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1178

  “今年的重头戏已经确定,就是小许提的那个,呃,是叫情景喜剧吧?”
  许非点点头。
  “哦,这东西比较新,但绝对有意思,作为我们的系列产品,每年都可以拍。剧本现在速度比较慢,大家要参与起来,每人试着写一集。别怕写烂,有想法就行,然后我们一起研究。采用的,可以在片头挂名。”
  这话一出,不少人颇为心动,因为平时没有写剧本的机会。
  尤其陈彦民,丫热衷于黑色cult风格,你情景喜剧不是个筐么?我想试试能不能往里装。
  “好了,我说一下剧组的主要人员。”
  李沐敲敲桌子,“制片主任,老于,还是你负责。”
  于普站起身,示意了一下。
  “导演,尤晓刚。”
  “至于《我在寻找那颗星》,交给金岩负责。”
  “……”
  金岩脸色难看,边角料都往自己手里塞,永远摊不上大戏。
  “责任编辑,郑小龙、鲁小威。”
  “摄像,毕建华。”
  “美术,冯晓刚。”
  “剧务,赵宝钢等。”
  “先设一名副导演,配合导演做好选角、采景、拍摄等工作……”
  李沐顿了顿,“许非!”
  嗡!
  全场瞬间议论开来。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在《便衣警察》中的表现有目共睹,谁也不敢说自己能比他做得好!
  “……”
  冯裤子和赵宝钢对视一眼,各种无力,22岁的副导演啊,还是整摊事务都有权力插手的实权派。
  尤晓刚初来,是真意外,不过也主动站起身,“合作愉快!”
  “请您多多指导。”许非也连忙起身。
  众人看着戏码,颇觉有趣,这大概是中心成立以来,新人上位的最快纪录。
  同事们都很期(ba)待(gua),上次他挂着美术的名,干着副导演的活,这次挂着副导演的名,指不定又整出点啥事来!
  ……
  海淀外围,一户普通的居民楼内。
  沈霖系着围裙,正在厨房做饭。
  她艺校毕业,后来到了扬剧团,自小住集体宿舍,吃大锅饭,动手能力很差。拍红楼梦的时候,跟邓洁一屋,都是邓洁伺候她。
  不过散伙之后,她跟吴小东一起,慢慢学着独立生活,现在也有模有样。
  非常不容易,男方在中戏上学,这会大学生不许结婚,一周能见一次面。她则在中国电影乐团当主持人,临时工,没编制。
  生活贫苦,收入不多,还有这糟心的房子。
  从去年秋天到现在近半年,俩人就搬了三次家。房东都很嘚儿,租着租着就不想租了,反正没合同管着。
  不过这次走运,这楼房是吴小东一个朋友的,离婚了,带孩子在另外一个地方住,房子便空出来。
  “前面走的是梁山伯,后面跟随着我那贤弟祝英台……”
  沈霖心情愉悦,不自觉哼起了小调。
  饭菜刚做好,哗啷啷掏钥匙声,吴小东开门进来,“媳妇儿,真香!”
  “掐着点回来的?洗手去。”
  “诶!”
  孙十万也美啊,颠颠洗了手,回来坐下。
  饭菜简单,俩人吃的香甜,不时看看四白落地的墙,那些老式家具,空间不大,但比平房强太多。
  “终于稳当了,前段让你受苦受累,我这心里过意不去。”他叹道。
  “其实还行,就是老搬家太烦人了,还有别碰上下雨,我可不想大雨天跟你爬房顶。”沈霖笑道。
  “不能不能,这回肯定不漏!”
  吴小东非常惭愧,去年刚租房子,不久便下了场大雨,哗哗就是漏。大半夜俩人爬起来,找房东要了油毡布,冒着雨在屋顶铺。
  还好都过去了。
  俩人说着话,一时浓情蜜意,旱地甘霖,正要雨打烂芭蕉时,砰砰砰忽有人敲门。
  吴小东不爽的过去开门,一瞧是自己朋友,也是房子主人。
  这哥们拎着瓶酒和几个菜,表情不自然,“哟,吃着呢,正好加我一个。”
  “李哥来了,快坐快坐。”
  沈霖连忙招呼,加了碗筷。
  二人世界变仨人,气氛古怪。那朋友吃着东西,始终欲言又止,末了终于忍不住,“那个,小东啊,哥哥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我这阵子认识个姑娘,谈的挺好,但你也知道,那边家里有孩子,这个,这个……”
  吴小东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让自己腾地方。
  他暗暗叹了口气,脸上还得笑,“没事没事,你幸福比啥都重要,来来,祝你开始一段新生活。”
  “诶诶,实在对不住,对不住。”
  整的都挺尴尬,那哥们又坐了会,匆匆走了。
  “……”
  待房间静下来,二人相视苦笑。
  “搬吧?”
  “搬吧。”
  “可一时半会上哪儿找去啊?这么冷的天,你明天又上学,我,我……”
  沈霖有点撑不住了,要哭。
  吴小东赶紧安慰,无奈又心酸,“之前不想给人添麻烦,可现在,只能求许老师帮忙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房客
  大菊胡同原本叫瓦礤胡同,清朝时归正白旗管,专门制造瓦制品。
  宣统年间,此处一片破败,又改名叫瓦岔胡同。直到1965年整顿地名,比照附近的小菊胡同,才改叫大菊胡同。
  最大的院子为7号,据说以前是邮电部宿舍。
  门楼上有砖雕“戬穀”二字,上有题款“己卯春分”,下有落款“听蝉书”。推测年代应是1915年留,住在这里的先生号“听蝉”。
  26号和28号算比较宽敞的,单数一溜,双数一溜,青砖灰瓦,红门对红门。
  许非正站在26号院子里,捧着本,照着画格局图。
  两套院子已经买了,他让了一步价钱,条件是把那堆破烂清出去。这会敞亮不少,剩下瓦罐、木板、花盆之类,都是他要求保留的。
  房屋还算结实,窗户太破,没自来水,中间一口压把子井……原本的样子早已斑驳,想来当初也是幽静古雅。
  他在本上勾勾画画,想着如何布置,既有大杂院的乱,又能体现出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完全按照生活来,肯定会缺乏美感,电视剧终究是给人欣赏的。
  画了很久,许非才拧了拧脖子,收拾回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