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1/994


第1593章
啥,现在轮到我们了
  第二天的大朝会上,按照惯例把该处理的事情处理结束,就又到了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时候,文武百官们已经做好了回家的准备,然而这时候有人引爆了一颗大炸弹,百官群中转出一名不起眼的小御史,“陛下,微臣有本。”
  “微臣举报晋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人勾结建奴,倒卖朝廷命令禁止的粮食、盐、铁器、火药等物给建奴,同时为建奴打探军情,罪在不赦,还请陛下马上下旨捉拿!”这名御史义正言辞地说道。
  在沈隆身边伺候的曹化淳微微点头,不用说这位肯定是他找来的,晋商一系在朝堂上势力固然很大,但他们的仇家也是不少,毕竟他们占了利益别人就会少拿,朝堂内外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他们的产业呢。
  都察院御史吴岱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家族也在经商,而且和晋商一系有不少竞争关系,之前就在收购粮食的竞争中,被晋商打得惨败,让他们家损失了不少金银,因此他可是把晋商一系恨到了骨子里,之前因为惧怕晋商的势力只能忍下这口气。
  而昨日曹化淳派上找上门,送上了这么多确凿的证据,这下吴岱立马就激动了,好啊老天开眼,终于让你们这些渣渣装上铁板了!东厂和锦衣卫的名声现在甚至盖过了魏忠贤时期被曹化淳盯上了那还有跑么?于是他马上答应下来,愿意在大朝会上站出来点破此事。
  这是谁的人?朝堂上和晋商一系有所牵连的官员马上紧张起来,多位大佬立刻偷偷将目光投向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你们俩是怎么管理衙门的?这种事情也是能随便拿出来说得么?你们莫不是要和我们大战一场?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连忙微微摇头,示意自己和此事并无牵连,督察院掌管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他们坐在这个位置上,怎么可能对晋商八大家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只是碍于对方势大,而且也懂事,四时八节都会给自己孝敬,于是就一直装作没看见。
  那站在这件事后面的到底会是谁呢?朝堂上各个派系的大佬们都开始开动脑筋琢磨起来,他们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晋商一系的官员自然紧张万分,看向吴岱的目光恨不得要吃人了;东林一系的官员则是欢呼雀跃,他们的利益大多都在江南,并没有牵扯到这些事里面,要是能乘机打垮晋商,那么他们必将获得巨大的利益。
  那些出身两广、安徽、陕西等地的官员也兴奋起来,大明的商帮可不止晋商、浙商两家,徽商、粤商乃至秦商同样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们也看到了机会。
  “陛下,此等大逆不道之辈实该严惩不贷,臣请陛下下旨,让三法司、锦衣卫严查此事!”一名东林党的小卒子马上跳出来表示了支持。
  既然这边已经派人出战了,那么晋商一系自然不能放任不管,那边马上有人出来驳斥,“陛下,范永斗、王登库等人乃晋地巨商,多年以来供应宣大等镇的军需从未出错,有‘贾于边城,以信义著’的美名,他们断然不会做这种事。”
  “哦?李侍郎为何如此笃定?”这边话音刚落,那边马上就又有人站出来辩驳,能在大明朝堂上立足的,谁手上还没点对方的把柄呢?“陛下,微臣听闻李侍郎的家族乃是河北一代有名的大粮商,和范永斗、王登库等人多有生意来往,或许在范永斗、王登库等人卖给建奴的粮食里,也有李侍郎家的一份!”
  “血口喷人!”李侍郎睚眦欲裂,你这是要我的命啊!好好好,既然你先不仁就休怪我不义了,他马上拿出了对方贪赃枉法的证据,开始了互相伤害。
  “陛下,臣弹劾吴岱构陷良民,范永斗等人为九边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若是仅仅因为一些风言风语,就要将这些人下狱,恐怕会伤了天下人之心啊!而且要是没了他们,宣大等边镇的粮草供应恐怕会不稳啊!”又有人半是解释半是威胁地说道。
  大明边镇的粮食供应,依靠的是开中法,朝廷以盐、茶为中介,召募商人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而如今宣大等镇的渠道大多都落在了这八大晋商手中,要是将他们拿下,的确会危及到宣大等镇的稳定。
  “蒋少卿莫不是在威胁朝廷?难道没了这八个奸商,我大明就没办法为边关的将士供应粮草了么?”一位出身鲁地的官员马上驳斥,他的家族在运河上影响力颇大,手上握着大量的粮食,早就想掺和为边镇供应粮食这门生意了,“陛下,微臣敢保证,就算拿下了这八个奸商,也定然会有义商为宣大等镇运送粮草。”
  “陛下,微臣听闻蒋少卿少时贫寒,乃是得了晋商的接济方才能进学读书,等蒋少卿得中进士之后,那些晋商就马上给他送来钱财、土地,又帮着他运作升官,此人和晋商乃是一党,万万不可轻信!”接着又有人揭穿了这位的老底。
  一时间,朝堂之上吵个不停,晋商一党遭到了其余各党的围攻,沈隆高坐龙椅默然不语,只是看着他们争吵,然后将这些晋商一党官员的老底彻底揭穿,这里面有些消息就连锦衣卫和东厂都没打听到,着实让沈隆大开眼界。
  渐渐地,反对晋商的声音占据了上风,将晋商一党彻底压住,沈隆感觉时机一到,做出了最终的判决,“这八个奸商罪在不赦,曹化淳、陆文昭,立刻派人前往张家口将他们拿下……”
  判了晋商八大家的死刑之后,沈隆又冷冰冰地看向李侍郎、蒋少卿等人,“尔等身为朝廷官员,不思报答朝廷,反而勾结奸商、坏我大明,着实可谓!来人呐,将他们统统下狱严加审问。”
  这些人顿时眼前一黑,宗室、勋贵们的悲惨下场在他们脑中飞快地闪过,啥,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了么?
第1594章
拷饷专家李自成
  皇帝出口成宪只是理论上而已,在实际操作中,可不是那个皇帝都能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开国之初的那些皇帝,一个个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又见过从下到上各种门道,权威既重文官又不好忽悠他们,因此才可以这么做。
  但是等到王朝中后期,那些生长于深宫、被妇人养大的皇帝,鬼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连一个鸡蛋十两银子的笑话都能闹出来,这就好忽悠多了,再加上那时候皇帝的权力已经渐渐被文武百官限制,所以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就不再是不容更改的了。
  那时候皇帝想做点什么可不容易,只要略微侵害了群臣的利益就会招致大量明里暗里的反对;但沈隆和正德、天启可不一样,他手上牢牢握着东厂、锦衣卫和军队这些国家暴力机构,又有上天和太祖的认可,文官们往日用来限制皇帝的手段都失去了作用。
  这次他又是挑动了其它派系和晋商一系的矛盾,并没有亲自下场和晋商一系的官员撕逼,而是让东林党、浙党、楚党,还有浙商、徽商、秦商、粤商的支持者来对付晋商一系的官员,这样的话自己只需要在胜负将分的时候一锤定音而已,这就省事多了。
  朝堂上的群臣,除了晋商一系的支持者,大家都表示了支持,晋商一系在朝堂中的影响力虽然大,可面对其余多个党派的围攻,他们也没办法坚持,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张四维当首辅的时候了,晋商的力量远没有办法和东林党、浙党、楚党他们加起来相比。
  从这个角度来说,党争到也未必是坏事儿,朝中群臣有了党派之分,就没办法拧成一股绳了,自己这个皇帝以仲裁者和调停者的角色坐在龙椅上才坐得安稳。
  沈隆当场点了内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几位官员,他们将组成审查团来审问那些晋商一系的官员,大家一看这些人物的出身背景,顿时就明白那些晋商一系的官员已经在劫难逃了,因为这些人可都是出身于和晋商一系有利益纠纷的家族,不管是为了朝廷法度,还是为了自家利益,他们都不会让这些官员有好下场。
  有些聪明人隐隐地觉察到了一丝不妥,陛下当初处理勋贵、宗室的时候,也是用的这种手段吧?当初他处理勋贵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勋贵,我还能从中获取利益;然后陛下又开始处理宗室,我依旧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宗室,我的家族还能得到被宗室占据的土地;但是,现在陛下又开始对付文官了,虽然只是晋商一系,我和晋商从无瓜葛,但谁敢保证陛下将来不会对付我呢?到那时候还有人会为我说话吗?
  他张了张嘴巴,想要小声提醒交好的官员,但是看到他们脸上兴奋地身材,这些聪明人只好闭嘴了,因为拿下勋贵可以让他们获取利益,拿下宗室也能让他们获取利益,现在拿下晋商一系的官员同样如此,他们不光可以获得土地、商路,还有机会补上这些官员留下的缺口,他们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的家族多捞些,让自己升官。
  那还有心思琢磨这么长远的事情啊,而且就算他们琢磨清楚又能怎么样?难道想明白陛下就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来各个击破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多年的党争之中,东林党、浙党、楚党等派系早已结下了解不开的仇恨,只要他们没办法全身心信任对方,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陛下的这个法子就依然有效。
  退朝之后,沈隆马上开始安排人手,他先让曹化淳和陆文昭派了可靠地人手去监督联合三法司的工作,决不允许他们妄纵一人。
  同时让陆文昭亲自带人去张家口抄了这八大晋商的总部,然后东厂和锦衣卫派遣得力人手前往介休等地抄了范永斗、王登库等人的老家,再安排人手拿下分布在各个商业要地的仓库、商铺,保证这笔巨大的财富不至于落到别人手中。
  “陛下请放心,抄家这门生意锦衣卫是做熟了的,定然不会出错。”陆文昭连忙保证,他说的倒也是实话,自从沈隆登基以来,锦衣卫先是抄魏忠贤等阉党的家,然后抄勋贵的家,再是宗室和金陵勋贵,熟练度早就刷爆了。
  “只是陛下,范永斗等人同各个边镇多有来往,若是只依靠锦衣卫的话,恐怕无法威慑那些边镇守将,还请陛下派遣一支兵马跟随微臣一起前往!”陆文昭的脑子依旧清晰,他知道现在和抄魏忠贤、勋贵、宗室的家还是不一样的。
  魏忠贤也好,勋贵宗室也罢,他们丝毫没有退路,一旦朝廷下旨,他们就只能等死了;而范永斗等人和建奴早有勾结,要是遇到生死关头,他们说不定会冲开边关投奔建奴,这样的话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威慑边关守将,让他们不敢给范永斗等人帮忙。
  “朕派一个指挥给你,稍后这个指挥就留在宣大,要是靠原来的那些人,恐怕建奴和林丹汗都破关了,朕还不知道呢!”这件事必然会牵连到诸多边镇守将,现在先放一支军队在那儿,有利于维持边镇的安全。
  陆文昭领命而去,等他调好锦衣卫来到京城大营之中的时候,一个京营指挥早已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带队的指挥使是陛下登基之后才刚刚被从西北招募来的新兵,叫李鸿基,因为训练刻苦、作战勇猛,因此短短时间里就独自掌握一个指挥了。
  而且他出身于陕西边镇附近,对边镇里面的门道也很清楚,所以让他带队前往张家口然后留守边关再合适不过了。
  “如此,咱们就一起出发吧!必须尽快赶到张家口,免得范永斗等人走了!”陆文昭马上和李鸿基一起率军离开了京城。
  而在皇宫之中,沈隆心里嘀咕道,有了李自成这个拷饷专家帮忙,一定能把所有银子都榨出来吧?
第1595章
鬼见愁
  洪武年间,为了对付蒙元残余势力,朱元璋在北方依托长城修建防御体系,张家口的前身张家庄随即出现;又到了宣德四年,正式开始修建张家口堡,此后的一百余年,张家口堡在对蒙元残余势力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等到隆庆年间,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到大同投降,时任三边总督的王崇古与大学士张居正等人促成了言和通贡,张家口也就成了大明和塞外交易互市的核心,晋商一系也仰仗这条商路积攒了海量的财富。
  到如今已经有五六十年时间了,张家口已经由单纯的军事堡垒变成了军事与商贸并重的城市,而且在以后的数百年时间里,会发展地越老越兴盛,为晋地商人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等到了满清时期,这些商人依旧从张家口出发,一路北上将贸易的触角伸到草原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远到恰克图,和俄罗斯建立了贸易渠道。
  但是等到清末民初的时候,这些商人的老毛病又犯了,外蒙试图脱离中原独立,满清驻军给外蒙的晋商发放武器要求他们参战,一些晋商担负起了自己应尽的责任;而大盛魁却暴露了投机本质,为了保住商业利益和债权,竟投到外蒙一方,与清朝敌对,因而一时没受多少冲击,保住了财富。
  其后徐树铮将军收复外蒙,按道理说外蒙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混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然而在晋商集团的强烈要求下,对外蒙进行严厉的大追债,晋商各号列出一个向蒙古人的索取高利贷欠款的抵债清单。
  这笔债务相当于整个外蒙十多年的总收入,这下外蒙上到王公贵族、下到普通牧民都活不下去了,再加上老毛子的支持,外蒙发动暴动,将这些贪婪的商人尽数赶出。
  沈隆从来不相信纯洁善良的人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晋商的黑历史可是多得很呢,然而在后世的文艺作品中,不管是余秋雨的散文也好,还是《乔家大院》、《大盛魁》等电视剧也罢,这些作品里的晋商赫然成为勤劳善良的代名词,真是让人情何以堪;不过也不奇怪,谁让晋商一系有钱呢,有钱自然就少不了人吹捧。
  沈隆很快就收到回报,陆文昭和李鸿基率军包围了张家口,将以范永斗、王登库为首的卖国奸商尽数拿下,在他们的店铺里查出了堆积如山的粮草、铁器还有火药,这些都是为建奴准备的,此外还有无数带着斑斑血迹的金银,这些则是建奴从大明百姓这里掳掠来的。
  建奴用从大明抢到的金银在范永斗他们这里换取粮草武器和情报,再吃着大明的粮食,拿着大明的武器来攻打大明掠夺财富,范永斗他们吃得满肚子油水,却苦了这么多大明百姓。
  沈隆当即下令,将那些大明百姓的遗物送到京城来;由朝廷专门划出一个地方,将这些带着血迹的金银、首饰展示给老百姓看。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百姓都为之愤慨,这些金银首饰的打造风格就是先前曾经被建奴攻陷的遵化、蓟门等地流行的,为什么会到范永斗等人手中?
  甚至还有人根据那些金银首饰上的刻字,认出了它们的原主人,当即跪地痛哭起来,“呜呜呜呜,这是我那苦命的外甥的啊!我外甥周岁,我这当舅舅的送了他一个金锁,上面刻着他的名字还有生辰八字!可惜上次建奴入关,我外甥一家七口全被建奴杀了!这金锁一定是天杀的建奴杀了我外甥全家,然后抢过来的啊!”
  “呜呜呜呜,要不是这些黑了心肝的奸商!我外甥全家说不定还好好活着呢!”此人哭得昏天黑地,也感染了其它在上次建奴入关时失去了亲友的人,一时间整条街都陷入痛哭之中,这些人一边痛哭一边怒骂范永斗等人。
  这些商人也彻底坏了名声,就连晋省本地的百姓也对他们怒骂不已,要知道宣大等地可是建奴、蒙古鞑子进攻的热点地区,这些地方的老百姓也没少被他们祸害,往日里他们还以为范永斗等人是造福家乡的大好人,现在才知道,那些鞑子、建奴都是他们引来的,那还会对他们有好脸色?
  此时范永斗等人的罪证也全部被查出来了,从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开始,大明的每一场败仗背后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或是供应军械、或是出卖情报,有时候甚至他们的伙计商人还会充当奸细,帮建奴打开城门。
  一项项罪名罗列下来,范永斗等人实在是罪无可赦,而且斩首什么的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于是沈隆下旨让陆文昭将这八个汉奸商人活着铸成铜跪像,就安放在张家口城中最醒目的地方,以警示后来的商人们。
  陆文昭看过范永斗等人在萨尔浒之战中的所作所为后也是怒不可遏,甚至亲自提起第一勺铜水,从范永斗的脑袋上浇下去,顿时惨叫声传遍了整个张家口。
  很快,丁修等前去介休等地抄没这些奸商家产的锦衣卫也回来了,他们根据已经掌握到的情报,横扫了大半个晋省,不光是这八家奸商,其余那些干了同样事情的小商人也没有放过,此外还有各地为他们提供掩护的官员们。
  大半个晋省,文武官员几乎被横扫一空,往日他们依靠给范永斗等人提供便利得了无数的好处,现在是他们还债的时候了。
  那些边镇也不例外,许多世代待在宣大等边镇的军官全部被拿下,他们原本想拼死一搏,可惜李鸿基带着京营的精锐迅速挫败了他们的阴谋,将宣大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然后沈隆迅速从京城派出了支援,京营的军官将取代那些犯事的官员镇守宣大,并裁汰老弱、练就精兵。
  丁修带回了数以千万两计算的财富,沈隆兴致勃勃地前往金库去看这些奸商的积累,进到宝库之后,他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
  “启禀陛下,此乃鬼见愁!”
第1596章
大明海军第一战
  “这些商人将赚到的银子熔化重铸,铸成每个一千斤的大银球,滑不留手,就算有贼人进了他们的藏宝库,也没办法拿走,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这么大的银球,就是鬼见了也发愁,故而名曰鬼见愁!”丁修给沈隆介绍道,“微臣当时也是叫了许多人,又用上绳索撬棍之类的家伙,才把这些鬼见愁运出来的。”
  沈隆无语地摇头,哎,你说你们赚了这么多钱就藏在自己家里,对大明、对天下的百姓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你就算是吃了喝了也能促进消费啊。
  江南的商人还能买地、开设工坊、参加海贸,多少也能让当地的经济活跃些,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像他们这样只会把银子藏在家里的,就只能让大明失去流通货币,加大通货紧缩,从而导致经济越来越差。
  所以沈隆肯定不会像他们一样把这些银子都藏在自家的宝库中,钱要花出去才有意义啊,等回到书房之中,他马上招来曹化淳和陆文昭,“郑芝龙和俞咨皋那边究竟怎么样了?舰队可练好了?可有缺钱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1/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