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994


第2535章
无字经书
  到了大雄宝殿之中,将通关文牒奉上,如来一一看了,还递与沈隆,然后说道,“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
  “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如来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说完便要让阿难迦叶去取经书。
  谁料沈隆却早就听得不爽了,我大唐固然有诸多问题,可治下百姓的日子比起这西行路上绝大多数国家却是要好得多,也不知道如来有啥颜面说这些话。
  于是开口道,“弟子有一事不解,还望佛祖解惑;东土昔日倒也曾尊崇佛教,南北朝时亦有四百八十寺之盛况,然彼时百姓却生活困苦不堪,如今吾皇继位,虽未曾如同南北朝时那般尊崇佛教,然治下百姓大多却也能安居乐业,这是何缘故?”
  “弟子一路西行,在大唐之时尚且未曾见过几个妖怪,谁料距离灵山越近,这妖怪却越发多了起来,而且愈发凶残,以至于出现了狮驼国妖怪吞噬一国百姓的惨剧!弟子不知,这些究竟是佛祖没有看到呢,还是看到不想管呢?”沈隆的语气愈发冷冽。
  而大雄宝殿上诸佛菩萨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黑,沈隆这是用巴掌抽他们的脸啊!那文殊普贤就要出言呵斥沈隆,他俩的车都被沈隆给砸了,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如来却道,“玄奘,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做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谩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如今看来,你仍然执迷不悟,真是可悲可叹!”如来其实也火大啊,但西游之事如今已经完成了八九成,只需要他们把真经送到大唐便可大功告成,在这个时候,如来不想节外生枝。
  故而沈隆的话他只当是没听到,轻描淡写就绕了过去,“那南瞻部洲东土大唐表面上看起来倒是繁花似锦,实际上却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不识我佛门真经,终究不得解脱,汝要想究其根源,还需多看佛经才是。”
  说罢招呼道,“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五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斋罢,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二尊者即奉佛旨,将他五众领至楼下,看不尽那奇珍异宝,摆列无穷。
  他们五人刚走,大雄宝殿上便乱成一团,诸佛菩萨各执一词,事到如今,西游的计划还能不能完成,着实有些不好说啊。
  二尊者陪奉沈隆等吃罢斋饭,却入宝阁,开门登看,经柜上,宝箧外,都贴了红签,楷书着经卷名目,《涅槃经》、《菩萨经》、《虚空藏经》、《首楞严经》、《华严经》等浩如烟海,凡俗僧人恐怕穷极一生也难以把这些经书看完,更遑论理解。
  “师傅,如此多佛经,我等到底拿那些的好?”孙悟空等直接看花了眼。
  沈隆笑道,“吾在东土大唐之时就曾闻之:大道至简;又闻: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这诸多佛经,也不知其中有几句真言啊!”
  阿傩、伽叶面色顿时黑如锅底,不耐烦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竟公然索贿?这也太牛逼了吧?沈隆冷笑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
  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他们不肯传经,倒是合了沈隆的心愿,于是道,“既如此,我等空手回东土便是。”
  阿傩顿时急了,这如何敢让他们走了?于是连忙道,“莫嚷!此是甚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于是搬出一卷卷经文,八戒沙僧接过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捆了两担,八戒与沙僧挑着。
  沈隆心知此乃无字经书,不过他也不言语,巴不得就带着这些返回大唐,等收拾完经文便一一辞别诸佛菩萨,下山奔路不题。
  阿难迦叶此举却没有瞒过燃灯古佛,他心中暗暗恼怒,这般要紧的事情,尔等也敢从中作梗?于是叫来座下白雄尊者,让他把那无字之经夺了,教沈隆等再来求取有字真经。
  那白雄尊者,即驾狂风,滚离了雷音寺山门之外,大作神威从半空中伸下一只手来,就将马驮的经,轻轻抢去。
  然则沈隆早已叮嘱了孙悟空,孙悟空见状立刻腾身而起挡住巨手,抡起金箍棒便打,那白雄尊者,见孙悟空攻势迅猛,恐他棍头上没眼,一时间不分好歹,打伤身体,立刻收风敛雾,径直逃回燃灯古佛处去了。
  孙悟空回来怒道,“定是阿难迦叶见我等不给人事,故而派人来捣乱,俺老孙这就回去和他们分辨个清楚!”
  “此事将来再说不迟!如今还是速速返回东土大唐为上!”沈隆倒是不激动,待会就会有人求着我回去了。
  那白雄尊者回去后,燃灯古佛陷入苦恼,这下可如何是好?难道又要派人把他们好生请回来么?
第2536章
送经
  “那唐三藏既然是来灵山求取佛法,停下歇息的时候总会翻看经书吧?只要他一看便能知晓,我等在这灵山上等着便是!”有人宽慰道,诸佛菩萨皆以为然,然后派人前去查看,自己则在灵山之上安心等候。
  然而沈隆早就知道取回来的是无字真经,故而也懒得翻,赶了一天的路之后就直接躺下休息了,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第三天还是这样!这时候灵山上的诸位终于忍不住了,赶紧派人前来说明真相。
  “呵呵,贫僧辛辛苦苦历经十四载岁月,走过了十万八千里路,结果到了这灵山之上,竟然因为没钱给人事,二位尊者就拿些无字经书来糊弄我!这是什么道理?既如此,这经书不取也罢!悟空,咱们回去!”沈隆听完冷笑不已。
  “玄奘法师,法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佛祖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来者劝道。
  “呵呵,我东土百姓愚迷不悟?我这一路走来,倒是觉得我东土的百姓善良坚韧、聪慧诚恳,却是比这西天的百姓强多了!既然你说这无字真经也是好的,那我带回去便是!”老子最烦你们这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肿么听起来和公知一个味呢?老觉得老百姓是傻子,就你们最牛逼,听了就烦。
  说罢沈隆带着孙悟空他们又要前行,这下前来的使者就更着急了,这要是真带一堆无字经书回去,我佛东传的计划可如何是好?之前诸般筹划岂不是白费了?于是再次挽留,“玄奘你这又是何苦呢?你如此辛辛苦苦西来,却只取回去一些少有人能看懂的无字真经,岂不是枉费了这么多辛苦?”
  “呵呵,你也知道我等西行辛苦?这一路上风餐露宿且不去说,你们这帮人还动辄放自己的童子、坐骑下来祸害百姓,作弄与我,这些我都忍了!可如今既然已经到了灵山,你等却不肯将真经给我,此时我方才醒悟,尔等怕是本就不想传真经吧,既如此,我又何必强求呢!”沈隆索性撕破脸了,“再者说了,我出长安之时,便同陛下说了,此次西行绝不回头,既然我已经出了灵山,就不会再回去!”
  “玄奘,当初你和那唐皇有约,非要取了真经才回去,如今未曾取到真经,恐怕也不好和唐皇交代吧?”使者只能拿出李世民来说话了。
  “这有何难,回去之后如实说便是,想必吾皇自有决断。”沈隆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那李世民听闻西域天竺诸国的情况后,恐怕对佛家也没啥好感了,再说了,这一路走来我也不是啥也没干,起码把五指山到天竺的地图都画出来了,对李世民来说,这东西绝对比佛经更有吸引力,有了清晰的西域路线图和各国形势解说,他那还会关心佛经啊。
  使者无奈而去,回到灵山后汇报一番,诸佛菩萨没想到沈隆这般头铁,竟然说不回来了就不回来了,他们也不好去责怪阿难迦叶,毕竟收取人事这也是灵山的潜规则,他们也会从中得到好处,这下就有些尴尬了。
  “不若再派人把经文给他们送过去?”可眼下向大唐传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既然沈隆头铁不肯认怂,那么就只能是他们自己认怂了。
  于是使者再次出发,带上经书赶上了沈隆他们,要和沈隆更换经文,沈隆依旧不肯答应,“尔先前不是说了,这无字经书更胜有字经书,我前来灵山不易,既然要取,自然是好的,没道理放着更好的经书不用,反倒去换更次的。”
  “玄奘此言差矣,佛经并无高下,这有字经书和无字经书其实都是一般的。”使者也只能把自己刚说出来的话吞回去。
  “既然是一样的,那又何须更换?”沈隆直接把他的话又堵了回去。
  使者无奈之下只能直接问了,“玄奘,要如何你才肯更换真经?”
  “呵呵,当初阿难迦叶问我索取人事,我没有,他们便给了我无字真经,若是想让我带有字真经回去倒也容易,让那阿难迦叶亲自送过来,再给我送上一份人事便可!”沈隆直接开出了自己的条件,索贿索到我的头上了,你不知道我当初还负责过反贪么?
  使者好悬一口老血喷出来,向来只有灵山问别人要人事的,这回竟然有人要人事要到灵山头上了,今天可算是开了眼了。
  沈隆却是面色淡定,你一家正处于开拓期的公司,遇到这样新市场区域的大渠道商,那还不得好生捧着?没道理我来你们公司办点事儿,还要遇到你们的刁难吧?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下次若不是阿难迦叶带着人事过来,你们也不比烦我了!悟空,我们走!”沈隆说罢一甩手继续向东行去,直乐得孙悟空抓耳挠腮,龇牙咧嘴吓唬了使者一番方才蹦蹦跳跳跟着沈隆离开了。
  使者把这番话传回灵山之后,诸佛菩萨尽皆大怒,尤其以阿难迦叶为甚,向来只有他们拿钱的,何时还曾给过别人钱?要是都有样学样,这灵山日后还开张不了?
  “不若再等下一位取经人来吧!”有人甚至想放弃唐三藏了,可凡人那能西行十万八千里抵达灵山?再者说了,传法之事宜早不宜迟,他们那能再等几十年啊。
  “师傅,这般不会惹了那如来佛祖吧?”猪八戒还有点担心,沈隆却不在乎,他又不是唐僧,还非得取真经回去,而且就算如来生气也不怕,他在狮驼岭的时候也不是没生气,结果还不是好好的?
  正说话间,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呼唤,回头一看正是阿难迦叶。
第2537章
长安
  阿难迦叶将一包包经文送到沈隆面前,“现付去唐朝《涅槃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虚空藏经》二十卷……在藏总经,共三十五部,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与东土圣僧传留在唐。”说罢陪着笑脸等候沈隆验收。
  沈隆却不去查验,反而笑道,“贫僧东土到此一路辛苦,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带着经文返回长安。”这番话却是阿难迦叶先前说过的,只是改了几个字而已。
  阿难迦叶顿时红了脸,也不知道究竟是羞的还是气的,但他俩也不敢得罪沈隆,只能勉强忍着,拿出三斗三升米粒金来送给沈隆;沈隆接了金子,这才让孙悟空等点验经文,验收完毕,继续准备上路。
  临行前,趁着阿难迦叶还没走,沈隆继续说道,“悟空,你脚程快,把这些金子送去给左近贫苦百姓吧,为师是出家人,要这些金子又有何用?”这话一说,听得阿难迦叶嘴角直抽抽,这又是打他们的脸啊。
  往前走了一段儿,孙悟空刚回来,便有八大金刚追了上来,原来是沈隆从长安出发到灵山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沈隆赶路比唐三藏快,尚缺少几月时间,不合藏数,所以要八大金刚来带他们快走一程。
  那八大金刚带着沈隆等一路向东,沈隆暗暗琢磨着,我这一路上可比唐三藏顺利多了,九九八十一难怕是没凑齐,不知道他们又会如何应对?
  沈隆边飞边留意下界动静,只见到了通天河畔,八大金刚将他们丢了下去,沈隆倒也不以为意,在通天河西岸歇息片刻,便见一个大白赖头鼋在岸边探着头叫道,“圣僧,我等了你这几年,却才回也?”
  孙悟空笑道,“老鼋,向年累你,今岁又得相逢。”小白龙与八戒、沙僧都欢喜不尽。
  悟空道,“老鼋,你果有接待之心,可上岸来。”那鼋即纵身爬上河来,孙悟空叫把马牵上他身,八戒还蹲在马尾之后,沈隆站在马颈左边,沙僧站在右边,小白龙自踏水而行,孙悟空一脚踏着老鼋的项,一脚踏着老鼋的头叫道,“老鼋,好生走稳着。”那老鼋蹬开四足,踏水面如行平地,将他师徒四众,连马五口,驮在身上,径回东岸而来。
  行到半路,沈隆说道,“你当初让我帮你询问何时能得脱人身,我曾言道,若有机缘我便帮你问问,若是没有亦不可强求!此番却不曾遇到合适的机缘。”沈隆在灵山都忙着怼诸佛菩萨去了,确实没时间问这些。
  老鼋闻言身子一晃就要发怒,沈隆厉声喝道,“先前你曾渡我等过河,然则我等也帮你打死了那灵感大王、夺回洞府,却是不欠你的!再者,我当初也没有保证一定帮你问,既然机缘未到,那便不必强求,尔这是何意?”
  老鼋闻后不能言语,细细想来自己的确不占理,没有把他们丢下去的道理,只得闷不吭声将他们送回东岸,待沈隆等都到了河岸上,老鼋正要游走,那小白龙却拦住了他,言道,“水族修行之法,我这里倒是有些,尔只要悉心修行,一心为善,将来总有一日能够得脱躯壳!”说罢,将几卷书送给老鼋。
  老鼋叩谢不已,“我这般小心眼,圣僧还如此大恩大德,实在是感激不尽,此后我一定悉心呵护通天河两岸百姓,保佑他们平安。”同时他心中也在暗暗庆幸,若是自己刚才没忍住怒气把他们掀下河去,那恐怕就不光是拿不到这几册修炼之术的问题了。
  到了左近村里,又遇到昔日陈关保、一秤金的父亲陈员外,自是好一番款待,“向蒙救拔儿女,深恩莫报,已创建一座院宇,名曰救生寺,专侍奉香火不绝。”又唤出原替祭之儿女陈关保、一秤金叩谢,复请至寺观看。
  到了寺中,猪八戒等人见大殿里塑着他们五人的雕像,尽皆欢喜,八戒看见,扯着孙悟空道,“兄长的相儿甚象。”
  沙僧道,“二哥,你的又象得紧,只是师父的又忒俊了些儿。”沈隆心中暗道,那是,谁让我原本就比你们帅多了呢!
  看完寺庙回到村里,村中早就备好了斋饭,猪八戒倒是吃了个过瘾,翌日清晨,天还没有亮,沈隆便招呼孙悟空等起来,偷偷收拾行李离了陈家村,免得村里人过于热情,继续挽留他们。
  沿着来时的路向前走了一段,还不见那八大金刚来追,沈隆便知那八大金刚定然要凑够五千零四十天之数,不过沈隆却没有满足他们的想法,于是从四次元口袋里掏出了任意门,打开门,长安的繁华便出现在眼前了。
  孙悟空、小白龙、猪八戒和沙和尚都瞪大了眼睛,“师傅耶,世间还有此等繁华之地?”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可不是随便说得,走吧,为师就带尔等去见识一番长安的繁华!”沈隆念了两句诗,便迈步走进了任意门,猪八戒等人紧随其后,等从门里跨出来,他们便从通天河畔到了长安。
  “师兄,你快看这些……还有那边,好热闹的景致啊,俺们走了这么多国家,进了这么多座城池,怕是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长安之十一啊!”进到长安城里,猪八戒感觉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
  沈隆来到唐僧旧住的洪福寺,看见几株松树一颗颗竖的笔直,树冠却不曾向东,唐三藏昔日曾言,“我去之后,或三五年,或六七年,但看松树枝头若是东向,我即回矣。”
  然则沈隆回来的比灵山诸佛预想的要早,故而异象并未发生,寺中唐三藏的旧徒见了沈隆连忙见礼,欢欢喜喜将他们迎入寺中,另有人赶紧去皇宫通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