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178

  所以卖了一段时间后,许非决定减少手拎包产量,主打挎包。每天六个,卖完就回,卖不完的就告诉方姨等等,清掉库存后再开工。
  这让俩人没有任何压力,连带着生意也越来越好,后来陈小旭提出建议,于是又发展了书包业务。
  他做了小小改动,在包里隔出几个区域,有专门放书本的,放文具盒的,放杂物的,放水杯的……看起来更精致一些。
  然后便是独家配方的十二生肖。
  许非自己也没想到,仅仅将翻盖改变形状,再加些碎布点缀,就能受到如此大的欢迎。
  没办法,在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往衣服、物品上印个画,印个字都能掀起一股热潮,何况是十二生肖这么有血脉基因的东西。
  谁小时候没买过旅游区的辣鸡生肖纪念品咧???
  却说俩人避开小道,宁愿绕远也顺着大路往家走。陈小旭一手把着车座,对前些天的事情还心有余悸。
  “你说那几个人为啥要拦我们?”
  “看我们挣钱眼热呗。”
  “可我们无仇无怨的,至于这样么?我看有个人还拿刀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算无财可取,损人不利己的家伙也多了去了。”
  许非也后怕,道:“当时幸亏我机灵,拽着你就跑,不然肯定被堵住了。我看啊,咱们的生意也做不成了,这一个多月东跑西颠,再搞下去迟早栽了。”
  “你的意思是,不卖了?”
  “先缓缓吧……”
  许非顿了顿,回头笑问:“怎么,舍得么?”
  “我有什么舍不得的,赚的本来就够多了。”她皱了皱鼻子,一脸被瞧不起的样子。
  说着说着,俩人便拐了个弯,跑到那个废弃小仓库。
  许非先从窗户跳进去,再把陈小旭接进来,瞧着姑娘身手敏捷的扒窗台,不禁十分纠结:我把林妹妹带成这德行,到底是好是坏?
  老实讲,他并没有什么爱慕之情,只觉得对方身世堪怜。
  一辈子都笼罩在林黛玉的影子里,不仅演成了黛玉,更活成了黛玉,连自己的命运都跟人物相似,最后还特么被神棍坑死。
  既然今世有缘相识,那就尽可能的想改变一些东西……
  俩人翻进来后,他便撬开块砖头,拽出一个纸包,往地上一铺。全是一块五毛,五块两块的纸币,还有好些钢镚,看着就特充实。
  他数了三遍,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铜臭味的愉悦感。陈小旭统计过,挎包、拎包、书包一共卖了245个,收入1540块!
  什么概念?
  相等于自己45个月的工资!1毛2的大米能买一万多斤!协和医院的白内障连手术带住院,可以做十几个!
  诶,后面这个对比有点神奇。
  “来分赃了!”
  许非直接数出540塞过去,“这是你的。”
  “不行,太多了!”
  “让你拿着就拿着,你也帮了不少忙。”
  “不行就是不行,我拿了连觉都睡不着!”
  他瞪眼,她也瞪眼,最后掰扯半天,陈小旭才勉强收下两成,也就是308,抹掉零头刚好300。
  俩人干了一个多月,期间又去了趟奉天纺织厂,采购了一批碎布。现在还剩下一麻袋,暂放在方姨家里。
  她这段也赚了一些,主要手艺练起来了,以后再做类似的东西完全可以当熟手。
  “跟你合作很愉快,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许非正儿八经的要握手。
  “装什么社会人呢,你赚到一万块再装也不迟。”陈小旭哂道。
  “一万块,其实也不是难事……”
  许非笑笑,道:“咱们一会去银行存起来,先歇一段,然后看情况。”
  这年头揣着一千多块钱巨款在大街上,甭管有事没事,自己都不踏实。他琢磨了一会,把钱裹进废布,又叠了几层,然后拧在腰上打了个死扣。
  除非直接腰斩,不然脑袋掉了钱都不带丢的!
  俩人告别了小仓库,紧赶慢赶在下班之前到了银行门口。后世的五大行,工行还没成立,交行尚未组建,建行还没开通储蓄业务,只有人民银行和农行是可以存款的。
  许非系着腰包,刚想进营业厅,脚步一转,拐到门口贴的一张告示跟前。
  “怎么了?”陈小旭跟过来。
  “呵,这下好了!”
  他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不禁轻轻摇头,叮嘱道:“以后包是不能卖了,指不定哪天就被殃及池鱼。你这段也该上班上班,该看书看书,别没事出去瞎转悠。”
  “到底怎么了?”姑娘莫名其妙。
第十五章
严打
  白天见了告示,晚上在家的时候,许非又听到了电台的新闻广播。
  监察队更是挨家挨户通知,那些久经考验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工人骨干通通抽调,协助治安。
  跟着第二天,仿佛一夜之间鞍城处处就贴满了相关通告,政府、银行、邮电局、曲艺团,连自家胡同里都是大字报。
  通俗易懂的介绍了一下严打行动,主要是鼓励群众参与,举报揭发,积极提供线索。
  接着便是警力加强,对一些群众身边的违法行为速战速决。所以老百姓感受特明显,似乎短短几天内,那些有名有号的流氓混混成批被抓,街道为之一清。
  到这时,他们才意识到中央对严打的决心和执行力度,人人议论,并以一种燎原之势迅速扩大,约莫在半个月之后,终于达到了首个高潮。
  “小非快点!”
  “赶紧的,一会没地方了!”
  “来了来了!”
  许非匆匆扒了最后一口饭,锁好门,跟老爸老妈挤在一辆自行车上,赶到了鞍城最大的一条主干道。
  这里早已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只好在外围找了堵矮墙。许非则爬到了一棵大树上,看的还算真切。
  只见马路两侧黑压压一片人头,站满了紧张期待的男男女女,连小孩子都不避讳,被家长抱在怀里,仰着脸蛋满是好奇。
  没过多久,就听里面爆出一声:“来了!”
  本该是情绪最高涨的时刻,人群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安静,成千上万双眼睛盯着路口。先是轰轰几声,两辆挎斗摩托车出现在视线之内,身穿白色制服的警察腰板笔直,神色严肃。
  后面则是三辆卡车,每辆站着一个人,戴着手铐,脖子上挂着牌子,上写姓名和罪名,还画了个大大的叉。
  再后面也是两辆摩托车,循环播放着宣传口号:“可抓可不抓的,坚决抓;可判可不判的,坚决判;可杀可不杀的,坚决杀……切实保障人民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生活安定……”
  这一套程序,有着固定的表现形式。
  先是公判大会,搭建高台,将犯人押送当场,台下聚满了群众。然后还有主持人,一一宣读罪行和审判结果。被判死刑的,便要经过游街示众,最后枪决。
  “轰!”
  “轰隆隆!”
  卡车缓慢且笨拙的驶过主干道,挤在最前面的人,能清楚看到犯人的面如死灰,瘫软发抖,要靠着警察搀扶才能勉强站立……
  一股细碎的低语声在人群中蔓延开来,从低语到谈论,从谈论到吵杂,最后猛地冲破阻碍,如洪流般奔涌而至。
  事不关己,懵懂恐惧,哭泣喊冤……分分散散,最终又汇聚一处,洋洋洒洒的笼罩着整条长街。
  许非只盯着第三辆车上的犯人,对方竟有点眼熟,仔细辨认,才发现是那个要抢自行车的哥们。
  不知那名同伙哪里去了,只见他耷拉着脑袋,瞧不清面色,半个身子都靠着警察,右手紧紧攥着栏杆。
  胸前的牌子上写着:成岩,抢劫犯!
  “……”
  许非不晓得什么心情,总之不是兴奋。而下面的许孝文和张桂琴,正在热切谈论:
  “幸亏王木匠提前进去了,不然搁到这时候,准保枪毙。”
  “是啊,他也是命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