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1178

  她自己喊了停,“导演,我刚才对么?”
  “……”
  楼烨盯了半天监视器,“挺好的,咱们再来一遍。”
  “哦。”
  潘红有点莫名其妙,又走了一遍,快走出弄堂了,丫依旧没动静。她索性继续往外走,走到了街上。
  摄像机继续跟。
  “滴滴!”
  一辆车飞过,杂音入耳。楼烨这才喊停,“再来一遍!”
  第三遍仍然如此。
  到第五遍,潘红忍不住了,没见过这样的导演,道:“楼导,我们能沟通沟通么?”
  “当然可以。”
  “我这段就是从弄堂里走过,没有别的意思吧?您也不说话,那您想要一种什么效果呢?”
  “呃,我想抓住您一瞬间的感觉,刚才走了五遍,还没有拍到。”
  楼烨这货从来不给人讲戏,你要能演,他能连拍你一个小时,然后剪辑出来或者全部删掉。
  “……”
  潘红觉得无法交流,找过许非,“这广告我没法拍,完全不懂。”
  许非一瞧,得,文艺青年的毛病又犯了。
  “楼烨!”
  他唤过对方,“这不是电影,就一广告,策划怎么写,你就怎么拍。我要的是画面,不是维托里奥·德·西卡。”
  “可这个广告创意非常出色,完全可以……”
  “不不,它就是一服装广告,不用附加什么意义,能理解么?”
  楼烨看他的态度,只得点头:“好吧。”
  导演不再矫情,进度蹭蹭加快。
  潘红穿着旗袍从老弄堂里走来,走到街道上,那一排民国时期的建筑,寓意着旧时代。
  跟着切画面,挪到另一条街上,全是建国后的房屋,衣服也换成了五十年代流行的布拉吉。
  跟着再走,建筑物不断变化,从六七十年代的背带工装裤,到八十年代初的的确良衬衫。最后走到一栋摩天大楼前,穿着当下最流行的时装,自信靓丽,彰显风采。
  所以是五组画面,五套衣服,在五个地方拍。
  约莫一天拍一组,五天搞定。
  许非特佩服这帮人,闻着那股臭味居然面不改色,潘红更了不得,照样优雅端庄。
  他不打算马上播放,得等亚组委松口,公布赞助服装是谁了,才能顺水推舟,一气呵成。
  ……
  许老师跟了四天,第五天前往杭城。
  杭城相对熟了,拍《红楼梦》的时候住过一段,马广儒正是在此割的腕。说起这位,他今年刚调入南昌电视台,出演建台以来第一部大片《滕阁秋风》中的王勃。
  而红楼梦这堆人,散到天南海北的就没联系过。最集中的便是钗黛芸、凤姐、惜春、迎春、妙玉、平儿、冯紫英、刘姥姥都在的京城。
  “尤哥!”
  “小贝!”
  在某宾馆里,许非跟同志们汇合。就仨人,李沐、葛尤、刘贝。
  葛尤瘦了不少,好久未见,很热情的过来握手,被许非一把拉到怀里,“哎哎,不能饥不择食!”
  “饥个锤子!”
  许非狠狠拥抱了一下,又跟刘贝握手,“你最近干嘛呢?”
  “没事闲呆着。”
  “没人找你拍戏?”他奇怪。
  “找我拍戏的不少,可我一看本子,就跟许老师说的智障一样,就没接。”
  “哟,有情操。”
  “嘿嘿,情操归情操,就是穷了点。”
  刘贝大大方方,笑出一嘴牙龈。
  “……”
  许非倒是端详片刻,暗自摇头,不适合古装,不然能塞进《雪山飞狐》里。
  这姑娘成名晚,三十岁之前就拍了部《过把瘾》算经典。
  提携嘛!许老师仁慈博爱,桃李满天下。
  金鹰奖是《大众电视》搞的,《大众电视》是浙广播电视厅搞的,杭城是大本营。所以招待规格比较高,一间大宾馆全是来宾。
  李沐自行交际,许非一搭眼,也发现不少熟脸,领着葛尤、刘贝过去。
  “李老师好!”
  一个干瘦矮小的男人转过身,正是《师魂》主演李保田。
  他今年43岁,演刘罗锅的时候年近五十,喜来乐快六十,但瞧着年轻。
  “您是……”
  “许非。”
  “哦,你好你好!”
  脸不认得,提名肯定知道。许老师跟他寒暄片刻,又转到下一位。
  “陈老师!”
  “当不得,当不得,叫我名字就好。”
  《末代皇帝》陈到明,清瘦,儒雅随和,笑道:“胡同我可是每集必看,您的书我也在看,要说老师您才是。”
  “惭愧惭愧,我就更当不得了。”
  许非暗暗打量,这位还没有后世那种“专属于陈到明的劲儿”。三十多岁,艺术生涯正步入黄金期,挺有积极向上的感觉。
  他转圈招呼,八面玲珑,忽地眼睛一亮,快步上前。
  “朱琳老师!”
第三百一十二章
许非系
  话说和尚去西天取经,就学会了两件事。
  一件是对女儿国国王说,“来世若有缘分。”
  一件是把紫金钵盂送给派经的罗汉,并言回朝奏明唐王,再相厚谢。
  和尚明白这两件事,所以超脱了。
  ……
  许非小时候有很多白月光,程灵素、甘十九妹、梅绛雪、白飞飞……但第一个白月光,肯定是女儿国国王。
  朱琳今年37岁,肤色略黑,也没怎么保养,但那五官和脸型,明媚大气,吊打一票女明星。
  她年轻时更美,长发短发都好,有张穿蓝色衬衫的照片,惊为天人。
  她见人打招呼,辨认片刻,笑道:“您是许非吧?我很喜欢您的胡同。”
  “谢谢老师。哎呀,其实早就想认识您,以前有过一次机会,可惜错过了。”
  这货握住就不撒手,“当年在西湖,我拍《红楼梦》,听说您在拍女儿国,前后就差了几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