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1178

  她正要再讲,忽见外面有人摆了下手,“你坐着,我出去一会。”
  溜到片场外围,悄声问:“你办完事了?”
  “嗯,你这忙么?”
  “还行,能偷会儿懒。”
  “那换个地方。”
  深秋天寒,也没几个游人。摄影棚在半山,石阶蜿蜒而下,林木萧冷,吊着几片残留的黄叶。
  许非把来意讲了一遍,望望四周,道:“没想到你们在这拍,也算重回故地了。”
  “是呀,我们培训班住了三个月,拍戏住了大半年……”
  张俪见到他显得非常雀跃,笑道:“不过几年过去,香山变化挺大的。现在拍戏的投入也远胜从前,哎,我们还在公园搭了个亭子呢。”
  “那瞅瞅去。”
  俩人离了主山路,拐进一条幽僻小径。阳光被遮,气温好像瞬间降低,偶有的杂音也消失不闻。
  许非特自然的牵住小手,因为以前就牵过,“你在这怎么样?”
  “杂事太多,每天忙来忙去又不知道忙什么。”
  张俪任他握着,苦恼道:“其实我想做你那样的制片人,不是现在的大管家。”
  “剧组工作你都搞熟了?”
  “还算熟吧,起码知道摄像机怎么回事,日程表怎么安排,吃喝拉撒服装布景,都了解一些。”
  “了解还不够啊!你得有自己的审美理念。
  比如你自己把握一部剧,你想拍出什么样的效果,这剧凭什么让观众喜欢?演员怎么表演才合适,灯光如何打,镜头如何呈现……这些汇总到一块,就是你的审美理念。
  别着急,其实你已经很棒了,24岁参与这么大的戏,多少人羡慕还来不及。”
  说话间到了公园,里面幽幽静静,只有管理人员在日常打扫。园内有湖,湖上一座白石拱桥,便是当年《红楼梦》拍海报的地方。
  那亭子在湖南侧,仿唐式的亭台建筑。现在是半成品,却已能看出结构之复杂,叹为观止。
  《唐明皇》之后,公园将其改建,取名为佳日亭。
  俩人围着亭子绕了几圈,又跑到长廊里坐着。
  长长的刷红漆的椅子,两头连着圆柱。许老师不安分,双手撑住边沿,身子一下一下往起撑,“小旭那广告完成了,我后天去魔都拍。”
  “真的?那太好了!她为了这广告都快神经了。”
  张俪十分开心,“你导演找的谁?”
  “楼烨,北电刚毕业的一个小子。我得待十来天,完了去杭城参加金鹰奖。”
  许非做了几下,胳膊肌肉蹦的紧紧,略感酸痛,“这届对手很强啊,《师魂》、《末代皇帝》、《大酒店》,还有你们演的《家春秋》。还有李保田、陈道名、徐娅,哎徐娅怎么样?”
  她是《家春秋》的女主角。
  “她演戏挺好的,反正比我好多了。”张俪道。
  “哎……”
  许老师叹气,“飞天奖我知道评委的尿性,本来也没抱啥希望。但金鹰奖吧,我现在也没把握,万一拿个安慰奖就惨了。”
  历史上可没有《胡同人家》,谁知道什么变数?
  他在两个姑娘眼中是不同的,小旭看他有才华,总惹自己生气,喜欢又讨厌。
  张俪看他强大,与众不同,同时又带点脆弱。而且这点脆弱,只在她面前表现出来。
  “压力不要太大了,你做的这么好,总会有所收获。再说你一向对自己有信心的,怎么七上八下了呢?”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想越烦。可能干这行三年了,还没拿到什么……哎呀!”
  许老师胳膊用力,双脚抬起,又往起撑,一下两下忽地一软。整个身子往下滑,正磕到椅子棱上。
  张俪吓一跳,“没受伤吧?怎么样?”
  “腰!这特么是屁股还是腰啊……”
  许老师龇牙咧嘴,捂着尾椎骨往下半分,生疼生疼。
  “能不能坐?”
  “不行不行……疼!”
  他屁股一受力,身子就一激灵。张俪摇头笑道:“叫你淘气,站着缓一缓。”
  “站着也不行,我得躺会。”
  丫就像得了脑血栓的老头,被扶着一哆嗦一哆嗦,勉强侧身躺下,亏得椅子够长。
  他一手揉着尾巴根,脑袋贴着冰冷的油漆面,特凄惨。
  “太凉了。”
  “啊?”
  “太凉了……”
  ……
  八十年中后期,明星演出费已经翻了数倍,阿毛在琼州呆了五天,就能赚六万块。
  李默然三九胃泰的广告,拿了二十万。许非小本生意,比不了药厂财大气粗,给了个还算可以的价格。
  十月下,他点齐人马开赴魔都。楼烨找了一帮哥们,又在魔都租了两台摄像机,这是支出大头。
  《渴望》也不过就两台摄像机。
  他更像是导演+制片人,制作费、食宿交通、团队酬劳等等,全包在五万块里面。好在这帮人都是艺术青年,作品为重,酬劳有点就行。
  楼烨在魔都呆过很多年,许是冥冥中注定,他考察了多处地点之后,把主场景放在了苏州河段。
  苏州河自青浦的白鹤镇进入市内,长约53.1千米,曲折多变。
  岸边有老弄堂,有洋派的新弄堂,有现代的高楼,也有曾经的英国领事馆、礼查饭店、光陆大戏院、天后宫、自来火房、圣约翰书院……这些楼群临水而立,被称作连云楼阁。
  潘红也很满意这个地方,过去和现在交汇,时代感浓厚,正符合广告风格。
  总之一帮人斗志满满,为艺术献身献血。
  许非却捂着鼻子,瞅那条承载了全市废污水总量47%,每天要被灌入140万吨污水的臭水沟:
  “哎哟,这就是苏州河啊!”
第三百一十一章
南下
  弄堂和胡同一样,带着浓郁无比的城市特质。
  在静安的大通路,以路为界分东、西斯文里。西斯文里建于民国3年,东斯文里建于民国7年,是魔都规模最大的石库门群落。
  所谓石库门,以石头做门框,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上有铜环一副。进去是天井、客堂,然后有楼梯,楼上通常是闺阁内室,有探身的窗,还有站脚的阳台。
  其实就是带二楼的三合院,但比北方的院子更封闭,墙高,关起门自成一统。
  魔都的气温比京城暖和,一大早,东斯文里,楼烨带着团队开工。他专门请了个女性化妆师,顺便当潘红的助手,因为有很多衣服要换。
  许非全然没管,在弄堂走来走去,敲敲砖敲敲墙——就这片房子,二手房,后世均价8万!
  “老师,您准备好我们就开始了。”
  “哦,好的。”
  楼烨不是大声喊叫的主儿,默默安排一切。
  潘红知名度没的说,十几户人家全敞着门,老头老太太搬椅子看西洋镜,屁孩子嘻嘻哈哈的跑。
  他很有耐心的让对方保持安静,划出拍摄区域。
  “准备,开始!”
  潘红穿着一件蓝底红花的旗袍,从某扇门内走出来,步伐轻缓,体态端庄。出门后转身,又往弄堂外走。
  两台摄像机始终跟着,楼烨戴个帽子瞧,一声不吭。当快走出去的时候,丫还是一声不吭,潘红不禁纳闷,什么意思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