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1178

  “你可以试试,我坐你旁边,深情的凝视着你。”
  “可别,我还想多活两年……”
  吕立萍一顿,眼瞅着张国利又回来了。
  “刚出门就想了,士别一日如隔三秋,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看不够啊……”
  “你不上班了?”
  “你瞧我这脑子,出门我才想起来,今儿我休息。”
  “就,就是说,你你你要在这呆一天?”葛尤特慌。
  “啊,午饭我都带来了。”
  “停!”
  赵宝钢一边擦汗一边喊,“撤!撤!排风机打开,机器都歇歇。”
  嗡!
  眨眼间,人全跑了。许非到棚外才发现衣服湿透,索性也光膀子,使劲一拧,哗一股水。
  “好家伙,这尼玛得有六十度,你们咋熬的?”
  “苦中作乐呗,习惯就好。”
  葛尤倒耐热,咬着冰棍面不改色,“许老师百忙之中莅临,怎么样,给指点指点?”
  “对对,正想听你高见呢。”
  张国利灌了一缸子水,脑袋顶着凉毛巾也凑过来。
  仨人找个树荫一坐,许非抢了把扇子,挥斥方遒:“我就简单说说。首先尤哥不错,李东宝是冷幽默,人物比较精准,我还怕你把白奋斗代入进来。
  其次细节,电影没白拍啊,比以前强多了。你刚才那似有似无的一声叹气,漂亮!”
  “嘿嘿,别人说我还兜着点,你说好那就真的好。”
  葛尤摸摸愈发不富裕的头发,前面和头顶已经没了,仅剩后脑勺还包围一圈。
  “老张呢,呃……”
  许非也好奇,道:“你是出于什么想法,才这么演的?”
  “我,我晚上去公园观察过。”张国利不太好意思。
  “所以你是模仿。”
  “对。”
  “嗯,怎么说呢?你演的不能说不好,但理解有些浅显。
  要区分同性和性别认知障碍,比如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女人,我喜欢上一个男人,这叫二者重叠,可以像你那么演。
  我就是个男人,又喜欢上一个男人,便不能那么演。
  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这个人物,自幼娇生惯养,上头四个姐姐,没受过男性熏陶,从逻辑上会变得有些女性化。
  所以你出发点不对,但歪打正着,结果对了。”
  “……”
  张国利琢磨琢磨,心悦诚服,“我还以为自己进步了,没成想瞎猫碰死耗子。”
  “哎,你确实进步,比胡同那会放开多了。”
  许老师教导完毕,拍拍他肩膀,又瞅冯裤子在不远处晃悠,起身道:“你们歇着,我去那边瞅瞅。”
  ……
  话说郑小龙女朋友出国,空虚寂寞,成天糟蹋朋友玩。
  冯裤子以此为素材,写了个电影剧本《大撒把》。挺早就写完了,北影厂的导演夏刚也很感兴趣,但一直拉不到投资。
  而上影厂今年公映了一部《留守女士》,也是讲一方出国一方在国内的,评价颇高。
  题材撞车,更拉不着钱,就这么一天天拖着。
  许老师是个行动派,当晚便约见夏刚,冯裤子作陪,仨人在一家新开的烧烤店。
  1986年春晚,陈小二演了《卖羊肉串》,可见那时便有烧烤生意。不过等撸串大军遍地开花,还要在九十年代。
  正经的羊肉,一块钱四串,后世哪特么吃去?
  许非要了三十串,六串大腰子,一盘毛豆一盘花生,外加几串猪脾。这玩意东北叫连替,不知道为啥,反正老辈这么叫,他也跟着叫。
  夏刚跟张国师是同学,京城本地人,戴眼镜非常斯文。
  他不懂一部电影缺投资,为什么找许非来?电影可是电影厂才能拍的,所以权当认识个朋友。
  而喝着喝着喝开了,话也多。
  “前不久开了个全国电影厂厂长会议,我自己印剧本给他们看。青年电影制片厂有些兴趣……”
  “不好意思,青年电影制片厂是?”
  “哦,它是北电的附属机构,给师生实习的一个地方,没有生产任务。也正因为没有生产任务,所以筹措资金困难,现在也没消息。”夏刚叹道。
  “他们也是摇摆,下不了狠心,下狠心早就拍了。”
  冯裤子接道,“昨晚上我还跟夏导犯愁呢,抽了一屋子烟,他爱人看不过去,说要找厂长谈。”
  “这不胡闹呢,她又不是厂里人,添乱。”夏刚摇摇头。
  “……”
  许老师全了解,想了想道:“这样,咱们再去找青年电影制片厂,我负责投资。”
  “可你没拍摄资质啊?”
  “呵,买呗!”
第三百九十三章
初窥电影界
  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独立电影人是陈小二。
  1982年,他拿着《父与子》的剧本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吴天明压根就没见他,一个副厂长表示,“我们以拍艺术电影为主,这类电影不做。”
  后来找了一圈没人投资,索性自己拉钱拍摄。
  拍到一半被禁止,因为计划经济电影时代,不许私人制作。好在他有个艺术家的爹,陈强直接跟电影局领导拍桌子,才得以完成。
  拍完后又无处发行,也是电影局下文件,由中影接收了这个黑户。于是《父与子》成了中国唯一一部没有厂标的,公开上映的电影。
  此后,陈小二的电影全部自己制作,买厂标挂靠。而今年呢,这货干脆跑到琼省自立门户,成立了一家喜剧影视公司。
  已经完成了一部作品,《爷儿俩开歌厅》。
  次日,北电。
  许非、夏刚、冯裤子来到一间办公室门前,敲门而入,里面坐着一位。
  “这就是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厂长,黎宁。”
  “你好你好。”
  许非跟对方握手,觉着有点面熟,问:“黎厂长,我们是不是见过?”
  “呵,你当年给《胡同》挑演员的时候,我是表演系老师。”
  “哦哦,抱歉抱歉,没印象了。”
  “没关系,贵人多忘事。”
  既然有缘分,那就更好聊。黎宁给泡了茶,笑道:“夏导,一看您就知道,为了电影的事儿吧?”
  “见笑了,时间实在太长,就来问问。”
  “呃,怎么说呢……我个人很喜欢《大撒把》,但组织上研究,还是不想冒风险。现在电影厂都困难,请您理解。”
  得!
  夏刚和冯裤子对视一眼,白等这么久,果然不想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