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1178

  许非比划了一下,郑小龙会意,那意思是:《渴望十六年》有这个潜质,题材的受众面最广。
  过了半晌,马卫都问汪朔,“怎么样?”
  “必须的啊,这小子是我见过最门儿清的一个。”
  他又问莫言,“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
  老马挨个问了一圈,达成一致,才道:“刚才不说找你帮忙么?是这么回事,我们几个准备成立一家创作中心,专门搞影视。目前有12位,都是文学界的。
  我们属于跨行,除了朔爷有点经验,其他人都不懂。你和小龙有单位,不好加入,就请你们当个顾问,给指导指导。”
  这话就很给面儿。
  在座皆是大佬,他二十多岁的后生,说指导指导。
  “……”
  许非先看郑小龙,随即反应过来,对方既然在场,就等于默许了。他想了想,道:“几位老师说说这个创作中心,我先了解一下成么?”
  于是老马开始解释。
  这点子是侃大山侃出来的,汪朔和马卫都牵头,想搞一个文艺沙龙性质的创作团体。名字都起好了,叫海马影视创作中心。
  另有刘毅然、吴滨、苏雷、葛小刚等,共12人。汪朔是法人兼理事长,马未都是秘书长。
  许非听的蛋疼,问:“你们算公司还是行业协会?”
  “民间团体吧。搞公司、搞行业的话不方便,也拘束。”
  “那你们自己投资么?”
  “看看再说,刚入门一抹黑,所以才把你俩请来啊。”
  得!
  许非听完就俩字:玩票。
  把故事变成铅字,是一种成就感;把铅字变成影像,又是一种成就感。这帮人就是新鲜,好玩,才弄这么个组织。
  “我实话实说啊,但凡一帮人聚到一块鼓捣东西,除了志同道合,肯定也想挣点实惠。
  现在剧本荒,电影和电视剧都荒,而老师们都是大家,写起来肯定有优势。
  电影没什么说的,体制摆在那里。电视剧方面,倒不如咱们开开先河。市场化生产,按质量和需求往外卖剧本。”
  “具体说说。”苏童道。
  “比如我们觉得这个题材,观众肯定会喜欢,那就主动联系电视台。商谈妥当,我们出剧本,他们给钱。
  或者说,电视台想拍什么剧,但是缺乏好剧本,我们也可以接这个活儿。
  每集多少,按质论价。甚至可以把企业加起来,直接从赞助环节开始谈,争取各方都能获益。”
  其实现在电视台拍戏,也照这个路数。关键在质量和需求,这么多作家在一块,天生具有影响力,而且主动性也很关键。
  海马成立之初,非常松散,纯玩票。等《渴望》播出后,大家看到电视剧上限了,企业热钱也过来了,这才迸发出积极性。
  从12人,发展到巅峰时的40多人。
  不过后来解散了,主要原因是收益回笼太慢,比如一集三百块钱,要等播出后才给,得等个一两年。
  还有作家极具个性,单独执笔还好,合作起来容易出矛盾,不好调和。
  许非觉得挺可惜,如果真把海马发展起来,国内编剧的地位也不至于如此低下。
  他想什么没人知道,但话都听进去了。挣钱嘛,谁嫌钱多啊?
  “得咧,那就说定了。”
  马卫都一拍大腿,“14个人,两位挂名顾问,过几天开张接客。”
  “俗,那叫倒屣迎宾。”
  “少杰宝贫,侃的我都饿了,马爷请客,再搓一顿去?”汪朔道。
  “成啊,走着走着。”
  老马一看表,不知不觉傍晚了,招呼众人起身,又找了个馆子。
  地方阔气,价格惊人。
  好酒好菜,吃吃喝喝,又一顿神侃。作家和作家还不一样,有能说的像汪朔,有含蓄的像刘恒,就闷头听着。
  许非不停看表,忽然一招手:“老板,电视能开么?”
  “能啊,您想看……哎哟!”
  老板急慌慌调到京台,“差点忘了,今儿播胡同。”
  “胡同?哦,《胡同人家》第二部吧?”刘震云道。
  “这剧不错,日子挑的好。”刘恒难得说了一句。
  “算双喜临门么?”苏童问。
  “算,绝对算!”
  一帮人喝半天了,正好想休息,齐刷刷转向电视机。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胡同2开播
  今天是一个倍受期待的夜晚。
  当《天气预报》结束之后,有电视机的京城家庭,几乎都做了同一件事——转到京台频道。
  这里有高级知识分子,有学生,有公务员,有媒体人员,有普通工人。他们都具备一个特点,《胡同人家》的死忠粉。
  “妈,快点的!”
  “来了来了!”
  于佳佳蜷在沙发上喊,老爸早早就位,老妈拿着毛线钩针过来,织着一件新毛衣。
  她见此情此景,有点感慨,“过的真快啊,去年也这么着,足足坐了二十天。”
  “不一样,去年夏天播的,今年还能赶上春节呢。”
  “哎,今年一月播有说道么?”老爸问。
  “配合过年气氛吧,不太清楚……”
  于佳佳嗑着瓜子,确实不太了解,忽地叫道:“开始了!开始了!”
  只见屏幕上出现一行预告:下面请欣赏42集电视连续剧,《胡同人家》第二部。跟着画面一黑,又一亮,熟悉的音乐,熟悉的片头出现。
  在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不自觉的都生出一股暖意,就像跟一个老友久别重逢,特亲。
  片头过后,同样是熟悉的字体:
  第一集无题(上)
  本集编剧:梁左
  “这片名什么意思啊?”老妈奇怪。
  “字面意思,就是不知道取什么题目。”
  于佳佳也疑惑,明显搞事情啊,梁左如今炙手可热,公认的大才子,还至于用这种手段搞穿凿?
  带着不解,第一集开始。
  先是在一个大厅里,舞台灯光辉煌,主持人宣布,“下面有请,第1届金鸭奖最佳男演员获得者,白奋斗!”
  “哗哗哗!”
  伴着热烈的掌声,葛尤穿着西装上台,人模狗样,接过一只专门订制的鸭状奖杯。
  底下噼里啪啦,摄像头乱闪。
  这货心潮滚滚,热泪涟涟,五官拧在一起抽动,声音高亢,“今天,我能站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母亲!”
  “鹅鹅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