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1178

  他攥着瓶汽水猛喝了几口,还是凑到跟前,“汪老师好!”
  汪朔一愣,“您哪位?”
  “我是艺术中心的,跟郑主任过来,特别崇拜您,跟您打个招呼。”
  汪朔仗义,但本质上看不上大多数人,敷衍道:“哦,随便坐吧。”
  “诶诶!”
  冯裤子点头哈腰,咧开一嘴烂牙,“哎哟,今儿不虚此行,可谓抬头望见北斗星。”
  嚯!
  汪朔一下子舒坦了,看这人顺眼不少。
  您听听,抬头望见北斗星!
  一般人能想出这话来?
  请的人不多不少,摆了几桌,大部分吃完就走了。中午时分酒席散场,比较亲近的去家里看看新房。
  这回冯裤子可跟不了。
  那帮作家随同,许非也被拉着,愈发纳闷:我跟你丫没这么近啊?
  一群人上楼,京城新盖的商品房,周围没啥设施,设计也烂,就是三室一厅特宽敞。
  “这就真皮沙发啊?”
  马卫都动作快,啪叽抢个好位置,屁股颠了颠,“你还别说,跟一两百块钱的就是不一样。”
  “这多少钱来着?”
  “一万二一套,还不打折。”
  “一万二?”
  即便都是成功人士,也被惊着了,一篇小说稿费才多少啊?
  汪朔夹着烟,妥妥臭显摆,乐道:“我是消费一步到位,省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产生更新换代的念想儿。”
  “嗯,在理。兜里一万三,花一万二,这样没杂念。”
  “有理个屁!人家挣多少,你挣多少?”
  “就是,汪朔年没听过么?”
  “你顶多一座金熊奖,人家一年上四部,还不用刨地种高粱。”
  “嘿!”
  面对一帮同行的戏谑调侃,汪朔毫不谦虚,手一挥,“甭说废话,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趟。”
  “噗!”
  话音落下,就冒出一声笑,汪朔一瞧,“许非,你小子又怎么着?”
  “没事,就觉着在电影产业初级阶段平趟的,也挺有本事。”
  许老师实话实说,这位对八九十年代的影视剧确实有着莫大贡献。
  “瞧见没有?瞧见没有?当众挑衅!”
  汪朔摸出一盒烟,比比划划,“什么特么的叫初级阶段?你不说出点道道来,今儿甭走。”
  “呃……”
  许非扫了一圈屋里人,都是大佬,但大佬归大佬,隔着行呢。
  “这个太复杂,我简单说啊,就比如类型区分。
  最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在美国起来之后,很快变成一种大众娱乐。当时审查制度很严,主要有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三类。
  但这不算真正的类型片,要等到一战过后,有声电影出现,类型片的概念才正式确立。
  第一个,有规范化的审美。
  第二个,有标准化的生产。
  第三个,附带社会涵义,政治也好,文化也罢,反正是一种体现。
  这叫类型片,当然我们也有,比如抗战片,得心应手。
  在一战之后,美国已经出现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很多类型,二战时,纪录片又开始大量冒头。
  六七十年代,美国青年思想后进,反传统电影出现,独立电影也跟着来。
  七八十年代,妇女受到重视,女性电影又开始了。
  那么到今天,这些东西已经成了一种宝贵资源,可以随时提取。一部电影在诞生之前,投资人和创作者就已经知道,这是部什么类型的电影,该怎么去拍,对应的是哪些群体。
  独立电影不包括,那是另外一个范畴。
  如今世界上常见的类型片,动作、黑帮、科幻、西部、悬疑、喜剧、人物传记、情色、战争、爱情、公路等等,而且可以再度细化。
  不说西方,就说香港,有部《八星报喜》。
  里头有爱情,有喜剧,吵吵闹闹乱七八糟,甭管什么矛盾,最后肯定冰释前嫌,大团结结局。
  为什么呢?因为它在春节档上映,图的就是个喜庆。
  这种电影归不到爱情片,归不到喜剧片,它可以叫贺岁片,或者合家欢电影。它的价值就是在春节上映,捞一笔就走。
  可我们不行,我们能大年初一去看电影么?
  不能,社会水平摆在这里。
  类型片的繁荣和成熟,是衡量一国电影的重要标准。我们没有,不仅没有,连电影产业和市场都没形成。创作者跟观众不对接,电影跟资本不对接。
  国家体制,野蛮生长,从上到下明明白白。
  这就叫初级阶段。”
  “……”
  许老师当着一帮作家的面侃侃而谈,屋里鸦雀无声——因为都不懂。
  说完了,马卫都瞅瞅莫言等人,那意思是:怎么着,没找错人吧?
第二百六十四章
海马海马
  汪朔媳妇抱着孩子进里屋了,闲杂人等也撤了,就剩六七个作家外加郑小龙和许非。
  他锵锵锵一顿讲,老马跟几人交换个眼神,继续问:“那你觉得现在搞电影有出路么?”
  “分情况。大环境来讲,国内统销统购,演员能挣点,编剧能挣点,导演能挣点,但电影厂挣不着钱。一部电影的制作方挣不着钱,它还必须得拍,因为有指标。
  这种制度在以前或许适用,现在已经过时了。所以从商业角度上,搞电影一点前途都没有。
  但从艺术角度上,第五代崛起,艺术片大行其道,正是好时候。几位都是文坛大家,莫言老师珠玉在前,倒可以尝试一把。”
  他没直白说,但大伙都懂,电影好成名,且是国际性的。
  “那你觉着电视剧环境怎么样?”刘震云问。
  “欣欣向荣啊,绝对比电影好。”
  “这话有意思,电视剧不卖票,怎么还比电影好?”魏人问。
  “传播形式不一样……”
  这个涉及到传媒范围,他尽量通俗易懂,“电视剧虽然不卖票,但电视机的数量在成倍递增,据说现在几千万台了,将来可能过亿。而且覆盖面积大,市台百万,省台千万,央视11亿。
  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长,企业增多,竞争环境激烈。想出头,就得有知名度。
  所以电视台和企业天生有一道桥梁,就是广告,这是二者的性质和需求决定的。那一天24小时,广告在不同时间段的效果也不一样。
  当企业意识到,一部大热剧可以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力时,会捧着钱让你拍戏。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广告效果肯定最强。”
  “……”
  一番话惹得众人沉思,郑小龙道:“不过有个前提条件,你的作品得过硬,让企业有信心。”
  “没错,胡同只是开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