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9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9/994

  至于封建时期地方官最头疼的地方豪强问题也比满清朝廷容易处理多了,起码现在这些人还没来得及和新朝搭上关系,他们找不到大官支持自己,面对新朝丈田、收税等工作,也只能试图煽动老百姓来进行反对。
  可惜沈隆的农村工作经验实在是丰富地很,早就进行过这方面的培训,严密的内部制度让地方官不敢接受当地豪强的贿赂,丈田、收税等工作也有经历了专业培训的人才来进行,再加上归顺新朝的吏员,以及新建的警察队伍,很快就化解了地方豪强的反扑。
  做得过火的直接明刑正典,将他们的土地分给当地百姓,几个在当地绵延上百年的豪强被连根拔起之后,整个江南都见识到了新朝的能力和决心,虽然那些读书人依旧在私底下传言新朝不懂得笼络士大夫,不是长久之道,但起码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敢明着反对了。
  拿到土地能够养活自己之后,江南百姓从军的欲望逐渐高涨起来,经过地方官吏的教育,他们已然明白,投军就是保护自己的土地,再加上沈隆给得军饷也确实不低,所以很快就在江南拉起了数量庞大的军队。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在挑选军人的过程中,他们严格遵守了沈隆的教导,那些油滑之辈、投机之徒纷纷被排除在外,只收老实憨厚的良家子,有那颇有见识的读书人都私下议论,新朝这用的是当年戚南塘的选兵策略啊。
  新兵进入军营之后,并不会马上拉到前线去作战,而是先进行严格的军训,严肃的纪律让这些刚离开家乡的农家子弟有些不适应,不过等吃过第一顿饭之后,就算是拿着棍子打他们也不愿意走了,天天能吃上肉,这是多好的生活啊,老家的地主都没这么宽裕吧?只要能多吃几天肉,那怕累死了也值啊!
  如果光靠猪牛羊,沈隆肯定没办法给士兵提供这么多肉食,不过现在他手上还有大量海军呢,如今满清的水上力量压根不值一提,西方殖民者的重点还是做生意,沈隆和他们合作的还算愉快,于是暂时没有作战任务的海军,刚好可以派出去捕鲸,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的远洋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提供大量肉食。
  为此,沈隆还特意在沿海港口修建了几座罐头厂,用来加工储存鲸鱼肉,另外鲸鱼皮、鲸鱼骨、鲸鱼油还有抹香鲸所产的龙涎香都可以加工成价值不菲的商品,这些又能给新朝带来相当不菲的收入。
  有了钱,就可以做一些真正改变这个古老国度的事情了,沈隆在各地都兴建了学校,这马上引起了读书人的注意,在他们看来兴文教才是一个朝廷能不能长远的根本,但是等他们到学校看了之后又陷入迷茫之中。
  那些启蒙的书倒也罢了,反正只是读书识字只用,但是更高年级教授的却不是正统的儒学,而是经过改良之后的儒学,这些书他们刚接触的时候觉得和时下盛行的理学大为不同,将其视为异端邪说,但认真看过之后却觉得格外有道理,而且行文严谨很难辩驳。
  他们那里知道,这些书原本就是沈隆在《绣春刀》的世界,让人整理出来的,付出了诸多明末大儒的心血,以迎合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趋势,而且多年间不断修改完善,又岂是看几眼就能将其打倒的?
  纯粹的读书人不喜欢这些书,而那些商人和工坊主却是如获至宝,他们隐隐地觉得,如果新朝夺了天下之后,真要按照这书里写得道理治国的话,或许千年以来士农工商这四民的地位就要彻底改变了。
  除了兴建学校,沈隆还拿出大量钱财来进行水利治理工程,还没夺得天下呢,就把钱花在这种地方,江南百姓再次大开眼界;有的说沈隆操之过急,有的却拿出战国末年的例子来驳斥,说强秦正是依靠都江堰和郑国渠才有了扫平山东六国的本钱,江南原本就是鱼米之乡,做好这些之后又能多出无数良田,这才是堂堂正正的手段啊。
  不管他们能不能习惯新朝的政策,看到这些也能明白,这位方大王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草寇,人家是真正胸怀天下的雄主,再加上新朝大军连连获胜,老百姓按照新朝官吏指点种下的种子率获丰收,这些读书人终于意识到,或许他真能取得天下吧?
  于是渐渐地,风声就变了,开始有人劝说沈隆开科举取士,沈隆欣然答应,不过却没有采取八股取士的手段,而是参考了后世公务员考试的法子,用基本常识和策论来选拔人才;这些读书人反对之后见沈隆态度坚决,也只能屈从。
  新朝的第一次科举在江宁举行,录取了数百名人才,不过却并没有马上授予官职,而是把这些人送到学校里进行集中培训,沈隆带着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亲自给他们上课,让他们真正明白处理政务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读书人不由得连连叫苦,看来在新朝当官可比满清难多了,想和以前一样把公务交给师爷吏员,自己吟诗作对享受清闲度日是不可能的了;但放弃又舍不得,只能咬着牙继续埋头苦学,以期待能够早日通过考试正式上任。
  而就在南边蒸蒸日上的时候,北边的朝廷又出事儿了,刚刚登基还没两年的新皇帝永琰突发急病死了,这才多久的功夫,大清又要换新皇帝了。
第2643章
自相残杀
  京城的情报部门一收到永琰驾崩的消息就赶紧送过来了,还没有打听出具体情况,沈隆马上意识到,自己得去京城一趟,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再烧一把火,让满清内部更乱一些,好降低自己平定天下的难度。
  召来群臣叮嘱一番,沈隆就独自一人坐着筋斗云到了京城,悄无声息地潜入皇宫之中,现如今皇宫之中又满是白色的装饰,永琰的灵柩就摆放在宫中,令妃魏佳氏在永琰的灵前哭得死来活去。
  自家孩子好不容易登基当了皇帝,我这皇太后还没当几天呢,他怎么就驾崩了啊!更惨的是,魏佳氏之前的孩子永璐已经死了,因为乾隆死的早,原历史中她另外两个孩子都没有出生的机会,现在她可是一点儿依靠都没有了,以后还怎么过啊。
  “来人呐,皇太后这几日太累了,扶她下去歇着吧!”魏佳氏哭得钮钴禄氏心烦意乱,现在下一任的皇帝都拖了好几天还没选出来呢,你这么一个劲的哭,还让人怎么商量事情?
  魏佳氏被扶走了,那拉氏悄悄露出笑容,那个讨厌地小崽子终于死了,现在也该轮到我家永璂当皇帝了吧?旋即又赶紧收起了笑容,满怀期待地偷偷打量那些议政王大臣,希望能从他们口中说出永璂的名字。
  回到自己寝宫,宫女们正要伺候魏佳氏睡下,外面却有人找来了,是她弟弟镶白旗都统吉庆的夫人,进来后吉庆的夫人先安慰了魏佳氏一阵儿,然后给她使了个眼色,等魏佳氏屏退左右之后,吉庆的夫人才吞吞吐吐说道,“臣妾……臣妾听到了一些传言,是关于皇上驾崩一事的,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讲。”魏佳氏也觉得自己的孩子死得蹊跷,永琰的身子骨挺好的,前两天还好好地,怎么突然就死了呢?听到这话她马上握住了吉庆夫人的手,要是让她知道是谁害了她儿子,她一定会跟他拼命的。
  “臣妾……臣妾在外面听到有人传言,说是……说是皇后嫉妒您,所以收买人害死了皇上。”吉庆夫人先飞快地扫了一圈儿四周,才贴到魏佳氏耳边说道。
  “他们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一旦开了口,吉庆夫人的胆子都大了些,这件事她也很受伤啊,眼看着自己的亲外甥当上了皇帝,想着自己家肯定有好日子过了,没想到这才两年的功夫,吉庆刚升上都统没多久,皇上就死了,可是把她伤心地不行。
  “我听他们说……”吉庆夫人根据传言,把皇后如何收买人手,如何给小皇帝下毒,清清楚楚地说了出来。
  沈隆在上次离开京城之前,早就想到宫中肯定会出问题,所以让京城的情报人员提前备下各种预案,编造出各种谎言,一旦出事,就立刻散步这些谎言,现在看来这一布置已经起作用了,魏佳氏一伙把皇后那拉氏当成了仇人。
  “好我的孩儿啊,你死的太冤枉了!”魏佳氏现在正伤心呢,听到这些之后那里还忍得住,又抱着吉庆夫人痛哭起来。
  安慰了一会儿之后,吉庆夫人说明了自己这次的来意,人死不能复生,现在必须得想办法保住他们家的富贵啊,要是让那拉氏的儿子登基,那还有他们家的好果子吃?所以必须得选个能亲近自己的人选。
  皇十一子永瑆的母亲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已经死了,不如让他认魏佳氏当娘,继续尊他为皇太后,然后扶立他登基。
  这是对魏佳氏还有吉庆一家最好的处理方式,只要魏佳氏同意,吉庆马上开始联络人手,料想那些议政王大臣,就算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朝政,也会愿意支持永瑆登基,而不是那拉氏的孩儿永璂。
  可太皇太后和那拉氏能同意么?他们要是竭力反对,就算永瑆能当皇帝,也不会认自己当娘吧?但是一想到自家孩子被害死的传言,再被吉庆夫人一鼓动,魏佳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打算对那拉氏下手了。
  那拉氏能收买皇帝身边的人,她其实也早就在那拉氏身边埋下了钉子,准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给那拉氏送点好吃的。
  沈隆又跑到那拉氏寝宫去转了一圈儿,然后又去了钮钴禄氏那边,那几位议政王大臣更是没落下,发现他们都各怀心思。
  嘿嘿,这就好办多了,既然这样,我就再加一把火好了!沈隆乐了,这可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啊。
  于是他一会儿变成那拉氏的亲信,对他发出警告,一会儿有变成魏佳氏的人,在她面前煽风点火,然后又跑到钮钴禄氏那边诉说一通,搞得皇宫之中人心惶惶,一个也不得安宁。
  外面也是如此,那些议政王大臣还有他们的亲信,以及九门提督府、善扑营等掌握着京城武力的衙门,被他祸害了个遍,搞得那些军官谁也不敢相信,总觉得有人要害自己,自己要是不先下手为强那可就来不及了。
  京城原本就像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可能燃烧,现在又有沈隆这样,又是浇油又是点火的,这谁扛得住啊!
  也不知道是谁先动手,皇宫之中先厮杀起来,然后扩散到整个内城,再扩散到九门提督府、善扑营等地,整个京城的满蒙贵胄、王公大臣们就分成好几拨开始自相残杀起来。
  自打被沈隆截断漕运之后,京城百姓的日子就越发难过了,这百姓一不好过,就难免会有人想从中摸鱼,于是各种歪门邪道也在京城冒了出来,他们看到这幅情况,也动了心思,开始掺和到这场大乱里面。
  不多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们便接连遭殃,先是那拉氏的孩子永璂被魏佳氏派出的人手杀死,然后住在宫外的弘昼也遭了殃,接着皇十一子永瑆也被人给砍死了。
  沈隆看着看着动了心思,似乎都杀了也不好啊,要不我救一两个出去,丢到外地?让他们各自登基称帝?这多热闹啊!
第2644章
登基
  于是京城这场大乱让满清彻底分裂,几个有资格当皇帝的各据一方,有在京城登基称帝的,又跑回关外在奉天登基称帝的,还有跑到陕西去登基称帝的,这下原本就已经陷入混乱中的满清就更乱了。
  一个皇帝都打不过南边,现在跑出三个皇帝来,那就更打不赢了,所以等沈隆回到江宁之后,北边的消息一传过来,南边就开始有人试着上劝进表劝沈隆登基称帝了。
  “眼下还没拿下半壁江山呢,就这么称帝有点早吧?”哎,当皇帝我也当了好几回了,可就数这次的地盘最小了吧?沈隆还有点不情不愿。
  “主公,如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精华之地已经尽归主公所有,福建、江西也大有传檄而定之势头,加之满清一分为三,主公已有独吞天下之势,如今登基称帝却是刚刚好,如此大义名分既定,才好一统天下啊!”不过麾下的臣子说得也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准备吧!”沈隆也不矫情,如今这几个省已经慢慢被消化地差不多了,周边几个省份也感觉到了新朝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许多邻近的地方官都开始和新朝暗通消息,琢磨着投降的事儿呢,很多地方只要大军开到,那边立马就会出城投降,既然这样,登基称帝正式树立名望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江南的读书人多,操办登基大典不算什么难事儿,甚至有好多参加过乾隆登基大典的退休官员也想帮着出一把力,好为自己所在的家族寻求一个机会;然而沈隆却对满清的礼法没什么兴趣,朕在大宋、大明都登基当过皇帝,而且他自己原本就是大儒,以前的礼法我也熟啊,还是换个花样吧,融合下唐宋时期的礼法,再加一些新东西好了。
  沈隆定下了大概的方向,具体的细节自然有其他人去填充,开国之君在这方面有优待,只要大体符合礼法,自己爱怎么来就怎么来,不像北边的那三位,还得规规矩矩按照以往的套路走,而且因为北边乱得实在是不像话,很多东西都凑不齐,只能简略地办。
  这又引发了不良后果,连登基大典都没办法办得像样一点儿,我看这大清国药丸啊,许多北方人都如此想着,不少人都开始琢磨着,等南边要是打过来了,我们又该怎么办?
  南边经济发达,财力雄厚,能工巧匠颇多,想要操办一个盛大的登基大典不算什么难事,不过物质条件虽然具备了,但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呢!有人找到沈隆劝谏,说主公你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又要登基称帝,总不能没个皇后吧?您得先娶个皇后啊。
  嗯,这个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我早就有人选了,沈隆当天晚上就找到王贞仪,向她求亲,王贞仪是既害羞又高兴,害羞的是这种事情那有直接和自己说的?不是应该先找媒婆向她的父母求婚么?高兴的则是,嫁给沈隆这样的人也是她长期以来的心愿啊。
  既然她愿意,那一切就好办多了,沈隆回去后吩咐一番,大臣们不仅面面相觑,这位又是谁来着?难道是陛下当年就认识的么?不过转念一想,王贞仪也是好人家的姑娘,只要皇上觉得合适,那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于是,当下下午,礼部尚书就到了王贞仪家,这时候王贞仪的父亲王锡琛还在外面给人看病呢,一听说礼部尚书过来,就赶紧开了药方回家,他还纳闷着呢,我就一医生而已,礼部尚书找我干嘛?难道要请我出仕么?
  我虽然在江宁略有薄名,可也不用礼部尚书亲自过来请吧?带着重重疑惑,王锡琛将礼部尚书迎入正厅之内,奉上茶水陪着聊天。
  聊了一会儿,礼部尚书问起了王锡琛,“听说府上有位千金,知书达理,品行端庄,而且尚未出阁?”
  “哎,先前也给她找了不少人家,可我女儿就是不愿意!”一说起这个,王锡琛就开始唉声叹气,要说他们也是不错的人家,闺女除了喜欢天文算学之外也没其他毛病,但就是拖到现在还没嫁人,如今不知不觉都二十多了,这在如今可就成老姑娘了。
  难道他是给别人来求亲的么?能劳动他来做媒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但新朝这几位要员似乎都很年轻啊?没谁家里有和我闺女儿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吧?
  好在,礼部尚书很快就揭晓了谜底,原来他是替他家主公来求亲的,而且这位再过一阵儿就要登基称帝,他女儿嫁过去马上就能当皇后了。
  这可是把王锡琛吓得不轻,“小女性格顽劣,如何能母仪天下啊?”你在自己家里看看星星也就罢了,要是当了皇宫,还拿着望远镜看星星,这可就不合适了吧?
  “令千金的事情下官也听过一些,王老不必担忧,新朝不比前朝,对天文并无忌讳,甚至陛下还打算成了大科学院,建立大学专门研究这个!”天文和航海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沈隆既然要引领这个国家步入大航海时代,又怎么会忽视这个呢?
  如今江南的百姓对沈隆已无抵触,甚至还巴不得他早日平定天下,再加上礼部尚书都这么说了,王锡琛还能说什么呢?借口告退之后,询问了王贞仪的意见,往日里一说起结婚,王贞仪就百般不从,今日却答应的格外爽利,昨天沈隆把话都给她说清楚了。
  于是,就这样,王贞仪成了新朝的首任皇后,风风光光的大典之后,她终于嫁给了沈隆,结婚的时候,沈隆嘀咕着,我结了这么多次婚,恐怕就数这次排场最大了吧?阿尔萨斯和吉安娜那点小场面,如何能同现在相比?
  婚礼结束后不久,又举办了更为盛大的登基大典,在无数部下期盼的目光中,沈隆身着龙袍、头戴冕旒正式登上皇位,然后发布了彻底灭绝满清、一统天下的旨意。
第2645章
一统天下
  北方的几个皇帝收到消息之后,除了奉天的那位实在是有些远,暂时还感受不到危机之外,京城的那位和西安的那位立刻紧张起来,开始拼命压榨己方的战争潜力,囤积重兵与从南方北进的战略要地,试图以此来阻挡沈隆的进攻。
  “呵呵,还是那些老套路啊。”沈隆在战略室内看着沙盘上,两只清军的布置后,忍不住笑了,“可惜现在时代变了,要进攻京城的路可不止这几条啊,走海上的话要不走陆路轻松多了!他们这么做反倒是让京城的兵力空虚,咱们打起来就更容易了。”
  这话一说,海军方面的将领顿时激动起来,自打占了南京之后,他们一直没遇到什么大阵仗,大多数时候都在练兵,剩下的要么是去日本抖抖威风,去南洋巡视一圈儿震慑那些土著或者西方来的殖民者,亦或是去捕鲸来为陆上提供肉食。
  可是把他们给憋坏了,现在终于有了打大仗的机会,谁肯错过?一个个或是赌咒发誓,或是苦苦哀求,都求着沈隆把自己带上。
  “这一仗朕准备御驾亲征,亲率大军拿下京城!尔等依照旨意行事便是!”这只海军是沈隆亲手打造出来的,倒也不担心有人不听话,“眼下其实还只是小阵仗而已,等将来还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等着你们去征服呢,你们完全不用担心没仗打,将来你们打仗的次数可比陆军多多了!切勿过于焦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9/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