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6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3/994

  赵广、赵统、马岱等人领军出塞,狠狠地教训了一番此前敢于进犯大汉领土的异族,就连当初被诸葛亮吊打了一顿投降羌人的曹魏驸马夏侯楙也被俘虏了,刚好回到长安和他们夏侯家的亲戚们重新团聚。
  新一年的科举也召开了,朝廷安排了许多临时考官前往各州县监考、批改试卷,相对公平地选拔出了大汉重新一统以来的第一批入京赶考的士子。
  这些士子到了长安之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来自蜀中、荆州的士子很快就以渊博地学识树立起了自己的声望,而许多来自冀州的士子还是第一次看到雪白的纸张、清晰无误的纸质书籍,顿时一头扎进图书管理终日苦读。
  要不是诸葛亮早有准备,赶在开考之前暂时关闭了图书馆,这些士子说不定连参加考试都能给忘了,要知道他们此前想找到一本书读可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听闻刘备打算在天下各州县都建立图书馆,允许士子免费借阅之后,这些士子都感激零涕,纷纷来到宫门外叩阙感谢刘备,让刘备又刷了一波声望。
  那些世家大族已经意识到这些政策会给他们的家族带来怎么样的冲击,奈何刘备因为三兴汉室而赢得了无上威望,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自家的子弟也去参加科举,毕竟现在已经没有九品中正制了,要想当官就得考试。
  而且刘备可不比刘秀,刘秀当年能再兴汉室,那是因为得到了豪族的帮助,登基之后肯定要照顾豪族的利益,而刘备起家则依靠的是北地寒门以及荆州、蜀中士子,其中并无多少世家大族,权力并没有掌握在他们手里。
  某日,在得到冀州丰收的消息后,沈隆脑海中终于传来了任务完成可以回归的提示音,沈隆猜测着,这大概是冀州已经没了反叛隐患的原因吧。
  沈隆在府中大笑数声,虽笔走龙蛇写了一封信留给刘备,让他不要责怪府中下人,随即带着自己收集的那些古籍善本回归现实世界。
  关羽、张飞听到沈隆的笑声立刻过来查看,却见房中已经空无一人,只有一封墨迹未干的书信,关羽叹道,“哎,子丰还是回山去了。”
  “哼,他若是想走,天下谁能拦得住?”张飞倒也没责怪府中的下人还有外面的士兵,毕竟他也是被沈隆吊打过很多回的人。
  很快,刘备、诸葛亮、徐庶、赵云等人纷纷赶来,看到沈隆留下的书信后,刘备痛哭流涕,“子丰临走之前就连见我一面都不肯么?朕竟德薄如此!”
  “陛下勿用伤心,子丰当初就说要离开,如今又留了一年多,想来也是念着陛下的恩情吧?”诸葛亮宽慰道。
  “此处保持原样不动,朕要时常来这里看一看。”刘备亲手把书信收好,然后吩咐道,或许来到这里,就能回忆起沈隆为大汉所做的一切一样。
  回宫之后,刘备再次晋升了沈隆的爵位,直接封了王爵,并命人将沈隆为大汉所住的一些刻碑记录,许多文人也用诗赋等多种文学形式来记录沈隆的功绩,此后的大汉一直流传着沈隆沈子丰协助刘备三兴汉室的传说……
  当然,这些沈隆就不知道了,他现在已经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中,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能从这次任务中得到什么,诸葛亮会用什么礼物来感谢他为大汉所做的这一切呢?
第1745章
易中天品汉末之沈隆篇上
  沈隆已经回归本位面,他并不知道在这个位面的一千七百多年后,他已经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甚至有人登上电视节目,开始分析他当年曾经做下的那些事情。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易中天品汉末》,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整个汉末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为神秘的一位人物,大家想必已经猜出来我今天要讲谁了吧?”著名学者易中天出现在了讲台上。
  “沈隆!沈子丰!”台下无数观众同时喊道,脸上满是兴奋地色彩,这位可是比曹操、刘备、诸葛亮这些人有话题多了。
  “对,大家说的很对,我今天要讲的呢,就是协助刘备三兴汉室的大汉楚王沈隆沈子丰!大家都知道,在封建时期,能被封为王爵的一般都是皇室成员,异姓封王的很少,西汉时期仅有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这么几位,都是西汉开国之初的人物。”
  “其后吕后执政的时候还册封了吕王吕台、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等,但大多都是吕氏家族的成员,其余南越王赵佗、东瓯王驺摇等等那时候还算藩属国。”
  “东汉时期没有异姓王,季汉时期除了沈隆之外也只有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人而已,他们还是死后被刘禅追封的,沈隆可以说是唯一一位尚且在世就被封王的。”
  “那么他为什么会被封为楚王呢?因为封王一般是以受封之人的封地来确定的,大家都知道,沈隆在刘备一统天下之后就退隐山林,这自然就没有封地了;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季汉群臣商议,考虑用沈隆的出生地来进行封爵,可谁也不知道沈隆是那儿人啊,所以就把他第一次出现的荆州作为出生地,而荆州是属于楚国的,因此就有了楚王的封号!”
  先解释了沈隆楚王的来历之后,易中天继续说道,“先前我已经说了,沈隆沈子丰是整个东汉末年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最为神秘的一位人物,那么他的神秘之处到底在哪儿呢?”
  “就在于他能够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就创下了如此辉煌的功业,然后又悄然身退,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样的情况数遍上下五千年也只有这么一例,国外同样没有第二个。”
  “公元219年7月,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在樊城受伤,关平前去寻找名医华佗,然后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沈隆,这是他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记录当中;此后沈隆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平定了乱世,但是他却在自己的光辉达到定点的时候悄然退隐,从此再也找不到关于他的确凿历史记录,这个人就好像真的消失了一般。”
  “可能有人不同意,说西汉初年的留侯张良也在功成名就之后退隐;但张良的退隐和沈隆的退隐还是不一样的,张良退隐的原因有二,一是他明哲保身,不想参与朝廷大事给自己招惹麻烦;二来则是他向来体弱多病,也没办法负担沉重的政务。”
  “但沈隆不一样啊,他能文能武,张郃、许褚这些曹魏名将都先后死在他手下,天下统一的时候依旧年轻,不存在这方面的原因;而且刘备、刘禅两代君主都极为宽厚,一向善待功臣,沈隆也不用担心他会被迫害。”
  “那他为什么要退隐呢?所有研究汉末历史的学者都找不到完美的理由,只能相信沈隆当初向刘备辞别时候的借口,他是奉师命出山,来辅佐刘备一统天下、中兴汉室,如今任务已经完成,于是又遵从师命回山了。”
  “于是就简单地勾勒出了沈隆沈子丰的一声,他幼年间在山中跟随师傅求学习兵法韬略、武功政才,等学成之后出山辅佐刘备,功成名就之后再次回山继续跟随师傅修行。”
  “他这般不恋功名的高尚情操赢得了无数后世文人的称赞,就连诗仙李白也专门写诗称赞他的品行‘楚有倜傥生,子丰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三兴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王侯赠,顾向昭烈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李白是说楚地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沈子丰,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他辅佐刘备三兴汉室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刘备的王侯之爵封赏。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多么骄傲的人啊,就连他也对沈隆如此敬仰,由此可见沈隆在后世读书人心中的地位;沈隆用短短十年塑造出了一个封建王朝时期理想文人的形象,论能力,能平定乱世让天下重归太平,论品德,功成之日便轻身而退。”
  “所以,后世的帝王纷纷追封沈隆,将其列为史上文臣第一,不断兴建、翻修祭祀沈隆的庙宇;就连现在大家去了荆州,不看沈王庙都算是白去了,我当年也专门去过,光是看历代帝王给沈隆的封爵称号都看了好几天。”
  “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但同样有无数人对沈隆的一声充满疑惑,他一身的学识是从那儿学来的?这样的人物,谁才有资格担任他的老师?他到底是什么出身?退隐之后又做了什么?这些都无人能够解答。”
  “正是这些疑团让沈隆沈子丰这个人物充满了神秘色彩,历朝历代都有文人试图把这些研究清楚,今天我们就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看看能不能拨开历史的迷雾,还沈隆沈子丰一个真实面目!”
  观众们纷纷竖起了耳朵,他们也想知道答案。
第1746章
易中天品汉末之沈隆篇下
  “我们来看早年隐居深山跟随师傅学艺这一项,类似的事情其实在历史中还有不少,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孙膑和庞涓,就曾经跟随隐士鬼谷子学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也曾从异人黄石公那里得到过《太公兵法》的传授,乍看起来沈隆跟随隐士学艺这一说法似乎很合理。”
  “但是我们仔细琢磨之后就会发现,孙膑和庞涓是师傅是鬼谷子,张良从黄石公那里得到过《太公兵法》,这都是有明确传承的。”
  “鬼谷子,王氏,名诩,一作王禅,卫国朝歌人,著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天髓灵文》等书;黄石公,秦汉时道家代表人物,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著有《素书》和《黄石公三略》,这些在历史典籍中都有记录。”
  “当然,关于这两位人物的真实性,也不是没人怀疑;比如说鬼谷子,根据史料记载,他的弟子有苏秦、张仪、庞涓、孙膑甚至是尉缭等人,而庞涓死于公元前341年,尉缭生卒年不详,却在秦王赵政十年,也就是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时间相差百年之久,鬼谷子怎么可能跨越这么长的历史时间教徒弟?”
  “可不管是真是假,鬼谷子和黄石公这两个人的名号是有的;但关于沈隆师傅的记录呢?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教出这么厉害的徒弟,师傅怎么可能寂寂无名?那怕是像鬼谷子、黄石公这种传说中的人物也行啊,可谁也没找到。”
  “历朝历代,不少人都猜测谁是沈隆的师傅,有人说是鬼谷子,这就不现实了,鬼谷子从庞涓时期活到尉缭时期已经不可能了,更何况跨越四百多年活到东汉末年?”
  “也有人说沈隆和诸葛亮是同门师兄弟,师傅都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这同样不可能,起码我在史料中没有看到任何诸葛亮同沈隆师兄弟相称的记录!而且司马徽可不通晓武艺,沈隆那一身天下无敌的武功是怎么练出来的?他堪比华佗的医术又是怎么练出来的?”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是这么写的,沈隆,季汉开国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医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农学家、工程学家、文学家、改革家……和华佗一起发明了牛痘疫苗,领先西方一千五百多年;改进了自贡井盐的开采提炼技术;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改进了缫丝机,纺织机;和马钧一起发明了耧车等多种新型农具。”
  “这样的全才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别说是东汉末年了,就算是现在,从小开始培养,都不一定能选出沈隆这么一个全才来!而且这里面许多知识都不是在深山之中苦读就能学得会的,需要大量的实验和实践。”
  “所以说,沈隆跟随隐士在山中学习的说法是很值得怀疑的,在东汉末年,像他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唯有在那些世家大族中才有可能诞生,唯有在资源丰富的城市中才能培养出来。”
  “但这又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沈隆为什么要这么说?还有他是那个世家大族的子弟?这个问题同样无解;首先,那个大家族要是有这么优秀的年轻人,绝对早在童年时期就名满天下,孔融让个梨就能传遍天下,更何况这样的超级天才?”
  “其次,东汉末年并没有很出名的沈氏大族,东汉末年之前姓沈的名人并不多,仅有东汉初年担任过济阳太守的沈戎一人而已,他过世的时候距离沈隆出道已经有一百六十年了,这一百多年间,沈家并不是什么大家族,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来;沈家兴盛起来要到刘裕四兴汉室,沈约成为文坛领袖之后了。”
  “可能有朋友要问,说沈隆会不会是假名字,其实他不姓沈,而是由于其他种种原因隐瞒了自己的本身姓氏。”
  “这一点也不大可能,首先在东汉时期,姓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很少贸然更改自己的姓氏;徐庶虽然曾经使用过单福的化名,但很快就改回去了;其次,就算沈隆因为种种原因没用自己的真名,可等他归隐山林的时候总可以告诉刘备、诸葛亮他们自己叫啥了吧?”
  “那时候他已经注定可以名留青史,而且也已经打算离开朝堂,他难道真的甘愿自己的真实姓氏无人知晓么?他难道不想看到自己的姓氏光耀后世么?所以说沈隆应该是真名,但他这一身本事的来历我们就无从知晓了。”
  “本期节目的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关于沈隆的最大疑惑,那就是他为季汉带来的这些良种,玉米、红薯、土豆等等,这些东西好像是突然出现在季汉的一般。”
  “在此前的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农作物,西域也没有,甚至是欧洲也没有;在沈隆之前,整片欧亚大陆都不存在这些作物。”
  “玉米的起源地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土豆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红薯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这些都不是欧亚大陆的原产作物。”
  “沈隆到底是怎么找到这些作物种子,又找到最适合这些作物的耕种方法呢?他总不可能是从南美找到的吧?这一时期的航海技术可不足以往返亚洲和南美大陆,而且那一时期南美土著也没有掌握如此先进的种植技术。”
  “对此,历史学家们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原因来;任何农作物的种植历史都是可以溯源的,唯独沈隆带来的这些作物出现在中国,就好像突然冒出来的一样,根本找不到确凿的流传路径。”
  “我看网上最近很流行穿越历史的网络小说,说主角因为种种原因回到了过去,依靠自己携带的先进设备还有知识在古代大展拳脚!这一模式套到沈隆身上似乎可以完美地解释这一切,至于他为什么消失了呢?呵呵,可能是他又回来了吧?”
  “上面这段只是玩笑而已,毕竟时间穿梭这项技术我们还没有掌握,而且存在着种种理论上的悖论,我将这些只是和大家说个笑话而已。”
  “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下期我们将分析沈隆结束汉末乱世的策略……”
第1747章
我给智力加个点
  沈隆并不知道自己给后世的历史学家留下了多少难题,他现在正在琢磨诸葛亮能给自己啥?借东风、禳星术这些我都学会了啊,学识水平啥的王安石也不差他多少吧?政治能力我在《人民的名义》、《闯关东》等多个世界也锻炼出来了,至于木牛流马就更不算啥了,这玩意儿在三国时期可能挺牛逼,和现代科技水平一比就差远了。
  正思索间,脑海里传来了系统那熟悉的提示音,“来自《三国演义》世界的诸葛亮非常感谢您实现了他的愿望,帮他再兴汉室,结束诸侯纷争的乱世,让大汉的荣光重新照耀中原大地!现赠送您他的智商天赋,是否接受,请确认!”
  “接受!”沈隆毫不犹豫选择了接收,这个倒是和他预期地差不多,诸葛孔明同学可是被评价为“多智近乎妖”的人物啊,他最有价值的就是智商了。
  沈隆虽然在此前接受老白的化学天赋还有伊凡·万科物理机械天赋的时候提升了不少智商,这两位可都是诺贝尔级别以上的天才,不过天才和天才还是有差距的,伊凡·万科肯定比不上托尼·史塔克,老白肯定也比不过爱因斯坦。
  但有了诸葛亮的智商,那就不一样了,要是用漫画里的标准衡量,诸葛亮绝不弱于张衡,而在漫威的作品中,张衡那可是人类智商巅峰级别的存在,和牛顿、伽利略等人不相上下,光靠嘴皮子就能忽悠住天神组的大能。
  依旧是一道白光闪过,沈隆陷入短暂的迷糊之中,旋即又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明,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从空间里拿出平板电脑,开始查看阿尼姆·佐拉留下的种种设计,这位的智商就算在漫威世界,也算是优秀的。
  虽然还比不上托尼·史塔克、皮姆博士和神奇先生这种妖孽,但也能算是人类巅峰级别的了,先前自己虽然有伊凡·万科的机械物理天赋,可看他的设计还稍微有些吃力,涉及到物理和机械的还没问题,涉及更多就有点抓瞎了。
  但是现在呢,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沈隆感觉到自己只要稍微补一补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能彻底搞懂这一切;而且原来就非常精通的计算机技术、物理技术、机械技术还有化学技术等等,都有了更新的认识。
  这就是天才的感觉啊,果然很棒呢,沈隆对这个奖励非常满意,孔明兄,实在是太感谢你了,让我也能体验到成为天才是什么一种体验。
  咦,似乎现在可以做点有意思的东西出来了啊,看着装满阿尼姆·佐拉资料的平板电脑,沈隆突然想起在《钢铁侠2》世界里,阿尼姆佐拉和贾维斯的纠结来,给自己做个人工智能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样的话以后干什么的事儿就省力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3/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