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8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8/994

  这下我算是成了北大医学院的开山祖师爷了,等多年以后怎么也能在学校里混一座雕像,享受到和颜福庆同样的待遇,沈隆美滋滋地想着;不过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混到雕像,以他在《血色浪漫》世界里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贡献,清华肯定会为他立一座,这样沈隆就达成了北大、清华双雕像的成就。
  他也无形之中改变了徐定超的命运,原本徐定超在京师大学堂医学馆解散之后就回浙江了,受聘担任两浙师范学堂监督,那时候周树人就在他手下干活,辛亥革命后曾经担任过温州都督,其后因为所乘的轮船在吴淞江口被一艘英国轮船撞沉,夫妻俩同时遇难,终年73岁,而现在自然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嗯,被叫白校长就是舒坦,哪像白老师听起来那么别扭啊!
第2272章
定县调查
  沈隆答应出售学校和医院也不是没有条件的,他向教育部门提出,国立京城医学专门学校成立之后,要有一个专门培养乡村医生的机构,并组建一个关于乡村医疗卫生的研究部门,教育部门也答应了。
  所以沈隆在正常工作之余,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在学校成立完毕,新生们纷纷入学并正常开始上课的时候,沈隆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离开京城,前往河北定县,他准备在这里开始自己的实验。
  为什么选择定县呢,这是因为在中国公共卫生史上有一个重要名词叫“定县主义”,三十年代,先后毕业于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在这里进行平民教育实验,其后两位协和医学博士,让中国人吃上碘盐、解决了大脖子病的姚寻源和“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先后来到这里,建立农村公共卫生实习基地,中国农村的公共卫生事业也就此拉开序幕。
  沈隆为了纪念他们的成就,所以也将实验地选在了河北定县,这次出来他把白敬业也带上了,白敬业如今已经到了小学毕业的年纪,他此前一直生活在大宅门,虽然沈隆经常带他出去转,让他目睹京城平民的生活,可这那有直接去农村效果好?
  定县距离京城有二百多公里,他们先乘坐火车来到保定,然后从保定下车雇马车前往定县,这条路沈隆倒是走熟了的,因为定县就在安国隔壁,这些年他可没少往安国药市跑,一路上沈隆给白敬业和学生们讲着自己在安国药市的各种经历。
  两百公里的路程,这要是放到后世,高铁一小时出头就到了,走高速最多也就两个半小时,可如今他们从京城到定县,愣是走了两天多才到。
  “这地方可真是够穷的啊?”一名叫慕容武的学生说道,他是魔都人,慕名来到沈隆的学校求学,自小在大城市长大,还真没怎么来过小县城。
  “比我老家好多了,这还是县城呢,等到了村里你就真正知道啥叫穷了!”另一名叫袁小燕的学生说道,他出身沂蒙山区,倒是见惯了这种地方。
  “今天先在城里找个地方歇一晚,明天起来咱们先去县城的医馆、药店走一走看一看。”沈隆按照提前制定好的计划作出安排,慕容武和袁小燕赶紧找客栈去了,可在仅有两条街道的县城转一圈回来,他们俩都面露难色。
  “老师,照我看,您还是先把小师弟送回去吧!我们几个大人倒还好,小师弟恐怕在这种地方待不下去啊!”等到了本县最好的客栈门口,大家伙儿才明白他俩的意思,这地方实在是太穷了,客栈里面卫生条件也不容乐观,白敬业还是个孩子,万一染病那可就糟了。
  “不要紧,临走的时候我都备好药了,再说敬业从小跟着我练拳脚,身体好着呢!”沈隆摸了摸白敬业的脑袋,“敬业,你是回去呢,还是和我一起去乡下?”
  “我跟爹一起!”还真没白费沈隆这些年的教导,白敬业见了这种地方尽管有些不适,但并没有退缩,就是晚上被跳蚤咬得有些睡不着。
  起床之后,他们先到县城的街道上走了走,遇到医馆、药店就进去详细询问一番,沈隆报上自己国立京城医学专门学校校长和京城百草厅白家老号传人的身份,医馆的大夫和药店的掌柜就无话不说了,沈隆能感觉到,似乎后者对这些人更有影响力一些。
  想想也是,毕竟这儿挨着安国呢,百草厅可是安国药市最大的主顾,身为医药界人士,谁还能不知道百草厅白家老号的威名?
  仗着这个身份,沈隆他们很快就弄清楚了定县的医疗水平,得到的数据不容乐观,县城里只有两位坐堂大夫,而且都没接受过专业的医师教育。
  一个是子继父业,身上的医术都是跟着父亲学的,不过从留下的方子看,他父亲的水平很一般,他还不如他父亲呢;另一位则是读书人,早年间考中秀才,可举人却是一直都没有考中,眼见年纪越来越大,家中积蓄日空,于是他就翻看了几本医书,开始给人开药看病了。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倒是一点儿也不少见,但凡是读书人大多都看过一点儿医书,有些胆子大的就试着给自己或者其它人开药了,运气不好的“终学医,有所成,撰一良方,服之,卒”,运气好点的就能靠这个吃饭了。
  听他们说起过去的诊治病例,慕容武和袁小燕他们听了眉头紧锁,回去之后就拍了桌子,“这真是草菅人命啊!这样的人也能当医生?他们开出的方子治死了多少人啊!”
  这么说吧,要是把这俩人放到后世的医院,保管活不过一星期就被医闹给打死了,看病治死人的事情几乎每月都有。
  “不行,我得去和县长说去,这样水平的医生绝对不能再让他们给人看病了!”性格冲动的慕容武说着就要出门。
  “回来!你给县长说了,县长把他俩都抓了,那定县的老百姓怎么办?你留在这儿给他们看病么?”沈隆喊住慕容武,“你当定县的老百姓不清楚他们的水平?可他们有选择么?这样的医生已经是定县水平最高的了!剩下的都是些只懂得几个偏方的游医,还不如他们呢!”
  慕容武和袁小燕等人都沉默了,整整四十万人的定县,就只有两个完全不合格的医生,定县老百姓的日子简直是太可怜了。
  调整好心情之后继续调查,他们甚至去了县政府,找县长索要一些资料,再和满清时候的胥吏聊天,从资料和这些人的口中得到了更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让大家伙儿不寒而栗,尽管他们之前已经在京城郊区做过类似的调查,但定县的情况无疑严重地多,平均死亡率每年达35%,30%的农民在死亡之前,没有得到过任何医药帮助,婴儿死亡率极高,这就是他们面临的现状。
第2273章
民国的乡村
  接下来他们开始调查乡村的情况,得到的数据更让人吃惊,全县四十万人,百分之八十都是文盲,这可不是指后世那些没有经过义务教育的文盲,而是真正连一个字都不认识的睁眼瞎,但凡认识几个字的都不算是文盲。
  全县仅有一所中学,学校源于乾隆三年成立的定武书院,1902年由如今的民国临时政府参议谷钟秀等人改为直隶省定州官立中学堂,今年才刚刚改名为定县公立中学,沈隆他们到学校里看了,日后的河北省重点中学、全国百强中学、中国高中教育50强,如今仅有百十号学生,几名老师而已。
  整个定县适龄青少年估计得有好几万人,只有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几的学生才有资格接受中学教育,其中大多都是本地大户人家的子弟,仅有少数才智卓越的贫困学子才能在这里读书,这还只是中学教育,能读大学的就更少了。
  这里的公共交通同样可怜,通往乡村的仅有羊肠小道,马车都没办法过去,他们也只能买来几头毛驴,骑着毛驴前往各个村镇调查,慕容武和袁小燕他们学骑毛驴还很是花了一些时间,从毛驴背上摔下来好几回。
  白敬业倒是比他们表现得都要好,毕竟他可是沈隆亲手教出来的,身手自然不是这些书生能比的,他们几乎走遍了定县每一个乡村,全县近五百个村庄只有一半有传统的小草药店铺和少数传统医生,至于人均收入更是少得可怜,人均医药费仅有三角银元。
  注意,这三角银元还包括了县城那些大户人家和村里地主看病的支出,实际上,绝大多数老百姓生了病,要么硬抗,要么找几个偏方,自己到山上弄点草药来吃,除非是得了重病,他们轻易不会去找医生看病。
  沈隆他们选了一个村子作为研究基地,租用了本村地主的房子作为日常生活场所,虽然是地主,但他的房子条件也是相当简陋,夯土的墙壁上面的稻草的屋顶,墙上开着小小的窗户,窗户中间用几根粗木头来防止有人摸进来,挡风挡雨的糊窗户纸是没有的。
  屋子里的光线实在是太暗了,他们只能待在堂屋,点油灯的话又会因为房屋狭小逼仄导致烟气无法散出,不一会儿就把人熏得眼泪直流了,所以他们只能把大门打开,利用这点光亮来进行工作,直到太阳落山才会点起油灯。
  “这些天大家也都跑了不少地方了,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敬业,你来做会议记录!”沈隆坐在条凳上,学生们围在他周围,白敬业则拿了个小马扎,掏出钢笔,把笔记本放在小桌上准备记录。
  “我先说吧,这里的老百姓实在是太愚昧了,特别是农民,不但缺乏知识,目不识丁,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普遍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事,与自己无关,一问起来就说我们这些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他们命贱没有读书的福分,可不读书如何明理?如何掌握科学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慕容武说道。
  “照我看不读书是因为没钱,不看病也是因为没钱,但凡是有点钱的人家,都会让孩子去读书识字,用租给咱们房子这家地主的话来说就是,孩子读了书,将来起码也能算账,收租子不至于被这些刁民欺瞒。”袁小燕补充道。
  “是啊,这里的百姓实在是太穷了,连吃饭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的事情,很多人一年到头连饱饭都没吃过几顿,还谈什么读书看病?很多人都是在生死边缘挣扎,求生成了他们最关心甚至是唯一关心的事情。”又一名学生说道。
  “从医学角度来看,由于长期缺乏营养、从事重体力劳动,当地老百姓的身体素质都非常差,而且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生死存亡往往付之天命,公共卫生根本谈不上。”一名戴着眼镜的学生说道。
  “还有自私自利,我原本以为农民都是很淳朴的,等到了这里我才知道我错了!”慕容武说这话的时候周围想起了几声轻笑,他这个大学生来定县之后可是被骗了好几次,骗他的都是那些看起来老实憨厚的农民。
  慕容武脸上一红,不过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继续说道,“当地百姓多以自己为中心,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常识,很多同村人就为了一个鸡蛋、几个果子就成了仇人,在村里见了面也不打招呼,有时候甚至还会大打出手!”
  “这是因为他们拥有的实在是太少了,一个鸡蛋、几个果子在我们看来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对他们来说,却能换到足够家人吃好几顿的盐巴,而这点盐有时候就能决定这家人是不是能多养大一个孩子。”袁小燕叹道。
  “还有……还有,他们身上的担子太重了,不光要把地里一半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还得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哎呀,你这个思想很危险啊。
  “好了,我总结下。”沈隆赶紧打断了他的话,我这次来是调查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可不是要那啥,“定县农村,甚至可以扩展到全国农村,农民身上都有愚、贫、弱、私四大病症,这四大病症相互纠缠在一起,难以简单剥离。”
  这是晏阳初在定县调查得出的结论,被沈隆直接拿来用了,这个总结清晰地勾画出来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可谓眼光独到,只是他却不能像教员那样为农民找到出路。
  袁小燕、慕容武等人听了纷纷点头,都觉得沈隆这个总结做得到位,“那么,老师,我们究竟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难啊!”沈隆叹了口气,历史已经证明,这些农民的出路只有一条,哎,也不知道那些怀念民国的人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你要是穿越到民国,别指望成为唐瑛那样的上海滩名媛,八成都成村里的翠花狗蛋,说不定那天就死了。
第2274章
赤脚医生
  “中国很大,中国的老百姓很多,中国存在的问题同样很多,旧的问题不会自己消失,新的问题又会随时出现,所以想要一口气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先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考虑下一个问题,只要这样的人多了,中国总会慢慢好起来。”后来的那批人正是这么做的,沈隆比不上那批人,但是他也能做一些事情。
  “愚、贫、私、弱这四大问题,我们有能力稍微缓解的是弱,毕竟我们是学医的么!”沈隆拿出了陈志潜的方案,“在定县农村,每个农民每年只能花费三角钱用在现代医疗卫生上,三角钱是微不足道的,但定县又这么多人,那么我们可以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么能在每一千个农民身上仅花费三十大洋,还取得一定的成效,能帮助他们稍微解决一些痛苦?”
  “老师,我可以志愿来定县做乡村医生,帮他们看病,只收取药费和少量让我维持生活的诊费,我想在咱们学校的同学之中,愿意这么做的肯定不少,这样的人多起来,定县农民的医疗卫生环境一定可以得到缓解。”慕容武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早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你的志愿精神很让我感动。”沈隆赞赏地看了慕容武一眼,不等他露出笑脸,沈隆又摇了摇头,“可是这样的模式是没办法大规模推广的,也没办法长久地运行下去!”
  “我不是不相信你的话,我也知道如果我给你这个机会,你肯定愿意在定县扎根下来,但是你想过没有,你学的主要是西医,而西医的药品价格都是比较昂贵的,且不说定县这些老百姓能不能接受西医的诊治,光药费他们就承担不起啊!”沈隆叹了口气。
  就算到了新中国时期,广大的农村赤脚医生们主要使用的也是中医的治疗方式,中医的药品,仅有少数碘酒、红汞、阿司匹林等廉价西药,在后世国内已经能够生产部分西药的情况下,经过土改的农民都承受不起这笔开支,更何况现在?
  “我……我可以学中医!”慕容武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多学点中医的诊治方式了。
  “但培养西式医生才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如果我们只培训少量中医,那数目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的需求,可要是大量培养中医,这就违背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沈隆再次摇头。
  这下慕容武彻底没办法了,“老师,那你说该怎么办?我是想不到办法了!”不光是他,其它学生也满是迷茫。
  “这个问题,我在之前对京城周边郊区农村的调查中已经仔细想过了,要想解决农村的问题,还得从农村发掘资源,靠区区几个城市人的施舍是不够的。”以现在民国的实力,可搞不起精准扶贫这样的大项目,更何况他们压根就没有这个意愿。
  慕容武这样的人或许有,但绝对不多,大部分来学医的学生,肯定都想留在大城市,过上唐乃安那样的生活,就算是有追求的,也更愿意留在大医院、大研究机构里面,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识得到用武之地,为医学的进步作出贡献,谁又愿意当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医呢?
  “不知道你们留意到没有,我们这些天也见过不少摇着铃铛走村串乡的游方郎中,他们的医术虽然不怎么好,但村民对他们都非常尊敬,一旦铃铛在村口响起,村民们都会热情地招呼,让他到村里做客,然后各家各户都带着病人前去接受诊治!”这种医患关系可比后世大医院里面的都要好。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对这些医生进行培训?教导他们正确的医术?让他们能够给村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甚至更进一步,从农村中挖掘出来自村民的卫生工作者——他是本村人,接受少量的基本培训,依靠一个急救套装盒、几种基本药品就能解决几种常见的农村疾病?”这是陈志潜三十年代在定县考察时提出来的方案,也是后世赤脚医生的起源。
  “而我们的工作是对这些本村医生进行培训,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这样虽然在医疗水平上不能和我们亲自给村民诊治好,但从整体而言,却能让定县的村民享受到更好、覆盖范围更广的医疗服务!”这就是赤脚医生的伟大之处了,他们在国家医疗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了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的确,赤脚医生在医术上有着明显的缺陷,从专业角度来讲,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具备行医的资格,在行医的过程中也造成了大量的误诊、错诊,但如果没有他们,那些农民连就诊的机会都不会有!毕竟只有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才有资格考虑好和坏的问题。
  无数地赤脚医生完成了两项伟大成就:大大降低传染病尤其是血吸虫病的传染,大大减少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就凭这些,尽管他们现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农村依旧有许多老人怀念这一群体,这一群体也的确值得纪念和感谢。
  “你们应该还记得我在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时候所提到的铃医奖吧?这一奖项就是为他们准备的,这一群体的医术或许远没有达到合格的程度,但他们对中国老百姓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只要能让农村多一些这样的医生,那农民的生活一定会得到改变!”这番话听得学生们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老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是这些村民能学会医术么?”慕容武等人在振奋过后,又开始考虑现实的问题了,以那些农民的愚昧程度,教会他们一定很不容易吧?
  “这就需要你们的努力了!既然你都愿意留在村里长期给村民看病,那也一定愿意教他们吧?”沈隆道。
第2275章
培训村医
  “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定县的农民虽然愚昧不读书,可由于长久以来的传统,他们非常尊敬读书人,我们如果想帮助他们,肯定有人愿意接受!”袁小燕要乐观一些,他出身农村,更清楚农村人的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8/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