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4/994

  曹真大惊失色,连忙亲率兵马来救,然则却被马岱、邓艾等人挡住,让援军迟迟不能救援,曹真只能眼睁睁看着关兴、关索将虎豹骑消灭殆尽。
  失了最精锐的虎豹骑,魏军士气大衰,被蜀军大败之,曹真率领残兵败将狼狈逃回城去;守城守不住,这野战也败了,曹真顿觉毫无胜机。
  勉力坚持了十余日,王双、徐晃、郭淮等人先后出城搦战,尽为沈隆所败,眼看着豫州的城头已经被投石机砸得残破不堪,城墙上密密麻麻插着床弩发射的巨大箭矢,曹真心下已经知道,豫州也守不住了。
  曹真乃是曹魏名将,在这种时候,他做出了唯一能做的决定,那就是率领大军撤退,暂且保存实力,以待良机。
  他原本想趁着夜色退出豫州,谁曾想他的举动完全落入沈隆的眼中,前军刚出豫州,沈隆就指挥大军发动了猛攻,曹军士卒一心想要撤退,根本无心守城,被他一鼓而下,曹军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一路追杀,从太阳刚刚升起一直追杀到了正午时分,道路两旁倒地死伤的曹魏士卒无数,最后还是徐晃舍命断后,才让曹真暂且逃脱,直奔襄城去了。
  可惜徐晃却受到关兴、关索二人的围攻,被生擒活捉,关兴笑道,“昔日樊城一战,叔父不念旧情,执意要斩杀吾父,今日侄儿却不能如同叔父一般,侄儿这就送叔父去荆州,好和吾父叙旧,吾父定会善待叔父!”
  他现在可是志得意满,当年樊城一战的对手里,庞德被关羽所斩,于禁被俘,曹仁病故,如今徐晃也被拿下,当日的敌人已经全都解决了。
  “军师,末……末将拿了一名曹魏官员,不知……不知该如何处置,还请军师示下。”这时候,邓艾也带着一名文官打扮的人来到沈隆面前。
  “敢问阁下高姓大名!”沈隆问道。
  “扶风马钧!”来人答曰。
  沈隆闻言大喜,连忙起身下来,亲手解开了马钧身上的绳索,“吾不喜得到豫州,吾喜的是遇到了德衡先生啊!”
第1719章
任司空马钧归蜀
  沈隆对这位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可是仰慕已久,当即拉着马钧入座,“吾以为,自张平子以后,德衡先生当为第一人。”
  张平子就是张衡,后世的历史教科书上还有他发明的地动仪呢,虽然说那副图肯定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张衡的声望。
  这位可是不折不扣的全才,论文采,这位有《二京赋》、《归田赋》传世,实现了汉赋主体从铺采摛文、闳衍巨侈、重体物而淹情志,向清新爽丽、短小精练、情境相生的转变,而掀开了抒情小赋的创作时代,为述志赋注入巨大活力。
  还有早期七言诗的代表作《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日后鲁迅还模仿这首诗写过一首《我的失恋》: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啧啧,竟然给妹子送猫头鹰,这迅哥儿也是钢铁直男啊!
  在天文学上著有《灵宪》、提出了浑天说;在数学上著有《算罔论》;在绘画上做过《地形图》;为政担任过河间国相,使河间国上下肃然;而且据说张衡的武功也不错,曾有一人斩杀十多名乱贼的记载。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他的发明,后世称之为木圣、科圣,同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并称南阳五圣,发明过浑天仪、地动仪等作品。
  马钧出身微寒,一生不得大志,现在才刚刚担任给事中不久,仅在机械制造方面略有名声,骤然听闻沈隆如此夸赞,马钧一时有些恍惚,兼之他和邓艾一样有口吃的毛病,不善言谈,故而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
  邓艾等人见之欲怒,却被沈隆拦住,眼下战局一定,沈隆叮嘱他们不要继续追击曹真,等打扫完战场、收拢俘虏之后就回豫州,然后就先带着马钧离开了,他知道像马钧这种人,你不用和他多说什么,只要让他看看自己打造的机械就行了。
  沈隆一路和马钧聊着各种机械制造里面的门道,一说起这个马钧就来劲了,虽然还是沈隆说得多,他答得少,但句句都能命中要点,听得沈隆大为欣喜,不愧是后世和张衡并称为木圣的大科学家,这回可是赚大了。
  他虽然通晓无数后世的科学成就,但终究不是三国时人,弄出来的东西往往会因为太过超前而无法推广使用,在改进缫丝机、造纸术和印刷机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类似的问题,现在马钧要是能归顺蜀汉,那这些问题马上就能解决。
  到那时候他只需要提出思路,解决几个关键问题,马钧肯定能把沈隆的发明改进成符合三国生产力水平的机械,从而便于进行大规模推广;照这样下去,一些便利的农业、手工业、军事器械就能被大批量制造出来,蜀汉国力必将迎来一次飞跃。
  等回到豫州城外的时候,马钧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对沈隆越发钦佩起来,等他见了城外的投石机、床弩等物,立刻沉迷进去,尤其是床弩上面安放的滑轮组,让他大为称赞,同时还有拓展,说有了滑轮组,以后修建城池可就要省力多了。
  沈隆直接蹲在地上,捡起一支羽箭给他画起图来,解说这滑轮组的效应,和能节省力气的比例,让马钧佩服不已,连称“子丰大才,子丰大才。”
  “吾也久仰德衡的大名,只可惜曹魏不识人才,以德衡之才方才担任一个小小的给事中,着实是暴殄天物、明珠暗投啊!”感觉时机已到,沈隆就开始拉拢马钧,“若是德衡愿意为蜀汉效力,吾愿和诸葛丞相联名,向陛下举荐德衡为大司空!”
  司空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也是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手工业制造官员,日后的工部就是从司空演化而来,只不过如今司空虽然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早已失了本意。
  马钧在曹魏不过是个小小的给事中,在和沈隆谈了这么久,又见识过他制造的机械之后,倒是猜到自己要是归顺蜀汉必有重用,可万万没想到沈隆一上来就给了他位列八公的高官,这可是司空啊!
  “诸葛丞相亦精通机械,料想他也会支持德衡担任司空一职,负责天下水利营建、器械制造。”诸葛亮也做过木牛流马,还发明过连弩,再加上自己先前弄出来的那些东西,他肯定能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说起诸葛连弩倒是和马钧还有一些关系,马钧在看过诸葛连弩之后,说这东西是不错,不过还有不到的地方,我改下就能让他效用增加五倍,结果果然如此。
  官职显赫,做得还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马钧顿时觉得自己遇到了知己,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唯一的顾虑就是他家人还在扶风,要是自己归降的话可能会拖累他们。
  这件事儿同样不是什么问题,沈隆先后在宛城、豫州俘虏了那么多曹魏文武官员,送一个回去换回马钧的家人一点儿问题也没有,曹丕等人又意识不到马钧有多么重要。
  结果果然如此,沈隆只用一个曹家的支系子弟就换回了马钧的一大家子,到那时候诸葛亮也给沈隆回信,同意和他一起上书刘备举荐马钧。
  见沈隆和诸葛亮联名举荐马钧,刘备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下旨召马钧入成都,授予司空高职,让他负责掌管天下水利营建、器械制造,马钧也没有辜负沈隆的期望,根据沈隆的提示造出了耧车、曲辕犁等多种新型农具,让蜀汉收成再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沈隆才刚刚把信使派出去,才刚刚进入豫州,开始筹划下一次的进攻呢。
  如今豫州已经拿下,前面就是襄城,而过了襄城就是颍川了,这可是曹魏谋臣的根据地啊,他们又会如何应对?
第1720章
释夏侯徐庶离魏
  “马岱、邓艾,你二人各领一路兵马,前往襄城,做威逼襄城、窥探颍川之势;切记,只需骚扰,不可与敌交战!”沈隆先打算给曹魏重臣施加一些压力,蜀汉大军都快打到陈群等颍川谋臣的家门口了,不信他们不着急。
  “末将领命!”马岱、邓艾领命而去,他二人要比关兴、张苞稳重许多,负责这样的任务更加合适,你要是把张苞派上去,说不定这家伙就会因为杀得兴起而耽误大事。
  “军师,那我等呢?”张苞果然着急了,一见邓艾、马岱领了任务,就赶紧出来求战了。
  “关兴、张苞,你二人领兵南下,沿济水东岸而行,一路拿下安乐、新野等城;赵广、赵统,你二人去取义阳、枣阳;关索、王基,你二人东去拿下葛坡……”沈隆不断抛出令箭,把麾下精兵强将大多都派了出去。
  如今豫州虽然已经拿下,可境内许多小城还是曹魏之手,在没有清除这些不安定因素之前,沈隆是不会轻易北上攻打襄城的。
  汝南、南阳可是富庶之地,这两处地方良田广袤,虽然此前因为征战耽误了耕种,让许多当地百姓都逃往荆州,但底子还在;只要沈隆把这些小城都拿下之后,汝南、南阳就尽归蜀汉所有,到时候让那些逃亡的百姓返乡恢复生产,加上荆州提供的良种,还有他们在荆州学到的先进耕种技术,必然能够获得大丰收。
  到那时候,蜀汉再要北伐,就不用从荆州输送粮草了,南阳、汝南就能满足大军北伐的需求,大大节省开支。
  众小将尽皆大喜过望,这可是独自领兵出战的机会啊,连忙接过令箭下去整顿兵马,当天就出了豫州,前去执行命令去了。
  沈隆则留在豫州城中坐镇,一边恢复城中的秩序,一边书写奏折,请求刘备从蜀中挑选精干人员前来汝南、南阳担任地方官,先前通过科举选拔的那些青年才俊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锻炼,已经积累到了不少经验,让他们来担任这些地方的县令正好合适。
  嗯,顺便还可以让刘备再开一次科举,南阳、汝南等地文风颇盛,读书之人众多,也得给他们一个晋身之阶,这样他们以及他们的家族才会真正认同蜀汉的统治;至于那些当地的世家豪门,肯定会反感科举,但就如同沈隆先前所说的那般,全天下世家豪门又有多少?寒门又有多少?只要寒门全部归顺蜀汉,这些世家豪门又能翻起多大的风浪呢?
  而且,汝南世家豪门在袁绍、袁术被灭之时已经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打击,这些年还没有喘过气来,只能眼睁睁看着颍川士族在曹魏朝廷上呼风唤雨,说不定他们也会安排族中子弟前往成都参加科举呢,不管怎么样,有官做总比没官好吧?
  听闻豫州陷落,蜀汉大军近逼颍川之后,颍川士子集团顿时就炸锅了,他们纷纷涌到陈群府上,强烈要求陈群劝说曹丕派遣大军南下,将蜀汉大军挡在颍川之外。
  人都有私心,宛城、豫州的陷落固然让他们紧张,却没有切身之恨,可颍川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家族都在颍川,要是颍川被破,他们的家人、他们家族的财富可就全都落入蜀汉手中了,这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如今沈子丰气势正雄,连曹子丹这样的宿将都接连败北,先后丢掉宛城、豫州两座坚城,文仲业、于文则、徐公明、夏侯伯仁等尽数落入蜀汉之手,就算洛阳还有大军,可又能派谁为将呢?”陈群摊手道。
  曹魏现在也同样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朝中能打的司马懿、曹休一个在长安,一个在徐州,曹真无人可替,好在曹真虽然一败再败,终究也没落入沈隆手中;但曹真一个人也打不了仗啊,他手下也得有足够的中坚将领,但这么多人都被蜀汉俘虏,一时也填补不上。
  “司徒王朗文武双全,或可以他为军师领兵南下辅佐曹真。”有人想了半天,总算是勉强找出一个人物来。
  “宗室曹遵、荡寇将军朱赞英武善战,或可与王朗一同南下。”又有人在曹魏朝中寻出两个人物来。
  然后有人又想到了其它主意,“先前沈子丰派遣使者入京,言称愿以曹真手下被俘宗室将领换取给事中马钧之家眷,吾等或可再换回一二名将领回来,如此倒是能解缺乏将领之困。”
  “沈子丰岂会纵虎归山?”陈群不大相信,不过试探一下总是没坏处的,于是他在奏明曹丕之后派出了使者。
  使者不数日便到了豫州,见豫州已经恢复井然,城外土地已经开始恢复耕种,使者不禁为之骇然,连忙求见沈隆,说明了来意。
  沈隆思索片刻后道,“如此并非不可,但尔等打算用谁来换?我蜀汉可没有将领在你们曹魏手中啊!”
  这话让使者顿时脸红,是啊,这一场场仗打下来,曹魏的大将一个个落入蜀汉之手,可他们呢,却是没有抓住一名有名有姓的蜀汉将领。
  “哦,对了,徐元直似乎还在洛阳,自从新野一别后,吾主挂念徐元直久矣,若是尔等愿把徐元直一家送到荆州,吾或可劝说陛下放回一员大将!”沈隆又想起了徐庶,徐庶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和刘备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那么与其让他在曹魏虚度余生,不如让他来蜀汉发挥余热。
  使者马上将消息送回洛阳,陈群等人又开始为难了,徐庶的能力他们也是知道的,放这样一个人去蜀汉,蜀汉必定如虎添翼,可眼下蜀军已经快打到颍川了,当下也顾不得太多,奏明曹丕后将徐庶一家送到豫州,换回了一名曹魏大将。
  这位大将不是徐晃也不是文聘,更不是曹丕痛恨的于禁,而是远在成都的夏侯尚,至于原因么,谁让人家姓夏侯呢,这可是曹家的亲戚,不换他回来还能换谁?
第1721章
念旧情石孟出仕
  消息传回曹魏,军中寒门诸将多有感慨,“于文则倒也罢了,文仲业、徐公明犹未归降,功业、才干皆在夏侯伯仁之上,为何不换回他们却换回夏侯伯仁?”
  “陈长文献九品中正制,某家以为这是文官的事,吾等武将勿用理会太多,靠着手中的刀枪依旧能搏出一番富贵,谁曾想就连文仲业、徐公明这般大功,也换不会自家安危啊!”这些人虽然不会临阵投靠蜀汉,但必然有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死心塌地的为曹魏卖力了。
  甚至还有人想起了曹彰,“若是任城王继位,定不会发生此事!”
  “慎言!慎言!”当下就有人捂住了他的嘴巴,曹彰刚刚病死在洛阳,可以说是死得不明不白,眼下你还在军中说曹彰,那不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么?
  相较而言,豫州这边可是一片欢笑,今天到场的除了徐庶,还有孟建孟公威和石韬石广元,昔日诸葛四友,就崔钧崔州平不在场了。
  昔日诸葛亮评价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卿等三人的仕进,官位可至刺史、郡守”,说他们也就是一州之才。
  石广元现在担任的是典农校尉,豫州一战时恰好在汝南处理公务,赵广赵统率军征战时将他俘虏,听闻他的名号之后马上送到了豫州。
  而孟公威原本就是汝南人,现在刚好赋闲在家,被沈隆请到了府中,看着他们沈隆想起了史料中的记载,诸葛亮率军出陇右,闻石韬、徐庶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意思是,曹魏难道真有那么多人才吗?连徐元直、石广元这样的人才都得不到重用?现如今他们来了蜀汉,总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4/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