和宗室暗弱,朝堂上文官独大,这对社稷而言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啊!”回京的路上,陆文昭忧心忡忡地说道。
  “不妨事,朝堂上那些文官可不是一条心!”沈隆浑然没把这些放在心上,文官们又能闹出多少花样来?勋贵手里有兵权,逼急了敢造反,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是勾结建奴还是想给自己下药啊?这些他都不害怕,沈隆可不是正德、天启。
  如今大明的局势可能是世纪之交的老毛子有点像,那时候老毛子的寡头们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舆论渠道,看上起他们的统治似乎牢不可破。
  但等大帝上台之后,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大帝掌握着老毛子的情报部门,又收拢了军权,于是这些金融寡头就成了砧板上的肉,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斯莫棱斯基、维诺格拉多夫、马尔金等寡头要么被捕下狱、要么逃往国外。
  棒子那边的寡头牛逼是因为棒子的总统根本没办法彻底掌握军队而已,当年老朴在的时候他们可是乖得和孙子一样,现在抖起来不过是因为现在的总统和老朴比起来,而且美国人支持他们罢了。
  单纯依靠舆论和金钱堆积起来的权力是不可靠的,最可靠的权力唯有暴力大棒,只要锦衣卫、东厂和军队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沈隆就一点儿也不会害怕这些文官,要论对国家的影响力,这些文官和老毛子的金融寡头比起来可是差远了。
  “回京之后,都给朕好好查查,朕不在京城这段时间,他们都干了什么?有没有收敛一二!”要是你们乖乖地还好,过去的事情我也懒得追究,可你们要是不开眼,还像以前那样不停地挖大明的墙角,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大员岛、琼州岛那边还缺人呢!而且顶多再有一年的功夫,我就打算进军东南亚了,那边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时候刚好从你们身上找回来。
  “陛下放心,京城那边有沈炼他们盯着呢!但有什么异动,微臣定会马上报给陛下!”陆文昭对这些文官同样没什么好感。
  “如此便好!”沈隆点点头,继续向前行去,这次回去他换了一条路线,同样沿途不断接见当地的官员,检查他们的工作情况,或是嘉奖升官,或是罢职拿问,这一来一回两趟走下来,当地的官员估计也能安稳一两年了吧?
  至于在长时间,沈隆是不敢奢望的,大明的文官是什么德行他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甚至连一两年都不一定扛得住啊,到时候就看是他们的脖子更硬还是沈隆的刀子更快了。
  一路不紧不慢地前行,这一日终于到了京城之外,大家伙儿都变得振奋起来,出去这么久终于可以回家了。
  “臣等恭迎陛下回京!”京城之外,群臣齐齐迎出城外,向沈隆见礼,他们都没想到,陛下下一次江南,竟然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先是将诸多藩王开除出宗室,为大明卸下了一个沉重的负担,然后又将金陵勋贵一勺烩了,许多传承两百余年的豪门自此断绝。
  一想到这些他们就浑身是汗,再见到沈隆的时候都不敢偷窥龙颜了,陛下的龙威真是越来越重了,数月不见重新见到陛下怎么就开始心跳加速了呢?
  那能不害怕吗?他们再牛逼,还能有那些亲王公爵牛逼?沈隆二话不说就收拾了那么一大堆,要想收拾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
  要是其它帝王,这些文官还可以拿出祖制或者天人感应的名义来劝谏沈隆,可沈隆不一样啊,人家得到了上天的认可,派来金龙送回传国玉玺,在金陵太祖灵前,也得到了太祖的回应嘉奖,这两个文官的大杀器在沈隆面前完全没了作用。
  再说了,人家处置宗室、勋贵的理由也无懈可击啊,连祭拜太祖高皇帝的祭品都敢出问题,这可是大大的不孝啊,处置他们再名正言顺不过了;至于金陵勋贵,这些文官更是不知道说啥才好了,陛下就在跟前,你们竟然大规模调动兵力,真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
  当然,最关键的是处理了勋贵和宗室,对文官团体是大有好处的,所以他们才没有阻止沈隆的行动,反而进行了支持,在处置勋贵和宗室的过程中,这些文官也大大发了一笔横财,要不是陛下动不动爱杀入,爱牵连犯官的家乡,他们恐怕都要把沈隆吹成千古圣王了。
  不过么,要是继续这么杀下去,这些文官还是迟早会这么称呼沈隆的,毕竟日后康麻子杀他们也厉害,他们不照样把康麻子吹嘘为圣君么?
  “朕此次离京,诸位卿家辛苦了!”沈隆面无表情地说了几句废话,就在群臣的簇拥下回宫了,重新见到周皇后,自然是好一番亲切。
  张皇后见到沈隆的时候也是叹息不已,她想的没那么深远,只是觉得宗室都是皇家的亲戚,一下收拾这么多亲戚总觉得有些不合适,但这事儿的起因却是太祖因为他们献上的祭品不合适而发怒,所以张皇后也只是感慨了几句,并没有劝说沈隆收回成命。
  休息了两天之后,沈隆就继续开始处理公务,先将需要批红的奏折处理完,然后开始查看锦衣卫、东厂送上来的重要情报。
  首先当然是辽东那边,建奴的内乱依旧没有结束,失去了皇太极之后,莽古尔泰、阿敏、代善、多尔衮等人谁也不服谁,完全没办法拧成一股绳和大明作战。
  反观祖大寿他们为了赎罪,不得不拿出看家底的本事和建奴过招,再加上毛文龙那边得到了充沛的粮草、军械供应之后,战斗力直线上升,一东一西稳步进攻,竟然把建奴的地盘越压缩越小了。
  眼看着建奴已经快要陷入绝境,但还是有些不开眼的依旧在和建奴来往,沈隆在情报里看到了晋商和建奴勾结的证据!
第1592章
晋商背后的人
  “好啊,我就说么,为何晋商勾结建奴这么多年,却从来没有出事,原来他们背后还站着这么多人!”沈隆盯着那些情报,眼睛里满是愤怒。
  晋商从大明境内收集建奴所需粮食、铁器、食盐乃至于情报卖给建奴,从建奴那儿换取他们掠夺大明得来的财富,还有诸如人参、东珠之类的辽东特产,这一来一回就是翻倍的暴利,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首先粮食、铁器、食盐都是受管制的商品,一家店铺买上几大车或许还没人问,可建奴所需要的数量之大足以在大明境内掀起动荡,当地的官员都瞎了么?但凡有点脑子的,都应该能猜出这里面的门道吧?
  至于情报就更不用说了,据说当年萨尔浒的时候,杨镐大军还没有出发,努尔哈赤就得到了他们的详细进军路线、兵力分配等重要信息;有人说这是京城兵部行事不秘,闹得整个京城的百姓都知道这回事儿了,然后建奴就是从这儿得到的消息。
  但这话只能哄骗那些无知的老百姓,要知道老百姓传八卦可是会添油加醋的,同样的消息在老百姓最终能演化出成千上万个版本,努尔哈赤要怎么从这成千上万个版本之中找出正确的那个?那还不是晋商配合建奴奸细从兵部或者杨镐中军那里拿到了确实可靠的信息,才敢针对明军的方案用兵。
  “陛下,这些人纵使千刀万剐也不为过啊!”陆文昭双目通红,咬牙切齿地说道,当年要不是这些人,他怎么会失去那么多同袍?那可是数万条大明将士的性命啊!就被这货晋商卖给建奴了!他如何能不气呢?
  “好,抓捕范永斗他们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到时候朕允许你亲自行刑!”沈隆早就知道八大皇商的名号,对范永斗等人的罪孽再清楚不过了,只是他此前并不知道,竟然有这么多朝廷官员也牵连到这件事里。
  “呵呵,这就是我大明的官员啊!”沈隆再次冷笑,“瞧瞧他们,吃着大明百姓供给的民脂民膏,再把大明百姓的民脂民膏送给建奴,让建奴吃着大明的粮食、扛着大明的兵器来劫掠大明的百姓!然后他们再发一笔财?真是打得好算盘!”
  这些人可不仅仅是吃晋商的回扣,等建奴破关之后,烧杀劫掠一番,许多土地都没了主人,他们又可以借机兼并土地了,当地的老百姓就算从战事中幸存下来,也得被他们吃得连渣都不剩了。
  “陛下,自万历爷年间张四维、王崇古之后,晋商一系就非常注重读书,他们要么倾力供应族中有出息的子孙读书考进士,要么建设书院、资助贫寒士子读书,等这些人考中进士进入朝堂之后,他们又会帮着这些人升官,占据重要职位。”曹化淳也拿出了自己的调查结果,“晋商之富富可敌国,他们肯出钱,还有什么摆不平的呢?”
  “一开始他们靠着张四维、王崇古的遗泽,再到后来,这些和晋商有关系的读书人就自然而然抱在一起,他们或许不像东林党、楚党、浙党那么显眼,几十年经营下来,实力不容小觑。”张四维是张居正之后的首辅,王崇古宣大山西三边总督兵部尚书,有这样两位大佬在朝堂上照应,这些晋商子弟升官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而且张四维和王崇古是蒲州人,蒲州靠近运城盐池,这池盐之利他们自然可以分润大半;王崇古身为宣大山西三边总督,那么边贸一事当然也会照顾家乡人士,依靠运城池盐积累资本,再利用边贸将利益扩大,这才成就了晋商的富甲天下。
  毕竟你要做边贸,和边关守将官员的关系不好可不行,想干这个的都得找个靠山,试问还有比宣大山西三边总督更硬的靠山么?
  等张四维、王崇古离职之后,晋商已经积累到了足够的财富,足以让他们扶植起更多的代理人,继续占有这份利益,然后他们的贪婪让他们不满足于仅仅和建奴、蒙古鞑子进行合法的贸易,毕竟只要是法律禁止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意味着高额的利润,然后他们就和建奴勾结到了一起,做下了如此多的罪孽。
  张四维和王崇古绝对是有能力的人,只可惜他们只顾着自己家族的利益,却没想到给大明埋下了如此大的隐患;不,他们未必不知道,但他们肯定不会在乎,反正在他们看来就算是王朝更替也动摇不了他们家族的富贵,毕竟不管谁家当皇帝,不都得让儒者帮忙治国么?
  其实不光是晋商如此,当年勾结倭寇的徽商不也是这样么?现在虽然还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资本无国界这句话依旧可以用在这里,只要有利益在,这些豪商就绝不吝惜出卖大明,大明好不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只要自家发财就行了!
  但是他们忘了,他们的利益是建立在无数大明百姓的血泪上的,他们过得好,大明百姓就过不好!大明百姓过不好了,沈隆这个皇帝也当不安稳,那么为了大明百姓,为了自己能把皇位坐稳当了,就请你们这些人去死一死好了。
  “这些人你们都盯着了没有?”沈隆一个也不想放过。
  “已经派人盯上了,陛下放心,他们一个也跑不了!”曹化淳尖细的嗓音说道,这次又是东厂和锦衣卫的联合行动。
  “如此便好,尔等先不要泄露消息;明日大朝会上,朕要和朝中文武百官好好说说这回事,看看到底有谁会出来替这些卖国的商人说话!”沈隆打算先不提他已经知道有那些大佬是晋商一系的事儿,他脸上带着讽刺地微笑,“朕要看看,他们会拿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
  “微臣/奴婢遵旨。”陆文昭和曹化淳同时领命,他俩都在心里盘算起了晋商的家产,或许这次的收获还要胜过前几次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